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学校工作

 天雷教育 2012-08-03

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导学校工作

(2010-12-31 17:37:05)

教育改革的焦点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创新。行知学校以学陶师陶为抓手来提升创造教育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我们发扬“爱满天下”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依托陶研,提升教师敬业境界,组织教师系统的学习陶行知的教育论著,撰写陶研论文;学习借鉴“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和“行动教育即创造教育”等理论,积极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我们将规范办学特色化,将创造教育普及化,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让校园充满创造气氛,让教师充满创造智慧,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让学生充满创造热情。

一、用创造教育思想发展学校

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行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探索以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学校建设的关键不在于有多么漂亮的学校环境、多么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而在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在于全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为此,学校以创造教育为载体,在保证学生基础素质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所有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学生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在管理中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的创造教育环境。学校创造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创造需要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没有学校的人本管理,就没有创造教育。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始终遵循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关心教师的成长,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尊重教师,信任教师,采取各种方式与教师沟通,倾听教师的意见,让教师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形成有利于创造型教师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使教师的才华有充分施展的空间和舞台。同时,我们抓好和优化常规管理,为培养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营造起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用创造教育思想提升教师

只有创造才会有生命力,只有创造才会有说服力,只有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才能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加强创造教育的校本培训

学校以创造教育发展为龙头,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坚持以提高教师实施创造教育能力为培训重点,在培训内容上既注重理论学习和观念更新,也关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采用参与、体验、案例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锐意进行创造教育的研究型教师,逐步形成以创造教育为龙头,以教育科研、行知研究为两翼,联动发展,整体推进,形成创造教育的态势和基本格局,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2、开发创造教育校本课程

我们充分运用创造教育思想,全面开设创造教育课程,使之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课程设置、时间、教材、教学人员落实。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国家、地方课程保证学生基础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特长,构建高品味、有情趣的课程体系。如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器材、考核评价等方面凸现对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教育发展要求我们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办好不拘一格的学校,为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打好基础。

3、以学习和教育科研为依托打造创造教育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而教师的素质又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抓好学习这一环节。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教师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才会义无返顾地承担起创造教育的重任,才会有勇气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去完成从未实践过的未知研究,成为创造型的教师。为了营造学习的氛围,我们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形式:有学校组织的学习和讨论;有推荐书籍、文章由各教研组有组织的学习;还有个人的自主学习。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更新引入活水。

三、用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学生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急速成长期,求知、探索、怀疑、求证、创造,是他们强烈的渴求。为使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我们有责任将学生这种求知渴求发展为一种创造思维方式,一种创造学习方法,一种追求创造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用创造教育帮助每一位孩子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创造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牢固树立起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创建文明班级为突破口,从最突出、最直观、最形象的地方着手,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注重寓德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起到激情、励志、明理的作用,让学生得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学校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力求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张扬学生个性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树文明新风,修品质德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把思想道德内化为学生的灵魂,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德育不能只讲不行动,只有将德育生活化、活动化,才能彰显德育效果。学校创造性地通过小事情来培养学生的大品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强化训练,通过一定限度的强化训练促使一些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

学校在设计组织安排有关教育活动时,充分运用创造教育思想,积极进行创造教育的大胆尝试,营造育人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好读书;不断更新校园宣传橱窗,开通校园广播,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尝试创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更浓,学习更加主动,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3、学校把创造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立足普及与提高,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将创造教育作为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教师通过课程落实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创造能力,注重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在体验中经历,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造教育的教学风格。为了更好的开展创造教育活动,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掘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开设各类科技活动课,如环保、无线电、车模、船模、空模、航天能源、科普知识、摄像、科技制作等,开展丰富多彩科技创新活动,如科技活动周、专题教育月,开展“人人都有创造力”的小发明、小创造竞赛等。我们因地制宜,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聘请优秀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进行科技活动现场演示指导,提高我校科技活动的质量和档次,使我校创造教育活动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以学生为本,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情真心真诚教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努力提高各科课堂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

总之,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寻找出路,就必须有大量的创新型的教师,必须营造起培养创新型教育的氛围。我们正在努力中。

2010-12-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