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 催乳素(PRL)是腺垂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非妊娠、哺乳期血中PRL含量过高,便称为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部分是病理性的,另一部分则为可逆的功能失调。高催乳素血症在男性患者可表现为阳痿;女性患者则表现为月经失调、闭经、溢乳及不孕;少女可出现青春期阻滞。溢乳是指妇女于非孕期或产后,和产后哺乳断奶一年后,一侧或双侧乳房有乳液样液体自然溢出或被挤压而出。生育年龄妇女溢乳的准确发生率不明确,文献报道为0.1%一0.5%。 高催乳素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的“闭经”、“月经过少”、“不孕”等范畴。在古代医籍中虽无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名,但对溢乳症则有病案记载。如清代王旭高医案云:“……乳房属胃,乳汁血之所化,无孩子而乳房膨胀,亦下乳汁,非血之有余,乃不循其道为月水,反随肝气上人乳房,变为乳汁……”本案记录了非孕期、产后的溢乳症,并指出溢乳是血不循常道为月经,而反随肝气上人乳房为乳汁的病机。 (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生理 (1)病因 ①非垂体肿瘤性病因: 功能性(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是指未发现任何原因的下丘脑功能失调,即下丘脑对垂体催乳素细胞调节异常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 药物性病因:药物因素是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于药物的抗多巴胺的合成、分泌的作用或与多巴胺结合致使多巴胺减少所致。常见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利眠宁、眠尔通等)、抗高血压药(利血平、甲基多巴等)、阿片类镇静镇痛药(吗啡、海洛因)、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和雌孕激素复合剂)、灭吐灵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上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周围循环中甲状腺素水平低落,通过负反馈机制使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增多,从而刺激垂体泌乳素细胞增加PRL的分泌。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20%一30%伴有高催乳素血症,其原因是PRL的清除率降低或尿毒症时血中的某些因素干扰了多巴胺与泌乳素细胞受体的结合、多巴胺受体生成异常而使PRL分泌增加。 局部因素:如胸部手术、创伤、带状疱疹或慢性乳腺刺激等均可致高催乳素血症。其机制尚不清楚。 ②与垂体窝有关的病因: 垂体肿瘤:为重要而常见的原因,约占高催乳素血症的1/3—1/2。可分为泌乳素细胞瘤和非分泌性垂体肿瘤两种.前者因其泌乳素细胞不受下丘脑催乳素抑制激素(PIF)的控制而自主分泌PRL,使血PRL水平增 高;依瘤体的大小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mm)和大腺瘤两种。后者则因为肿瘤增大压迫垂体柄,使下丘脑的PIF运送受阻,达到垂体的PIF含量减少,以致垂体分泌过量的PRL。 空蝶鞍:空蝶鞍是指先天性蝶鞍横隔不完整致使珠网膜下腔扩大而进入垂体窝,垂体前叶或垂体柄被压,使下丘脑分泌的PIF运送受阻,以致垂体分泌过量的PRL。其他:颅咽管肿瘤、垂体柄创伤。 (2)病理生理:高催乳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其干扰的速度取决于PRL单体(小分子PRL)的比例,比例越大,影响愈严重;若大分子PRL(BPRL)及大大分子RL(BB—PRL)占主要比例时,虽有泌乳,但对生殖功能影响较小,甚至可有正常的卵巢功能,该类患者被称为假高催乳素血症。 ①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由于PRL水平升高,通过短反馈促进下丘脑多巴胺的分泌,后者有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的作用,GnRH分泌减少,脉冲消失,致使垂体FSH、LH水平下降,脉冲消 失。 ②对卵巢的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异常直接影响卵巢功能,轻则黄体功能不足(LPD),重则无排卵。除此之外,PRL还可通过其外周作用,降低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致使 雌激素水平降低。 . ③对生殖器官的影响:由于长期缺乏内源性雌激素的刺激而呈萎缩性变化。 ④对乳房的影响:可有一侧或双侧乳房溢乳. ⑤其他方面的影响: 多毛:高催乳素血症可伴有肾上腺来源的脱氢表雄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等雄激素合成及分泌增多,致使部分患者出现多毛、尿中17一酮类固醇排泄增多。 骨质疏松: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一是继发于雌激素水平低下,二是高催乳素血症对降钙素有抑制作用,以致骨吸收增多。高胰岛素血症:PRL直接刺激胰岛的p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2.中医病因病机 高催乳素血症属于中医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的范畴。本病的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女科撮要》曰:“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所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乳房属阳明胃经,乳头属厥阴肝经,经血、乳汁同源于脾胃,其排出、溢泻均有赖于肝气条达,疏泄有度;肾为月经之本,然而月经的调节又取决于肝,肝藏血主疏泄。因此,本病常见的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肝火上升;肝肾不足,冲任失养,封藏失职或脾虚痰阻,统摄无权,气血紊乱。 (1)肝经郁热:情志抑郁或愤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肝热夹冲气上逆,以致气血紊乱,血不循常道下注血海而为月水,反随肝气上逆乳房变为乳汁,导致乳汁外溢,月经稀少、闭经或不孕。 (2)脾虚痰阻: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或思虑劳倦,损伤脾胃,脾虚痰湿内生,痰阻气机,经脉受阻,冲任失调而致月经后期、闭经甚则不孕;脾虚不能摄血归经,气血逆乱,不得下注冲任,上逆乳房化为乳汁,导致乳汁外溢。 (3)肝肾不足:禀赋虚弱,肝肾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导致月经稀少、闭经甚则不孕;肝肾亏虚,肝失所养,疏泄失职则致气血逆乱,随肝气上逆乳房而致溢乳。 (临床表现] 1.症 状 (1)泌乳:非妊娠、产后哺乳期出现泌乳或断奶一年仍有乳汁分泌是高催乳素血症的标志,但泌乳者约30%不伴催乳素升高;反之,高催乳素血症也不是全部都伴有泌乳,这可能是血清催乳素含有能起免疫反应而缺乏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或大大分子催乳素成分的缘故. (2)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频发或月经稀发或闭经.由于闭经患者检查时发现有溢乳,所以临床上称为闭经一溢乳综合征。但也有一些患者仅有闭经而无溢乳,血中催乳素却升高。 (3)头痛、头胀:部分高催乳素血症是由垂体肿瘤所引起的,当肿瘤直径小于10mm时称为微腺瘤,一般无明显头痛、头胀症状;如肿瘤直径大于10mm(巨腺瘤)时,则可出现头痛、头胀等症状。 (4)视野缺损:由于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神经,可出现视野缺损的症状。 (5)不孕:轻度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仍可排卵,但基础体温则显示卵泡期长、黄体期短,孕酮水平低下等黄体功能不全的表现,不易受孕;即使受精也不容易着床。 (6)其他: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患者可有性欲减退、阴道干涩、性交困难以及烘热汗出等症状。 2。体 征 由于PRL抑制了下丘脑一脑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雌激素水平低下,而导致乳房缩小松软。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粘膜萎缩变薄、干燥发红或有小出血点,子宫也可萎缩变小.视野检查可发现视野缺损、偏盲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 断 (1)病史:患者可有闭经史,服用氯丙嗪、利血平、避孕药或手术创伤史,因此应详细询问月经史、末次妊娠及产后哺乳、药物使用等情况。并注意泌乳、头痛或视力异常等症状. (2)全身检查:要注意有无甲状腺肿大及肢端肥大的体征;并详细检查双侧乳房,用手从乳房周围向乳头方向挤压,观察有无乳汁分泌。泌乳常呈乳白色或水样,显微镜下可见脂肪球是确定泌乳的简单方法。 (3)妇科检查:长时间的高催乳素血症伴有闭经者,阴道粘膜萎缩变薄、干燥发红或有小出血点,子宫萎缩变小。 (4)辅助检查: ①血PRL测定:一般情况下以上午10一u时采血测定最能反映其真实水平;育龄非孕妇女,至少2次测定值>L 36nmol/L(相当30ng/ml,750mU/L),方能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将PRL正 常值的上限定为0。68nmol/L(相当15ng/ml,375mU/L),但目前临床上仍以前者作为诊断标准。 ②卵巢功能检查:包括阴道细胞连续涂片检查、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及血雌、孕激素测定等,可了解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患者一般都显示无排卵及雌激素水平偏低。 ③垂体功能检查:血促卵泡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处于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 ④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重要步骤,血TRH可能增高,甲状腺素T。、T+水平低。 ⑤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血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等水平可有升高,尿中17一酮类固醇排泄增多。 ⑥PRL兴奋或抑制试验:进行药物动态试验有助于鉴别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与垂体肿瘤.兴奋试验(丁RH、氯丙嗪)可了解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的储备力量,试验时PRL明显增高者提示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失调的可 能性较大。 丁RH兴奋试验:静脉注射丁RH 500/~g,15分钟后测血PRL水平,可增高达基础值的2倍以上,则表示是功能性的;若为垂体肿瘤,其rRH的PRL释放效应低于正常.氯丙嗪兴奋试验:肌注氯丙嗪25— 50mg后,一般在60~90分钟内PRL增加一倍,可持续3小时.阳性结果表示高催乳素血症可能是功能失调所致,因为垂体肿瘤患者的PRL分泌功能有一定自主性,较少受药物刺激的影响。 左旋多巴试验:正常人口服L多巴500mg,2—3小时内血PRL的水平下降至4mg/ml以下。如无明显下降,则表示PRL的分泌具有自主性而无抑制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垂体肿瘤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⑦影像学检查: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应常规进行头颅侧位X线摄片或蝶鞍正、侧位断层摄片以了解蝶鞍有无扩大、破坏,有无垂体肿瘤存在。头颅C7检查对诊断巨腺瘤和微腺瘤的准确率分别达95%和800A"-'90%,高分辨率者可发现直径为3mm的微腺瘤。MRI诊断垂体瘤的准确率与CT相仿。 ⑧视野检查:凡疑有垂体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此项检查,以了解有无因视交叉或视束受压、破坏所造成的视野缺损。 ⑨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颅咽管肿瘤。 2.鉴别诊断 (1)与下丘脑一脑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不孕的鉴别:主要依据是PRL水平的高低。 (2)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与垂体肿瘤的鉴别:可依据PRL的兴奋或抑制试验和CT、MRI检查进行鉴别。 (3)垂体泌乳素瘤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垂体泌乳素瘤患者的PRL水平一般可达 3.4nmol/L(相当于75ng/ml,1875mU/L)以上,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反应良好,瘤体能迅速缩小;其他类型的颅内肿瘤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其PRL水平鲜有超过前述水平者,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差,借此可以鉴别。 (4)空蝶鞍综合征:是指鞍隔不全或完全缺失,垂体扁且萎缩,蝶鞍内充满了珠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头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偶有溢乳,血催乳素略高于正常,而无明显内分泌功能紊乱.可通过头颅摄片、气脑照影、CT、MRI等检查鉴别;而且用溴隐亭效果不明显。 (预 防) 1。根据中医的病因,情志所伤,愤怒抑郁是导致本病的诱因之一。因此,妇女宜心情舒畅,豁达开朗,保持乐观情绪。 2。预防并及时治疗可以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各种疾病,提倡合理用药。 3。对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必须长期随访;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每半年复查PRL一次,每年进行蝶鞍正、侧位断层相或C7、MRI检查,以免遗漏潜在的垂体肿瘤;对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应定期随诊,及时发现肿瘤 的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 4.患垂体泌乳素瘤的妇女治疗后妊娠时,应警惕“妊娠垂体瘤并发症”的发生;妊娠期有少数患者可因垂体瘤突然增大,以致压迫视神经交叉而出现严重头痛、复视、偏盲’、视力减退或颅神经麻痹等症状;因此,从妊娠3个月起,每月应做一次视野检查,并注意有无头痛、视力障碍等神经症状;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以挽救视力。 (治 疗] 1.西医治疗 (1)对因治疗: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必须针对发病原因制定治疗方案。对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应给予甲状腺素治疗。由于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应立即停止用药,往往在停药短时期内泌乳即停止并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如用类固醇避孕药者一般于停药2—3周催乳素则恢复至基值水平。同时注意排除垂体肿瘤。 (2)药物治疗: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有溴隐亭、硫丙麦角林、麦角苄酯、溴隐亭SRO、溴隐亭LA等,最常用的是溴隐亭。溴隐亭是特异性的催乳素抑制剂,为来自麦角碱类的半合成产物。是一种多巴胺激动剂,能激活多巴胺受体,抑制垂体泌乳素的细胞增生与PRL的分泌。既可以用于泌乳素细胞瘤患者,又可以用于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 ①单纯性高催乳素血症: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左旋多巴及维生素B2等.溴隐亭:其用药方法有持续服药、间断服药及局部用药三种。 持续服药:一般每日量为2.5—10mg,常用剂量为每日2.5—7.5mg分次服,每次2。5mg。治疗开始时剂量宜小,可每次1.25mg,每日2次;7天后增为2。5mg/次,每Ft 2—3次,连续服用3—6个月或更长时 间。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头痛、头晕、乏力、便秘等。 此药对降低PRL水平、抑制泌乳及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非常有效。有报道,服药1周后血中PRL浓度即下降,2周后常无乳汁挤出,有73%一100%患者可于服药一个月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单纯性高催乳素血症用 溴隐亭治疗后的妊娠率高达70%以上.关于妊娠后是否停用溴隐亭的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继续服用至分娩,其理由是血中PRL在孕期中会升高,垂体组织会随妊娠月份而增大,如果有垂体肿瘤,肿瘤可能会突然增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影响视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中断使用,当基础体温上升,p—HCG显示阳性后即可停药,因为孕期用药从优生角度应慎重;孕期中一旦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可再服药。间断服药:每日服药两次,每次2。5mg,共服3周后停用。如月经于停药2周内恢复,则于月经来潮日重复另一疗程;间断服药4个疗程仍未见月经周期恢复或无排卵者改用持续服药疗法。 局部用药:吴学浙等报道,用溴隐亭2.5mg,每晚置阴道内,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与每日口服2.5—5mg者相比,血PRL同期下降的程度,二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溴隐亭可被阴道所吸收;由于药物不直 接通过肝脏代谢,可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胃肠道反应也明显减少,并可节约用药量,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用药途径. 左旋多巴(L-dopamine):该药在体内经过代谢变成多巴胺,可直接作用于垂体,降低PRL水平,缓解症状。对垂体泌乳素瘤无效。用法:0。5g,每日3次,连用半年。大部分患者治疗1个月后月经可恢复,2个月后溢乳停止或减少。 维生素B。:该药可能在脱羧及转氨基过程中起辅酶作用,促使下丘脑中多巴向多巴胺的转化,抑制垂体泌乳素细胞的分泌功能。用法:200—600mg/日,长期服用,可有一定疗效。 ②高催乳素血症伴发垂体腺瘤:使用溴隐亭治疗垂体腺瘤的适应证是:有微小肿瘤而希望生育者;肿瘤有浸润难以手术治疗者;肿瘤切除后血中PRL水平仍不下降者。 用法:用溴隐亭持续疗法。剂量为2.5mg,日服3次,亦可每Et 4次,视催乳素水平及视野检查而调整.溴隐亭治疗的排卵率达60%以上,恰当的治疗可于2—6个月内妊娠,微腺瘤妊娠率可达70.3%,巨腺瘤 妊娠率达37.5%.但在治疗的一年内应采用避孕措施,尤其是巨腺瘤;一年后重复C7扫描,若肿瘤消失或巨腺瘤缩小在蝶鞍内,则可妊娠。或用长效溴隐亭针(PaRlodelLAR)50—100mg/支,每月1支臀部肌肉注 射,注射后24小时、1周及4周测PRL水平;开始剂量为50mg,若PRL不下降或虽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者改为100mg;月经恢复、BBT呈双相或受孕后,根据PRL水平和C7检测垂体肿瘤的变化而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或减少剂量。该药对垂体肿瘤,尤其是巨腺瘤有较明显疗效。 (3)手术治疗:对于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效果良好,其目的是缩小瘤体、恢复正常视力及脑神经与垂体前叶的功能。手术方法是经蝶窦显微切除肿瘤。对微腺瘤的治愈率可达70%一75%;有学者主张对巨腺瘤最好在术前用溴隐亭治疗一段时间,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可改善手术的效果;术后残余瘤也常须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尚可用丁刀治疗垂体腺瘤。 2.中医治疗 本病有虚有实,虚者为肾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实者为肝郁、郁火、痰湿。虚实两端除均可导致闭经、月经失调、溢乳及不孕外,虚者常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神疲乏力等症状;实者属肝郁气滞的以精神抑郁、经前乳胀、胸胁胀满或少腹胀痛为主要特征;肝郁化热、肝火上炎者除有肝郁症状外,尚有心烦易怒、头痛、口苦咽干、便燥溲赤等症状;痰湿者则以胸闷腹胀、口中淡腻、纳呆便溏等症状为突出。 (1)肝经郁热证 查阅药方用法 查阅药味加减 查阅三反九畏 查阅疗效评定 证候 月经不行或月经稀少,乳汁自溢或挤压而出,精神抑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燥溲赤。舌嫩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 疏肝清热,理气调经。 方药 丹栀逍遥散(见“月经先期”节)去当归、煨姜,加夏枯草、龟板、麦芽。 若乳房胀痛有结块,加青皮、川楝子、荔枝核以理气散结;若兼有闭经加鸡血藤、赤芍、丹参、牛膝以活血通经。 (2)肝肾不足证 证候 月经稀发或闭经,伴有溢乳,不孕,头晕耳鸣,精神不振,腰酸膝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补肝肾,调月经。 方药 归肾丸(见“月经先期”节)加鸡血藤、首乌、麦芽。 若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则去菟丝子、杜仲,加生地、女贞子、龟板、地骨皮以滋阴清热。 (3)脾虚痰阻证 证候 形体肥胖,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乳汁自出或挤压而出,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滑或缓滑. 治法 健脾燥湿,豁痰调经. 方药 苍附导痰丸(见“月经后期”节)加石菖蒲、麦芽。 若闭经,加川芎、当归以养血活血;若纳少便溏,脾阳不振,加补骨脂、干姜以温肾止泻。 3.其他治疗方法 (1)单味麦芽30—60g泡茶,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可用于非肿瘤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 (2)针刺治疗:取穴百会、气海、天枢、大赫;不孕者加子宫;闭经者加血海;溢乳加膻中;面部痤疮者加行间。选用1.5mm针,隔日针刺一次,采用捻转补泻法,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12次为一疗程,月经来潮停止针刺。 (疗效判断标准] 1.痊 愈 血PRL降至正常,溢乳停止,停药后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闭经者月经来潮,月经周期恢复3个周期以上;垂体肿瘤完全消失者。 . 2.好 转 血PRL下降1/3以上,溢乳明显减少,月经来潮;垂体肿瘤缩小1/3以上者. 3。未 愈 血PRL无明显下降,垂体肿瘤无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者。 (现代研究进展) 1.临床研究 近十年来,各医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全国著名中医妇科教授罗元恺认为:临床上闭经一溢乳综合征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脾肾阳虚型;一为肝脾郁结型。前者体形肥胖,面色较苍白,月经停闭,乳房不胀,挤压有乳汁溢出,乳汁多少浓淡不定,易觉疲倦或头晕,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治宜温补肾脾阳气,可用肾气丸加白术、炒麦芽(可用至100g左右)。后者平素肝气郁结,脾气不运,形体不胖或消瘦,除闭经和溢乳外,,还可见生殖器官萎缩,卵巢功能低落;并伴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多梦。舌黯红,脉沉弦。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可用逍遥散加郁金、素馨花、鸡内金、生麦芽(用量100g左右)、生苡仁等。 张思佳等认为高催乳素血症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症,即肝郁肾虚;肝肾同源,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生殖,两者相辅相成;肾虚则不能发挥对肝的疏泄条达作用,反之,肝郁也会耗伤肾阴、肾阳而致闭经一溢乳。拟订了舒肝解郁,补肾健脾,辅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的治疗法则;自制仙甲冲剂(由柴胡、白芍、当归、仙灵脾、穿山甲、丹皮、麦芽、茯苓、夏枯草、牛膝等工5味中药组成),治疗高催乳素血症112例,并以溴隐亭作为对照。结果,痊愈者60例(血催乳素降至正常,复查3个月未复发,症状、体征消失),痊愈率为53.6%;其中9例妊娠,妊娠率为8%。溴隐亭组治愈率为56.2%,妊娠率为8.3%。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刘昌青等认为乳房属阳明胃经,乳头属厥阴肝经,经血与乳汁同源于脾胃,其排出、溢泻均有赖于肝气条达、疏泄有度。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与冲任相连;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内炽,迫乳外溢;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肝肾同司下焦,为冲任之本.肝肾之变,冲任应之;肝肾阴虚,不能化生精血,则冲不盛,任不通,乃成闭经.因而治疗本病宜滋补肝肾、清肝解郁;并自拟降乳汤(生麦芽60g,丹参、益母草各30g,茯苓、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连草、川断各15g,泽兰、白术、香附、仙灵脾各12g,丹皮、栀子、柴胡、川牛膝、陈皮各9g),治疗280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结果,显效率(催乳素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正 常,溢乳消失)为81.76%。 李克勤采用疏肝补肾、活血通络的治法,用肾气定经汤加味(熟地24g,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各15g,当归、茯苓、柴胡、荆芥穗、白芍各12g;酌情加桃仁、红花、麦芽等)治疗高催乳素血症34例.结果,88%的患者催乳素降至正常。 2.实验研究 日本学者福岛峰子在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伴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还用消呕宁建立高催乳素血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及各药物组分对血清PRL的影响。发现芍药甘草汤能有效地抑制PRL的分泌,特别是芍药末的作用更为明显。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5.妇科疾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