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选书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

 悟道斋1975 2012-04-19

桂林中学《实用硬笔书写训练》构想

 

我为什么选书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

 

一、熊秉明先生在《书法与人生的终极关怀》中把书法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书法经过无数代人的阐释,已经积淀成一个丰厚的观念体系,然而,这个观念体系不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它与书法中那个操作系统密不可分,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感觉的发展。中国书法实际上是融感觉、观念、践行为一体的活动,此外,它还与文字的使用紧紧结合在一起,与广大的人群在潜意识中、在精神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关系密切。书法的意义,不是中国文化中任何其他事物所能取代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把一种文化中如此复杂的要素、人们精神生活发展中种种复杂的要素,全部糅合在一起。书法蕴藏着中华民族感觉、思维方式的重要秘密。

 

二、康有为曾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如果这个“道”作为人生哲学解,那么书法对于建立健康人生观有一定帮助。如果你能够写出表现自己性灵的字,那么,在心理上应该是自在的,愉快的,因为这一活动也就是你真正存在的状态。书法是人存在的一种体验,对于缓解工作、学习压力,放松身心有一定帮助。

三、现代的视觉心理学、脑科学研究,都表明: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一定存在的,沟通的前提是各自都沉潜到感觉方式、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去。当艺术以直觉为目标,将敏感、想象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时,艺术教育将为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中的创造性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在直觉、想象力训练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我认为书法的训练是一种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人精神气格的修炼。我们常说“一夜可以暴富,三代成不了贵族”,说明贵族有种气质是需要在一种特定的人文环境中长期修炼。练书法就是长期在与高雅的古代先贤对话,对人精神气格的提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召唤。课程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课程综合化是课改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现行的教学大纲中,把书法教学纳入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因种种原因而使书法教育落空,《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也如同虚设。计算机的普及,印刷术的空前进步,又使书法面临尴尬境地。科技在进步,民族的书写水平却在迅速下滑。书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成为新的课题。书法选修课绝不应是走走过场,增加点知识、培养业余爱好的事情,它完全可以作为深入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重要入口,并由此而面对传统与当代思想交会的事实,并激发自己的思考。

五、随着民族经济的振兴,书法在今后的社会中必然受到重视,人们在这方面的精神需求肯定会增大。学校教学考试的电子化阅卷程度越高,其实对书写的要求也越高。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知如何去提高书写水平,花了一定时间,收效不大,传统的书法教育又由于种种原因,成长的周期很慢,造成人们忽略书写,为低下的书写水平找种种借口。这说明书法教育有市场需求,关键是如何改革训练模式,缩短成长周期。

六、我认为:书法与写字本应是一回事,书法也是写字,只不过是用一种能体现美的方法去写,其差异的核心是在书写中是否注重某种艺术氛围的表现。可以说“写字”就是将字的笔画交代清楚就行了,“书法”在写字过程还要考虑美的体现。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把“书法”与“写字”区分开,如果以“写字”命名,我觉得它更偏重于习字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如何把字写正确,笔划交代清楚;如果以“书法”命名,我们中学的教学其实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中学的书法教学我理解是更偏重于书写的规范与工整。因此,我将课程命名为《实用硬笔书写训练》。它界于“习字”与“书法”之间,以书法的美启迪学生,以书法的思维训练学生,要求学员只要做到书写快捷、工整规范就可以了。

书写的过程我认为就是设计一系列运笔的动作以达到或接近头脑中设计的字形状、质感效果的过程。这一系列的动作给大脑的“程序语言”就是一种相应感觉的建立,尽快的建立书写的感觉是缩短成长周期的关键,所以寻找笔头的感觉是我的教学观。书写感觉的训练就是我考虑书法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的一个切入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