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很少跟人“谈心”

 昵称86906 2012-09-09

释家有句话:三界唯心,万法为识。

就是说,无论选择哪种方法修行,最终都是认识自己的真正的心。

佛教各种修行是为了这个目的,道教是,基督教是,当然,儒家也是。

问题是:怎么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有没有现实关怀,或者说在现实中能不能验证?空谈自家的修行有多高明,没有意义。

也是因为方法的不同,导致佛教与道教的不同,道教与基督的不同,基督与儒家的不同,儒家自身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

王阳明“致良知”。何为“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什么能“不虑而知”?人心,人天理之心。如何“致”?“存天理,去人欲”。如何“去人欲”?“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戒慎恐惧”、“致知格物”。

朱子也是要“存天理,去人欲”。方法是“格物”。但跟王阳明的“格”法不同,王阳明是使心之理推到物上,使物各有理,并各得乎天理之正。而朱子的“格”法是即物穷理,“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简单的说,王“尊德性”,朱“道问学”。

朱王的“天理”、“人欲”其实起源于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提出“养心”,也就是存天理,在于“寡欲”,在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已经谈心谈得很多了,原因很明白,当时诸子们为了一决高低,都得拿出自家的终极宗旨,进行巅峰对决。无疑,哪家谈心谈得最好便最容易胜出。缺点是:论空谈,跟着老师背两天书就可以。论实干,恐怕连老师所做与所说都差得很远。

“恶利口”的孔子大概很少空谈,当然,孔子那时候可能还没有那么多“心”大家要一争高下。尽管那时候已经流行了“仁”,人心之“仁”,大家毕竟淳朴,还不懂直接玩高明,玩“心”。因此,孔子很少谈心。弟子们问的倒不少,却没有一个得到标准答案,可以考试直接往卷子上写的。这是孔子搞学问的最大不同之处,远的一定给你拉近,高的一定给你拉低,“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教学即是如此,从未脱离实际,从未脱离现实。

不死心的樊迟曾经三次要跟孔子谈心,孔子三次要他先去做事。我想即使问三十次,孔子的态度也不会改变。这在现在来说,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学生,然而在那时来说,却是最伟大的老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