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副对联

 雨如烟精品书馆 2012-09-16

 

三副对联

 
   有三副对联,都是同舞台艺术有关的。
  
  第一副:
  
  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大公便算一支耍手,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缘街乞食闹莲花。
  
  第二副:
  
  曲是曲也,曲近人情,越曲越折;
  戏岂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第三副:
  
  三五步走遍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第一副,有人说口气太狂,几乎骂倒一切古人,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我看这对联是戏谑之言,开开玩笑逗逗乐,目的不过是招徕观众,并无他意,大可不必当真,我们也不必去说它。第二副和第三副倒是含义很深,值得认真推究。
  
  先说第三副。第三副中的“三五步”和“六七人”,言极其窄其少,“走遍天下”和“百万雄兵”,言极其广其众。这副对联形象准确地概括了中国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象征性和虚拟性。中国戏剧主张略形传神,以神制形,推倒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用唱、做、念、打的表演手段,用假定和虚拟的方法,表现广阔无垠、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和丰富细腻、不可言状的内心世界。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开门、关门、喂鸡、赶鸭……等等,都是用传神写意的手法(手势,台步,眼神等),把人物的行动、心理和所处的环境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正因为这样,小小舞台就是大千世界,可以纵横驰骋,上天入地,六七人就可以构成两军交战,金戈铁马,杀声震天。而在京剧《贵妃醉酒》里,演员通过眼神变化,用手牵“花”、鼻嗅“花”等连续的虚拟动作,使观众似乎真的看见花盆,闻到花香。这种注重神似,追求形神兼备的美学旨趣,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其他艺术如中国画、中国书法、诗词、舞蹈、篆刻等重要特征。
  
  再说第二副。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汉语中的一词多义,耐人回味。上联中有四个“曲”字,第一个“曲”字读第三声,指戏曲歌曲,其余三个“曲”字都读第一声,是曲折的意思。下联中有四个“戏”字,第一个“戏”是戏剧,其余的“戏”都是指游戏、儿戏。这副对联从字面上讲,就是说戏剧讲求的是曲折有致。不过曲折尽管曲折,却非常合乎情理,对观众来说越曲折越引人入胜。戏剧的“戏”难道是儿戏吗?当然不是。舞台上的活动反映的是人世间的种种发展变化,戏剧中蕴含的“理”(主题)实际上也是社会生活中的“理”(本质,规律)。这演出越活灵活现,观众越觉得真切感人。从戏剧艺术的要求来说,这里的“曲近人情”的“曲”和“戏推物理”的“戏”,讲的都是矛盾冲突和戏剧冲突。戏曲虽然讲“近人情”“推物理”,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如果没有扣人心弦事件冲突、人物间性格冲突和人物自身性格冲突,即我们通常说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冲突,它就没有感染力,没有激动人心的效果,同时也不能从更高的层面上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晚明时期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创作了不朽剧作《牡丹亭》,刻画了一个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寻求新的精神领域和新的生活道路的贵族少女杜丽娘的形象。作家写杜丽娘为情而死,后又为情还魂复活,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作为艺术,她所表现的是爱情的力量可以冲决一切封建罗网,使死而复生,同时作为戏剧艺术它又借助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梦幻的场景、曲折的故事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加上舞台上演员精彩的唱段、如情似梦出神入化的表演,即“曲”和“戏”,人们忘其所以,内心激起强烈的共鸣,特别是在广大的妇女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据说当时娄江女子俞二娘看了《牡丹亭》,哀伤自己的身世,断肠而死;杭州女艺人商小伶失恋,演《牡丹亭》伤心而死;内江一个姑娘,因仰慕剧作家的才华,一心想嫁给他,后来知道他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乃投江而死。诸如此类的传闻,还有不少,虽然不一定都可靠,但足以说明《牡丹亭》所引起的社会震撼。
  
  其实岂止舞台艺术是这样,应当说一切艺术包括文学这语言艺术在内莫不如此。“文似看山喜不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只有“不平”和“曲”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对艺术家来说,这“不平”的过程,这“曲”和“戏”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生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即典型化的过程。从文艺学上来说这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正因为这样恩格斯认为人们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正因为这样,列宁高度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说它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托翁的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正因为这样,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眼泪,十分动情地说:“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这类例子举不胜举。用第三副对联的话来说就是“曲近人情,越曲越折”,“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总之,这第二副和第三副对联讲的虽然都是戏剧艺术,实际上概括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典型化的重要作用。除此以外,第二副对联还突出了中国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即虚拟性和象征性,其实,这也是中国艺术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古代诗词和中国画中都有反映,
从而使中国艺术普遍具有含蓄隽永、诗意葱茏的特色,它充分调动人的想象,令人回味不已。
蔓珠★沙华图书馆欢迎您
 

蔓珠★沙华个人图书馆精品收藏

 美丽绝伦  美文欣赏 百家杂谈 幽默搞笑 养生保健 天籁之音 电脑知识 书海无边
 美图美景  名家美文 处事之道 社会万象 家庭医生 美丽音画 博客制作 精品大全
 名胜古迹 情感驿站 茶余饭后 生活百科 健康饮食 诗词歌赋 在线视频 思维游戏
 花鸟鱼虫 人生哲理 社会观察 经典推荐 经络穴位 感动心灵 资源素材 两性天地

珠★沙华图书馆所有图文摘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