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明文,我能让你不枯燥

 缤纷生活 2012-11-20

  上到了这个学期的第一篇说明文,选择了一下,把《看云识天气》作为孩子们首次在初中接触的说明文,我是有一点想法的,或许是这个单元的科普说明中,只有这篇文章很清晰的体现了科学和文学的结合,而且简单易懂,也或许是不想让孩子在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时就没有喜欢的感觉,而我可以把这篇文章上得很有趣,所以最终我选择了它最为“初恋'的对象。

  初读了一下这篇文章,让我最明白的就是文中所说明的各类云的分类和特点,似乎让我一下子就记得非常的清楚,而我清楚的学生也必然会明白,所以这个不用多讲。需要多讲的是为何作者能把一样难以描摹的科学的知识让我们如此容易的记住呢?这或许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我让学生了解的东西。那么文中语言的分析就必不可少。准确性的语言和形象性语言的结合在文中的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中结合的巧妙至极,而后让我们记住了这么多不同的云的特点。而后文章结构上的总分总的结构是可以让学生明白一点,说明一项事情的时候一定又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让大家一目了然而不会杂乱无序。而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会穿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

  有时课堂上的“借机行事”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这节课我就利用了外面的天气。“冬天到了,我们已经开始开始喜欢上那曾经在夏天令我们讨厌的太阳了,但小孩子啊,更喜欢那个雪花飘飘银装素裹的冬天。真希望早点下雪啊!大家看看这天气,觉得今天傍晚有可能下雪吗?”学生一听我这个问题,觉得很可笑,异口同声地大声说:不可能!那我就顺势而问:你们有什么依据。此时学生就纷纷拿出他们以前自己的和老人家告诉他们的生活经验。而后我帮他们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经验告诉我们

(不可能)有什么依据这么肯定,看来大家会看云识天气了!那验告诉我:天空的薄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确定吗?百分之百有把握吗?这时学生有点不自信了,告诉我应该在这个句子的前面加上一些限定词,比如说有可能。此时我因势利导地告诉他们,你们已经学会准确的使用语言了。(在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这些限定词来留个余地,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比如文中的往往和常常。

  接着大家就利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这个要出去上学的孩子,今天的天气趋势吧!在这个环节,我把自己当成了小孩子,把他们当成了有经验的老人家:(老人家,今天我要带伞去学校吗?)当我对着一位同学说这样的话时,学生哈哈大笑似乎很开心自己长辈分了。都很愿意回答我这个问题,但孩子的回答毕竟还是很表面所以一步小心就落入了我的“圈套”。孩子们回答我,“以我的经验,今天天上是薄云,应该是不用带雨伞的。”此时我一方面适时的表扬了他用语的准确性同时我又出了一个难题给他,“那老人家,我想问问这个云有名称吗,是不是天气晴朗时,所有的云都叫薄云啊?”学生又给我问住了,马上到书上寻找答案,那就直接引导到知识的阅读上吧!(快速阅读第三小节,而后再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学生很快的找到了这些云的特点而后告诉我今天天上的云的名字是卷云,“那我怎么才能知道这是什么云呢?”学生告诉我,记住他们的形状就行了,哦,“那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云的形状描绘出来并且能够让我们分的如此清楚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后用打比方(比喻)的方式形象的把它们的特征展示在我们面前。为了能让学生对这些打比方的方式有更深刻的印象,我让学生找出了每种象征晴朗的薄云的特点。

  老人家常说说: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出现什么样的天气,那如果明天要下雨的话,天上又应该会出现什么样的云呢?(列举各种厚而低得云的名称)

  此时大家既有了经验又有了理论知识应该可以做一个天气播报员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大家好,我是播报员_____大家看今天的云图,它________所以今天的天气_________(要求抓住各种云的特点进行描述,不要出现专业术语,同时从单一的天气情况出现变换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抓住特点利用形象的语言来把事情数清楚)

  这么多的云原来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某种天气的预兆,作者在这里用了分类别的方式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云。古人留下的经验很多,不仅云的高低厚薄可以识天气,而且根据云边上的光彩同样可以识天气哦。你知道吗?阅读第六节,完成下列表格。(这应该是一种归纳的过程,所以不多讲,让孩子自己学会归纳)

  学习完了这一课,相信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天气预报员了,但毕竟这只是经验,最终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课文的最后一段提醒了我们这一点。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以它既有科学的知识又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它有说明对象:云和天气的关系;它有说明方法;打比方、分类别;它还应该有说明顺序;总分总得逻辑顺序。正因为有了清楚的说明顺序和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才让我们在既准确又生动得语言中学到了科学的知识。

  这堂课学生热情很高涨,一直在思考和欢乐的氛围中完成,说明文的枯燥似乎一扫而过,我的目的达到了!但更希望孩子们能学有所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