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論語》 【雍也】篇

 清风杨柳1960 2012-04-12
學習《論語》 【雍也】篇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孔子認為冉雍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所以這里孔子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這是孔子實行他的“學而優則仕”這一教育方針的典型事例。
  在上世紀批林批孔批學而優則仕那陣兒,人們以“大老粗”為榮,且以為越沒文化越革命。有一個叫龔糞臺的人做了某縣革委會主任,然此人斗大的字不識幾個,講話經常鬧笑話。在一次全縣推廣種植下蛋紅薯動員會上作報告,上臺照稿念道:某某縣革命委員會稿紙,講話稿,龔糞臺(加注:啊!就是我,啊!)。在念完當前革命形勢一派大好并且越來越好等一段之后,念道:接下頁(秘書標注),啊!在念到紅薯下蛋時,怎么也找不到紅薯,憋得滿臉通紅道:我畫的紅薯哪里去了?又出階級斗爭新動向了。原來,龔主任不認得紅薯二字,在初稿上龔主任在有紅薯的地方畫了個紅薯,待出正式稿時,秘書把龔主任畫的紅薯去掉換上了紅薯二字,結果,讓龔主任又發現了一個階級斗爭新動向。咋聽起來是則笑話,但卻說明那龔主任壓根兒就不具備做革委會主任的條件。孔子之所以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說明在孔子看來,冉雍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省長、縣長有啥干吶,咱也會干,只要配個好秘書,給個總理咱也會干!說這話者,往往都是那些眼高手低、不愛學習,心高氣傲、十大不服之人。這些人如果真的讓其走上講臺,比誰都暈,在背后,比誰都會噴。看來,無論當官或做事,不夯實基礎,就會像龔糞臺那樣,讓人貽笑大方。

 


之二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釋】
  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簡:簡要,不煩瑣。
  居敬:為人嚴肅認真,依禮嚴格要求自己。
  行簡:指推行政事簡而不繁。
  臨:面臨、面對。此處有“治理”的意思。
  無乃:豈不是。
  大:同“太”。
  仲弓(冉雍—字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仲弓說:“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
  孔子主張辦事簡明扼要,不煩瑣,不拖拉,果斷利落。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太過分。如果在辦事時,一味追求簡要,卻馬馬虎虎,就有些不夠妥當了。所以,孔子聽完仲弓的話以后,認為仲弓說得很有道理。
  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家集體所有制旅館,其經理的外甥叫馬虎瞪,被安排在吧臺做住宿登記工作。某日凌晨1點,來一長發顧客,由于當時還未強調必須出示身份證,小馬便很快為其辦理了住宿登記,然后將其引導到一個三人間休息。清晨,那長發顧客聽到同室倆女客嘰嘰喳喳說話,便蒙頭不敢動彈。那兩個女房客咋看這位床前擺放著男人鞋子的房客,不露頭,也不說話,感覺不對勁,就迅速起床跑到吧臺問個究竟。誰知那長發房客待倆女的出去之后,也迅速起床到吧臺討個說法。原來,那長發房客是一男性,馬虎瞪就憑其頭發長,就在登記表的性別一欄填寫上“女”,并親自安排其就寢,由于先前來住下的兩位女客早已入睡,也由于長發房客身心疲憊,進屋就睡。于是就陰差陽錯的弄成了“拉郎配”。一時弄得女房客鬧,長發房客吵,最終以賠禮道歉、退還住宿費而草草收場。馬虎瞪辦事果斷利落,可馬虎到如此程度,不但是不妥,而且是非常不妥。馬虎瞪也因此被炒了魷魚。

 


之三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注釋】
  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泄到彼人身上。
  不貳過:“貳”是重復、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
  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
  亡:同“無”。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于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這里,孔子極為稱贊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后,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學習這段話,我倒想起朱德為陳毅所提的一副挽聯:“一生為革命,蓋棺方論定;重道又親師,路線根端正”。任何人的功過是非,都是蓋棺論定。因為對于活著的人來說,一切都處于變化之中,比如某省交通廳連續倒下兩任廳長之后,據說經過精心選拔一個廉政典型接任,后來又倒下了。因此說人只有失去了生命特征之后,無論怎樣評價都不易出現反復。我多次參加過遺體告別儀式(過去叫“追悼會”),對每個逝者的生平介紹(過去叫“悼詞”),都充滿了贊譽之詞和給予高度的評價,其意在讓逝者安息,更重要的是讓活著的人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孔子極力稱贊顏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顏回31歲就死了,懷念他的優點并特別強調其不遷怒、不貳過,竊以為孔子是在激勵他的其他弟子們也能夠做到勤奮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進而使眾弟子皆有“仁德”。

 

之四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注釋】
  子華:姓公西名赤,字子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2歲。
  冉子:冉有,在《論語》書中被孔子弟子稱為“子”的只有四五個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粟:在古文中,粟與米連用時,粟指帶殼的谷粒,去殼以后叫做米;粟字單用時,就是指米了。
  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約等于六斗四升。
  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周:周濟、救濟。
  秉:古代容量單位,一秉合十六斛。斛[hú]: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
  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八百斗)。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人的人。”
  孔子主張“君子周急不濟富”,這是從儒家“仁愛”思想出發的。孔子的“愛人”學說,并不是狹隘的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認為,周濟的只是窮人而不是富人,應當“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這種思想符合于人道主義。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件事頗為相似,在我們這個地方,近些年來,為了家庭困難的孩子能夠上得起大學,政府規定每年凡是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考上大學的,政府一次性救助8000元人民幣。有一個產業密集的鎮,一次報表上報申請救助的學生人數是該鎮低保戶數的幾倍,經落實,該鎮申請的名單中,除一部分低保戶家庭的子女外,其余均為當地各個私營企業主的子女。縣政府在取消超范圍救助的同時,對該鎮領導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不料,該鎮領導還振振有詞,說那樣做是對私營企業主的一種鼓勵,鼓勵他們多繳稅!瞧這領導當得,真有點象2000多年前的冉求。

 

之五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注釋】
  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魯國任司法官的時候,原思曾做他家的總管。
  宰:家宰,管家。
  九百:沒有說明單位是什么。
  鄰里鄉黨:相傳古代以五家為鄰,25家為里,12500家為鄉,500家為黨。此處指原思的同鄉,或家鄉周圍的百姓。
  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以“仁愛”之心待人,這是儒家的傳統。孔子提倡周濟貧困者,是極富同情心的做法。比起現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老板們,孔子真的很“傻”。關于拖欠工資的事,我私下探究過,現在的一些建設項目,政府在沒有錢的情況下也能建成,其運行模式是:政府招標,開發商投標,然后建筑商再二包承建(有的工程會轉包幾次,即真正干活的工頭很可能是四包、五包了),當然,這些工程都是墊資,于是,建筑頭就賒著料款,欠著工資,一切都等工程結束甲方付款后兌付。由于甲方的款項遙遙無期,農民工兄弟那點血汗錢也總是有希望沒指望。曾聞某市為了打造城市形象,十年前將四個入市口的道路全部拓寬改造,十年后,四條道路又進行第三次鋪油維修時,十年前的工程款才付了不足一半······比起孔子那以“仁愛”之心待人,實在是無法聯想。逢年過節,每每目睹那些一臉無助的民工圍著某些部門討要血汗錢的時候,心情十分沉重,是工頭黑了心嗎?看看有些工頭因此弄得家破人亡,不可思議。是開發商蠻不講理嗎?聽聽他們說的話,一肚子苦水,一言難盡。是政府不講誠信嗎?聽聽政府說的也不無道理:沒那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

 

之六

  子謂仲弓,曰:“犁牛為之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棒舍諸?”
  【注釋】
  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系紅毛長角,單獨飼養的。
  骍且角:骍:音xīn,紅色。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
  用:用于祭祀。
  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層統治者。
  其舍諸:其,有“怎么會”的意思。舍,舍棄。諸,“之于”二字的合音。
  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擰≠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孔子認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應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會受到重用。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作為統治者來講,選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拋棄賢才,反映了舉賢才的思想和反對任人唯親的主張。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出身于底層、高學歷的年青人,想躋身于大城市創業的空間越來越小。有調查顯示,生活在城市的青年人,有百分之七十八點八的女性認為,結婚必須有房,而來之底層的苦孩子,完成學業就已經使家里傾其所有甚至債臺高筑了,有的盡管讀了碩士、博士,要想在城市弄一套房產,無異于天方夜譚!因此,我在想即使耕牛產下的擰≠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山川之神也很器重,但因沒有棲身之地而使其喪失展示才能的空間,最終是否還得去田間去繼承父輩的祖業?我的這種擔心,絕非多余。

 

之七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釋】
  三月:指較長的時間。
  日月:指較短的時間。
  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余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對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將“仁”貫穿于自己的行動與言論當中。所以,孔子贊揚他“三月不違仁”,而別的學生“則日月至焉而已。”
  現實生活中常聽人說“常立志不如立長志”。立長志者,持之以恒“三月不違仁”,常立志者,見異思遷“則日月至焉而已。”我有兩個同學,一個叫常學謙,高中畢業后,到建筑工地背磚和泥打小工,后來學掂瓦刀砌墻,再后來做了包工頭兒。二十年之后,成了擁有億萬資產的開發商。另一個叫常學勇,當年曾與常學謙同時創業,手下也曾有幾十號人干工程,后來,嫌建筑活兒又臟有累,見跑營銷既輕松又賺錢,就把自己的建筑隊解散,獨自跑江湖去了。兩年后與其邂逅得知,他又從事律師行當,他說當律師掙錢容易還不用本錢。人到中年之后,他又回家修理家里分的幾畝地去了。原來,隨著律師行業的逐步規范,他因沒文憑沒資質早被淘汰出局了。一日小聚,他說當年要是不改行,一直搞建筑的話,現在肯定比常學謙做的大······

 

之八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財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注釋】
  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繼其父為魯國正卿,此時孔子正在各地游說。8年以后,孔子返回魯國,冉求正在幫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對此三人做出了評價。
  果:果斷、決斷。
  達:通達、順暢。
  藝:有才能技藝。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于管理國家政事有什么困難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難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于管理國家政事有什么困難呢?”
  端木賜、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在從事國務活動和行政事務方面,都各有其特長。孔子所培養的人才,就是要能夠輔佐君主或大臣從事政治活動。在這里,孔子對他的三個學生都給予較高評價,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擔任重要職務的能力。
  孔子力主“訊而優則仕”,對他的學生能夠為官從政真是他的期望,因此季康子無論考察那位學徒,他都竭力推薦,盡管當時對冉求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有意見,但還是極力推薦。由此可見孔子對端木賜、仲由和冉求才能的肯定。
  孔子的薦賢,使我聯想起“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祁黃羊。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祁黃羊),在晉悼公時曾任“中軍尉”,是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史記·晉世家》載,祁奚年紀老了,請求退職。晉悼公同意他的請求,并請他推薦一位有才能的人來繼任他的工作。祁奚當即推薦解狐。悼會奇怪地問:“他不是同您有私仇嗎?”祁奚說:“您不是要我推薦有才能的人嗎?私仇不私仇,我沒有考慮!”悼公就命解狐繼任祁奚的職務。不料解狐奉命以后,還沒有上任就死了。悼公就請祁奚再推薦一位合適的人才為繼任者。祁奚當即推薦了祁午。悼公又驚詫說:“他不就是您的兒子嗎?”祁奚說:“您不是要我推薦合適的人才嗎?兒子不兒子,我沒有考慮!”悼公就命祁午接替了祁奚的工作。
  后來,人們就用“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來形容公正選拔和任用人才,對于同自己私人關系不好的人,也不抹煞他;對于自己的親屬,也不避任用私人的嫌疑。2000多年之后,社會發展了,人類進步了,有一陣子曾經盛行過一種叫“裙帶關系”的舉薦模式,你進不了某個圈子,沒有關系,再賢也是閑人,充其量大家都公認你人品好、有能力,是個會干活兒、很會干活兒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提拔重用,那是他們圈主的事情,與你無關。留下一段順口溜為證:年齡是個寶,文憑作參考;要想得提拔,關系最重要。
  現在仔細品味孔子的話,你會發現他向季康子舉薦的都是他的學生,你再去想想眼下沒有特定的關系,幻想自己怎么怎么的,純屬勞力費神。再說,我們歷來提倡知人善任,人家就不了解你,咋就會善任你吶?!

 

之九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注釋】
  閔子騫:姓閔名損,字子騫,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15歲。
  費: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帶。
  復我:再來召我。
  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東大汶河,當時流經齊、魯兩國之間。在汶上,是說要離開魯國到齊國去。
  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提起閔子騫,不得不說說他的孝心,即“鞭打蘆花”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老奶奶講過,可謂是家喻戶曉,后來,河南豫劇二團根據這個故事改變上演了《鞭打蘆花》,那戲演得是催人淚下。故事是說閔子騫十歲喪母,其父閔世恭再娶,但繼母李秀英對他虐待,給自己親生兩個兒子做的棉衣里裝的是棉花,給閔子騫做的棉衣里裝的是蘆花。冬天外出駕車時其父發現了這件事,很生氣,決定休了李秀英。但閔子騫以德報怨,盡力勸說,雙膝跪地以情動父:“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繼母深受感動,遂對三個兒子一般看待。這個故事很感人,有人做詩稱贊:“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后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這個故事后來被收錄二十四孝之“蘆衣順母”。
  季桓子想聘請他當費邑宰,管理費地,他之所以推辭不肯去,是因為他認為季氏是通過篡奪才當上國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違背了忠信。不過后來經孔子勸說,還是任了費宰,并把家遷到東蒙之陽(即現在閔家寨)。他治費很有成績,但看不慣季氏的行為,最后毅然辭職,又隨孔子去列國游學去了,直至病卒于長清縣內。
  閔子騫蘆衣順母,以德報怨,淡泊名利、剛正不阿的“仁德”品格,確實值得我們當代人認真的思考和借鑒。

 

之十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釋】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認為他的“德行”較好。
  牖:音yǒu,窗戶。
  亡之:一作喪夫解,一作死亡解。
  夫:音fú,語氣詞,相當于“吧”。
  斯:這。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里注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孔子之所以如此嘆息,不僅僅是因為伯牛是他的學生,更重要的是,他認為伯牛是一個“德行”比較好的人,因此,白發人送黑發人那種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一個叫“大老被”的人,48歲患不治之癥,住醫院一個月便撒手人寰。追悼會那天,縣里的領導來了、單位的同事來了、親戚來了、朋友來了、有的是朋友的朋友也來了······人們見面只有同樣的語言,那就是一聲聲惋惜!
  說起“大老被”還有一段小故事。“大老被”其實不叫“大老被”,都只為年青的時候,在一家國營公司工作,找了個離縣城20多公里的農村姑娘為妻,新婚燕爾,由于那時候通訊閉塞,大老被就趁星期六下班趕往岳父家與妻子團聚。不料,到了岳父家,岳母告訴他妻子下午進城去單位找他去了,于是,大老被便星夜兼程趕回單位。回到單位已是凌晨了,門衛告訴他,他老婆來找他見他不在,以為他回老家了,就也回去了。由于他的老家離縣城也有20多公里,他就不由自主地嘆道“真叫被虧啊!”從此,他就叫“大老被”了,時間長了,人們也都不叫他的真名了。
  大老被看似被虧,可干工作從不含糊,特別是為人處世,深得領導的好評,同事的贊譽和朋友們的愛戴。在領導眼里,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干將,在同事眼里,他是一個不爭名不爭利,默默奉獻、善于溝通的人,在朋友眼里,他是一個樂于助人,誨人不倦的人。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昔日的同事朋友偶有小聚,還總要念叨念叨“大老被”:要是“大老被”還活著······
  看來,人要想在死了之后還能讓人掛念,“德行”至關重要啊!

 

之十一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注釋】
  簞:音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樂:樂于學。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在這里又一次稱贊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里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
  歷史上能夠達到一種以學為樂境界的不乏其人,比如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他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酣觴賦詩,以樂其志。"這便是陶淵明本人的真實寫照。他沉醉于讀書、寫作之中,從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最大的滿足,他的詩歌和散文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跡。他自己不慕富貴,不貪仕途,當他生活潦倒時,他并不以此為慮,仍是生活得高高興興的,因為他有詩書為伴,在學習中尋得了快樂和滿足。陶淵明才真的算“詩文相伴逍遙公”。
  在現實社會中,商品經濟的大潮可謂席卷了各個角落,真正能夠躲進小樓成一統,不管春夏與秋冬;身邊名利無欲取,詩文相伴逍遙公的癡人,一是少之又少,二是即便有也會被人恥笑之不識時務,窮酸書生或叫不食人間煙火!其原因是在以價值來衡量一切的社會,文化不值錢。今早聽早新聞報道:曾經因創作《黃土高坡》和《血染的風采》而出名的音樂家蘇越,因躋身商海涉嫌詐騙被判無期徒刑,主持人也慨嘆:《黃土高坡》和《血染的風采》久唱不衰,假如每人唱一次給作家交一分錢,作家還會去他并不熟悉的商界去經商嗎?可話又說回來,人啊一旦選擇了做文人,你就就認了自己就是個窮酸命又該如何?否則,你就別做文人!看看現實中的一些人,在拼命賺錢累了的時候,把學習當作一種娛樂,看報瞅報縫,雜志瞅廣告,上網打游戲,整夜不睡覺。你讓學文化,他說沒必要。那種一簞飯,一瓢水的境界也只有在網吧里能夠體現。這種現象讓人擔憂:失去以學為樂的精神,民族將會處于一種怎樣的病態?!

 

之十二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注釋】
  說:音yuè,同悅。
  畫:劃定界限,停止前進。
  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劃了界限不想前進。”
  從孔子與冉求師生二人的對話來看,冉求對于學習孔子所講授的理論產生了畏難情緒,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認為,冉求并非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做怪,所以對他提出批評。
  有一個理論叫思想支配行動,或叫“相由心生”、“言為心聲”。生活中大凡不想做某件事情的人,其主要的借口就是“我的能力不夠呀”!孔子對冉求的批評可謂是抓住了要害,看透了本質——畏難情緒。
  人一旦產生了畏難情緒,勢必要滋生惰性,而惰性足以使一個人毀滅。斯人曾撰過一篇博文叫《大夯哥家的窩囊事》,說的是大夯嫂懶惰成性引發的一些窩囊事。那大夯嫂生性就是個見了活兒就愁的主兒,生活中布滿了畏難情緒,以至于睡覺不洗腳,起床不刷牙,吃飯不刷碗,做飯不刷鍋,常年不拆被,跳蚤滿被窩,綠頭蒼蠅到處嗡,管他春夏與秋冬。工作隊員吃碗面,上面漂滿黑點點,暗喜放了黑芝麻,原來跳蚤蹦進碗。不過,人家大夯嫂出門的時候還是注重收拾打扮的。吃過大夯嫂做的手搟面的工作隊員曾深有感觸地說:看看人家大夯嫂的打扮,再到她家里坐坐,保證讓你豁然開朗什么才叫“出淤泥而不染”!
  回到學習這個話題,我歷來主張“不求最好,只求做到最努力”。因為人的智商是有差別的,只要做到最努力了,就應當說你起碼是對得起你自己了。葉劍英老帥有一首詩叫《攻關》,上中學的時候總是把它抄在課本上來激勵自己,附于此以作共勉:“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之十三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在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區別,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貴、通曉禮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則指地位低賤,不通禮儀,品格平庸的人。
  孔子這里說的君子與小人,前提是你是一個儒者。君子就不言而喻了,“小人”可以是卑鄙齷齪,也可以是機心熾烈,更多則是蠅營狗茍。但孔子這里說的,顯然都不是這種奸惡不堪者,因為這種人也稱不上儒者。他要告誡子夏的,其實是,莫成了氣度窄小、器量褊隘的那種儒者呀!
  有一個叫趙秋嬋的女士,從事教書20多年,在人們的印象里,她溫文爾雅,平時不愛多說話,按理說她應該是一個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人,也就是說應當是個儒者。但從她處世的方式看,又似乎并非一個人儒者。趙秋嬋的婆家在城區近郊的農村,原來是有點鄙睨的,不過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那農村也漸漸成為城中村。趙秋嬋看似溫文爾雅,可腦子里的小九九非常有數,她最初是鼓動著丈夫回老家要宅基地蓋房,后來又索性將兒子的戶口遷回老家參與分配。她這種與農民爭利益的行為,村里人早已是看在眼里氣在心頭。
  某日,趙秋嬋對即將大學畢業的兒子說:以后走入社會要學學您媽的生意經,你看看,聽我的話在老家蓋那房,城中村改造光地皮就補償兩套住房,建筑物另算,你的戶口在家一年也能分幾萬······不料,沒等其說完,兒子憤憤道:你這種生意經只會賺點小錢,賺不了大錢啊!因為你賺錢的前提是損害老百姓的利益,那是不講德啊!再后來,趙秋嬋的兒子到外地找了份工作,臨走,把自己的戶口一并帶走了。學學孔子對子夏的教誨,感到那趙秋嬋還真是個“小人儒”,而她的兒子言行之中卻透露著“君子儒”的風范。
  建立和諧社會,需要這樣的“君子儒”。

 

之十四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注釋】
  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
  焉爾乎:此三個字都是語助詞。
  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徑:小路,引申為邪路。
  偃:言偃,即子游,這是他自稱其名。
  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里來。”
  孔子極為重視發現人才、使用人才。他問子游的這段話,反映出他對舉賢才的重視。當時社會處于大動蕩、大變革時期,各諸侯國都重視接納人才,尤其是能夠幫助他們治國安邦的有用之才,這是出于政治和國務活動的需要。
  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子游做了武城的縣長,他會問:“你在那里把各種關系弄清楚了嗎?”子游回答:“班子當中有一個是中組部來的,有一個是省紀委來的,有兩個是原某省長和市委某書記的兒子”。孔子又問:“各局委的頭頭都有啥背景你弄清楚了嗎?”子游回答:“全縣38個局委的一把手,跟京城有關系的5個,跟省里有關系的12個,跟市里領導有關系的18個,沒有任何背景的3個”。孔子會叮囑子游:“你要想站穩腳跟,一定要平衡和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對那三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所占的崗位,下次選拔一定要選那些德才兼備的人才啊!”子游會告訴孔子:“放心吧,老師!那三個崗位壓根兒就沒有人爭!”

 

之十五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
  【注釋】
  孟之反:名側,魯國大夫。
  伐:夸耀。
  奔:敗走。
  殿:殿后,在全軍最后作掩護。
  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夸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后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馬跑得不快。'”
  公元前484年,魯國與齊國打仗。魯國右翼軍敗退的時候,孟之反在最后掩護敗退的魯軍。對此,孔子給予了高度評價,宣揚他提出的“功不獨居,過不推諉”的學說,認為這是人的美德之一。
  在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最能考驗出一個人的修養。孟之反自覺而勇敢地冒著生命危險承擔斷后掩護的任務,舍生成仁的忠勇發于自然,本來就不是為著夸耀,更不是為了名利,也是不愿自居功勞和榮譽,因此以“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馬跑得不快”為由,讓人看上去他的殿后是出于無奈。這不僅僅表現出不夸耀、不爭名利的高尚品德,更顯示出他的大智慧,那就是以免招來妒忌而激惹人事矛盾。他謙遜淡泊的品格,比臨難用命的功勛更顯英雄慷慨本色。孟之反的勇敢、忠誠、謙遜以及寬廣雍容的胸懷,彰顯出了他的仁德與智慧,確實值得今天某些崇尚功利、愛作表面文章的人們好好學習。
  當今時代,人們閉口不思“過”容易,開口不會夸“功”難啊!就說近期的事吧!2011年11月10日,云南師宗縣煤礦發生事故后,多名目擊者和當班礦工表示,當天的私莊煤礦值班領導并未帶班下井。事發后,副礦長齊谷明才匆忙下井,并把臉涂黑,偽裝井下逃生的假象。截至13日遇難人數已經增至34名,仍有9名礦工下落不明。要不是礦工們舉報,那個齊谷明副礦長說不定還是這次事故搶險的英雄吶!谷礦長啊,比比人家2000多年前的孟之反,你那也叫“殿后”呀?

 

之十六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釋】
  祝鮀:鮀,音tuó。字子魚,衛國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辯受到衛靈公重用。
  而:這里是“與”的意思。
  宋朝:宋國的公子朝,《左傳》中曾記載他因美麗而惹起亂的事情。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祝鮀能言善辯,憑借口才好受君王的重視,也曾有功于國家,德行方面也是為人稱道的。要說宋朝,就跟成語“婁豬艾豭”聯系起來了。衛靈公喜歡宋國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靈公寵幸,又與靈公夫人南子有私。奸情路人皆知。一次衛太子過宋,宋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hé)歸吾艾豭(jiā 公豬)?”意思是說:你們那只求子的母豬(指南子)既然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什么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指宋朝)?這也就是成語“婁豬艾豭”的由來。于是后世出現了“婁豬艾豭”的說法,艾豭指靠著與家主的同性戀關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婁豬)的人。宋朝長了一張好看的臉,但在德行方面卻令人不齒。
  就現實社會而言,孔子的話竊以為可理解為:你如果沒有良好的德才,也沒有漂亮的外表,就很難在職場上混下去。有這樣一則趣事:某省有三個國家四A級景區同時分別招一批導游,經統一培訓后上崗。結果,甲地負責招聘的人事部門受到了領導的批評,說是招來的導游沒素質。乙地的人事部門也受到了領導的批評,說是招來的導游沒氣質。只有丙地的人事部門受到了領導的表揚。于是,甲、乙兩地人事部門相約到丙地取經。(以下簡稱甲、乙、丙)丙先問他們是如何操作的?甲說:考慮到導游的形象關系著景區和一個地方的形象,就采取了直接面試錄取的辦法,結果是選的一批導游形象都不錯,可就是文化素質太差,所以遭到批評。乙說:考慮到導游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我們就嚴格按照筆試成績,公開選拔,透明錄取,結果,那些形象長得好的都沒能考上,被選拔錄用的又都不漂亮,所以遭到批評。丙聽后哈哈一笑說:其實我們這兒也沒啥經驗,也就是面試加筆試,結果領導還比較滿意。甲乙聽后愈發不明白:那形象好的都考不上咋辦?丙詼諧地說:你笨吶!你先行面試然后再行筆試不就得了?!甲、乙恍然大悟。

 

之十七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么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孔子這里所說的,其實僅是一個比喻。他所宣揚的“德治”、“禮制”,在當時有許多人不予重視,他內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孔子所處的時代,時局紛亂,百家爭鳴,孔子的主張也只是一家之言,當他看到許多人不按其道而行時,感到困惑,發發牢騷。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常常會聽到類似的一些牢騷話,如有的人學了幾天傳統文化,就以為人人都應該學習國學,做一個謙謙君子,否則,就看不慣,說人家都沒有素質。有的人信仰某種宗教,就以為自己就是救世主,凡不信仰他所在的的宗教,都不是正常人,甚至是邪惡的化身。其實,人各有志,唯在不同,人若是,世界亦若是,世界上局部戰爭連年不斷,究其原因,一是為爭奪礦產資源,二是推行霸權主義。所謂霸權主義,就不象孔子那樣對不行使自己主張的人發發牢騷,而是對那些不聽話的國家找茬兒以兵刃相見,人們戲稱這樣的大國是世界警察。但無論怎么打,其最終的結局,即便是再小的國家,其主權仍然是本國人民的。因此,無論你喜愛啥,無論你主張啥,也無論你信仰啥,走好自己的路,該干嘛干嘛去,別指望去影響誰、改造誰,更不要去亂發牢騷,傷感傷肺,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之十八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注釋】
  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
  文:文采,經過修飾的。
  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
  史:言詞華麗,這里有虛偽、浮夸的意思。
  彬彬:指文與質的配合很恰當。
  孔子說:“質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質樸,就流于虛偽、浮夸。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這段話言簡意賅,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質思想。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質樸與文采是同樣重要的。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孔子的文質思想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說,“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質勝文則野”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是指一個人過于文雅就會像個酸秀才,書呆子,只注重繁文縟節而不切實際。“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完全忘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達到文采和質樸的和諧統一,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在當今現實社會中,有人說機關干部到鄉鎮工作,干一年少已一成,干兩年就變成八成二百五了(戲稱8250部隊),意在受環境影響,逐漸變得“質勝文則野”。所以,我們提倡講學習、講文明、講禮貌,就是要克服“野”的行為,不斷提升文明素質和文明禮儀程度,塑造好自己的良好形象。從而達到道德發展的最高境界,即“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這五種美德。

 

之十九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釋】
  罔:誣罔不直的人。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僥幸地避免了災禍。”
  “直”,是儒家的道德規范。直即直心腸,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虛偽、奸詐是對立的。直人沒有那么多壞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與此相對,在社會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們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這只是他們僥幸地避免了災禍,并不說明他們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民間有句俗話叫“干板直正,餓的頭疼;確確搗搗,吃的傻飽”。意在對那些耿直無私的人,得不到什么好處而忿忿不平;而對那些虛偽奸詐,愛搗鼓事又從中獲得好處的人,表現出的一種“羨慕”,其實內心深處在發著一種詛咒,詛咒他們活著實際上已提前死去了。
  面對那些“罔之生”者,人們開始對正直產生懷疑:我從正直中得到好處了嗎?他因不正直受到懲罰了嗎?這種懷疑,成了一種長期的難以排除的憂郁。在憂郁困惑中,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的“人之生也直”,被誘惑所吞噬的“罔之生”,盡管活著,但他們是在喘喘不安中茍活。偶爾,貪官酷吏被雙規了,受到懲罰的時候,人們便以“罔之生也幸而免”對人類命運發泄咒語:不是不報,時候沒到。于是,人們又從“人之生也直”中得到了些許安慰,對自己承受的苦難和煎熬,如釋重負。
  人啊,還是要堅信“人之生也直”,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啊!
 

 

之二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孔子在這里沒有具體指懂得什么,看來是泛指。拿學習來說吧,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差,不給家長長臉。其實,你走進這些所謂差生的內心世界,他們也很苦惱,由于他們對某些課程沒有興趣,上課走神兒,下課寫作業純粹是為了完任務,根本沒到心里去,怎么會考出好的成績?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學習或是做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事情,當你興趣索然的時候,想出成績或良好的效果,看來是一廂情愿啊!
  孔夫子在這里為我們指出了三層境界,即知 、好、 樂。當你對某些事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還用怕不了解它嗎?當你以做某些事為快樂的時候,還用怕做不好嗎?

 

之二十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孔子向來認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上個世紀批林批孔運動中,我們沒少批孔子“上智下愚”的思想。幾十年之后,我忽然發現,盡管不分上智下愚,但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執行能力是有一定差別的,因此,對孔夫子的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在社會交往中,不是什么話都可以隨便說的,要看對方能不能接受。有時候對牛彈琴,不是牛錯了,是自己錯了。

 

之二十二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注釋】
  知:音zhì,同“智”。
  務:從事、致力于。
  義:專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樊遲問什么是智。孔子說:務必使百姓趨向于義,敬奉鬼神而遠離他們,也就可說是智了。”又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有仁德的人艱苦努力在前,獲取在后,做到這些,也可說是仁了。”
  在儒家的道德規范體系中,“智”、“仁”、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目標,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連同“勇”被視為“三大德”。孔子還把“智”與“仁”、“勇”兩個道德規范并舉,定位為君子之道,即所謂“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用現在的話說叫“智勇雙全”。
  在這里,孔子重點回答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智”,一個是“仁”。根據現實來理解,竊以為“智”就是考慮問題要周到、嚴密、有遠見,并且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有這樣一則新聞,某私營店鋪長期不符合消防要求,對消防部門多次下發的整改通知置若罔聞,某日,一自稱是省周易協會的“八卦”先生,“路過”該店,詫異地對老板說:你店里近期有火光之災啊!老板恐慌之余要求破解,那“八卦”先生神秘地告訴他,擺放貨物的地方屬“火”,門口屬“水”,現在是有火無水不能制衡,三天之內定有火情,只要在門口安上出水口即可免災。那店主千恩萬謝,當即就與消防部門聯系安裝消防栓事宜。那“八卦”先生走出該店后撥通手機道:“隊長,這家店鋪已經搞定,還有哪家?”
  關于“仁”,在《論語》里多次講到,這里著重是說只要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為“仁”。《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孔融讓梨的故事,用現在的話說,人家孔融從小就很仁義。在現實生活中,你只要留心,就不難發現,大凡成功人士,都是仁義之師。因此,個人認為學習本章的意義就在于我們作為常人,生活在浮華喧囂的世界里,首先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做一個“智”者,然后,“芒鞋不踏名利場”,做一個“仁”者。

 

之二十三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智者就是聰明人。聰明人通達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寬容而不易沖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唐朝著名詩人崔顥有詩云:“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其詩意是,有人樂水,有人樂山,山水孰更為之樂,還要由性情而定;宋代詞人王觀亦有詩云:“水是眼波橫,山是眉蜂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山水也的確是各有千秋,人們亦各有所愛,也各有追求,我們在欣賞古人佳句的同時,不得不更佩服他們的觀點:即使力不能及,我們也要心向往之。
  有人把孔子的話拿動物來比擬調侃:說兔子頭大水多,烏龜頭小底盤重;兔子喜歡蹦,烏龜喜歡靜;結果兔子快樂,烏龜長壽。盡管是調侃,但說明人要想做到既“智”又“仁”,確實并非易事。

 

之二十四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在這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疇。此處所講的“道”是治國安邦的最高原則。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封建經濟發展較早,而且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為當時最富強的諸侯國家,率先在春秋時期稱霸諸侯。與齊國相比,魯國封建經濟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保存得比較完備,所以孔子說,齊國改變就達到了魯國的樣子,而魯國再一改變,就達到了先王之道。這反映了孔子對周禮的無限眷戀之情。同時反映出孔子的主張是行王道之治,而反對霸道,王道是為天下謀太平、為人民謀福利的,而霸道則是重私利而輕公利的。
  孔子的這段話只能說明他的主張,就是王道之治。仔細品讀就是要“克己復禮”了。2000年后如果繼續沿用這種辦法治理國家,那真的要開歷史倒車了。比如在港澳回歸問題上,如果按孔子的主張,香港一變,就大陸了;澳門一變,也大陸了。偉人鄧小平說“不”!香港回歸,港人治港;澳門回歸,澳人治澳。提出了“一國兩制”新思路,實現了港澳自治的新跨越。也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參考。
  不過,孔子主張王道,反對霸道的思想還是值得借鑒的。在國際事務中,我們主張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際上體現了我們的“王道”風范。我們反對超級大國肆意干涉別國內政的齷齪行徑,實際上就是在反對霸權主義,只不過在力度上還有待于加強。

 

之二十五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釋】
  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圓下方,有棱,容量約有二升。后來觚被改變了,所以孔子認為觚不像觚。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孔子的思想中,周禮是根本不可更動的,從井田到刑罰;從音樂到酒具,周禮規定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這里,孔子概嘆當今事物名不符實,主張“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講,現今社會“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這種狀況,是不能讓人容忍的。
  從孔子這段牢騷看,他確實是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狀況十分不滿,從而力主恢復周禮。從發展的觀點看,孔子的主張確實影響社會的發展。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在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他們一方面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一方面還在發泄著對現實的不滿,懷念那種雖然都窮,但大家公平的日子。把國人哪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劣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斯人不敢與之茍同,我不反對懷舊,甚至舊的東西可以當做文物來收藏。但我更欣賞創新,因為社會只有在創新中才能發展,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之二十六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釋】
  仁:這里指有仁德的人。
  逝:往。這里指到井邊去看并設法救之。
  陷:陷入。
  宰我問道:“對于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宰我所問的這個問題的確是比較尖銳的。“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對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認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邊尋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這就為君子不誠心救人找到這樣一個借口。這恐怕與他一貫倡導的“見義不為非君子”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了。
  孔子的這段話不管怎樣評價,在過了2000多年之后不幸被應驗了。孔子說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邊尋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現在是“井有仁焉”,眾人唯恐避之不及,連到進邊上看看都沒人看了。就說最近發生的事吧!2011年10月13日下午,佛山南海2歲女童小悅悅(化名),幾分鐘內先后被兩輛車碾軋,期間有18人路經過卻見死不救,直到第19個路人看見,跑過來,將趴在路上的小悅悅抱到了路邊。這個伸出“援手”的路人名叫陳賢妹,是一位已經58歲的拾荒阿姨。慘啊!就按孔子說的不去親自施救,你到井邊尋找個救人的方法不也行嗎?18個路人啊!你就打個110或120什么的,不也還有一點良心嗎?憤慨之余,我不得不佩服孔圣人的遠見卓識,2000年后的道德水準都給預測出來了,真乃圣人啊!

 

之二十七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釋】
  約:一種釋為約束;一種釋為簡要。
  畔:同“叛”。
  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君子,然而如 何能達到君子的境界?孔子的話便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因為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首先要博學于文。這里的“文”是指孔子用于教學的詩、書、禮、樂等。現今社會,“文”的概念更加寬泛,一切有助于人類發展的知識理論都應稱之為“文”。當然,我們說博學不是漫無目的的胡亂學,而是在孰業專攻的同時,再廣泛涉獵各種知識,自身的修養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其次要“約之以禮”。“禮”大的方面為法律、規范、制度,小的方面可以理解為禮儀、禮貌、禮節等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尊重他人是禮、謙虛為人是禮、講究誠信也是禮,可見“禮”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當中。要“約之以禮”就是要遵從社會道德規范,自覺地進行品德修養,就當前來講,就是要自覺遵守《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如果作為領導干部,更應當“博學于文,約之以禮”,養成志存高遠、厚德載物的大氣,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才氣,光明磊落、剛正不阿的正氣,敢想敢做、開拓進取的銳氣,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雅氣。用一句文雅的詩句形容就叫“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進而提高素質、增強本領,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之二十八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無厭之!天厭之!”
  【注釋】
  南子:衛國靈公的夫人,當時實際上左右著衛國政權,有淫亂的行為。
  說:音yuè,同“悅”。
  矢:同“誓”,此處講發誓。
  否:不對,不是,指做了不正當的事。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么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這里對孔子去見南子做什么,沒有講明,使得人眾說紛紜。由于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生得十分俏麗,富有風情。傳說她早年在宋國即有人私通,為了她,衛國發生過爭斗,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她的名聲很大。所以有人猜測是孔子“欲行霸道”,惹得子路不悅;有人猜測孔子欲通過南子說服衛靈公推行治道,子路認為君子不當見淫亂婦人而不悅。但,不管什么原因,孔子發誓賭咒卻是躍然紙上,至于為什么發誓,那就還當成千古之謎吧!
  說一則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有一個叫沾哺嫻的女子,年輕時貌美俊俏,曾與多名男子有染,人到中年,仍然風情萬種,令人讒涎。男人們聚在一起提起沾哺嫻無不唾罵其“破鞋”、“大破鞋”!其中,罵的最兇的當屬一個叫丁尚忠的男子了。丁尚忠與沾哺嫻是一個單位的同事,丁對沾哺嫻有沒有那個意思,沒人知道,但丁尚忠提起沾不閑來總要罵她個體無完膚。后來,丁尚忠坐上了單位“一把手”交椅,漸漸地,人們發現他對沾哺嫻不再罵了,再后來他一提起沾哺嫻來津津有味,似乎沾哺嫻才算是人間的“圣女”。個中原因,想必不言自明了吧。由此,我在想,孔子乃正人君子一個,對南子之流可謂是十分的鄙視,可一旦見了南子,是否會被俘虜了?我看很難說,因此,由于子路的不悅,引發了孔子的千古之咒。

 

之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注釋】
  中庸:中,謂之無過無不及。庸,平常。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為一種道德觀念,這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中庸屬于道德行為的評價問題,也是一種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常謂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態。中庸又稱為“中行”,中行是說,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于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調和與均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并概括為“中庸”,這在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講中庸,講調和,就否定了對立面的斗爭與轉化,這是應當明確指出的。
  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批得最多的當屬中庸之道了,因為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歲月里,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也就是“非此即被”,“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站在中間,不偏不倚就被似為是立場不堅定的投機行為,因此遭到痛批也無可厚非。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中庸應當作為一種道德修養來修煉。在政治上,持一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壯志,不巴結權貴,不行巧言令色鉆營取巧之術,憑一身修養,一腹經綸,一腔熱血,適時而為,進而不驕狂,退而無愧悔,安守現狀時不頹廢哀怨,“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生活上,不嬌奢,不淫逸,不浪費,因需要而治;亦不刻意求貧,不吝嗇,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yì]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后人當不復“民鮮久矣”之嘆。

 

之三十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
  施:舊讀shì,動詞。
  眾:指眾人。
  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的兩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儒家認為是“圣人”。
  病諸:病,擔憂。諸,“之于”的合音。
  夫:句首發語詞。
  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當然,這里說的“推己及人”并非另一種意義上的“以己度人”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還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關于“仁”的基本主張,這種主張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時下,組織部門在基層推行的“雙強”(自己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選拔機制,從傳統意義上講,就是選拔那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者走入基層領導崗位,位于鄭州郊區的泰山村黨支部書記喬宗旺就是其中一例。
  泰山村位于鄭州南大門新鄭市龍湖鎮鎮西南部泰山坡上,歷來就是民政部門扶貧救濟最多的村之一。2006年,在群眾的要求下,把該村在外經商20多年,擁有資產上千萬的喬宗旺請回村里當干部。
  喬宗旺回到泰山村之后,對村子進行了整體規劃:修路、恢復山體植被、開辦企業、搞種植養殖合作社、建休閑度假村……以前沒有辦公室,他就吃在車里住在車里,啃著饅頭喝著礦泉水帶領大家搞建設、栽樹木。為了勸說村民停止開山采石,他甚至給人跪了下來。在他任職的三年時間里,他先后拿出自己的資產800余萬元,又多方籌資3000余萬元,全部用于村子的建設,并成立了新鄭市人文景觀園工程有限公司,及新鄭市龍盛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和新鄭市原野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使得該村的1500多口人,人人有活兒干,家家有錢掙,一些家庭還住上了小別墅、開上了小轎車。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喬宗旺還帶領泰山村“兩委”緊抓精神文明建設不松手。提出“以孝治村”的理念,投資46萬元在人文景觀園內建成了“二十四孝”雕塑,在村民中開展“十佳好青年”、“十佳文明戶”、“十佳好婆婆”和“十佳好媳婦”評選活動,逢年過節給村里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送錢送物,在全村營造尊老愛幼的氛圍;組織老人、婦女成立老年人協會和婦女聯合會,使之成為化解基層矛盾的主力軍。同時以村文化大院為平臺投資8000元成立了農民文藝隊,定期開展泰山周末大家樂活動,邀請省、市專業演員和村民同臺競藝;投資1.86萬元為村里辦了籃球賽、象棋賽等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泰山村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態村”等榮譽稱號。喬宗旺本人也獲得河南省和鄭州市勞動模范、河南省關愛新農村建設十大慈善人物、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并當選為鄭州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