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寒江读舟 2013-08-23

  很有趣的是,明代弘治的《兴化府志》讲述宋代风俗,也提到“家贫子读书”这句话。出家的风俗,在文献上还找不到直接材料,但是在“地理景观”一节我们已经讲过,宋代本区兴修和新建了不少寺院宫观,这些寺院宫观的修建,一定要以有人出家作为前提。宋代本区信佛风气很浓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到现在还能够看到很多捐金奉佛或者修造祈福的实物资料。现在流行于本区和东南亚的大峰祖师崇拜,也是宋代潮州民间信佛风气的流衍。

  再谈民间信仰。宋代福建民间信仰风气特别浓烈,《宋史。地理志》都说“其俗信鬼尚祀”。由于移民大量进入潮州,有不少福建民间信仰传播到了本区。例如妈祖信仰和陈元光信仰都在宋代就已经在本区扎根。

  妈祖的原型是五代宋初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巫女,传说她能用法术为渔民解决种种危难,死后受到渔民、船民信奉崇拜,到北宋末年就被神化为能够助顺安澜的海上女神。潮州最早的妈祖庙也出现在宋代,陈天资《东里志。疆域志》“祠庙。天后庙”条记载:“天后宫……一在深澳,宋时番舶建”,可见妈祖信仰在宋代已经传入本区。南澳岛的妈祖庙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番舶》建起的。另外,南宋修成的《临汀志》,记载着一座嘉熙年间(1237—1240)创建的三圣妃宫,说这座祭祀包括妈祖在内三位女神的三圣妃宫,是由往来汀江、韩江上的运盐船工建造的,它在潮州有一座祖庙。这条史料说明,南宋时潮州除南澳有妈祖庙外,至少还有一座妈祖庙。这座庙应该是移民所建,而往来韩江上的船工又把福建传入的妈祖信仰再从潮州传到闽西山区。

  陈元光是一位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事迹,我们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他请建漳州,又首任刺史,很受漳州人民的尊崇,死后被庙祀。到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陈元光被朝廷封为忠应侯,此后屡有加封,地位极为崇高。说明至迟到北宋中叶,陈元光已经从一位历史人物,被改造成为一位民间神明。这种信仰也随着移民的浪潮传播到潮州。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漳州陈元光祖庙获赐“威惠”庙额。只过了几十年,潮州也建了威惠庙。现在,潮州西湖葫芦山,还保留着一面《重修威惠庙题记》摩崖石刻。石刻文说:威惠庙日就圯坏,邦人无有身其职者。玉牒赵希蓬毕力就事,以嘉定壬 申三月朔兴役,逾年春告成。敬书以志岁月,六弟希(禾道)书。

  嘉定壬申即公元1212年。石刻说明,在嘉定壬申之前一段时间,潮州就有威惠庙。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宋代闽人移居潮州,促使了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向潮州迅速传播。

  宋元之交潮州的畲民在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文献已经极少提到本地蛮僚的情况。大概在闽人移民的大潮中,原来在本地相当活跃的蛮僚,也加速了汉化的进程。但是,他们并没有全部汉化。到南宋后期,这些很久以前就居住在本区的少数民族,又重新出现在文献上。这时候,他们被称做“畲民”。

  畲民的称呼,最早可能是出现在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记》中。刘克庄的文章说:凡溪洞种类不一,……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 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畲长技止于机毒矣 ,汀赣贼入畲者,教以短兵接战,故南畲之祸尤烈。二畲皆刀耕火耘,岩栖谷 汲,……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役,畲田不税(不纳田赋),其来久矣! 厥后贵家辟产,稍侵其疆;豪干诛货,稍笼其利;官吏又征求土物——蜜蜡 、虎革、猿皮之类。畲人不堪,诉于郡,弗省,遂怙众据险,剽掠省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