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滞肝脉证与小肠虚寒证鉴别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02
寒滞肝脉证 寒邪外袭,凝滞肝脉,经气不利,气血凝涩不畅所致的少腹、睾丸冷胀坠痛等表现。又称“疝气”,属寒疝。

    小肠虚寒证 因阳气不足或外感寒邪,损伤阳气,阴寒内盛,小肠化物无权,清浊不分所致的小腹绵绵作痛,腹泻,小便频繁不爽等表现。

    病因

    寒滞肝脉证 外感寒湿,或犯生冷,或冒雨涉水,或房中受寒,凝滞肝脉,或寒凝阳郁,阳气不达周身,或触冒阴寒之邪,阴积于内,正邪相搏,气血凝滞失运,肝脉筋膜失于温养。

    小肠虚寒证 多因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损伤阳气,或外感寒邪,渐损阳气,或脾肾之阳不足,小肠失于温养,虚寒内生,或大病、久病、重病,耗伤阳气,机体阳气不足或素体阳虚,易感寒邪等原因,均可以导致小肠虚寒证。

    病机

    寒滞肝脉证 因阴寒凝滞肝之经脉,阳气被郁,不能外达以温养周身,则易出现肝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症状,其痛剧烈,来势迅速。肝脉过阴器,抵小腹,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若肝寒气逆,循经上攻,经脉拘急收引而发为巅顶痛,“惟厥阴脉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上颃颡,连目出额,故仲景止有厥阴头痛一证,治以吴茱萸汤者是也”(《圣济总录》)。寒凝阳郁,气化不行,水饮不化,则头痛伴有呕吐清涎痰沫,此即《万病回春》所云:“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症因脉治》亦说:“干呕吐涎沫,痛在巅顶,厥阴证也。”若阴寒日盛,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四末,则手足逆冷,甚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为厥证。所以《药症宜忌》说:“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若寒凝肝脉,寒疝日久,则常易郁而化热,转成热疝,正如张景岳所说:“疝气之病,有寒证,亦有热证,然必因先受寒湿,或犯生冷,以致邪聚阴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