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与舍得

 太极拳养生 2012-07-03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原本常接触的词——“舍得”的含义。通常对“舍得”的含义都是单纯地理解为对某个对象(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意识领域的情感等等)的舍弃,而很少有人会去分析这种舍弃的真正含义。如果你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在“舍”过之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一种“得”。我个人认为:“舍得”这个词恰恰很好地诠释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即: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得”的结果如何,取决于“舍”时机、分寸、技巧的把握。当然,可能很多时候在作出了某种舍弃之后,并感觉不到有什么所得,但慢慢品味和体会之后,你总能找到舍弃过后的某种收获。要么是“得”到比“舍”之前更多、更好的结果;要么避免更大的损失;即便是因为舍弃不当而造成了损失,也会由此“得”到教训,从而避免今后重蹈覆辙。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舍得”的例子不胜枚举,冒着赔钱的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取更高的收益,战场上受伤的战士通过截肢而留下生的希望等等,在这里本人主要从太极拳的角度谈一点个人关于“舍得”的感悟和体会。 太极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武术门派,正因如此,在太极拳稍显漫长的修练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若干“舍得”的过程。“舍”弃对太极拳那些不正确的认识和不合理的练功方式、方法,“得”到对太极拳理论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的练功途径和方法;“舍”弃那些已经真正掌握但随着功夫的长进已经存在局限性的招式、体会等等,“得”到对太极拳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更高层次的太极拳功夫。通过这种不断的“舍得”,使太极拳功夫沿着正确的练功途径,不断向更高的功夫境界攀升!以下将通过对太极拳修练过程中不同阶段“舍得”的具体分析,来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太极拳这种不断“舍得”的练功过程。 一、贯穿始终的“舍得” 练过太极拳的朋友都知道,要练好太极拳必须能够持之以恒且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因此,要想真正把太极拳功夫逐步深入地学到手,自始至终都必须舍得付出辛苦、花费时间。只有在这些方面“舍”的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太极拳功夫。而且,通常“舍”的越多,“得”的太极功夫就越深。以此,这些“舍得”是学好太极拳功夫的基本前提,是练好太极拳功夫不可或缺的保证!当然,这种“舍”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缘、合理的练功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讲究方法、漫无目的的瞎练一气,那么“舍”的最终结果,要么是“得”到得太极拳功夫有限,要么是“得”到一些虚假的太极拳功夫,严重的甚至会“得”到走火入魔的结果。 二、练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舍得” 太极拳的修练是一个“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练功阶段,由此形成不同的功夫层次,而在每个练功阶段尤其是当从一个功夫层次向更高的功夫层次过渡时,都需要经过一个“舍得”的过程。虽然,不同功夫阶段所“舍得”的对象有所不同,但这些“舍得”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将自己的太极拳功夫不断推向更高的境界!因而,这些“舍得”是推动太极拳功夫境界不断攀升的必要过程和有效手段。 在学习太极拳初期,要完成从对太极拳无知、无招的太极拳无极状态向有知、有招的太极拳太极状态过渡,因此,首先要“舍”弃的是一些不符合太极拳要领但却属多年养成的习惯性动作,以及以往对太极拳不正确的认识,而逐步“得”到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和基本理论。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太极拳的发力方法逐步“舍”弃原本那些拙力、散力,“得到太极拳的活劲儿、整劲儿,因此,在外表上表现的是一种刚猛的状态。同时,在这个阶段还要尽量逐步做到太极拳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等基本要领,“舍”弃身体各关节以及意念、筋骨等方面先天的僵、紧状态,逐步在内部“得”到松的状态。也就是说,此阶段最重达到的应当是一种外紧内松的状态。 当熟练掌握握了太极拳的套路和招式,练出了太极拳的活劲儿、整劲儿,实现了由无招到有招,从不懂劲儿到初步懂劲儿的转变之后,就会有一种外表动作协调流畅、发劲儿刚猛有力,而内部松柔、舒畅的状态和感觉。此时,就应当逐步进入下一个“舍得”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要逐步“舍”弃的对象,则是外表的刚猛和内部的松柔。外形上,一方面,通过拆招、推手等训练方式,弄懂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招式的使用技巧,完成由招式向招法的过渡;另一方面,要在把刚劲儿发透的前提下,逐步把各种招式在外形上不断柔化,进而逐渐“舍”弃外形的刚猛,“得”到外形的松柔。与之相反的是,内部在彻底放松之后就会有内气不断聚集,太极内功便逐步形成,而随着太极内功的不断加深,内部便会由原本的松柔状态向充满弹性的刚的状态转变。最终在此阶段达到一种外柔,内紧的状态。此时,内在的紧已非先天状态下的僵劲,而是一种由太极内功形成的充满弹性且松紧可控的神奇太极拳境界,其本质是一种强度可控的刚性。 到此,太极拳功夫应当已经达到相比高的境界,但还只能算是刚刚真正掌握了太极拳功夫,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太极拳高手,还需要进入更高的“舍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弃的主要是那些原本熟练掌握的太极拳招法,把它们逐步演化为太极拳劲法,进而成为自己的本能,真正实现太极拳从有招到无招的过渡。此时的无招并非真的无招,而是达到了招随意出、见招出招的太极拳神明境界。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对太极拳功夫所做的阶段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一是在每个阶段中还可细分为若干个阶段;二是各阶段的太极拳功夫境界都是相对而言的,身处同一个阶段的太极拳爱好者,其太极拳功夫境界也有高低之分,因为,太极拳功夫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与功夫低于你的对手相比,你可能能够达到无招的境界,而一旦与功夫高于你的对手过招,恐怕只能回到有招的状态!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的约束,太极拳师当然也不例外。无论你的太极拳功夫有多么高深,总会有年老体衰的时候。而一旦年事已高无法再现往日太极拳搏击的辉煌之时,就应当逐步“舍”弃太极拳搏击,转而在太极拳养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收获!当然,我们说要“舍”弃太极拳搏击,不是要彻底放弃太极拳搏击,只是不要再勉强去与那些年富力强的对手真正较量,更不要登上擂台去拼争、厮杀,而是通过推手、讲手等适当的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太极拳搏击技巧传授给后人。这其中隐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舍得”那就是“舍”弃自己原本在搏击场上的风采甚至由此带来的名誉,“得”到太极养生的实惠,进而在为太极拳的发扬光大发挥余热的同时,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荣誉! 另外,我们说到“舍”,必须要讲究“舍”的时机、分寸和方法。什么时候“舍”、怎样“舍”、“舍”的对象是什么、舍到什么程度等等。绝不能任凭自己主观的判断和感觉随意乱“舍”一气!而能够达到何种“舍”的境界,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修为。对于太极拳来说要把握好“舍”的分寸和时机,自己的修为和悟性固然不可或缺,但明师的适时点拨尤为重要,这样,你可以尽量避免重蹈师父们“舍”弃不当的覆辙!但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舍得”要窍,绝非短短一段文字所能描述清楚、解释透彻的,因此,以上本人关于太极拳各个修练阶段的“舍”与“得”的粗知浅见,仅供各位太极拳爱好者借鉴和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下面网页更多太极拳教学视频、演练视频及太极理论知识延伸阅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6/11/7916197_220506093.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