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俗礼仪大全

 sN飞雪 2012-12-19

传统婚俗

传统婚俗--议婚

关于"回门"礼节

中国古代皇后的婚检

古代迎娶礼节

婚礼:学做最传统的新娘

哭嫁

传统婚俗之:回门篇

传统婚俗之:闹房篇

北京婚俗

传统婚俗之:拜堂篇

传统婚俗之:择吉篇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传统婚俗之:迎娶篇

传统婚俗之:喜宴篇

新人礼仪仪表言谈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 百年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

拜堂和洞房的典故

选择女傧相八项注意

完美新娘礼服七大绝招加十足小提醒

中国的传统梳头礼仪

埃及婚礼习俗面面观 洞房之夜见郎颜

滇西苗族婚礼三步曲

婚礼礼仪贴心小贴士

中国传统婚俗

关于新娘的十一个礼仪传说

传统的结婚仪式

古时婚礼知多少?

婚宴上敬酒的礼仪

婚纱"自然"

闹洞房:新人应对的"必杀技"

闹洞房游戏:你了解新娘多少?

礼仪追源---典故漫谈

结婚礼仪为什么:新人新礼问答

回门(一)

新婚礼仪

回门(二)

迎娶

"回门"知多少?

相亲

时尚婚纱发布秀

婚嫁习俗(二)

新郎迎娶Top 10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

中西婚庆融合的想法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传统婚俗之择吉篇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闹洞房的由来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结婚典礼程序

令婚礼刻骨铭心的秘诀

婚宴时的注意事项

新人致答谢词

中国传统结婚礼仪全攻略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全攻略

婚庆婚宴别讲荤笑话

中国人五十年来婚宴的变迁

婚礼整人专家之好技连台

婚礼筹备十不要

新郎挡酒真经

如何应付闹洞房

给新娘的小贴士

宴席的由来

传统婚俗之拜堂篇

传统婚俗之迎娶篇

传统婚俗之回门篇

传统婚俗之喜宴篇

传统婚俗之三书六礼

传统婚俗之闹房篇

回溯十一种新婚礼仪

必备的嫁妆--随身饭

结婚择日的基本原则

现代中式结婚礼仪

婚宴的敬酒礼仪

新婚禁忌知多少

中国传统梳头礼仪

何时流行交杯酒

洞房礼:同心结发

老北京的传统婚俗

结婚前的梳头礼俗

传统结婚仪式流程

 

 

传统婚俗--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传统婚俗--议婚(组图)" hspace=0 src="http://img./etiquette/hunqing/chuantong/images/picptcgy8pp.jpg" border=0>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合八 字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关于回门礼节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中国古代皇后的婚检

男女婚前进行身体检查,很多人以为是现在才有的事情,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这方面的例子了。
    
据古籍《汉杂事秘辛》记载,东汉时期的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成婚之前,汉桓帝特地派女官吴婀来到梁大将军的府上。吴婀一进门先是观察梁女莹的走路姿势,觉得其身材匀称,姿态娉婷,无可挑剔。接着,吴婀便请梁女莹进闺房,要梁女莹脱衣后,再仔细检查其身体的各个部位。
    
出身豪门贵族的千金梁女莹不依,吴婀无奈,只得出示上方宝剑吓唬说:这是皇上的圣旨,也是皇上选后的规矩,谁想当皇后,就得脱去全部衣裳,让我仔细检查。企盼着当皇后的梁女莹,这才勉强走入闺房接受检查。
    
女官吴婀先是检查了梁女莹的双乳形态和质地,又闻嗅其身有无狐臭,接着还仔细查看了肚脐的形态、深浅,其肩宽、腰围,臀部的弹性,大小腿的肤色、长度,脚弓,以及手指和脚趾的颜色。最后是有关病史的认真询问。
    
体检未见异常后,吴婀又检查了梁女莹的五官和头发等,几经反复,最后让梁女莹三呼万岁,以此检查其声带发音如何。
    
公元1476月,梁女莹正式入宫,8月被立为皇后。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我国古代皇后的最早的一例婚前检查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給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紅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將大小聘、金飾、礼单点交女方家長,女方親友將禮物收好,並在神明桌上陳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新郎居末。準新娘由一好命婦人引導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贅則面向內)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稱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隨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紅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給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婚礼:学做最传统的新娘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们看看你的脸。大花轿、红盖头,红绸带……几百年来,中国的新娘都在红色的嫁妆、红色的花轿、红色的龙凤袍、红色的利市……在一片大红双喜的海洋中羞答答地嫁作新人妇。
尽管现在时髦的年轻人结婚的方式越来越前卫、另类,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却还是在现代的年轻人中流传。我们为什么不按照古老的方式结婚,在这嘲复古的婚礼中重
温几乎被我们遗忘的老规矩旧风俗?其实那些东西未必就已经过时,反而在越来越工业化的都市里,一场传统的婚礼正是一场温馨的体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古老的誓言,最古老的仪式,才最让人难以忘怀。
传统婚礼过程
婚礼前的礼仪
1.
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
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意味着新郎)
3.
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
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
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
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
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哭嫁

  2006-7-1    

在中国,不少传统婚俗随着年青一辈简化婚礼而渐渐被人遗忘,但其中亦不乏充满趣味而且背后隐藏着深深祝福,现特别挑一些与读者分享。
    
古时候,新娘在出嫁前几天要"哭嫁",连母亲,亲属都陪着一起哭,而且哭得越伤心越好。原来背后有一段故事:从前有一个后母,对丈夫前妻的女儿很刻薄,待亲生女儿却如珠如宝。为了除去眼中钉,她草草找来一个穷家小伙子把前妻的女儿嫁出去,还在出嫁当天故意哭哭啼啼,叫女儿即使生活不顺也不可回娘家。结果这个女儿与夫家和睦相处,生了儿子也发了财。
    
相反她为亲生女儿千挑万选了个富家子做女婿,送了嫁妆,喜笑颜开地说尽吉利话把女儿嫁出。但亲生女儿却终日和婆婆吵嘴,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丈夫便把她赶出家门,她一气之下上吊死了。后来,前妻的女儿见后母孤苦无依,便接她一起生活,让她安享晚年。邻人都说后母在她出嫁时故意哭啼是坏心肠,但她却说后母是舍不得她走才哭,而且越哭越发。人们看到两种方式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便照着在女儿出嫁时也哭闹一下,希望真的可以越哭越发,哭嫁的习俗便是这样流传下去。
    
现在的新娘虽然未必相信这个习俗,但想起要离开娘家,也会有因为舍不得父母而于大婚日哭起来呢。

传统婚俗之:回门篇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传统婚俗之:闹房篇

戏闹洞房花烛夜 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 游戏之一、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游戏之二、吃香蕉 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游戏之三、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福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 游戏之四、夹弹子 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五、对诗比赛 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六、夫妻识字 这个识字是让新郎着一个(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划)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这个字。寻字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例如:夫妻等等。 游戏之七、说昵称 新郎新娘分别想十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 游戏之八、亲亲甜心 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戏之九、接吻 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 游戏之十、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 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 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眩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也感到非常自豪。她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北京婚俗

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过礼",但这只是"小定礼",婚期前一个月,得送"大定礼",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催妆"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催妆"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传统婚俗之:拜堂篇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传统婚俗之:择吉篇

     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然而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送日子
    
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
    
包封里面装着现金,钞票要下面朝上,一张张叠好放齐。钞票最下层用红纸写上“XXX“XXXXXX同贺等字样,谓之挂里,便于账房登记。

    送给女方的礼物多是实物,但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之为助嫁。家物多是箱、柜、床、被、餐具、衣料之类。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闻讯即主动送去,并不等请贴来了再送。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
月老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照执行。

传统婚俗之:迎娶篇

    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同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作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
    
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一切准备就序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导,接着是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
    
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
    
花轿一到,女家动乐鸣炮相迎。凶亲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好,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简贴。接着是女家动乐开筵。席间,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谨慎一些,因为中国民间有不少不成文的习俗,在新婚的三天里,亲朋戚友中的平辈和晚辈青少年可以别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编演几出小小的喜剧,称之为洗媒挂红(乡下俗称贺新客)。新娘的嫂子说不定会在盛给新郎的饭碗下层埋伏半碗辣椒面;新娘的妹妹会在斟酒时特别给姐夫抹一把锅底灰.....对这些能增加欢乐气氛的小闹剧,媒人和新郎应该容让——虽不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小地报复一下,但却绝不能生气、发火,甚至同主客吵闹、扭打。
    
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之后,伴娘就可搀着新娘上花娇了。上轿时,新娘不妨哭几声,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
    
新娘上轿后,即奏乐鸣炮,启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
    
接亲的队伍将要到达新郎家门口时,男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男家请的伴娘(一般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红、黄各色纸屑替代),将婚礼推向高潮。

传统婚俗之:喜宴篇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
    
堂屋:
    1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4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字,右边的字不能把上面的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新房:
    1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
、新房正中悬彩灯;
    4
、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
、窗户两边贴对联;
    6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新人礼仪仪表言谈

       新婚之喜,新娘要量身定做自己的造型,一般穿婚纱,佩戴项链、耳环等饰物。新郎一般穿西装系好领带,可适当化妆,做好发型,保持容光焕发。
  与长辈交谈要要诚恳谦逊,不可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与平辈讲话要热情礼貌,不要无休止放声大笑,或沉默不语,故做深沉;对晚辈热情友好。新人当天要显得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享受这幸福时刻,将浓浓喜悦情传给每位亲朋。
坐立行走
坐立大方有礼,不要歪斜地坐在沙发上,更不可高翘二郎腿。站立讲话时,应腰板挺直,身体不要抖动或挪动。行走时要注意走姿和节奏,不要慢慢腾腾举步不前,也不可大步流星急走,或一路小跑快行。
迎宾待客
新郎新娘站在入场口手持鲜花、面带微笑迎接来宾,应热情地表示欢迎和感谢大家,适时地相互介绍一下宾朋和家人,依次按序让座。敬烟、糖、茶要双手送上,为吸烟长辈和平辈点火,一定用庆典专用火柴取火,不可用打火机。
配合默契
新郎新娘要出入双双,最好不要分开单独行动,在相互配合方面,应注意礼节,把对方互相介绍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期间两人行动不要离得太远,但也不可过于亲昵;有宾朋取闹或刁难时,不可显出满脸不高兴,应互相说情解围;入座时,新娘先坐;送客人时,新人应一起同客人告别等。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 百年婚礼习俗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婚礼习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许多新娘在她们举行婚礼的当天都曾被问到是否已经备好了那些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服饰,以穿戴它们缓缓走过教堂内的通道。穿戴这每一件服饰的传统据说各有其独特的涵义,但都能够给新婚夫妇带来吉祥和财富。你曾想过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是如何起源的?每件服饰各有何涵义?

    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原文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在一只鞋里放一枚六便士的银币。

    有旧    

    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实际上,旧的东西同时也可以是借来的东西。

    有新    

    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有新常常是最容易做到的。

  有借     

    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

  有蓝     

    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圈蓝色的镶边,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六便士银币    

    在新娘的左脚鞋子里放一枚六便士银币据说是财富的象征。它不仅代表财产上的富有,还代表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由于今天许多新娘恐怕连一枚六便士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传统习俗的这一部分在现代婚礼中已经不常被遵守。但是,如果新娘想要在她的婚礼中包括这一项目,她可以从许多出售如吊袜带和请柬等婚礼用品的公司里买到六便士银币。

    有些较为传统的新娘或许会花很多心思选择每一件服饰。传统的做法是:同一家族的女性佩戴同一件首饰。

    而有些新娘不太为传统所束缚,但在别人的请求下也会遵循这一传统。如果她们不想面面俱到,她们可以就携带一个小小的珠子手袋,里面装有两块手帕——她们可以买一块新的白色手帕,然后从家人那里借一块蓝色手帕,这样她们就有新”——白色手帕,还有旧、有借、有蓝” ——蓝色手帕。手帕在婚礼中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擦拭喜悦的泪水!

中国传统的结婚仪式

    1 、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拜堂和洞房的典故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引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

  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谨)礼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选择女傧相八项注意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哪个朋友或亲戚作女嫔相可不是这样让人开怀的事。如果你因此伤神的话,有八个因素会令你的决定不再如此困难。

  1、规模大小

  选择女傧相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打算要邀请多少客人。目前一个女傧队伍可以有一到十二个人(包括已婚或未婚)不等。说到规模,要记住女嫔相越少,发生混乱的潜在因素越小。

  2、家庭优先

  你家里关系怎么样?如果姐妹或姑嫂关系好的话,你大概不会不请她们出席婚礼吧。

  3、不还人情

  你完全没必要因为人家举行婚礼时请了你这回你结婚也必须要请上她。不要仅仅为了还人情而请上你的大学同学。

  4、地点因素

  你要想好女傧相为你做什么。是单纯给你以精神支持呢,还是期望她们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若是后者,那你可不要请那些住得很远或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朋友。因为她们可能不能帮你及时地做好这些事情。

  5、不要小气

  推测并不可靠,不要觉得个别朋友可能买不起你相中了的伴娘礼服就把她们排除在外。如果你想邀请的那位朋友恰好手头拮据,如果你实在是想让她们出席婚礼的话也可以自己掏钱给她们把礼服买好。

  6、男性伴娘

  女傧相不一定必须是女性。如果你的好友是位男性,不要让女傧相这个""字就把他列为不合格人选。当前许多新娘(和新郎)的伴亲队伍中都有异性成员。在这种情况下,新娘这边的男性简单地成为随亲人员或称为新娘伴郎,新娘那一方的女性称为新郎伴娘。

  7、其它事务

  你现在如果觉得问题依旧没有解决,那就要认识到你的好友在你婚礼上可以做其它的事情,比如朗诵诗歌,分发程序安排表或者发挥他们特长――唱歌助兴等等。

  8、发布消息

  一旦决定好了傧相名单,那就可以公布了。唯一糟糕的事就是被邀请了的同事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要来作伴娘的。不要担心会伤害她的感情,真心真意的朋友终会理解你的任何决定。决定一经作出,就要马上在你那张似乎永无尽兴的结婚清单上划掉这一项。任务就是这样一项项来完成的。

完美新娘礼服七大绝招加十足小提醒

  有很多新娘子对于自己的婚纱款式早有了心有所属。但讲到试穿婚纱的秘诀,可能你也说不清楚。这样一次给你小提醒的七大绝招外加十足小提醒,只要跟足这些准备功夫,包你穿得得心应手。准备接招吧

  试穿当日:

  第一招:因应身裁的缺点,带备要穿戴的厚垫胸围、腰封等美化身型的衣物;

  第二招:一双高度与婚纱鞋相等的鞋子,以便量度裙身准确长度;

  第三招:略施脂粉,如果完全不化妆试婚纱,会觉得很「唔顺眼」;

  第四招:发型尽可能是你婚礼当天的款式,以便试戴头纱,这样便看到你穿婚纱的整体形象;

  第五招:试试婚纱的宽紧程度,要试一下行路、举手,以及要坐梳化,因为新娘要坐花车,万一裙身太窄,容易爆开;

  第六招:如果穿鱼尾式婚纱,除了试坐梳化外,还要用两手将裙身抽起至臀部,这方便新娘子可以上洗手间;

  第七招:落单时要问明婚礼当日的婚纱,是否是试穿的那件,以免货不对办;

  举行婚礼当日:

  多带两对肉色丝袜,以防万一;

  穿丝袜后小心检查丝袜有没有穿破,花纹有没有走位,最好穿肉色丝袜,白色会显得腿短;

  穿婚纱前要清理体毛;

  袒露出来的颈、手等,要适当滋润及补粉;

  穿完婚纱之后,要拉起面裙,请朋友帮忙,将纱底裙逐层整理妥当,避免婚纱呈现凹凹凸凸;

  穿在婚纱内的衣物,必须是肉色或白色,切勿穿深色,会很不雅;

  若要加厚胸垫,可要求婚纱店加在婚纱上,不要""在胸部上,以免走位,大出洋相。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新娘子再高兴也要保持优雅的举止,以免一时兴起而出留下永恒的证据--照片。

中国的传统梳头礼仪

  如果你是位中国妈妈,正为女儿的婚礼而兴奋,你会做些什么呢?自豪的母亲也许会面临一个这样的任务——梳头。
  新娘洗了澡,打扮一下然后哭上一场就算是从未婚过渡到已婚,你的任务呢?帮助女儿洗澡(象征性的),给她梳一个有福气的女人的发型,整个过程如果请亲友一起参加,会变成一个Party
  洗澡
  洗澡一般并不意味着庆贺什么,但是中国的婚前洗澡却绝不仅是你平常所认为的20分钟泡在浴盆里。水里溶入了文旦(柚子)的气味,或者花草如竹子、松木或艾属植物的芳香,新娘洗完澡,也就洗走了身上的"邪气",而且还意味着幸运、长寿以及繁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作用,花草的味道还有助于让皮肤光滑、鲜嫩,许多女人都希望的效果。
  梳头
  下一步就是梳头了。有些中国新娘穿上传统的红衣裤,再吃上一些美味的饺子,3枚饺子,一个预示着爱情,一个预示着多子多福,还有一个意味着幸福。给新娘梳头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阿姨,朋友或家庭其他成员都可充当这一角色,她一边梳一边说一些祝福的话,这一礼仪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
  哭嫁
  以前,新娘出嫁就意味着永远离别家人和家乡,因此新娘都要在婚前哭上三天,还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唱一些歌,这多少释放了点新娘的恐惧感,也为她离家作了准备。
  现在,婚礼当然已不再如此,但每一个新娘似乎都需要一点情感上的支持,人们鼓励她把内心想说的都说出来,这时新娘往往会哭上一阵,以抚平心中的忧虑。

埃及婚礼习俗面面观 洞房之夜见郎颜

  埃及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别致,民间迄今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婚前男女双方不得见面,婚礼仪式上目睹对方的容颜。
  男女青年达到婚配年龄,经过媒人穿针引线,男方的母亲或者姐妹便去相看姑娘,回来后详细向小伙子介绍姑娘的情况,姑娘的容貌自然是描述的重点内容。小伙子感到满意,姑娘家表示同意,双方家长便选择一个日子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多选在姑娘家里举行,今天也有不少家庭选择宾馆、饭店或者俱乐部。订婚时,男方父母须向女方父母赠送一笔数额可观的彩礼,女方父母将用这笔彩礼金为女儿出嫁购置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等物品,还要购置新婚房间里的家具。购置这些物品的花费很高,男方送的彩礼显然是不够的,女方的父母还须添加一部分。在订婚仪式上,小伙子的姐妹代表他将一枚金戒指戴在姑娘的右手无名指上,有的人家还送金镯子和金项链。在埃及,一个姑娘是否订婚,只要一看对方的右手无名指便可知道。女方父母用饮料、点心招待参加订婚仪式的人们,宾主热情交谈,并且一起唱歌跳舞。
  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庭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四年的筹备工作,才能举行正式结婚的仪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这段时间里,男方家逢年过节须给女方家送一些礼物,由于未婚夫不能面见未婚妻,礼物由男方家女眷送去。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郎家的女眷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新娘家接亲。她们先陪新娘沐浴,然后帮助新娘穿上男方家送来的艳丽华贵的新婚礼服。新婚礼服为白纱连衣裙,下摆很长,行走时需要68名儿童帮助托着长裙。穿好新婚礼服,女眷们再帮助新娘梳头化妆,头发被梳成数十根细长的发辫,并且戴上各式各样的发饰以及项链、耳环、手镯等。穿戴完毕,新娘在家人陪同下向村长及村中长辈们告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数辆装饰得五颜六色的马车来到新娘家,这是由新郎的母亲带领的迎亲马队。
  接新娘的马车更是装饰得光彩夺目,车上用昂贵的克什米尔毛绸和各种鲜花装扮,由两匹或者四匹马拉车,两位身穿克什米尔毛绸的小伙子负责护卫,显得华贵隆重。新娘同长辈们告别后,坐上马车,队伍启程向新郎家走去。一路上,新郎的母亲在前带队,新娘的母亲在后护卫,迎亲的人们一路上高声歌唱赞美新娘美貌贤慧的歌曲。新娘的嫁妆也随着迎亲的队伍带去,除家具外,几只崭新的木箱格外引人注目,里面盛着l00件袍裙。为了准备这100件袍裙,新娘的母亲一般都要用十多年时间。

  抵达新郎家,新郎喜气洋洋地站在彩车旁迎接新娘下车,但新娘却坐在车上纹丝不动。新郎见状,便以好言相劝,许下许多诺言,新娘这才高兴地准备下车。新娘在新郎的带领下,跨过一道放有一些屠宰物的门槛,进入新房内,双双坐在两把装饰得精致美观的靠背椅上。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儿童们争先恐后地挤进新房里观看新娘的模样。有时由于人太多,新房里被挤得水泄不通。为了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避免挤伤新娘,同时也为了显示家境富有,男方的家人故意将一些钱币和小礼物撒在新房外的地上,引得室内的人纷纷跑出来争捡。
  傍晚时分,男方家摆设盛大的婚宴招待各位来宾。宴会结束后,新郎新娘手挽手,在众人陪同下,随着乐队,到清真寺举行宗教仪式。阿訇让新郎新娘并排站立,手拉着手,将一块白色纱布盖在他们的手上,念一段《古兰经》,向他们表示祝福。接着,阿訇对新郎新娘进行婚前训导。阿訇首先告诫新娘要体贴、关心和照顾丈夫,做一位贤妻良母;接着告诫新郎要爱护、保卫和忠于妻子,做一位称心如意的夫君。新郎新娘各自将阿訇的话复述一遍,并向安拉起誓。新娘对新郎说:我愿意按照安拉的旨意,将一切都献给你。新郎对新娘说:我愿意按照安拉的旨意,一辈子都忠诚于你。宗教仪式结束,新郎新娘回到家中的新房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新郎轻轻揭去新娘头上的面纱。此时此刻,新娘第一次看见新郎的模样,新郎也是第一次看清新娘的庐山真面目。这时有人递上一杯清澈甘甜的水,新郎接过饮下一半,新娘再接过去一饮而尽,表示俩人婚后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婚礼的最后一道仪式是圆房,即女方父母将他们置办的家具搬进新房里,使新房内的家具整齐配套。此时此刻,新娘再度披上婚纱,双方家长将新房及家具的钥匙交给一对新人。圆房后的一周之内,天天有亲朋好友登门祝贺,馈赠礼物。一周之后,新婚夫妇或是在家休息,或是外出旅游度蜜月。在埃及,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同,婚礼的规格则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富贵人家的婚礼往往持续一个月之久,天天宾客济济,婚宴豪华丰盛,并请来乐队、歌唱家、舞蹈家表演助兴,场面隆重热烈。在一般经济条件的家庭,婚礼庆祝活动大约3天时间,男方家摆设宴席款待亲朋好友,每天晚上唱歌跳舞助兴,气氛热烈活跃。那些经济状况欠佳的家庭,婚礼仪式则要简单得多,多以花轿代替彩车,以本地啤酒代替外国名酒,以普通饮料代替高级饮料,贺喜的人们在笛声、鼓声中唱歌跳舞,真诚地为一对新人祝福,时间大约一天。
  埃及的科普特族人约700多万人,自古以来信奉基督教,他们的婚礼习俗别致有趣。科普特人的婚事由订婚和婚礼两部分组成。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相互了解,建立感情,组成家庭,但需要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当父母的人大都比较开明,基本上采取不干涉儿女婚事的态度。订婚仪式可以在教堂里举行,可以在俱乐部里举行,也可以在家里举行。订婚后,一般需要经过一二年或者三四年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男女青年除进一步相互了解、发展感情外,还要购置家具,添制衣服甚至租赁房屋。青年男女们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操办婚事,不过多地依赖父母亲,而且是男女双方共同筹办。
  婚礼仪式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傍晚时分,教堂内外灯火通明,大红地毯从大门内一直铺到台阶下面。新郎身穿靛青色礼服,系着领带,别着胸花;新娘一身雪白色拖地婚礼纱裙,头戴花环。
  一对新人手挽着手,在手执花环的亲朋好友簇拥下,缓缓步入教堂。进入仪式大厅,新即新娘并肩站在讲坛右侧。讲坛上方站着诵经的牧师,两名穿着黑色撤金衣裳的姑娘,各自执着一只燃烧的长长的白色蜡烛,分别站在新郎新娘两侧。新郎新娘四周站着10多名身穿白色服装、手持花篮的男女儿童。讲坛下方整齐地摆放着亲朋好友们赠送的花环,由于这些花环是用新采集的鲜花扎成的,清香扑鼻。几名教堂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地忙着录相、录音和拍照。参加婚礼的宾客陆续进人大厅,一名男青年在大厅门口迎候客人们,向每一位来宾赠送一包喜糖,喜糖用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印有新郎新娘的姓名和举行婚礼的日期。客人们进入大厅后,依次在来宾席上就坐,来宾席上也摆着鲜花。
  仪式开始,牧师诵经,众人洗耳恭听。牧师诵经完毕,在一对新人头部、胸部和手上划着字,接着一对新人相互赠送新婚戒指。有的新郎除给新娘戒指外,还赠送金手锅和金项链。牧师再一次诵经,为一对新人祝福。牧师诵经完毕,仪式到此结束。教堂里响起悠扬的古琴声,新婚夫妇走下讲坛。孩子们簇拥他们向大门走去。他们在门口停下脚步,人们排成长队依次向他们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一一向客人表示感谢,并热烈欢迎各位客人。
  埃及至今仍然流行一种部落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当地的传统做法,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新郎的亲属们牵着数十头羊来到女方家,作为彩礼相赠送。女方家请人帮助宰杀男方家送来的羊,准备婚宴招待宾客。大厅中央,悬挂着男方家送给新娘的20条长裙。婚宴开始之前,双方家长在一起诵读《古兰经》。宴会后,新娘坐上花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附近临时搭起的凉棚里,参加男方家举行的婚宴。宴席中间,穿插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和娱乐活动。婚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天天宾朋满座。参加婚宴的人们携带着宰杀的家禽作为贺礼。在新婚喜宴上,新娘要为客人们表演独脚舞,并为客人们端饭送茶,招待客人们用餐,开始尽一位女主人的职责。

滇西苗族婚礼三步曲

  画把曲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郎家派出一位与新郎同辈份的年轻人,挑着酒和肉,到新娘家去迎亲。这人,苗话叫把曲。这天晚上,新娘家的父兄叔伯陪把曲喝酒吃饭。饭后,新娘的姊妹好友来与新娘话别。大家围坐在火塘边,有说有笑,把曲也和大家坐在一起。突然,一只涂上锅烟灰的黑手朝把曲脸上抹来,留下黑黝黝的五道手指印。瞧着把曲的大花脸,众人一阵欢笑,笑声未了,几只黑手又劈头盖脑朝把曲袭来。把曲只能招架,不能逃走,更不能生气。苗家风俗认为,画把曲是件吉利事。把曲画得越黑越好,这样,新娘过门后,喂猪喂狗,养鸡养鸭,才会肥肥壮壮。

  对歌

  苗家婚礼,对唱喜歌,最吸引人。对歌是有充分准备的。举办婚礼之前,新朗家要事先通知新娘家,说我们准备有歌队,请你们也作好准备。一个歌队通常由一位歌师和两名歌手组成,男女都可以。新娘家接到通知后,得想法弄清对方的实力,聘请歌师来对付。来贺礼的客人,也要参加对歌。先由主人和正客对。谁对输了退下来,赢的再同贺客对。一般是不容易对输的。因此,贺客要想方设法挑逗,从中引出一队来,往往是几个歌队同堂对歌,歌声此起彼伏,真是有趣极了。

  讨歌

  婚礼进入第三天,吃过早饭,客人回家。客人离寨之前,主人成群结队卡三”“即拦歌),从大门路口一直到寨子边,层层设卡,向客人讨歌。按习惯,客人跨过一块石板就要留下一首歌。因为送亲的多半是姑娘,所以拦歌的多半是小伙子。拦到一定的时候,歌词的内容就逐渐转换到情歌上来了。这时,老人有意回避,让青年们无拘无束地倾诉爱慕之情。

  卡三当中,把曲最活跃。这是他进行报复的时候,报复的手段是讨歌了一首又一首,就是不放姑娘。小伙子们把姑娘们得回不到回不了家。但是,又不能回主人家吃饭,送亲的姑娘,饿着肚皮,深更半夜摸回家是常有的事。纵然如此,大家也很高兴。

婚礼礼仪贴心小贴士

  计划婚礼也像一份全职工作一样,会令人头疼心烦,摸不着头绪,许多新娘都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因此,为什么不请一位专职人员来为你的婚礼出谋划策呢?

  婚礼礼仪也称婚礼顾问,对婚礼的事务非常了解,可为新人提供一系列的指导和建议。

  牢记雇一位婚礼顾问不会增加总花费。

  作为专职人员,顾问曾安排过婚礼,他知道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谁做得最好.而且,婚礼顾问还是一位协调员,建议师,监督员,甚至是一位财政计划师。你要时刻谨记雇一名婚礼顾问并不会增加你的总花费。事实上,还会减少开支,好的婚礼顾问还可计划好的婚礼,降低开支,因为他/她与当地店家有联系,顾问深知婚礼步骤,可为新人提供一整套优良服务。

  如果你想使你的婚礼清新脱俗,你的顾问会根据你个人的要求给你建议仪式和招待会的风格。他/她还会建议地点或音乐,甚至仪式后拍照的名胜古迹。何时开始找顾问,你不必找得太早,你可先预约顾问,然后请他们计划婚礼,你也可问别人,看看你是否可得到你需要的服务。

 如何选择伴郎伴娘

  选择伴郎伴娘首先注意的是:不要让伴郎伴娘抢了你们的风头。伴郎伴娘帅一些靓一点到也没什么,但不要让他们的靓帅盖过你们。因为你们是当天的主角。伴郎比新郎又帅又高,显然就把新郎比得暗淡无光,所以要选择一位各方面要逊于自已的才好,当然也不能找那些太困难的,只要不帅得突出便可。伴娘的选择较伴郎较容易些,因为新娘当天是精心化过妆的,只要伴娘不穿婚纱,不穿得过于艳丽,一般是盖不过新娘的。其次,选伴郎和伴娘尽量要随和些的,因为在婚宴上,有许多人憋足了劲要折腾一下伴郎伴娘,如果对这些人太计较,很可能会闹得很不愉快。另外,伴郎伴娘应略有些酒量,否则是招架不住酒桌上的那些招式。

中国传统婚俗

1.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过文定

    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

    姊妹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出门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大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可加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0.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11.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关于新娘的十一个礼仪传说

为什么准新郎以钻石订婚戒指向心上人表示此情不渝?
  ——这个传统始于十五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柏根地的玛丽许下海誓山盟。他的亲信大巨呈文: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嵌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提出来象征者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著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在新娘的三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钻石被视为爱情的最高象征?
  ——热能和压力蕴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而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

  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莎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欢庆。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为什么新娘带着一方白手帕?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着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著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为什么有蜜月之旅?
  ——“蜜月Honeymoom)一词的由来起源自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
  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
  ——古罗马的新娘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

传统的结婚仪式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古时婚礼知多少?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和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搀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婚宴上敬酒的礼仪

在婚宴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宾客想公开对新人表达祝贺之意,敬酒活动于是展开,并且会在男傧相安排之下,陆陆续续进行。在场面盛大的婚宴上,务必准备麦克风,让每一个向新人敬酒的宾客都有麦克风可使用,让宾客就着麦克风向新人敬酒。

无论是在排练晚餐会抑或正式的婚宴上,敬酒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就如同种种历史久远的礼仪一般,敬酒时,也有若干礼节应该加以遵循。例如:接受敬酒的人不必喝酒,只须坐在座位上,微笑面对敬酒者。

要敬酒时,如果席间有10位宾客甚或更多,务必站起身来。如果是在人数较少,彼此都熟识的场合上,则可以坐着敬酒。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可以先说句开场白,如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想向某某先生(小姐)敬个酒;或者也可以不必说得那么正式,只要声音比正常说话时大一点说现在我想说一些话。不过,如果你是以敲杯沿的方式来引他人注意,可千万不要太过用力,以免把杯子都给敲破。

婚宴上每次敬酒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因此,应避免东扯西拉没完没了。向新人致意时,话语中可以表达关怀、幽默风趣、率真感人,甚至可以戏谑,这些都无伤大雅。不过,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事先演练一番。

婚纱自然

    “现在拍婚纱照片,要是少了自然外景可太遗憾了。将要结婚的小妙笑吟吟地一边翻阅着刚刚拿到的相册一边对小编说。小妙拍摄的花嫁全外景婚纱照总共花了不到6000元,外景地是森林公园和一些三十年代的老房子实景,很欧化而且有婚礼的氛围。

    现在小编发现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在意拍摄的婚纱照片中是否出外景。现在的新人们更加青睐那些有特色的外景地,自然山水、欧式建筑等一切通常不可能的地点都是他们的最爱。     公园是婚纱影楼外景最常选用的地点,上海各大公园都被影楼看中作为自己的外景地。花嫁婚纱摄影最近推出贴近大自然外景婚纱照,只要选择1888元以上婚纱摄影套系就可以进行外景拍摄,有三十年代欧式风景洋房,有自然外景、绿色城墙、花红柳绿小桥边等创意,最近更推出超级全外景的婚纱摄影,尊荣贵宾式享受,一对一的拍摄、化妆服务,一整天的个性创意拍摄,全部包括在5600元中,花嫁婚纱摄影工作人员还特别介绍了现在最流行的晶彩时尚透明化妆技巧: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要让新娘散出自己的风采当然要自然化,而且在外景大自然中,光线比较透,所以化妆一定要真实,这样才能体现室外的美景与美态。一般到自然中拍外景来讲效果都还不错,新人在自然环境中比较自然,再利于摄影师的灵感抓拍......一生中的一次,小编可是羡幕得不得了哦。

    如果你是个害羞的人,那么选择室内拍摄的实景内拍,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推出个--阳光、海滩、清风、美人的背景,身着婚纱的你不如放飞心情,随着海风、海鸥去幻想,拍出来的相片,小编一快过,哗!好美,因为没有旁人,有的新人表情自然谐趣、有的新人夸张而有新意,个个不同,自己还可以任意发挥,而且室内外景的真实度达到99.999%。再就来到皇帝的后花园,这里一条幽静的小路正好通向远方,展开的花儿永不调谢,来,KISS一个,咔嚓,美好瞬间永远保留。

    婚纱摄影内有造型区、礼服区、贵宾休息区以及实景摄影棚。现在的实景摄影棚可以免去乘车奔波之苦,拍摄环境无游人干扰,并且不再有季节的困扰,花嫁特色的古式中堂及欧式客厅在婚纱拍摄行中算是一个经典之处。此外,还有一些可爱的小道具,让小编大开眼戒并且还爱不释手。

    不管如何,现在请记住:现在流行什么风?自然风!!!!紧跟流行风,你就是时尚先锋!

 闹洞房:新人应对的必杀技

    闹洞房一般在婚宴之后,大家酒足饭饱,往往要走进洞房,逗逗新郎新娘,人们在欢笑中把婚礼推向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新人难免会出现尴尬场面,所以在洞房之前,新人们必须准备几招应对的必杀技

    首先要知道人们来闹洞房本意是怀着良好的祝愿,来同新人共同欢度这一人生最美好幸福的时刻。所以对这些前来闹洞房的亲朋好友一定要热情接待,不可态度冷淡。

    在闹洞房时,千万别存有心理压力,别人叫你们表演节目,唱歌跳舞,绝非是为了欣赏,只不过是活跃一下气氛罢了。所以在表演时尽量放松,别存有心理压力。

     为了避免洞房出现难堪,新郎新娘最事先准备一些节目,如唱歌、跳舞、舞蹈或小魔术、笑话等自己擅长的小节目。

    如果实在找不出表演节目也不要紧,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谜语、对联,并说好答不出者表演节目,这样就能顺水推舟地把节目转移到别人身上。

     闹洞房时,一般都要讲讲罗曼史,你不妨事先理头绪,把要讲的内容想好。

    在洞房里,新郎、新娘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特别是新郎,一定要时刻注意为新娘解围,别陷入难堪。

    如果遇到一些低级趣味的人强迫新人们讲隐私,说下流话,甚至当众做一些难堪的动作,新人们一定要冷静克制对待。你可以去找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或领导来制止他们,切忌不可默默忍受,亦不可与对方争吵。

    如果有个别不懂事的客人越闹越晚,还全然没有要走的意思。那么新人可以委婉地表述自己累了,切不可直接下逐客令。

闹洞房游戏:你了解新娘多少?

    这个游戏需要一些宾客用于写字的纸、铅笔,和用于垫纸张的杂志或书本。

    游戏本身相当简单,但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写下十个与新娘有关的问题,下面是十个参考问题:  

    1、 新娘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2、 新娘与新郎如何相遇?   

    3、 新娘的第一位男友是谁?(或新郎的第一位女友?)  

    4、 新娘最喜欢的音乐组合是哪支?   

    5、 新娘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6、 新娘最尴尬的时候是哪次?   

    7、 新娘少年时第一位偶像是谁?   

     8、 新娘度假最有可能去哪里?   

    9、 新娘的昵称是什么?   

    10、新娘的生日在何时?   

    首先请新娘把10个问题的答案填好,然后请宾客们给自己的纸编上号:1-10,逐一回答这10个问题,注意要给他们一定的考虑时间,比如1分钟,或者也可以把10个问题都"拷贝"下来,限定5-10分钟时间,叫客人们回答,答对最多的为胜者,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 
               
   
    
最有趣的是:与新娘最亲近的人往往答得不好,找出谁最了解新娘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礼仪追源---典故漫谈

    比翼鸟  

    民间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形影不离。据《尔雅》载;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人们根据此鸟的习性,常常用它来比喻形影不离的友人或恩爱夫妻。引申开来,男女双方(已婚的或未婚的),也常常用它来表达互相爱恋之情。

    例:白居易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曹植诗《送应氏》:愿为比翼鸟,施起高翔。

    傧相  

    亦作傧相。古时称赞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周礼秋官司仪》:掌九仪之宾客傧相之礼。郑玄语: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后来又指婚礼对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洞房  

    原指深邃的内室,比喻为洞,含有神秘之意。后来用来称新婚夫妇住的卧室,并用洞房花烛夜来形容新婚之夜的喜庆气氛。  

    红娘  

    元稹作《会真记》:崔莺莺有婢曰红娘,张生私为礼,使通意于莺莺。后在《西厢记》中,红娘这个崔莺莺的婢女,勇敢而热情地促成张生和莺莺的结合。后来,民间就把红娘作为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婚姻的代称。

    黄花闺女  

    通常把未婚姑娘称为黄花闺女,其中源是: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象征高雅、贞洁,因此,人们在闺女面前加黄花,来表示女子尚待字闺中,没有结婚。

    鹊桥  

    传说每年七月七日晚喜鹊搭成桥以渡织女,使与牛郎相聚。据此,后人也把成人之美、为互相爱慕的双方作中介人叫做搭鹊桥

    秦晋  

    春秋时,秦国与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一方面为扩大地盘而矛盾尖锐,一方面又为了向中原发展的需要而世为婚姻。后人因此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老婆  

    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大约宋代才用以指妻子。王普卿诗旬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句中老婆是老年主持家务的妻子。俗语中向别人说自己的妻子叫我老婆,第三者的妻子叫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你老婆

    桃花运  

    桃花初绽,红白相间,艳丽喜人,所以常用来比喻容貌美丽的女子。旧小说里常将男人有艳遇称为桃花运。后来,也有人将轻易地遇到合适的女友,或是某人被多位女友追求,戏称之为走桃花运

    新郎  

    “在古代有多种用法,首先是指青年男子,也作为一般男子的尊称。李白《横江词》:郎今欲度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又是女子对丈夫或所爱男子的称呼。古乐府《子夜歌》:天下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又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君,因为中了进士就有了当高官员的希望。有一个说法,认为把新婚男子叫作新郎,就是因为那时把男子娶妻看作和考中进士同等荣耀。这个说法多有记载,但未见得可靠。现泛指新婚的男子为新郎,与新娘相对称,合起来叫新人

 结婚礼仪为什么:新人新礼问答

    为什么在婚姻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娘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可循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出佩带在右手的剑,英勇击退敌人。

    为什么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无名指上?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支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把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于是左手无名指就成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提出来象征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心上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求婚。

    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戴着白色面纱,已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春节。据说,当年玛纱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的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时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纱的未婚夫见她站在蕾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欢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还清。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回门(一)

    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

    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 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向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 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人小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  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 类似的仪式,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 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 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点饭,一般为圪托。饭毕,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满 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谢绝。 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  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

 新婚礼仪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引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回门(二)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

    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回门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迎娶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回门知多少?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后,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的父母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象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定聘  

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择日  

    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催嫁   

    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迎亲  

    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时尚婚纱发布秀

    2004年7月28,“首届中国婚庆品牌商品及配套服务设施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婚博会定于200412月在北京举办。

    北京新丝路模特公司、日本桂由美婚纱、台湾蔡美月婚纱、上海诗诺飞婚纱、北京格格旗袍等单位联合表演了精彩的婚礼庆典和时尚婚纱发布秀。

 婚嫁习俗(二)

    拜堂  

    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出厅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闹洞房  

    花烛之夜,素与新郎相好的亲友,组织十余人孩子班为新郎、新娘送孩儿。为首的提一对孩儿灯,接着是捧孩儿盘的,欢欢喜喜拥进洞房。闹洞房经过四句赞撒帐出灯做经文掩房门、等程序后结束。

    换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盘,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回车  

    俗称转马。有名气的人家,在结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新娘由八乐彩旗鼓队陪送,坐绿轿回娘家。至傍晚时,新婚夫妇需返回家中。

新郎迎娶Top 10

    接新娘,除了要求开门红包,新郎亦要勇闯姊妹团的重重考验,以证明作为新娘子的目光锐利。

    爱屋及乌

    的话,自然会爱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亲朋戚友。将新娘与亲戚的合照给新郎看,看看他能认出多少个亲戚!

    莫失莫忘

    新郎哥,一定要为新娘子做到满分。将一罐355ml可乐倒进一个只能盛满400ml水的杯中,然后要新郎拿着杯子,由新娘家中跑楼梯到楼下,再跑回门前,并要他手中的杯子仍要有至少350ml的可乐,猜他还剩下多少可乐?

    情牵一线

    的另一半是否由月姥穿针引线?无人能知。但新郎为了心爱的,一定肯亲力亲为,就算在三分钟内,将一条线一气呵成地穿插在发泡胶上的九支针的针孔中,都甘愿为效劳。

    心跳回忆

    和他所有重要的纪念日,好象第一次相识、第一次kiss、求婚日子……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趁着这个日子,考考他的记性。

    情话绵绵

    想知新郎才学有几渊博?写一篇全部由艰深文字组成的文章,再由他为朗读出来,这才符合男才女貌嘛。

     如鱼得水

    称得上如鱼得水,当然与鱼有关,不是要新郎捞金鱼,而是要新郎吃下一袋面包鱼粮,好象鱼缸中的金鱼一样吃饱后便乖乖听话。

    白头到老

    新郎还未到三十岁,为甚么已经满头白发,一定与姊妹提出的IQ题有关。

    理想对象

    天生丽质的,当然是新郎的理想对象,难道还有其它人?将众姊妹和的照片分别按着脸部轮廓、眼、耳、口、鼻剪下,让新郎拼出的模样。

    心心相印

    姊妹和新娘齐齐将涂满唇膏的嘴唇印在纸上,让新郎找出新娘子的唇印。

    众里寻她

    在新娘居住的大厦内,分别于各处贴上画出来的九个心形图案,第一个贴在新娘的家门前,最后一个就在新娘家中。新郎要尽快找齐八个心,最后才能到新娘家中夺取她的芳心。

    有其它考新郎奇招,欢迎来信分享。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中西婚庆融合的想法

    中西婚庆文化早已有所融合,即洋为中用之一。当今,很难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社会进步,时代变化,必然对不同时期的婚庆起了促进的作用,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融合而被人们所接受。

    在闽南谈婚庆文化,应该重视有地方特色,也就是让闽南文化在婚庆中体现,旧的婚俗不能照搬照套,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优良传统的婚俗如何保留传承,很值得研究,重视传承好的婚俗,是承上启下中华婚庆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个人的看法,现在是洋味较多,我们的责任应该挖掘固有的婚庆文化的精品,以新的形式继承下来。

    我就婚礼会场上的布置等谈点想法

     一、与去年对比,我建议会场上应有中华文化古老传统的婚联与婚联披。婚联、横披应与婚礼会标有机有序的结合,新与旧、中与外配合在一起,更有婚庆的气氛,选几幅供参考。

    横披:珠联璧合百年良伴琴瑟和鸣美满良缘新婚喜百年好合鸳鸯成对

    新婚联:莲花开并蒂鸳鸯结同心

    ②同心喜创业结伴美姻缘

    ③金屋笙歌谐卜凤洞房花烛喜乘龙

    ④握手初行平等礼同心高唱自由歌

    ⑤双飞却是关雎鸟并蒂敞开连理枝

    ⑥嘉会文明双璧合良辰激情喜相迎

    二、会场屏幕的会标下面,摆放两捆有根有叶的有头有尾甘蔗分排两侧,每捆四或五株甘蔗,用红绸扎着,体现婚姻成双成对,婚后夫妻恩爱,如甘蔗节节甜。

    三、闽南婚俗另一好传统就是念四句吉祥语,只需念一分钟,先用普通话讲解大意,然后用闽南话念,押韵又有趣,四句另拟。

    四、婚庆勿忘我国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好传统。长辈参加,是我国尊老敬老、家庭和睦的开端。我建议邀请部分父母作为家长代表出席婚庆典礼。同时,由几对新婚夫妇代表向长辈敬茶、插红绸

    五、当前,婚庆礼服,多为男穿西服女披婚纱。可在自愿原则下,有些人穿长衫马褂、旗袍或裙袄、唐装体现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月老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索解释这个梦说: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说话,这象征着你在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做媒介,你将会给别人做媒。但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热情把冰融化了,男女双方才能成婚。看来,做媒是需要热情和毅力的。
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诗经》咏叹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妇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妇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并不是夸张。可见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他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贴,带领男方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进了房,才把媒人抛过墙。媒说得好,双方都满意,以后常来常往,成为故旧;媒说得不好,双方不满意,往往归咎于媒人,从此视为路人。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包封。红包上习惯写上包封签子

 

传统婚俗之择吉篇

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然而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送日子
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
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
包封里面装着现金,钞票要下面朝上,一张张叠好放齐。钞票最下层用红纸写上“ XXX “ XXX XXX 同贺等字样,谓之挂里,便于账房登记。
送给女方的礼物多是实物,但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之为助嫁。家物多是箱、柜、床、被、餐具、衣料之类。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闻讯即主动送去,并不等请贴来了再送。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照执行。

闹洞房的由来

  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它通常要经过提、订婚、迎娶出嫁、闹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一高潮。旧时,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举动,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闹房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流行。
  闹房习俗始于汉代先秦时期,婚礼淳朴、肃穆。
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入汉以后,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开始大操大办,使婚礼蒙上世俗的喜庆色彩。近人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杨氏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中的记载:今嫁娶之会, 捶杖以督之戏谑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之也。从中可知,闹房从其出现伊始,就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关于闹房来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而且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骠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以自残和被虐来表明男人资格, 甚至拿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义。闹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一原始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 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 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 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 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 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 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 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 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结婚典礼程序

结婚典礼程序
  要办好结婚典礼,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布置好会场。尤其重要的是,必须事先商定好典礼程序,并把活动程序用毛笔工整地写在红纸上,张贴在会场的显目处。
  结婚典礼程序的参考格式如下:
  (1)结婚典礼开始
  (2)鸣爆、奏乐
  (3)新郎新娘、证婚人、介绍人、主持人就位
  (4)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5)新郎新娘向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嘉宾行礼
  (6)新郎新娘互相行礼
  (7)主婚人致词
  (8)介绍人致词
  (9)来宾人致词
  (10)新郎新娘讲话(或介绍恋爱过程)
  (11)主婚人致谢词
  (12)礼毕

令婚礼刻骨铭心的秘诀

  结婚无疑是令人雀跃万分的日子,可是为了筹办怀念那里,准新郎准新娘都会被一大堆事务烦扰着,往往忽略了许多细节。为了让婚礼更加完善,请注意以下各项:
写一封信,记下你们对新生活的展望和梦想,并将它收藏起来。直至你们以后的岁月。如二十五周年纪念,一起打开它,看你俩生活是否如当初的祈望。
在请贴上印上路线图,让嘉宾们清楚的知道婚礼举行的正确位置。
为你们的怀念拟定一个主题吧!还有鲜花的配合是很重要的,要注意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特别意思。
婚礼的当天,可以为自己和伴侣喷上喜欢的香水,可使大家精神抖擞。
新婚夫妇喜欢打破传统,那么为自己拟订一份别开生面的讲词吧!
在会场内预备一间新娘房,可作新娘休息之用,也可存放珠宝首饰和衣服。
由新郎带领父母进入会场就坐,以示尊重。
请一位朋友或家属将你们初次见面的照片或录象带剪辑好,在会场中播放。
安排乐队献唱或在场中播放音乐。
当你和伴侣欢度蜜月旅行期间,不要忘记为父母带来惊喜——寄张明信片给他们吧!

婚宴时的注意事项

婚宴前的准备通常婚宴场所分为三个重点,即入门接待处、宴席场合、新娘房。这三个地方,招待人员都应该多关照,互相保持密切联系,当天的婚礼才能够万无一失。尤其新娘房更是要特别注意,因为当天新人身上都会穿戴许多金饰,常常就在人多吵杂的场合中,遗失取换下来的首饰。
  以下再针对一般婚礼时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几项因应之道,提供给缺乏经验的新人做事先的准备
  签名台的人手分配相当重要,一般来说收礼人员通常约四人左右,其中两位收礼金两位写回卡。如果宴请桌数超过20桌以上,最好增加签名台的台数,以免宾客人潮蜂拥而入,造成宾客皆聚集在签名台,不仅收取礼金纷乱,收礼人员也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窘状。
  接待人员最好选则与新郎与新娘的亲朋好友皆熟识的人选,如新郎的朋友联络人、新娘的朋友联络人、新郎的亲戚联络人、新娘的亲戚联络人等。使得来参加婚宴的亲戚朋友一进门即能被招呼及安排入座,不至于受到冷场之虞。
  喜宴的确定人数,要在一个月前就要推算出来,才不至于发生临时增桌或撤桌,造成婚宴场合拥挤或过于空旷现象。由于现在越来越越多新人选择在大饭店结婚,以至于每当固定假日或黄历上的黄道吉日时,饭店都会大爆满而起桌价也较高。因此,不仿将婚礼采简单而隆重的公证结婚;而婚验则最好选在普通的日子举行,一来订桌容易,二来在价格上也比较划。

新人致答谢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人生能有几次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刻,今天我才真正从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无比幸福,更无比难忘。今天我和心上人   小姐结婚,我们的长辈、亲戚、知心朋友和领导在百忙当中远道而来参加我俩婚礼庆典,给今天的婚礼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悦,带来了真诚的祝福。借此机会,让我们俩再一次真诚地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感谢领导的关心,感谢朋友们的祝福。

也要感谢我的岳父岳母请你们相信,我会永远深深爱着我的妻子,并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一定会创造美满的幸福家庭。

最后,请大家与我们一起分享着幸福快乐的夜晚。

祝大家万事如意、梦想事成。
               谢谢!                                新郎:    新娘:

中国传统结婚礼仪全攻略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
(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即小儿、后代),袋谐音,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
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即小儿、后代),袋谐音,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婚庆婚宴别讲荤笑话

车队不是越豪华越好
  本周,一则“16辆林肯接新人,车队引起长安街短暂堵车的新闻登上了本报版面,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租用什么样的车队接新人是婚礼举办者的私事,只要他经济能力许可,但是婚庆行业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租大车队的风气应该扭转,因为这不是婚礼的重点。
  大车队招摇过市,引路人侧目,确实能让人风光一时,但是却浪费人力物力,会使婚礼的安排繁琐,有时还会影响公共交通。婚礼的重点应当是婚礼的设计,应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所以迎亲仪式简洁明快就好,比如大公共接新娘,QQ车友会接新娘,自驾车接新娘的方式都不错。想气派点也无妨,像足球运动员李霄鹏的婚礼租了一黑一白两辆加长林肯,简单又寓意白头偕老让人记忆深刻。
  彩喷容易破坏新娘妆
  新人一下车,亲友们把各种彩喷喷向二人,新娘进入婚礼现场前踩欢乐球,两项内容几乎是时下婚礼的必备,其实都可以取消。因为这两个环节都容易破坏新人形象,让婚礼没开始就打了折扣。
  彩喷常会弄得新郎新娘头上脸上都是,即使不对着脸喷也可能会弄到衣服上,清除起来麻烦还可能破坏化妆,所以还是不喷为好。如果想保留这个环节,可以改为向空中撒花瓣,同样可以营造缤纷浪漫的气氛,而且效果更好。踩欢乐球时,新娘提起婚纱低头一阵猛踩,形象显然与端庄典雅相去甚远,不踩也罢。如果非要踩也可以请亲友带来的孩子代劳。
  敬酒别逼新娘演俗节目
  某些婚礼主持人或来宾为了让婚礼更热闹,常会提出些不合适的要求,拿新郎新娘开涮,不管是有意无意,都会让新郎新娘比较难堪,也破坏了婚礼的和谐氛围。
  比如下车时让新郎抱新娘,常会让新娘走光,而且姿态不雅;比如让讲荤笑话,让人无所适从;比如在新娘敬烟时捉弄新娘,让新娘踮脚弯腰,出洋相;比如新娘敬酒时,让新娘表演在新郎裤子里滚鸡蛋,新郎表演小蜜蜂采蜜的恶俗节目……这些都是婚庆行业专业人士极力劝止的。
  婚礼新人应拥抱一下父母
  婚礼是新人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交流亲情的好机会,相关内容也应是婚礼的重头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给父母敬茶、献花、鞠躬等,新人对公婆、岳父岳母称呼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完成。这样的表达还是有些含蓄,不妨再直接些,建议新人分别讲一个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母间的故事,这故事或许父母已经忘记,但在这样的场合讲述肯定能勾起感情的共鸣,让来宾也能体会到亲情的交融。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与父母拥抱一下,对含蓄的中国人来说,这一次拥抱可能是父母与新婚的孩子想做却都没做出的,结婚主持人可以提议,鼓励一下,相信会使婚礼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内涵更加丰富感人。
  主持人讲荤笑话挨暴打
  案例一
  由于婚庆市场的需求旺盛,婚庆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具备婚庆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供不应求,其中高水平的主持人更是稀缺。有些素质不高的婚庆主持人为了制造热闹场面,常口无遮拦地讲荤笑话,让新人及家属非常恼火,一般为婚礼的正常进行也就忍了,但太过火了也会让人忍无可忍。
  有一次某主持人在讲到新郎新娘为什么结合时,用了一段非常淫秽的笑话,新娘的家人气愤难平,当场暴打了该主持人,好好的一场婚礼就这样被弄砸了。
  讲荤笑话不行,活跃气氛的调侃也应适度,否则也会让人尴尬。常见有的主持人夸新娘漂亮,常会问新娘有没有姐妹,自己还是单身,这样的话就非常让人反感,还有喧宾夺主之嫌。
  案例二
  洞房花烛夜本来是完美的婚礼最后的一个章节,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可是在婚礼上新郎通常都要挨桌敬酒,遇到好事者灌酒,酒量再好的新郎也吃不消,于是洞房花烛夜常会出现新郎沉醉不醒的局面,人生得意时也就被酒淹没了。今后每一个结婚纪念日,夫妻二人的记忆恐怕都会酒气熏天。

中国人五十年来婚宴的变迁

 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结婚作为人生大事,其请客的形式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夫妻没有婚假,两床被子合一块儿就算是一家。那时的婚宴特别简朴,一般老百姓结婚就是发一点水果糖和花生给亲友。领导也不过是在食堂加两个菜、包顿饺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豪华婚车是三轮,婚宴虽但亲朋好友的祝福真挚。那时的婚礼主要内容是新娘点烟、当众苹果、亲戚朋友一起哄闹新房。八十年代后期,才出现以亲朋好友中普通话说得好的、能活跃气氛的人担当司仪的,真正意义上的婚宴。
   如今,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专业的婚宴酒楼往年火爆的景象渐渐开始消退,而星级宾馆成为婚宴的新宠。一份调查显示,90%以上的都市年轻人都有举办婚礼的打算,但他们期盼拥有真正自我的婚礼,在格调和档次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优美的四五星级酒店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成了新人们的首选。虽然婚宴不是星级酒店的主要业务,但五百到六百元一桌的中档婚宴出现在了宾馆的菜单上,迎合了多数都市新婚族的消费需求。
   婚宴被请进了高雅的地方,婚礼的品位也有了提高。现在连策划、组织都得由专业的婚庆公司负责,根据新人的特点策划各种活动,既让客人玩得尽兴,又给新人以美好的记忆。为了开辟市场,婚庆公司开始和酒店等联手,共同引领婚庆消费。据了解,当前个性化婚宴已成为拉动婚姻消费的主力。应新人的要求,婚庆公司已经设计了不少特色婚宴,有热门喜庆的轿子婚宴,有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举办的绿色婚宴,还有在欧式庭院进行的室外自助餐婚宴,到郊外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种下结婚纪念树也是一种受欢迎的形式。
   时尚青年热衷的四大婚宴形式
   TOP婚宴:选择王府饭店等豪华饭店办终身大事,费用固然不菲,却可享有至高无上的服务与朋友的艳羡。全方位的服务、一流水准的美味,足令宾主尽欢,令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成为永恒。
   舞会式晚宴:这样的晚宴很洋化、很优雅、很随兴。自助式餐饮,轻歌曼舞,充满雅致气氛,记忆延续一生。
   烛光式晚宴:结婚喜宴不一定要灯火辉煌,备些银烛,让大家在饭店里不再尴尬,不再喧闹,朦胧中透着温馨,留下足够的浪漫回忆。
   自助式婚宴:此自助不同彼自助,这是完完全全的两人世界,你一杯我一杯,在卿卿我我中完成两人的"大业"

婚礼整人专家之好技连台

礼仪式进行完了,不过太显装重,不够热闹。酒宴当中,小哥几个、姐几个一琢磨咱给新娘、新郎来点绝招整整他们,让他们加深印象,经历一场永生难忘的洗礼………好不好?就这么着了!
爆笑一结婚进行曲集体大合唱——此乃全天下最动人心魄的歌曲,全天下最锻炼新人承受能力的音乐。 听过此曲的新人,估计心里都得犯嘀咕,这婚结得倒底对不对啊?新郎、新娘站在台上, 婚礼上的各色人等齐齐站起,和这婚礼进行曲的音乐为这一对新人献上了这样的一段歌词—— 结婚了吧,傻冒了吧,一个挣钱两个人花, 吵架了吧,后悔了吧,幸福的日子不见啦……
爆笑二甜蜜蜜”——此乃天下最有创意的洗脸方式,全天下最锻炼新娘舌头的整人高招。游戏所需配料(怎么听起来有点像菜谱,嘻嘻)炼乳一瓶、芝麻一碟 、刷子一只,新郎参加此游戏前最好先洗把脸,不然的话…… 新郎被迫仰脸正坐,一人将炼乳均匀地刷在新郎脸上,同时洒上芝麻若干, 由新娘用舌头将炼乳及芝麻舔净。(没洗脸的,后悔了吧。)哈哈哈……
爆笑三报站名”——全天下最让新人脸红心跳的游戏,全天下最锻炼新娘双手掌控功能的整人高招。 必备道具:鸡蛋一只 新郎站立于椅上,新娘手持鸡蛋一只, 游戏规则为 新娘用手将鸡蛋由新郎的右裤角放入,沿身体一直向上挪移,最后由左裤角拿出。 其中必经的几个重点部位, 必有闹事者高声大叫:到哪儿啦?呵呵………新郎您就答吧………

婚礼筹备十不要

当你在筹备婚礼时,总有一大群人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另一方面,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总结了十点,以避免走进婚礼的误区。
1
、不要以他人的意向来筹备自己的婚礼。
   婚礼将把许多人,如亲戚、朋友和一些社会团体带到你的身边,但更重要的是它将把两个人结合共同生活。在你筹备自己的婚礼时,应把焦点集中在你自己想要做的,而不是别人所希望你做的。的确,考虑别人的感觉是很重要的,采用一些象征性的行为将能取悦于别人,但千万不要做原本自己并不喜欢,而仅为了使别人高兴的抉择,也不要做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安排。
2
、不要邀请那些不相关的人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每增加一个客人就等于增加婚礼的预算。如果你有一个费用的最高限额(大多数人都有),你增加人数就意味着要降低其他方面的支出。宾客的增加就等于降低宴席质量。邀请那些你所关心的人和在你生命中有重要地位的人。在婚礼的那一天,你一定希望被温馨熟悉的笑容围绕,而不是那些你认不出来的脸孔。
3
、不要迟到
   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新娘、新郎,也适用于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尽量让你的婚礼准时开始,如果无法准时开始,那一切都将随之而推迟。在举办婚礼的地方更将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你以后这里可能还安排了另一场婚礼。如果因为宾客没有到齐,使你无法准时开始,那么等候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4
、不要害怕出乱
   通常忙乱从婚礼的早晨就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出现时并不一定会有人发现。如果大问题出现了,你也不能解决,所以不必惊慌,让别人替你解决,而你只需放松自己,保持笑容,去享受这属于你的一天。
5
、不要过于紧张
   一些新娘在结婚这一天沉浸在婚礼的渴望中,以至于采用镇静剂、酒精等药物来使自己平静下来。
6
、不要做那些对你不重要的事
   在传统婚礼中,你会发现一些世俗和传统的东西,它们并不重要。如果你不希望的话,你可以不用花童,甚至伴娘、伴郎。如果你觉得有些仪式显得尴尬,那就省略它。并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完全按照一定的程序。尽量采用自己的方式。
7
、不要忘记进食
   饥饿是新娘、新郎将面临的超乎想象的大问题。以为不吃早饭就可以使你在穿婚纱时显得苗条吗?不。早饭可能成为你一天内的最后一餐,而你需要能量。如果你胃不好,那就尽量吃一些咸的东西。如果到了婚礼开始时觉得胃不舒服,那恐怕就没有时间再吃东西了。许多新人因忙于接待客人而无暇顾及自己的进餐。不吃东西使人没有精神,严重得可能还会晕厥。因此,在婚礼开始前一定要吃些东西,在宴席中也尽量吃一些。
8
、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接待个别宾客
   这可能有些困难,但你要尽量用少的时间去接待每一位来宾。在婚礼那天,有很多你必须做的事情,敬酒、切蛋糕等。如果你用了很多时间接待来宾,那你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就将推迟,你可以最后抽出一些时间来招呼好友。
9
、不要让客人喝醉
   你不必让警察来维持秩序,但你必须提醒服务员注意来宾安全。同时让你的伴郎留意每位来宾。
10
、不要忘记发生的事情
   婚礼这一天将很快渡过。几个月的安排都将体现在这一天。客人们会赞叹你的婚纱,鲜花,享受你为他们准备的丰盛的宴席。但最终,所有的一切只是一个聚会。婚礼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它把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生活。在这热闹的一天中,试着记住一个或两个重要的时刻。在人群中找到你新娘或新郎的笑脸,以使在以后的日子里重拾这美好的回忆。

新郎挡酒真经

喜宴挡酒,解酒妙招是每个新郎必须要掌握的婚前课程之一
第一条.寻找一个善于周旋的挡酒师(伴郎);
第二条.安排正副挡酒手、挡酒群;
第三条.绝对避免空腹饮酒;
第四条.不要相信咖啡、茶能解酒,他们的功效最多只能醒酒;
第五条.不要依赖解酒药物,最好运用自然食物解酒;
第六条.不要将汽水或苏打水掺入酒中以冲淡酒精浓度,这样做反而会使问题适得其反;
第七条.解酒一法:喝酒前多吃含油脂的食物,如肥肉、蹄膀、牛奶、凤梨、番石榴等;解酒二法:饮用高汤,尤以萝卜丝烙鱼汤最能发挥解酒效应。两法齐施,效果更佳;
第八条.喝酒时,多吃乳酪、蛋、肉类等蛋白质食物,有助酒精的挥发;
第九条.已喝酒过量,不妨多运用热汤或大量饮用开水,以冲淡酒精的浓度之效,另外,多吃一些水果、喝蜂蜜也为解酒上品;
第十条.总而言之,适量喝酒不过量是婚宴当天的精神法则,至于不可不喝之酒,则有赖于新郎、新娘用心打点才不影响新婚之夜的重大任务。
小编:前面招数太过正统我更倾向于2邪招
1
. 找适合饮料冲稀酒,但是要注意和酒店服务人员打好招呼。这种酒事先准备好,再由服务人员端给新郎可避免怀疑。
2
. 喝的差不多了装醉。

如何应付闹洞房

为了避免洞房出现难堪,新郎新娘最好事先准备一些节目,如唱歌、跳舞、舞蹈或小魔术、笑话等自己擅长的小节目。
   如果实在找不出表演节目也不要紧,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迷语、对联,并说好答不出者表演节目,这样就能顺水推舟地把节目转移到别人身上。
  闹洞房时,一般都要讲讲罗曼史,你不妨事先理头绪,把要讲的内容想好。
  在洞房里,新郎、新娘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特别是新郎,一定要时刻注意为新娘解围,别让她陷入难堪的境地。
   如果遇到一些低级趣味的人强迫新人们讲隐私,说下流话,甚至当众做一些难堪的动作,新人们一定要冷静,克制对待。你可以去找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或领导来制止他们,切忌不可默默忍受,亦不可与对方争吵。
  如果有个别不懂事的客人越闹越晚,还全然没有要走的意思。那么新人可以委婉地表述自己累了,切不可直接下逐客令。
   在成功闹完洞房后,新人们尽管身心乏力,但还是要热情欢送客人离去,要诚挚地感谢别人为婚礼所增添的欢乐气氛,并恳切欢迎大家日后常来做客。
  小编:但是上述形动千万不要让大家看出来是你事先准备好的。难免有象我这样坏坏的宾客。我的目的不是要听你唱歌、表演,我就是想看你不好意思和无奈的样子。所以即使你胸有成竹也要在我面前装装样子,这样我才会尽快放过你啊。

给新娘的小贴士

1、永远不要把自己扮成像其他的人一样。看到报刊杂志上的美新娘,不要受诱惑地想扮成像她们一样。尤其要避免过于浓厚的化妆,鲜蓝色的眼影、过红的腮红都是不自然的新娘化妆。最好的化妆效果是像出水芙蓉一样自然清新。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那一天在你先生的眼中就是天下最美的新娘。
  2、注意你的唇膏和指甲油不要粘到婚纱上。当你化好妆,穿婚纱时,小心地用化妆纸盖住面部。指甲油最好在婚礼前几天就涂好。
  3、留意婚纱的长度,尤其是婚纱的前部不要太长,以免走路时绊住脚。如果你想婚纱长一点,你可以只将前部缝短一点,两边和后面保持原样。
  4、不要让牙齿粘上唇膏。婚礼前对着镜子检查一下你的牙齿是否清洁,如果牙齿粘上了唇膏要及时抹去,如果过一会又出现,就说明你的唇膏太油,用化妆纸轻轻地粘去多余的唇油。
  5、准备一些针线、纽扣之类的东西,以备什么东西脱线等不时之需。

宴席的由来

宴会,古代也称为燕会,是以酒肉款待宾客的一种聚集活动。
相传尧时代一年举行七次敬老的曲礼,大家在低矮的屋子里席地而坐,你一鼎,我一鬲,
分享狗肉的美味,叫做"燕礼"。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种宴会。
隋唐以前,古人不使用桌椅。屋内先铺在地上的粗料编织物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
的叫席(细料编成)。宴饮时,座位设在席子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们席地坐饮。
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有了八仙桌大圆桌,宴会
形式已经改变,宴席却仍被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筵席与酒席成为同义词

传统婚俗之拜堂篇

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传统婚俗之迎娶篇

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同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作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
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
一切准备就序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导,接着是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
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
花轿一到,女家动乐鸣炮相迎。凶亲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好,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简贴。接着是女家动乐开筵。席间,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谨慎一些,因为中国民间有不少不成文的习俗,在新婚的三天里,亲朋戚友中的平辈和晚辈青少年可以别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编演几出小小的喜剧,称之为洗媒挂红(乡下俗称贺新客)。新娘的嫂子说不定会在盛给新郎的饭碗下层埋伏半碗辣椒面;新娘的妹妹会在斟酒时特别给姐夫抹一把锅底灰 ..... 对这些能增加欢乐气氛的小闹剧,媒人和新郎应该容让——虽不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小地报复一下,但却绝不能生气、发火,甚至同主客吵闹、扭打。
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之后,伴娘就可搀着新娘上花娇了。上轿时,新娘不妨哭几声,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
新娘上轿后,即奏乐鸣炮,启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
接亲的队伍将要到达新郎家门口时,男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男家请的伴娘(一般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红、黄各色纸屑替代),将婚礼推向高潮。

传统婚俗之回门篇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传统婚俗之喜宴篇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
堂屋:
1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4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字,右边的字不能把上面的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新房:
1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
、新房正中悬彩灯;
4
、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
、窗户两边贴对联;
6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传统婚俗之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
三书 :
聘书: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
纳采: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问名: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纳吉: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征:
呈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称为纳征。
请期:
是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今称择日
亲迎:
婚礼之日,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
简化方法
在今天千禧之时,要做齐全套三书六礼已不合时宜,可将一些较重要的保留,而简化其它细节。

传统婚俗之闹房篇

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
游戏之一、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
游戏之二、吃香蕉
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
游戏之三、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
游戏之四、夹弹子
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五、对诗比赛
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
游戏之六、夫妻识字
这个识字是让新郎着一个(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划)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这个字。选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例如:夫妻等等。
游戏之七、说昵称
新郎新娘分别想十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
游戏之八、亲亲甜心
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
游戏之九、接吻
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
游戏之十、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
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
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
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也感到非常自豪。她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

回溯十一种新婚礼仪

为什么准新郎以钻石订婚戒指向心上人表示此情不渝?
——
这个传统始于十五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柏根地的玛丽许下海誓山盟。他的亲信大巨呈文: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嵌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提出来象征者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著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在新娘的三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钻石被视为爱情的最高象征?
——
热能和压力蕴育出颗颗结晶的钻石。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自然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而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
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莎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欢庆。在一八五零年到一九零零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为什么新娘带着一方白手帕?
——
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的说法,农夫认为在婚礼当天,新娘的眼泪会带来好运,使天降甘霖,滋润作物。后来,新娘在婚礼当天流泪,预示着她会有幸福的婚姻,意味她往后不必为她的婚姻伤心落泪。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已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著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像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为什么有蜜月之旅?

——“蜜月Honeymoom)一词的由来起源自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

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

——古罗马的新娘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

必备的嫁妆——随身饭

中原地区新娘的嫁妆除衣物、被褥、家具、电器外,还有一种家家必备的饭食嫁妆——随身饭。
随身饭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此种菜需事先由娘家备好,姑娘出嫁的当天,随迎娶的花轿或汽车带至婆家,故而才有了这个名称。 随身饭的品种有肉、菜、馍、面条和饺子等。称呼每种饭菜时,人们习惯在前面加上随身二字,如果是肉,随身肉,面条称随身面,饺子称随身饺
姑娘出嫁头一天,父母将肉煮熟,配上青菜,装入几个饭碗内,出嫁之日用食盒抬上,至婆家加热后给新娘食用。面条是生的,在偏僻的农村,庄户人家多是自己动手擀,将擀薄切窄的面条装入篮子,盖上红纸,然后请人在姑娘出嫁的当天担到婆家。城市居民则要买来精粉挂面,把挂面用红纸条缠好,放进新脸盆,配上两双新碗筷,用红布兜上作为嫁妆。姑娘出嫁之日,姑娘的嫂嫂提上脸盆,将面条和妹妹一道送到妹夫家。面条的数量为1公斤、2公斤、3公斤不等,一般以双数为宜。
若是随身饺,娘家需将捏好的生饺子摆在陪嫁的桌子抽屉里,待娘家派人送嫁妆时一起送到男方家。饺子的数量也有讲究,它要由姑娘出嫁时的年龄来决定。如果姑娘是20岁,应要准备20个饺子;如果24岁,则必须包上24个饺子。有的地方饺子的数量和姑娘的年龄相等,有的地方要比年龄多一个,为的是图吉利有余。父母为姑娘捏饺子的目的,是为了捏住亲家的嘴,怕女儿到了婆家,亲家絮絮叨叨使女儿受气。

结婚择日的基本原则

很多人自问并不迷信,但说到婚姻大事,都禁不住要找个结婚吉日,为求婚姻生活有个好开始。但如果您深信「吉人自有天相」,决定自己找个宜嫁娶的吉时吉日,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广泛流传的择日基本原则。
大吉之年份
双春
指在年头及年尾有两个「立春」之年。由于春有一年之始及开枝散叶的象征意义,所以被认为特别宜嫁娶。
闰月
指该年在农历中有闰月,即共有十三个月份。由于「闰」有滋润、丰收之意,所以象征夫妻有爱情滋润,恩爱和睦。
双春兼闰月
「双春」和「闰月」都是宜嫁娶的年份,一年中既有「双春」,又有「闰月」,自然喜上加喜了!
不宜结婚的年份日子
盲年
指整年没有「立春」的日子,通常「双春」的下一年就是「盲年」。不过「盲年」亦有吉日,所以基本上盲年结婚也无不可。
节日
避免一月,以免与过年这个大节相冲。
新人及亲属的生死忌
双亲已经过世,避开其生忌、死忌。
喜冲喜或丧冲喜
一年内,家里最好不要办两次婚礼。若家中有直系亲属辞世,该年便不宜办喜事。

现代中式结婚礼仪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
、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
、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
、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
、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
、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
、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婚宴的敬酒礼仪

在婚宴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宾客想公开对新人表达祝贺之意,敬酒活动于是展开,并且会在男傧相安排之下,陆陆续续进行。在场面盛大的婚宴上,务必准备麦克风,让每一个向新人敬酒的宾客都有麦克风可使用,让宾客就着麦克风向新人敬酒。你会发现,把整个婚宴敬酒过程录影保存下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经由录影,如此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将得以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录,并在日后带给你许多的乐趣。
无论是在排练晚餐会抑或正式的婚宴上,敬酒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就如同种种历史久远的礼仪一般,敬酒时,也有若干礼节应该加以遵循。例如:
接受敬酒的人不必喝酒,只须坐在座位上,微笑面对敬酒者。
要敬酒时,如果席间有10位宾客甚或更多,务必站起身来。如果是在人数较少,彼此都熟识的场合上,则可以坐着敬酒。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可以先说句开场白,如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想向某某先生(小姐)敬个酒;或者也可以不必说得那么正式,只要声音比正常说话时大一点说现在我想说一些话。不过,如果你是以敲杯沿的方式来引他人注意,可千万不要太过用力,像我自己至少就曾经三次用力过度,而把杯子都给敲破了!
婚宴上每一次敬酒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因此,应该避免东扯西拉没完没了。向新人致意时,话语中可以表达关怀、幽默风趣、率真感人,甚至可以戏谑,这些都无伤大雅。你的态度可以严肃,也可以机敏谐趣。不过,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事先演练一番。

新婚禁忌知多少

在结婚的过程中 , 有不少传统留下来的禁忌, 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不用过份迷信.
(
)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
(
)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
) 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
) 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
) 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
)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
) 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
) 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
) 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同音, """"同音, 都不吉利.
(
)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
十一 ) 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
十二 ) 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
十三 ) 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
十四 ) 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
十五 ) 凡是生肖属""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
十六) 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
十七 ) 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
十八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
十九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

中国传统梳头礼仪

如果你是位中国妈妈,正为女儿的婚礼而兴奋,你会做些什么呢?自豪的母亲也许会面临一个这样的任务——梳头。

新娘洗了澡,打扮一下然后哭上一场就算是从"未婚"过渡到"已婚"了,你的任务呢?帮助女儿洗澡(象征性的),给她梳一个"有福气的女人"的发型,整个过程如果请亲友一起参加,会变成一个Party

洗澡

洗澡一般并不意味着庆贺什么,但是中国的婚前洗澡却绝不仅是你平常所认为的20分钟泡在浴盆里。水里溶入了文旦(柚子)的气味,或者花草如竹子、松木或艾属植物的芳香,新娘洗完澡,也就洗走了身上的"邪气",而且还意味着幸运、长寿以及繁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作用,花草的味道还有助于让皮肤光滑、鲜嫩,许多女人都希望的效果。

梳头

下一步就是梳头了。有些中国新娘穿上传统的红衣裤,再吃上一些美味的饺子,有3枚饺子,一个预示着爱情,一个预示着多子多福,还有一个意味着幸福。给新娘梳头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阿姨,朋友或家庭其他成员都可充当这一角色,她一边梳一边说一些祝福的话,这一礼仪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

哭嫁
以前,新娘出嫁就意味着永远离别家人和家乡,因此新娘都要在婚前哭上三天,还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唱一些歌,这多少释放了点新娘的恐惧感,也为她离家作了准备。现在,婚礼当然已不再如此,但每一个新娘似乎都需要一点情感上的支持,人们鼓励她把内心想说的都说出来,这时新娘往往会哭上一阵,以抚平心中的忧虑。

何时流行交杯酒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婚礼上的交杯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

洞房礼:同心结发

洞房诸礼中属于结婚正礼范畴内的一道重头戏是合髻,也称作结发,其象征意义就是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先秦、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正是这一做法的描述。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表示夫妻间互敬互爱的意义重大。

 

老北京的传统婚俗

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 " 过礼 " ,但这只是 " 小定礼 "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 " 大定礼 "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 " 催妆 " 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 " " 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 催妆 " 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 " 坐帐 " ,并一起吃 " 子孙饽饽 " (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结婚前的梳头礼俗

如果你是位中国妈妈,正为女儿的婚礼而兴奋,你会做些什么呢?自豪的母亲也许会面临一个这样的任务——梳头。
新娘洗了澡,打扮一下然后哭上一场就算是从未婚过渡到已婚了,你的任务呢?帮助女儿洗澡(象征性的),给她梳一个有福气的女人的发型,整个过程如果请亲友一起参加,会变成一个Party
洗澡
洗澡一般并不意味着庆贺什么,但是中国的婚前洗澡却绝不仅是你平常所认为的20分钟泡在浴盆里。水里溶入了文旦(柚子)的气味,或者花草如竹子、松木或艾属植物的芳香,新娘洗完澡,也就洗走了身上的邪气,而且还意味着幸运、长寿以及繁荣,除了这些精神上的作用,花草的味道还有助于让皮肤光滑、鲜嫩,许多女人都希望的效果。
梳头
下一步就是梳头了。有些中国新娘穿上传统的红衣裤,再吃上一些美味的饺子,有3枚饺子,一个预示着爱情,一个预示着多子多福,还有一个意味着幸福。给新娘梳头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阿姨,朋友或家庭其他成员都可充当这一角色,她一边梳一边说一些祝福的话,这一礼仪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
哭嫁
以前,新娘出嫁就意味着永远离别家人和家乡,因此新娘都要在婚前哭上三天,还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唱一些歌,这多少释放了点新娘的恐惧感,也为她离家作了准备。
现在,婚礼当然已不再如此,但每一个新娘似乎都需要一点情感上的支持,人们鼓励她把内心想说的都说出来,这时新娘往往会哭上一阵,以抚平心中的忧虑。

传统结婚仪式流程

  1.祭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 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 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 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 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