分享

有关风证的表现特点﹕

 金朝陽宮 2012-04-06

中医病因简介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不断地产生矛盾、解决矛盾,这种动态平衡,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又不能立即自行恢复时,就会发生疾病。

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现代西医学一向从纯物理角度去分析疾病的成因,而大多数病因经已受到确认,例如细菌、病毒、化学因素等。虽然西医学能针对性地排除这些致病因素,缓解相应症状,但对整体帮助不大,机体内在病变仍旧未能恢复。中医认识病因,除上述客观条件外,还通过分析疾病表现来推求病因,依据症状去了解内在缺憾和发病途径为其主要目的,并作为药物治疗的指引,称为"辨证求因"

中医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外在六淫邪侵袭及情志内伤。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以阴阳五行原则去理解展发展变化。

中医把有关致病因素统称为"病邪"。外在"六淫"病邪,指外界自然气候方面;内在"七情"病邪指精神活动方面。古代医家对病因作过归类,如《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表一 自然现象和身体的五行属性

表例自然现象和身体的五行属性

五行

方位

西

季节

长夏

气候

湿

生长发育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官

五体

皮毛

情志

五色

五味

五声

风属木,为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不限于春季。中医认为风邪是外感致病中最重要病因。风邪有外感和内生之分;外源性风邪经由皮肤肌肉间隙入侵身体,产生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晕眩,喷嚏等症状。如《素问.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内生风邪多因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有晕眩,无力,神经性抽搐,视力模糊,及肌肉关节僵硬等。

有关风证的表现特点

风属阳邪

风具升发即向上、向外散发的特性。易于侵犯人体头面、体表部位。风邪穿透力较强,使皮肤肌肉组织松懈,毛孔开张;引起头痛,出汗,恶风症状。

风邪善行而数变

风邪病程发展迅速,表现变幻无常,如中风患者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荨麻疹患者皮肤瘙痒,病处不固定,此起彼伏。另外,风亦有跃动的特性,因此将一些具有类似特性的症状,如抽搐、震颤、眩晕等归纳为风邪所致。

风为百病之首

风是外感六淫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其它如湿、寒、燥邪等,常常依附它而共同侵犯人体。

寒属水,为冬季主气。外感寒邪常在气温低,人体保暖不足时。另外,涉水淋雨,或出汗吹风,亦常为重要原因。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之足,失去温煦能力的病理反映。中医认为进食过多寒凉食物,亦是引起内寒的一种原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相互影响;一方面身体因阳气虚,外寒乘机侵犯;另一方面外寒入侵机体后,长期积聚不散,又损害阳气,导致内寒病变。

有关寒证的表现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身体阳气受损,就出现阳虚阴盛的寒证;例如外寒侵袭肌肤体表,会表现恶寒、头痛及皮肤苍白;寒邪直入经络,引起关节肌肉抽搐、疼痛、四肢冰冷;寒邪停在脏腑如脾胃,则有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

寒有凝滞的特性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体在阳气的温煦下,推动气、血、津液在体内运行不息。一旦寒邪偏盛,阳气受损,使经脉内气、血不通畅,则引起疼痛。故寒证常见疼痛症状。

寒有收引的特性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易使气的运行凝滞,同时肌肤、经络、筋腱等就会收缩。例如寒邪侵袭肌肤体表,使毛孔闭塞,会导致恶寒、发热、不出汗等;寒邪在脉络中,则气血凝滞不畅,引起头痛及全身疼痛;寒邪停滞在关节脉络,则可使肢体伸屈不灵活,或冰冷麻木。

暑属火,为夏季主气。暑邪纯属外邪。暑证的主要表现有全身热盛、大汗、口干咽燥、便秘及心悸等。

有关暑证的表现特点:

暑为阳邪

暑邪非常炎热,引起热证表现,如身热,烦燥,面红,口渴等。

暑邪容易耗伤津液

暑邪使肌肤孔窍疏松,引致出汗并消耗大量水液,而同时气随津液泄出,导致气虚。所以暑伤者,往往可见气短,疲倦,四肢乏力,口渴,少尿等。

暑邪通常挟带湿邪侵犯

盛夏除气候炎热外,雨水亦多,故暑病,通常兼挟湿邪侵犯。临床特征除有发热,心烦,口渴等暑热证外,通常伴有四肢困倦,胸闷恶心,腹泻等湿证。

湿

湿属土,为长夏(夏末秋前)之主气。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潮湿气候,或涉水淋雨,居处环境潮湿等所致;内湿是由于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滞形成的病理状态。在发病过程中外湿和内湿相互影响。

有关湿证的表现特点:

湿性重浊

湿病常表现额头昏沉,周身困重,或四肢酸软沉重等。另外,湿病亦有秽浊分泌,即眼耳口鼻分泌增多、大便稀烂有粘液、妇女白带过多、皮肤湿疹等现象。

湿邪易阻遏气机

湿属阴性,会阻遏的运行,使经脉不畅,导致胸闷、腹胀等。中医认为是代谢水液的主要脏腑,湿邪往往首先侵犯该处,所以常常引致腹泻,水肿,无食愁,恶心,呕吐等。]

湿性粘滞

指两方面表现 : (1)湿证使排出物及分泌物增多,带有粘腻、滞涩、不爽的特征。(2)湿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返复,例如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

湿邪易侵犯身体下部

湿邪多引起身体下部病变。如水肿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小便困难、白带增多、腹泻等亦多见。

燥属金,为秋季主气。中医认为外燥伤人,多从口鼻而入,身体首先会以肺的卫气来抵抗。外燥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病多见于初秋仍有夏热余气之时;凉燥病多见于深秋近冬而寒气渐盛之时。内燥证则是由于慢性病消耗过多,或热病使津液干涸,或药物误治,或失血过多所致。燥证的主要表现有皮肤干燥起皱,头发干旱,有头皮,口干唇裂,便秘等。

http://www./chi/front/index.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