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糊性语言在调查谈话中的运用

 卓越睿鑫 2013-07-21
模糊性语言在调查谈话中的运用
2013年7月5日 09:25   中国纪检监察报  
 

  模糊性语言是指内涵无精确意指,外延无明确概念的语言。它产生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和描述的不确定性。这种自然的普遍现象给模糊性语言在调查谈话中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模糊性语言在调查谈话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严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谈话技巧,是一种暗示、迂回的谈话方式,具有灵活性和试探性,其运用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调查谈话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语言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意识地使用模糊性语言将话说得委婉含蓄,比使用精确语言更有回旋的余地。运用模糊性语言进行谈话,谈话人员能随时掌握主动权,可进可退,还可使谈话对象造成判断失误。若运用模糊性语言恰当,点出的事实或情节属于案件关键性的问题,还能迅速击中谈话对象的要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模糊性语言在调查谈话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某领导干部因涉嫌受贿房产被调查,谈话前,夫妇俩人刚刚串了供,经过调查人员的攻心,被调查人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大谈自己多年来工作不容易,想得到组织的同情。于是谈话人员抓住时机问道:“你究竟干了些什么,你自己很清楚,你爱人也很清楚,组织也相当清楚。别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这些模糊性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谈话对象的作用,同时又不暴露调查进程。最终,在正确的谈话策略和铁的证据面前,被调查人心理防线彻底瓦解,供述了自己受贿和串供的全部事实。
  
  科学、艺术地运用模糊性语言,对调查谈话施展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谈话人员在运用模糊性语言时,一方面要结合案情、考虑双方对抗的程度;另一方面要分析谈话对象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去谋划谈话对策。另外,还要注意使用时机,过早或过晚使用都会失去模糊性语言产生的特殊效果。过早使用,可能使谈话对象摸清我们掌握的证据情况,还可能会暴露证据来源;使用晚了,起不到震慑谈话对象的作用。在调查谈话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被谈话对象反问的情况:“我不知道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如果你们有证据,可以拿出来吗?”在这种情况下,谈话人员如果正面回答,往往会暴露证据,使自己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如果使用模糊性语言可以轻而易举地反守为攻。以此让谈话对象明白,谈话人员已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积极配合是他唯一的出路。
  
  模糊性语言与精确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调查谈话经常受到时间、空间、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实践证明,使用模糊性语言不仅可以起到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客观体现谈话语境,使谈话更加准确和严谨,确保谈话过程的连贯与完整。例如,在制作调查笔录记录某些情节时,让被调查对象或案件相关人员回忆多年前的事情时,对细节的记录就不能忽略人的记忆能力有局限的客观实际。否则,看上去准确无误的笔录的真实性也容易被质疑,降低证据的可信度,严重的可能影响问题的定性。调查人员应准确记录被调查人交代的模糊性语言,确保在定性等关键点上保持高度一致,可以大大提高笔录的可信度。但无论是模糊性语言还是精确语言,总的原则必须逻辑严谨,情节合情合理,如果谈话对象或案件相关人员确认对多年前涉案的时间和情节记得很清楚,谈话人员应及时追问,让谈话对象或案件相关人员做出合理解释,一并记录在案,以增强笔录的可信度。因此,语言上的模糊和准确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即准确中包含着一定的模糊性,而模糊中又反映出一定程度上的准确。
  
  总之,在调查谈话中艺术地运用模糊性语言,能够有效促进谈话工作,将模糊性语言与案件相关信息恰当融合,适时合理运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纪委、监察局第三纪检监察室   虞宝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