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古典建筑梳理

 昵称30303395 2017-09-12
【城市形态和群体布局】:
■ 希腊:
几何规则型:希波丹姆的米利都城,城市规划中采用方格网道路系统。
    『一次性规划的几何规则城市模式,满足了迅速和简便的要求。但追求构图美而忽    略地形,桎梏了城市的活力和进一步发展。』

有机型:以卫城为中心形态不规则,善于巧妙利用地形。
    卫城(Acropolis)——布局特色: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阿索斯广场:封闭的梯形广场,利用视差。后期卫城取代广场成为城市中心。采用敞廊,用券廊来统一艺术总效果。同时设计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 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关于城市选址、选择建筑地段等的内容。 
   群体布局组织原则遵循一种普遍的秩序: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四分领地。代表建筑类型:浴场、帝王广场  图拉真广场
『罗马人有强烈的使用主义,倾向于改造地形,开敞空间和秩序感,大比例模数手法。』
中世纪:
有机城市:哥特时期法国卡尔卡松城
  尺度亲切;封闭性强,城墙限定;高密度;街道曲折,富于变化;功能分区;中心感强,城市核心由教堂与市政厅等围绕广场构成,主教堂塔楼成为视觉中心
『1以教堂为中心 2自然主义和非干预规划 3丰富的景观和亲和宜人的特质』
广场:佛契奥宫和西诺拉广场

■ 文艺复兴:理想城市:帕尔马诺瓦城(斯卡尔摩齐设计)
总体结构为集中向心式;环形+放射状道路;城市中心由府邸、广场等元素构成。
理想城市——追求完美的形式所具有的和谐秩序:纯粹的几何状平面,透视感强烈的道路,明确的城市中心。
『中世纪所崇尚的自然主义和宜人尺度被放弃,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军事型的防御城市才会采用』

广场 :类型多样、形式多样
早期做法:空间较封闭,建筑布置自由,主题偏于一角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后期做法:规划严整,以券廊围合,空间开敞,主题位处中央。
    罗马:卡比多广场(市政广场)米开朗琪罗设计:梯形广场,对称布置。意大利中世纪的广场是不对称的

■ 巴洛克 广场:开敞、通透、富于动态,同时亦很有秩序,中心感强烈,斜向大道的出现。
代表作:罗马波波罗广场、
圣彼得教堂广场(设计师:伯尼尼)
『通过强烈秩序感的轴线系统来强调运动感和序列景观。这是一个对艺术无缘尊重、崇敬的时代。』

■ 法国古典主义 16到19世纪是西方绝对军权时代。王权至上的唯物主义思想。崇尚古罗马的文学和艺术,强调尊贵、雅洁反对鄙陋和俚俗。追求抽象的对称、协调、艺术品的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轴线、主从关系、对君主的颂扬。
实例:卢浮宫、凡尔赛宫。





【结构技术】:
■ 希腊:古典柱式
材料 —— 木材和石材,  结构 —— 墙体承重和梁柱结构
希腊古典柱式(Classic Order) 意义:①表明建筑的等级②控制建筑的形象和体量③反映人文主义精神

■ 罗马:拱、拱顶,穹窿
材料 —— 混凝土 (混凝土广泛使用,促使拱券技术进一步成熟,这是罗马建筑最大特色和成就)
拱顶(Vault)—— 筒形拱、交叉拱、十字拱
穹顶(Dome)—— 最大跨度达43.43米(万神庙),古代世界之最
拱顶体系:一列十字拱串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的则由两侧的几个筒形拱抵消。

罗马五柱式、券柱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承重,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作用)
、叠柱式、连续券
 
■拜占庭:穹顶——鼓座——帆拱体系。进一步发展混凝土穹窿顶(简式,复式,瓜式)
     帆拱(Pendentive)拜占庭建筑中实现从方形平面向圆顶过渡的结构构件。
     穹顶的支撑与平衡体系产生丰富多变的空间
     拜占庭穹顶:早期大跨度穹顶,后期处理成多组小穹顶并由鼓座架高。
     
     柱子:否定人文精神,非古典柱式。拜占庭的斗形柱头
 
■ 早期基督:石柱,木构架  
    
■ 罗马风 古罗马砖石和拱券,没有沿用柱式。厚墙来支撑拱券和筒形拱顶。
    发展了西欧教堂的新型拱顶结构技术——肋骨拱顶体系。(英国创新)
    结构:一种骨架体系:拱顶体系(肋拱、薄板)+支撑平衡系统(柱墩,墙墩,扶壁)
    四分肋骨拱,六分肋骨拱
    优点:使屋顶重量减轻,墙面窗洞扩大,肋拱装饰天花。

■哥特  骨架结构体系(骨架券)  轻巧、纯粹
    结构元素:尖券 骨架券 飞扶壁 束柱
    常见拱顶形式:四分尖券肋骨拱顶、六分尖券肋骨拱顶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哥特教堂中用以平衡拱顶侧推力的结构构件,由墙墩和飞券构成。

■ 文艺复兴:复兴古罗马柱式和轴线构图、集中式构图 
     1、梁柱与拱券结构的混合应用。
     2、墙体砌筑工艺:外墙用石材,内墙用砖料;或者下层用石,上次用砖;分层处理墙面以及粗琢做法。
     3、穹顶砌筑水平高超:骨架券+双层壳子。 在方形平面上加圆顶(圣彼得大教堂)
     新柱式构图手法:帕拉第奥母题(一种券柱式,虚实对比)、大小柱式套叠






【神庙、教堂(结构体系、空间形态演变)】
■ 希腊  
形制:A.原型—— 美加仑室B.平面——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东部入口
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 正面和侧面柱数的比常为n:2n+1
东立面(主立面)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
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山花pediment

■ 罗马
▲万神庙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
柱廊(门廊)+圆厅(圆形的神殿)
  这种设计被后世广泛模仿 ,被应用在许许多多市政厅、大学、图书馆和其它公建上,影响深远。
巨大的穹顶,用叠涩砖和浮石作填料的混凝土混合筑成。
外墙需要抵抗穹顶巨大的侧推力,厚6.2米。
为了减轻自重,1、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减薄,到顶部只用浮石。将比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上。
        2、穹顶内部做了五层类似井字梁一样的藻井,并逐层缩小。
        3、在圆周的墙体上挖了7个壁龛和8个封闭垂直的空洞。
外部造型简洁,封闭,沉闷,内部装饰华丽,室内空间和谐宏大。

■ 拜占庭教堂
集中式教堂①形制来源:仿效古罗马集中向心式平面。
②平面:采用圆形、希腊十字(等臂十字)、正多边形等有明确几何中心且中心至四周距离相等的平面形状;
集中的空间气氛通过竖向轴线和中央穹顶体现;
复杂的结构体系导致延展复合的空间形式。
实例1、▲圣索菲亚教堂(复杂而条理分明的结构系统;集中统一而又丰富多变的内部空间;
      华丽的装饰和神秘飘渺的氛围。)
  2、▲圣马可教堂

■ 早期基督教 
巴西利卡式教堂  短长结合型,称拉丁十字象征意义明确。
②平面:短边入口,强调纵向轴线即忏悔道路。西向为主立面。 基本要素:通道(柱廊围合的中殿 nave)和中心(东端祭坛apse ,是教堂圣地)  短长结合型,称拉丁十字象征意义明确。


■ 罗马风教堂
平面定型为拉丁十字  长轴东西向,由较高中厅和两边侧廊组成,西端为主入口,东端为圣坛,短轴为横厅。
朝西的正立面常冠有1~2个钟楼,有时十字中心上亦有塔楼 
发展定型的西立面

■ 哥特教堂
平面: 十字耳堂变浅并前移,令东部空间扩大,进一步突出精神中心 — 祭坛,后期发展为连续的厅式教堂平面。
入口立面:以罗马风西立面形制为基础,哥特时代强化了凌厉的竖向元素,如塔楼、尖券等,高直性明显。以法国教堂为代表,还形成纵横三段式的处理手法。
中殿:窄且高,强烈的向上动势。

■ 文艺复兴 
平面形制: 纯粹集中式(坦比埃多小教堂、帕齐礼拜堂)
     折衷式(纵向布局+集中式穹顶,如圣彼得大教堂)。
水平向秩序大大加强。
几何化的处理强化古典精神。
  集中式构图具有强烈的纪念碑性格。内部放弃了1000年来列柱和连续券的纵深构图,代之以宏大宽敞的单一空间,因此宗教的神秘感减弱。

▲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鼓座+骨架券+采光亭 第一个冲破专利权约束以穹顶作为构图主题

▲圣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欧洲天主教的朝圣地。伯拉孟特、米开朗琪罗等多位大师参与,伯尼尼设计教堂入口广场(巴洛克风格)

▲圆厅别墅(帕拉第奥):按照严格的柱式规则。立面、平面完全对称。理性主义手法的最佳诠释。但形式的完美破坏了功能性。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府邸】
■ 罗马时期:明厅式府邸:继承希腊院落式住宅基本格局,并进一步发展为穿堂式带院落的进深布局,布局更严谨,空间层次更丰富,明厅(Atrium)作为核心
庞贝潘萨府邸

■ 哥特时期:威尼斯公爵府(The Doges Palace,c 9-16 th c)
1、立面水平分层,横向舒展,上实下虚。面向大运河的侧立面下虚使与水交融
2、底层尖券廊,柱子粗壮有力。
3、二层券廊上的圆形图案充当了二三层的虚实过渡
4、摒弃一切做为厚墙标志的线角或雕刻装饰
5、用斜纹摒弃砌筑感 +
6、窗口窄,使墙面显得轻

■ 文艺复兴时期:
  平面基本围绕内院布置,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沿街立面趋向规律化,整齐庄严,封闭厚实。
  立面处理程式化,讲究古典比例。屏风式立面(吕卡第府邸、佛罗伦萨鲁切拉府邸):外观分层,基本单元进行重复与叠加,并引入古典元素(柱式、拱窗)。
   粗琢(rustication)的墙面做法。

【构图】:
希腊:纵向三段式
哥特:法兰西三段式 纵横三段式
法国古典主义:横三段,纵五段





横向
【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与古罗马的趣味相一致】
1、建筑理论繁荣
阿尔伯蒂(1404-1472)《论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著作)
    早期在维特鲁威著作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帕拉第奥(1508-1580)《建筑四书》
维尼奥拉(1507-1573)《建筑五柱式》
    晚期建筑理论已成为僵化古典形式的工具,定了许多清规戒律与严格的柱式规范: 

2、手法主义模仿维特鲁威所介绍的各种柱式规则,帕拉第奥母题等这些柱式构图的规范经过反复推敲,在比例和处理上是周到的,但是它们是抽象的、僵化的,失去了具体内容。

3、世俗建筑 平面 围绕院子布置,设计严谨,讲究对称、均衡,按轴线发展
      立面 趋于规律化,讲究古典比例,门窗排列整齐、距离相等,形成整齐严格的街立面(屏风式立面:外观分层,基本单元进行重复与叠加,并引入古典元素(柱式、拱窗)。
4、城市:追求庄严对称效果,理想城市
5、广场: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开敞,雕像位于中央。
6、园林:台地园布局规则几何形,别墅位于中心或最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