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 蛾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石  蛾
    .
    [概述]
    概念  喉核肥大,质地较硬,不红不痛,甚则堵塞咽喉,妨碍吞咽和言语.称为石
蛾。
    石蛾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可有家族史。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脾气虚,气血
凝滞而致。古今一些医家将石蛾和虚火乳蛾混为一谈,为了学术上的统一,本节所述的
石蛾,不包括虚火乳蛾而致的喉核肿大,而相当于扁桃体生理肥大。
    历史源流  石蛾一名,见于清代的喉科专著,如《喉科秘旨》,《喉科易知》,《咽喉
指掌》,《图注喉科指掌》等书中均有记载。认为此病或胎生或因本原不足而致,其特点
是形类桃核不易软化,色不甚红,可以说,当时医家对扁桃体的特殊性已有了一定的认
识,区分出石蛾与其他乳蛾疾病的不同之处。这些论述,对后世医家认识乳蛾疾病,辨
证分型等都有一定的启发。   
    [病因病机]
    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其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感,虽邪不重,滞
留咽喉,曰久气聚血凝,邪消退后,气血凝聚不散,肿而为石蛾。
    [临床诊断]   
    症状:咽喉哽哽不利,睡眠有鼻鼾声,不疼痛。若石蛾大者,妨碍饮食.吞咽不便.
或说话含糊不清。
。  检查:喉核肥大,表面光滑,不红,触之略硬,挤压无溢出物。
    鉴别诊断:、石蛾应与虚火乳蛾、喉瘤、喉核菌相鉴别。虚火乳蛾多因风热乳蛾反复
发作,耗伤肺肾阴液,虚火上炎,蒸灼咽喉所致。其症咽喉微痒微痛,干燥不适,喉核
肥大暗红或不大,喉核上有细白星点,挤压时有黄白色脓样物从喉核陷窝处溢出。与石
蛾不红不痛,挤压无溢出物有明显不同。喉瘤多生于喉核表面,凹凸不平如桑椹样,或
可连及软腭,与石蛾之喉核肥大,表面光滑,无粘连有明显的区别。喉核菌常为单侧喉
核肿大,发展快,有溃疡.常侵及软腭及腭弓,或有颈部恶核。与石蛾双侧喉核肥大,
不红不痛,无溃疡等有明显区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
    证候:咽喉梗梗不利,睡眠或有鼾声,咽不疼痛,一般讲话吞咽无妨碍,喉核大甚
者,则可妨碍饮食,吞咽不便,说话含糊不清.检查见喉核肥大,表面光滑,不红,触
之略硬,挤压无脓溢出。
    病机分析:由于胎原不足,禀受父母之所遗,或因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感邪
后,邪虽消退,但气血凝滞不散,郁结于喉.故喉核肥大,不红肿,不疼痛。如喉核过
大,影响气体出入,故睡眠鼾声。喉核肥大,塞于喉间,则可妨碍饮食与言语。
    :,治疗    、
    (一)内治法  喉核不红不肿不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者,一般不需内服药物。若喉
核过大妨碍饮食语言,可配合散结消肿的药物,以缩小喉核。
    治则:行气化痰,散结消肿。
    方药:选用桔梗汤,:酌选加枇杷叶、陈皮、萎仁、射干、紫菀、海浮石等化痰利咽,
软坚散结之品。桔梗汤,方由桔梗、甘草组成.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配加化
痰利咽,软坚散结之品,则加强方中利咽祛痰散结的作用。
    (二)外治法
    1。烙法  石蛾肿大.影响气体出入,则可采用烙法,以作根本治疗(具体方法见总
论)。烙后吹以祛腐止痛药,如冰麝散、冰硼散。
  2。扁桃体摘除术。
  (三)民间疗法
  1.夏枯草15克,风栗壳15克.煎水服。有清肝火,散痰结的作用。
  2.昆布海藻煲黄豆  每次可用昆布、海藻各30克,黄豆150克,煲汤服食,加盐
或加糖调味即可。有清热消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3.海蜇马蹄汤  每次用新鲜海蜇50克.马蹄100-150克(去皮,切成薄片),煎
汤服用,有消肿散结,软坚化痰的作用。
    4.风栗壳煲糖冬瓜  每次用风栗壳20~40克,糖冬瓜30-60克,煎水代茶饮用。
功能收敛散结,去痰火,消瘰疬,适用于石蛾喉核肥大者。
    5.夏枯草煲瘦肉  每次用夏枯草6~12克,猪瘦肉30克,煲汤饮。有清肝解郁,
消肿散结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