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态课多元化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5-21

常态课多元化

建始

每一位教师每天所面对的是常态课,有的教师终生都在上常态课,所以常态课应该是众生相,所以怎么样上好常态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常态课所反映的是原生性,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情怀、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学策略以及教育反思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如果常态课脱离重复昨天的故事的窘态,那么就要在多元化教学策略上下功夫。

常态课多元化是每一名普通教师要研究的话题,多元化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为学生创建多样化的教育策略,激活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策略一,将知识纲要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设计出知识纲要,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预习。有专家提出:“108010基本规则”,这种规则非常强大,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用10%的时间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再用80%的时间放在新学知识上,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些内容,再用10%的时间复习所学过的知识,这样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预习的办法很多,不一一赘述。

策略二,常态课更重视唤醒和调动

常态课突出的是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关注的是课堂环节的组织,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唤醒学生的学习本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行为链与知识要点链接,使之迅速实现学习目的的完成。 

策略三,设计和完成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

常态课的教学目标设置要简单明了、准确,不能照抄教学参考、复制网络粘贴,要根据知识要点设计,每一节课的目标都不会一样的。目标和知识要点不一样,目标是将知识要点贯彻给学生使之掌握的目的。

策略四,追求简单明了的课堂环节

教学环节没必要追求完美,可多可少,根据知识要点设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简单明了的环节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是关键,没必要美化教学环节,课堂环节是为了学生消化知识的,环节与节奏紧相连,教学进程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接受和效率。

策略五,教师的“教”是常态课中的关键

怎么教?是手把手教呢,还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亲口说、亲手做呢?毋庸多言,有效教学最忌讳的是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是将学生与知识对面,教师是这两者的搭建者、牵线者,引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这一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困境,此时教师提供思路,搭建平台,消解学生学习中困惑,带领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教师的“教”要根据知识要点的难易程度而定,有的知识学生能直接掌握就让他们自己掌握,知识复杂,涉及相关知识较多的,教师也不要直接告诉结论,要提供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

教师的“教”之所以关键是应该“以学定教”,“为学而教”。

策略六,课堂互动

课堂是双边活动,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缺一不可。不能是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看不见教师的的身影,死规定教师只允许教几分钟,是不符合规律的,应该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教师教的时间。课堂不仅要给学生学的空间也要给教师教的空间。教学是艺术,要有自由的发挥度,课堂应该是欣赏的课堂、活跃的课堂、理解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风生水起的教学,“活起来”和“动起来”的教学。互动应该是问题的互动,生命的互动,互动是为了师生互相关注,互相启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要有师生的互动,但要有度,不能只求好看,不求实效,花拳绣腿式的表演不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更不行,精彩的课堂教学要有深刻的内涵和学生理解。缺乏高效而深刻理解的互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策略七,课堂对话

课堂教学是有教师和学的对话而生成知识,完成学生的学习。

课堂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与文本的对话、生与文本的对话,。实际上就是生命之间的对话。对话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对话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讲解和理解,而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提升,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使学生积极、健康而富有情趣的学习和理解知识,达到学一知二、知三乃至举一反三的目的。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可以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同学的心得体会可以共享,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常态课多元化、智能化、精品化是教学最高的境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