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共同成长888 2013-06-15

原文出自《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龙骨一两半,牡蛎一两半,铅丹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茯苓一两半,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劈)。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孤云独闲按:
 
从方名推测,本方证应该是柴胡汤基础上加减而来,那么应该以少阳为主。原文虽没有举出少阳证,是因为简略,所以只重点列出少阳证之外的兼证,即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
 
惊烦、谵语,看似属于阳明重症,但未出腹满硬痛,燥屎不出,高热不退,所以不是阳明热实证,而只是热陷心包,所以合用龙骨、牡蛎、铅丹重镇止惊以治标,另用一味大黄泻热以治本。
 
小便不利,加上一身尽重,应该是太阳证未了,故用茯苓、桂枝、人参化气行水;生姜、大枣和解太阳。
 
当然,少阳证当用柴胡、黄芩、半夏,除热止呕。
 
综观本方,病机是太阳传膀胱致小便不利,少阳出现口苦、烦呕,更重要的是外热不传阳明,而直接陷入心包,出现惊烦谵语。
 
在具体应用中,又根据症状不同,而有所变化。案例均来自网络。
 
案例1:
 
1、体虚反复感冒
 
彭某,男,50岁,1997年8月6日初诊。反复感冒3年,屡服中西药无效。伴乏力,头昏,动则汗多,口苦无味,烦躁不安,胸胁微胀,常叹息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弦细。证为表里俱病,虚实互见。治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党参、龙骨、牡蛎各30g,柴胡、黄芩、半夏、桂枝、白芍各10g,大枣15g,炙甘草6g,生姜3片。3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忌生冷,调节情志。
 
复诊:乏力、头昏减轻,汗出微,精神、食欲皆佳,口苦除,余症均减,方已中病,效不更方。继服5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孤云独闲按:本例为邪入少阳为主,兼气血俱虚。患者低热,乏力,动则汗多,为气血虚弱,用桂枝汤加党参解表固卫;口苦,失眠多梦,是邪入少阳,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2、老年便秘
 
王某,男,65岁,1997年10月19日初诊。便秘反复发作5年,大便4~7天1行。诊见:神疲乏力,胸胁痞满,便秘,纳差,失眠,心烦,口苦咽干,头昏,舌红、苔厚,脉弦数。证属肝郁气滞,传导失司。治以调和营卫,疏肝解郁,补肾运脾通便。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炙甘草、柴胡各6g,人参、半夏、黄芩、桂枝、白芍、大枣、大黄、肉苁蓉、桃仁各10g,龙骨、牡蛎、火麻仁各30g。5剂,每天1剂,水煎服。
 
药后口苦、咽干、心烦、失眠好转,效不更方,继服5剂。大便每天1次,质软,纳增,精神佳。嘱多食水果蔬菜,养成每天排便习惯,并以麻仁丸和逍遥丸交替服用半年。随访2年无复发。
 
孤云独闲按:本病以肝郁气滞、化火伤津为主要病机。肝气郁滞,影响到脾胃升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继发便秘;老年肾气虚,则加重传导失司。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肝火,除心烦;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使津液下行;大黄再加肉苁蓉、火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本方有两点可取之外:一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肺清则津液下行;二是桃仁有活血之功,5年便秘恐致气滞血瘀,一药两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