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喝水有什么好处,吃饭时喝汤好不好

 阿居书馆 2012-12-25

阿居书馆欢迎你!

【多喝水有什么好处,吃饭时喝汤好不好】

吃饭时喝汤好不好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在吃馒头的时候,因为感觉很干,于是就边吃边喝水。有的人吃含脂肪多的食物时,为了消解油腻,也总爱喝杯浓茶。有的人,特别是小孩,吃饭的时候也总喜欢边吃饭边喝水。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专家认为“边吃边喝”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胃肠等器官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齿在咀嚼食物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胃蛋白酶的消化液、胃分泌的胃酸等,这些液体与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以帮助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消化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但是,如果一边吃饭一边喝水,就会减少唾液的分泌,势必会冲淡、稀释了唾液和胃液,并导致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另外,由于我们的胃液中含有许多胃酸,其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也会冲淡胃酸,致使细菌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患肠胃炎。需要注意的是,饭前、饭后半小时不要马上大量喝水,其造成的影响与“边吃边喝”是相同的。
  有关学者认为,早饭前可以喝一杯开水。这是因为我们睡眠时的不显性
出汗和分泌尿液,丧失了不少水分。虽然起床后并没有感觉到口渴,不过体内仍会因为缺水而致使血液黏稠。如果这时喝上一杯水,不仅可以降低血液浓度,使血管扩张,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塞都有很大的益处。如果在饭前口渴得厉害,也可以少喝点开水或热汤,休息片刻再进餐,这样就不至于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了。
   【专家建议】
     吃饭时喝少量的汤是有益的,由于体内水分达到平衡,吃饭时就可以保证分泌充足的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但是,千万不可边吃边喝或用水、用汤送饭,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饭前一小时分几次饮水,每次喝的量要少,以一次200~300毫升为宜,十多分钟喝一次。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停留只有几分钟,很快就会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液中,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组织细胞了。

多喝水有什么好处

我们知道水有止渴的作用,很多人也都以为喝水只是为了解渴。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每逢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气温升高,我们的身体很容易散失水分,为了缓解体内“缺水”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大量饮水。但是,有的人因为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往往不会感觉渴,也就不会主动去喝水,致使身体经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的状态,只有等到口渴了才会喝水,殊不知这时喝水已经晚了。
    通常来讲,身体脱水的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佳、轻微头痛、皮肤潮红、胃部发热、口干、嗓子干、热耐受不良、尿色加深等。也只有出现轻度脱水的现象时,才会产生口渴的机制。而口渴机制不良、经常摄取利尿的咖啡、对水的味道不满意,以及酒精、参加锻炼、环境状况不佳等因素都会增加慢性、轻度脱水的可能性。孩子、老年人和运动员都是脱水易感人群,这些人往往不能充分表达渴感,或者不会感觉到口渴。
    一般情况下,我们喝水的欲望没有食欲强烈。只有在丢失占体重2%的水分时,才会感到口渴。正如我们活动剧烈或处在高温环境的时候,由于汗液增多,身体的水分也会随之流失。所以我们常常感到身体疲劳、乏力、劳动能力降低、口干舌燥。当我们损失占体重10%的水分时,就会影响到工作能力,往往表现出恶心、虚弱、谵妄、高热等不适症状。严重脱水的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皮肤起皱、身体摇摆、笨拙、眼睛下沉、视力模糊、皮肤麻木、肌肉痉挛、谵妄、排尿疼痛等症状。当我们损失的水分超过体重20%时便会危及生命。
    事实上,水除了可以解渴之外,还具有镇静、润滑、稀释血液、散热、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研究还证明,水与冠心病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炎热的夏季,更要时常给自己的身体“补水”,尤其是老年人,因为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而且血液黏稠度也较高。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再加上老年人常有夜间小便的习惯,所以水也会随之消耗。而夜间缺水是很危险的现象,常常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容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会出现急性供血不足,甚至会导致坏死。
    所以,千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切记喝水不只是为了解渴。我们应当养成及时、适时饮水的习惯。年老者常可见皮肤干燥、尿黄便秘,甚至还会出现“干燥综合征”等机体缺水的现象。但是,由于神经反射的迟钝,口渴的信号迟迟不会引起饮水的感觉,所以往往缺水也不知主动喝水,甚至有时口渴却不想喝水,中医称这种情况为“渴不欲饮”,这些均对身体不利。
   【专家建议】
  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一定要养成定时补水的习惯,即使感觉不太渴也要常喝些水,以便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垃圾。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可以说重视饮水是预防心肌梗塞发生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患有高血压的人更要多喝水,特别是夏季。每天早晨锻炼前喝500~1000毫升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病的发作。但是,喝水的速度要缓慢,以不感到胃胀为宜。平常最好养成喝茶的习惯,如金银花、菊花茶等都具有解渴消暑的作用。另外,患有糖尿病的人更要注意主动饮水,并将饮水当成一个习惯。每天的最佳饮水时间是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午餐前、午觉后或者下午三四点,以及晚餐前、晚上睡觉之前。每天坚持喝水7—8次,每次250毫升左右。需要提示的是,我们身体所需的水分量最容易在白开水或含水90%的饮料中得到有效的补充。而且,通过食用含水分高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也可以达到补水的效果。

夏季饮食健康小常识-冰冻西瓜不宜吃

每逢夏季,西瓜就成了人们首选的解暑水果。有些人在买回西瓜后,喜欢将西瓜放人冰箱里冰镇一段时间后再食用,认为吃这样的西瓜更凉快,更能起到解暑的效果,一些老年人也乐此不疲。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22岁的小王,在吃了冰冻西瓜后,突然感觉中上腹胀痛不适,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浑身乏力等症状,家人立即把小王送往医院,检查结果令小王及其家人惊讶不已,透视提示小王患的是肠梗阻。有人可能会怀疑,吃西瓜怎么能吃成肠梗阻呢?其实,这是完全可能的。中医理论认为,冰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寒性收引凝滞,所以吃了过多的冰冻西瓜很容易出现气血阻滞的症状。而且,寒凝气滞,还会导致脏腑经脉阻滞而出现剧痛;肠腑闭阻,胃肠之气上逆会引起呕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体与液体积聚于肠内则会使人感觉胀痛。
    不仅如此,吃过多的冰冻西瓜还能伤及脾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液分泌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对于一些消化机能减退的老年人而言,吃冰冻西瓜很容易导致肠道受到冷刺激,致使肠胃蠕动加快,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引起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另外,由于西瓜性寒味甜,在冰冻或是低温冷藏后,瓜瓤里的水分常常会结成冰晶,食用时,口腔很容易受到突然的刺激,致使唾液腺及舌部味觉神经、牙周神经迅速降温,严重时还会出现麻痹状态,这样会导致咽炎或牙痛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同时,咽喉黏膜遇冷收缩,抵抗力降低,使潜伏在咽喉部的细菌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感冒等病。
   【专家建议】
  夏天吃西瓜时,尽量不要冰冻,千万不可贪图爽口,否则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