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岁寒松柏520 2012-09-15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1.历史背景

中世纪后期,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的王国已经步入了一统的民族国家行列。在南方,地中海的优越通商环境造就了高度繁荣和先进的意大利城市经济,在一些城市里,市民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封建主,进而建立了城市自治共和国。整个意大利如同古希腊的城邦一般,处于分裂而繁荣的状况。

近千年来,人们为了追求与上帝的和谐而忽视了自身需求。此时,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市民)根据自己成长起来的经验,力图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人文主义)来突破陈旧的世界观和宗教观。人们发现,这一新思想的宝库居然就掩埋在被遗忘了长达千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之中。于是,从14世纪末起,首先在意大利掀起了学习和运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高潮,并迅速蔓延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地区。这就是四百年以后才定义的、引导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新时代来临的“文艺复兴运动”。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质和非物质载体,建筑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导火索,也在运动期间留下了自己的鲜明印迹。人们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参见:拜占庭建筑)时抢救出来的古建筑文献和从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人物雕像中,重新认识到古典建筑的巨大价值,形成了一个遵从其规则和造形原则,以结构匀称和布局整齐为特征的建筑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长期被弃用的那些严谨的古典柱式重新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要素,长达千年之久的古典柱式和圆拱结构再次得到流行和升华。

建筑既然是人类为自己而建,就应该突出其舒适性。文艺复兴建筑摒弃了以往为神而建或选址于偏僻险要之地的传统,而是大量地以世俗用途为目的并且尽可能地建造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如市政厅、商场、富商的豪宅等,教堂几乎都是为纪念历史事件而造的,兼具防御性的高大钟塔甚至被禁止。文艺复兴建筑主要产生于14世纪至16世纪之间。

16世纪,帕拉第奥在众多文艺复兴建筑大师中脱颖而出,他对古罗马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测绘和比对,制定了建筑的详细规范。他将建筑的立面设计引向:突出中心、上下左右泾渭分明。这与王权力图构建规范的社会等级和次序不谋而合。与此同时,在意大利还产生了另一个发展倾向——手法主义建筑,它有意偏离古罗马建筑规则,通过奢华的装饰来刻意追求表现力。

帕拉第奥等人的影响后来通过英国传到法国,导致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产生;而手法主义则在17世纪演化为巴洛克艺术。

 

2.文艺复兴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标志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大穹隆顶(图1),它是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它的纪念性意义在于突破了教会的禁制,因为集中式和穹顶建筑一直被天主教视为异教庙宇的形制。这个穹隆顶虽然与拜占庭圣苏菲亚的手法相同,

但佛罗伦萨的大穹顶却因为坐落在一个高高的鼓座上而得以全部暴露出来,因而显得极为突出和完美(古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多半没有鼓座,因而显得半露半隐),这种结构和形象在西欧是史无前例的。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1 佛罗伦萨主教堂(Florence Cathedral,1296-1462)。高大的穹顶,在技术和观念上都前进了一大步。

 

人文主义理论认为,人体是“匀称”的完美典范,人体四肢伸开所形成的方圆构成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而在建筑上,集中式和穹顶结构就是方和圆的最完满的结合。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图2)以及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也都是在这种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2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其穹隆顶由米开朗琪罗设计。

 

3.府邸建筑

不同于建在山上的中世纪寨堡,文艺复兴时期府邸的选址,一般都能体现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适当满足展示的欲望。从规模上讲,府邸建筑大者可比皇宫,小者可比别墅。

府邸在内部设计上也尽显舒适方便之宗旨。在平面上通常为方形,成四合院。大门直接通到内院,内院四周为拱形柱廊,主要房间设在二楼。突出的横线条将内院立面上的基座、楼层等明显地标识出来,窗子一般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窗子之间的墙面一般由壁柱或半露柱平分。壁柱在不同楼层之间一般按叠柱式处理。窗裙墙和窗楣山花在不同楼层之间也有区别,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窗楣山花为三角形和弓形。外墙或全部用粗石砌成,或仅在底层和墙角处用重石块砌筑,其余部分用灰泥粉刷(图3&4)。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3 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府邸( Palazzo medici,1444-60)。为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典型代表,上下三层的层次清晰:底层墙面大石块略经粗凿,二层石块平整但有砌缝,三层光滑不留砌缝。匀称分布的双窗(2&3层)之上共用一个隐形半圆券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典型造型。美狄奇家族希望通过这种外表“朴素”的处理方式来掩盖其巨大财富。照片源自:http://cisa3.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4 位于罗马的伐那瑟府邸(Palazzo Farnese 1514-89,其间曾被米凯郎琪罗改建)。窗框精致,墙面抹灰,在墙角和大门周边用重块石砌,额墙和壁柱等装饰主要集中在窗子周围,古典大檐口式屋檐。为私人府邸的范例,之后不间断地被后人模仿到20世纪。照片源自:http://en.

 

到16世纪,府邸建筑的外墙立面逐渐采用古典柱式,在主体水平线条的框架内,叠柱式壁柱将立面分割成大小一致的矩形,窗子严格限制在矩形的间内。有的还在女儿墙上,与壁柱相对应的位置树立精美的人物雕塑(baustile 112, Baustil 451,472,434)。人物雕塑作为垂直单元,略微冲出占主导地位的水平划分,使建筑更活泼、更具观赏性。

尽管受到意大利宫廷建筑的影响,法国的卢浮宫还是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开启了直到20世纪的建筑传统(图5)。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文艺复兴风格往往体现在修饰层面,表现为对中世纪尖顶建筑的修饰。在法国,最显著的特点是宫堡四角上的碉堡退化为圆形塔楼;在德国和荷兰,则是对尖坡屋顶所构成的山墙两翼做涡漩造形处理(图6)。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5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一翼。立面的横竖线条匀称,精美的雕塑和法国特色的石屋顶。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6  德国海得堡的古堡宫(Heidelberg Schloss)内院。在中世纪古老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山墙和窗框的细部修饰,使之体现文艺复兴风格。

 

4.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有市政厅,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巴西利卡等。这些建筑的外立面一般都采用古典柱式,底层多为连续的半圆形拱廊,不仅空间开阔,而且方便出入(图7 )。巨柱式壁柱在建筑中的运用虽不多见(图8),它对后来的影响却很大。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7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Basilica/Wicenza)。每两个大柱构成一个开间,在每个开间的中央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上。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图8 罗马的康瑟瓦突宫(Palazzo dei’Conservatori)。典型的特征为:采用古罗马的巨柱式结构,巨大的壁柱贯穿1-2层;外置开放的台阶;三角形和园切相间的窗楣;顶部装饰线条之上的人物雕像。照片源自:http://uploa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