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上圣宫碑记
太辛堡原有太白、药王、地母三庙。其中太白庙位于村东南隅,始建年代不详,曾在清光绪年间重修。庙中祀奉伯夷、叔齐、周贲三位尊神。世以慕其不食周粟、饿毙首阳之节义而崇奉。药王庙亦在村东南,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祀奉药王孙思邈,崇尚其仁医仁术、济世活人之美德。地母庙位于村西,祀奉大地母亲后土娘娘,俗称地母。源于先民之土地崇拜情结,尊崇厚德载物之义蕴。民间神祗崇奉,源远流长,为中华民俗文化鲜明特色。它寄托着生民对人生苦短、忧患痛苦之超拔解脱;于生存自由、永恒无限之向往追求。被人格理想化之神祗,是对善良美德之褒奖与弘扬,亦为尘世善行缺失之求索与补偿。
人世沧桑,晦明沉浮,三庙于五十年代之后,相继荒湮。悄然无闻垂半世纪之久。值此农村改革方兴未艾、物阜民康之际,村宿耆老抚今思昔,为恢弘民族文明,拯救历史遗存,追念先贤功德,倡导淳风向善,遂兴重建之举。此议公诸村民,阖村响应云从。阅月之间,规划实施,众擎易举,百事顺畅。新庙经公议集三庙为一体,名曰上圣宫。庙址勘定于村东北隅,座北朝南。濒温泉,临国道,依村落,向南山。地域宽敞,视野辽阔。斯庙既为诸神祗供养之所,亦作村民文化活动、休憩游览之地。崇台高踞,得阖村制高之点;殿阁错落,逾当年三处零落旧规。自癸未年元日发轫奠基,二月十二日破土动工,赖村民虔诚,倾力相助,八方支援,共襄其成。历时年余,庙工告竣。主庙三间,轩敞宏丽;配殿两楹,左右掖扶;厢庑六间,东西罗列。雕塑壁画,栩栩如生;丹漆藻绘,一皆鼎新。院落清爽整洁,花木扶疏可人。深井一眼,喷珠泻玉。庙门高耸,鸟瞰平畴。庙前通村大道,绿荫覆地,繁花缀枝,馨香弥漫。一隅小庙,原不与名山古刹争胜,然众手营造之美,亦足予小村风光增光添彩。
新庙甫成,聊属斯文以为记。
200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