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 ![]() 潮汕人似乎对卤味情有独钟,在广州、香港等粤方言区潮州菜馆众多,有一段子说潮汕老板逢人便推荐道:“老细食乜啊?整个'老鼠’拼盘咧,有'老鼠’蛋、'老鼠’大肠、'老鼠’脚掌……”取笑其粤语不标准,将“卤水”讲成“老鼠”而贻笑大方,不过由此卤味在潮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潮汕卤水种类繁多,我曾经介绍过卤猪脚,此外还有卤鸭、卤猪头、卤花肉等等,但要说卤味中的上品,还当属澄海卤鹅。 也曾在广州吃过粤菜烧鹅,在上海吃过江浙菜盐水鹅,各有春秋,不过至少在材质上是不如澄海卤鹅的。鹅作为家禽之王,其肉质较鸡鸭更为结实,有嚼头,耐回味。澄海特产狮头鹅,体型巨大,成年鹅每有十四五斤重,老鹅可达二十斤,堪称“禽王之王”了。 卤鹅在潮菜中有很高的地位,大凡婚宴、寿宴办桌请客,不管多少山珍海味,都必须备一盘鹅肉。家中来客人时,“斫鹅肉请人客”更是成了潮汕人热情好客的口头俗语。 潮汕人多迷信鬼神,几乎每乡每里都有自己敬奉的神明,称为“老爷”。逢年过节抑或“老爷生”(神诞),都要刣鸡、鸭、鹅祭拜,称为“拜三生”,也有富足的人家会加上猪头和鱼,便是“拜猪头五生”了。于是乎,家家户户都要养鹅的,旧时同一外埕(院子)内常常有好几群鹅,要用竹篾编的鹅围围起来,防止不同鹅群相咬。 家养的鹅食通常是剩饭、粗糠、嫩草、菜仔(萝卜叶)等等,旧时海边专业饲养的会饲红肉和小鱼虾,而今浅海多被承包,污染又大,鱼虾、贝类不易捕捞,多用饲料了。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表示正宗的狮头鹅要用糯米饲养,鹅肝方才好吃,相信先生此话有所依据,但这绝非是普遍现象。休说我活了三十年未曾见用糯米喂养鹅者,放眼百年潮汕,何曾有过如此富裕阔绰的时候?虽然传统鹅肝也是潮汕人孝敬老人的美食,但也只是卤鹅的一部分,与法式鹅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专为了吃鹅肝而饲糯米者,恐怕寥寥无几。 狮头鹅喜水,每天都要游水一两次,因此多临水而养。旧时潮汕地区多池塘溪流,近水的人家便在池塘边围上一圈网养鹅,这鹅想游水时便任它游去。离水远的人家就麻烦了,早晚要赶着到池塘里游水,倘若不给它下水,这鹅便聒噪个不停。因为常运动,肉质更为坚实,尤其是鹅掌、鹅翅,更是筋道弹韧。关于狮头鹅的生活习性,澄海先贤秦牧先生曾在《鹅阵》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每逢“老爷生”前两天,天还没亮便有人在巷口摆上大风炉,支上大锅烧开水,摆摊子替人家刣鹅。这些人专门算好了各个村子“老爷生”的日子,轮到哪里“老爷生”便往哪个村子去,大的村子一天有二十摊不足为奇。以前替人刣鹅非但不收钱,还得倒贴给东家钱,因为杀完了这鹅毛便归他所有,鹅毛有人回收,价格不菲,后来就不贴钱了,再后来还须付钱给他。 这刣鹅的只管割喉放血,然后整只鹅放大锅里烫,捋光鹅毛,便算完工。裸鹅拎回家来,还需开腹、除毛,每每此时人家媳妇最是忙碌,妯娌们围着大脚桶,拿着镊子一根一根地拔掉,因为刣鹅的只捋去翎羽绒毛,剩下的毫毛又细又多,每每拔到腰酸手疼。 这鹅毛除干净了,要洗白晾干,再放进灶台上的大锅(如无灶台,则用风炉),然后放入调料,通常有酱油、南姜、大蒜头、八角、桂皮、小茴香、香叶等配料,当然各家口味不同,其它如冰糖、鱼露、绍酒、陈皮、罂粟壳等也随个人喜好而添放。配料用薄纱布包着,防止散落。这卤鹅大而笨重,须得大锅猛火,如今家庭普遍都用煤气炉,基本上无法操作了。用武火把卤水烧开后,抽出几根柴火转为文火,隔个十几二十分钟,要把鹅提起来,沥干卤汤,翻一翻再回锅,称为“吊汤”,用现今时髦的话说是“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如此反复,大概要两三个小时才烧好。由于旧时还有互相赠送鹅肉的习俗,每家都要卤三四只狮头鹅,并鸭子、猪头一起,大户人家各房头的鹅凑在一起,每每要卤上一整天。《金瓶梅词话》中写来旺儿媳妇蕙莲只用一根柴火便将猪头烧得稀烂,甚不可信,莫非西门庆家中的烧火的柴棒也是“驴大行货”整棵树塞进炉灶不成? 由于狮头鹅肉身肥厚,待到肉身入味了,掌翼每每卤至太咸、太干,外面潮州菜馆一只鹅掌卖到五六十元,那是事先剁下来单独卤煮的,不消这么许久,味道、肉感自然恰到好处,传统家庭卤煮的因要祭拜神明、先祖,讲究鹅只完整,宁愿牺牲味道,以示虔诚。 到“老爷生”这一日,各家各户便挑着卤鹅到老爷宫“拜老爷”,香火缭绕间,几十张桌子拼起来,满满摆着上百只卤鹅,蔚为壮观。有些地方甚至有“赛大鹅”的习俗。 祭拜完毕,方才剖开斫肉食用,斫的时候讲究薄切整齐,拼在盘里,深褐色鹅皮泛着金黄的油光,撒上青翠的芫荽,便秀色可餐起来,可以和盘托出上桌了。好的鹅肉皮连着肉,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鹅朥(脂肪),皮柔软咸香,肉坚韧结实,朥肥甜油润,咬下去口感丰盈,层次分明,嚼在嘴里调和起来不至于太干太腻,越嚼越香,实乃下酒佳肴。此外,吃卤鹅还需一样独特的蘸酱,叫“蒜泥醋”,顾名思义就是蒜泥加上白醋,有的还会放几颗白糖,因为狮头鹅多肥朥,蘸这个酸辛味便不觉油腻。 卤鹅后剩下卤汤称为“鹅卤”,鹅卤也多有用处,可以当蘸酱,亦可炒菜佐味,有时甚至直接淋在白粥里吃。更巧妙的吃法是配“红粿桃”,红粿桃是潮汕的特色糕粿,糯米做的皮,包上赤豆馅儿,由于馅干味寡,单吃的话不好下咽,但是只要在粿皮上咬个小口,淋点鹅卤,立马变得油润咸香起来,堪称绝配。“老爷生”除了拜“三生”外,往往还要拜粿桃的,鹅卤也就常常和粿桃同时存在,因而才有了这独特的吃法。 而对于卖鹅肉的老板来说,鹅卤简直就是营生之本、传家之宝。原来这鹅肉铺天天卤鹅,不似寻常人家逢年过节才做,因而每日剩下的卤水会拿个钵乘起,称作卤胆,第二天用时再添加新的配料。这卤胆是越煮越有味,用得越久越珍贵,当然也越来越咸,因而也有“咸过卤胆”的俗语。卤胆积下来这个口味便成了一家鹅肉铺的品牌,澄海卤鹅最出名的苏南“唝咕”鹅肉,其卤胆传承至今已将近百年。据说“唝咕”鹅肉制作方法独特,不用大锅而用铁桶,卤汤煮开时有“咕咕”声,蒸汽撞击桶壁锅盖“唝唝”作响,因而得名。由于桶深,煮开后卤汤的蒸汽又焗在鹅肉身上,实际上兼具了煮和焗两种烹调方法,因而做出来的鹅肉更加糜烂入味。传闻有顾客买鹅肉时多要卤汤,老板宁肯多给鹅肉也不肯给鹅卤。 而今家乡的池塘基本上都填为平地盖房子了,专业养鹅的也都移到海边去搭鹅寮,通乡里几乎找不到一户人家养鹅了。逢年过节祭拜的鹅肉,也多直接从鹅肉铺整只购买,走几步便有一摊刣鹅的盛况已难以复现,少了这鹅的聒噪,变少了几分家乡味道。澄海卤鹅的名声却不曾减弱,但愿往后的澄海人,永远能够品尝到澄海卤鹅的味道。 ![]() 原料 1.用料:狮头鹅—只,上等酱油二斤,白糖二两,盐二两,味精半两,香茅一条,桂皮六钱,川椒六钱,八角六钱,甘单三钱,丁香三钱,大蒜二条,南姜六两,肥猪肉一斤,清水以浸鹅为度。 <F(( 说到潮汕,也许最普遍的印象是大男人主义和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吧。 不过这不是本文的话题呵呵。 从广东的西边嫁到广东的东边,跨越的不仅仅是一千公里的地理行程,还有东边和西边的风俗文化差异。 简单地以食物来说,西边傍山喜吃山珍,而东边临海爱吃海味。 在我老家,逢节必有山鸡野菜,白斩鸡蘸酱油的那个香哦。但我的潮州婆婆会诧异:鸡有什么好吃的? 而在潮州,牛肉和海鲜才是正道,再加点卤味就好了。要是我妈肯定一脸惊吓:那不得腥死腻死了! 可是作为一枚潮州媳妇,除了接受又有什么办法呢?(还要欣然接受方能显我80后的大气和幽默感。) 那么,我就来展示一下一个普通潮州家庭的年夜饭吧。 金牌卤鹅+啤酒煮蟹+清炒海参+生滚血蚝+清蒸鲳鱼+鱼丸茼蒿汤+茨实百合糖水 潮州有一条闻名的江叫韩江,江的西面是潮州市区,江的东面有一岛名江东——不过这个江东可不是项羽的江东父老那个江东哦:)我们的阿公阿嫲就住在江东岛上。 阿公阿嫲七十有多还思想敏捷身体矫健,阿公打理着一个近四百平方的大花园,种着花圃和各种蔬菜,完全是自产自销,而阿嫲有一手好厨艺,尤其是自制卤鹅,听说远在韶关开酒楼的叔还专程组织师傅们来向阿嫲学习做卤鹅。今天就介绍一下这道金牌卤鹅的做法。 金牌卤鹅,卤汁够味,肉质鲜嫩,蘸着白醋蒜末,余味无穷。 第一步是用粗盐来洗,要清洗干净。 第二步是用粗盐来腌制,给鹅全身抹上粗盐腌一两个小时。 第三步是用秘制料煮。秘制料是什么呢?其实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我们普通家庭肯定比不上名家,不过胜在简便容易,不加任何药材,而且做出来足够香。在征得阿嫲的同意下,透露一二:用红糖、白糖和酱油加水,在锅里煮开,然后把鹅放下去煮(鹅肚子里塞南姜、蒜和胡椒),过程中要不时翻鹅身,煮上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大功告成,上桌!品相如何?一定要用白醋泡剁碎的蒜跟蘸着吃最美味哦! 潮州鹅个大质靓,这样一只鹅活着买来就260块,大鹅庆丰年哎!
第一步,一瓶青岛啤酒下锅煮开。 第二步,放入蟹,还有南姜和蒜(蒜可以迟点下)。 第三步,慢火一直煮,煮到酒干。 简单吧,试试看!酒和蟹都原汁原味哦! 海参是个好东西,但不一定是个好吃的东西。其实海参挺难做的,做的不好很容易腻。 不过阿公自有妙招,一个清炒就征服了大家的味蕾。 第一步,与生海参同步放下去炒的只一样:切条的大葱白(图上打错了字)。不断的翻炒至海参变软。 第二步,七八成熟时再放两样:泡开的干香菇和干虾米。再不断的翻炒。 用盐调味后就可以上桌了!充满鲜味,绝对爽口不腻哦! 另外介绍几个清谈小菜: 生滚血蚝:是不是只有潮州人这样吃哦?这种血蚝只要洗干净后用开水一烫,就可以直接掰开来吃了。里头还是含血的呢。据说很补血,但每次只准我吃5颗,怕太补。 清蒸鲳鱼:年年有鱼嘛,咋都得整一条。瞧,就是姜加葱蒸,不能再清淡了! 招牌丸子菜汤:虽说简单,但潮州牛肉丸的盛名可不是盖的,那个弹!可是我真的吃腻了,就换了鱼丸。也好吃的说。 茨实百合糖水:糖水是我们家必做的上桌菜,表示甜甜蜜蜜圆圆满满的意思吧。潮州本地的茨实和百合都是新鲜的,广州超市的干货根本不能比!放冰糖煮出来就够好吃了。不过还有一道糖水更好吃(今天没做),是用莲子做主料,加几颗红枣、花生、桂圆,寓意“早生贵子”,听起来就好吃啦!
卤字当头---卤鹅翅阜沙老街的农行旁边吃鸭的饭庄,叫臻发美食物,招牌菜是一鸭三味。三味之一是把鸭掌和鸭翅膀砍下来先卤再炸,撒上椒盐后装在一个大沙锅里上桌,叫椒盐掌易。三味之二是把鸭肉剥下来剁成肉末,做成肉丸子,下在粥里或者火锅里煮熟了吃。三味之三是把剥了肉的鸭架子剁块放上温补的中药一起熬汤喝。一般都是直接要一套,不够的时候再另外加肉丸子或者掌易什么的。有一阵子科组的聚餐都定在那,为的就是那道椒盐掌易。我们最高记录是一口气吃了5煲,而且大部分都是被我们女士干掉的,那个场面颇为壮观。
后来慢慢的就不去了,但很想念那个椒盐掌易。忍不住的时候我就自己卤来吃,椒盐我 一直做不好,所以就没炸,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