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圣解(六十八)

 永生道人 2013-08-23

道德经圣解(六十八)----萧天石

(2011-09-02 22:5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①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②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③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④

    【注释】

    ①“以”,今河上本无之。“祀”,敦煌本作“祠”。拔,引而出之,此言善行道者,立善无形,故无以拔。抱持不易,故无以脱。即其子孙亦世受繁昌。

    ②“修之身”以下各句“修”字,伯希和二四一七、斯坦因六四五三、归有光本皆作“脩”(修,俗亦作“脩”,整治也。《书》云“六府孔修”是)。各句“乃”字,皆作“能”。乃、能,义同。河上、王弼本 “修之”各句下,有“于”字。伯、斯二本均无,御注本亦无。又《诗序正义》引《老子》曰:“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邦,其德乃丰。”皆无“于”字。其德乃真之“乃”,敦煌本作“能”。下四句亦同。

    ③修之国之“国”,《韩非子》作“邦”,下句以国观国,韩非子《解老》亦皆作“邦”。刘师培谓此乃汉人避高祖讳而改,遂沿用至今。洪颐煊曰:“国当为邦。上下文身、真、家、余、乡、长、下、普皆为韵,此以‘邦、丰’为韵。”然今诸本皆作“国”,故从之。以上五句 “修”字,皆言修道也。

    ④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王弼本“然”上无“之”宇。哉,御注本无。

    总阐建立道化天下心法第一

    老子不但主道化人生,尤主张道化天下,使人共相与相忘于道德,并相化于道德;如鱼龙之相忘于江湖,神人之相化于天地也。唯化能化众化,受命于天,唯神也独化,唯道也独神。人皆知神之所以神,而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世皆知道之所以道,而不知不道之所以道也。故有物之物,有用之用,人莫不知;而无物之物,无用之用,人奠能知。能契之者,其唯圣人乎?

    是以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王弼注之曰:“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解固善矣,然非善之至善者也。盖善建者,乃善建其道,顺自然而行,无造无为,万物皆自化,故不拔也。亦即庄子所谓“建之以常无、有”也。善抱者,乃善抱其一,顺物之真性,无别无施,自成其成,故不脱也。薪尽火传,一脉相承不辍,故道统永不绝。正老子自谓“抱一以为天下式”也。此即庄子所谓“天下之常然”者是。常然者,即亿万世而永恒如是也。庄子有曰:“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其所以能如此,以有道行乎其中,而使其莫不皆自化也。

    道统圣脉,世世相传不绝,如昼夜之相代,永无尽期,其谁绝之? 故曰:[子孙以祭祀不辍],此子孙非指一我之子孙,而指天地万物人类大我之子孙。惟以我与天地万物人类,共生於道,而亦共合於道;各得道之一体而为人,各得道之一体之性而为性。故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及家国天下,莫不皆然!故尽我之性,即可推而至以尽人、物、天地之性;尽我之道,即可推而至以尽人、物、天地之道。是故圣人所建所修者道也,所抱所守者性也。修道则德立,德立亦即道立,道立则自能复其性之真,而完其天;如是则我与天地一体,与万物一性矣。是故修道之下手处,在由我一身起修,则扩而充乎宇宙,弥纶天地之间者,无莫非道也。

    故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一层一层推展开去,由一身以及於家国天下,五句皆言修道,修道以立德,乃及其功用也,然非有心为之也。老子虽仅言由一身起修,而未言心之与性与神;性既举[修之於身],则心性神自在其中矣。不但此也,且一举[道],则天地人之道,亦尽在其中矣。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善建善抱善修者,即賅全此三者而言!通天地人而一之,存乎其中者气也,行乎其中者神也,贯乎其中者理也,会乎其中者心也;而莫不皆合归於道;正所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亦即[无中生万有,万有复归无。]不明於此,则难期其能[止于至善]矣。是以老子又曰:[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以此者,即以道观也。於身心性命,家国天下,万事万物,不观之以神,而观之以道!贯而通之,尽在其中矣。余故曰:[一微尘中一宇宙,一刹那间一千秋。]能悟其中理,自解老子意,而可谓之为善建、善抱、善修、善观者矣!

    参证章旨第二

    观乎上文,当可会心于本章之圣义所在矣。历代解注《老子》者千百家,可观者亦复不少;兹特选辑苏子由与吕吉甫二家注,以供参证章旨之一助焉。

    苏注曰:“岂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脱者乎?’唯圣人知性之真,审物之妄,捐物而修身,其复充积,实无所立,而其建有不可拔者;实无所执,而其抱有不可脱者;故至其子孙犹以祭祀不辍也。身既修,推其余以及外,虽至于治天下可也,天地外者,世俗所不见矣,然其理可推而知也。修身之至,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皆吾之所及知也。然安知圣人以天下观天下,亦若吾之以身观身乎?岂身可以身观,而天下独不可以天下观乎?故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言亦以身知之耳。”

    吕注曰:“凡物以建而立者,未有不拔者也。唯为道者,建之以常无、有,则善建而不拔矣。凡物以抱而固者,未有不脱者也。唯为道者,抱神以静,则善抱而不脱矣。夫唯所建所抱者如此,则其传岂有穷哉?此子孙所以祭祀不辍也。世之所谓修德者,或修之于天下国家,而不知其本真乃在吾身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或修诸其身,而未有不能推之于天下国家者,故曰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也。庄周以为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其说出于此也。然则何观而修之身哉?以身观身而已矣。何谓以身观身?今吾观吾身之所有何自也?则知吾身之所自而有矣。又观吾身之所以观者,何自也?则知吾观之所自而观矣。既知吾身之所自而有,又知吾观之所自而观,则所以修之身者,已足于外也。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亦若是而已矣。古之所以藏天下于天下而无待者,用是道也。”

    综上二注,吕注较苏注尤精,且于庄子,吕亦较苏多所得。究老子哲学,而不深参庄子,便不足以通老子;欲深造乎老庄,而不精于易道,不能得易之神髓,则将愈参而愈远矣,即能倒背《道德》《南华》,亦无益也。善观老庄者,既须融通观之,尤须会之于言外,不可徒于文字中求,而自死于句下也。

    于修“观”字功法,庄子有言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能了乎此,则观之于身与家国天下之道,可以思过半矣。能善乎于观,以其道用之于建与抱,其道之真与要,亦无余蕴,而合乎天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