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读书体会

 飞雪549 2013-11-02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读书笔记

有朋友在我的博客中留过大致这样的话:有时候,校长的职业倦怠比教师还严重。

我完全能理解这样的意思,在接近20年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校长,他们诉说过这种倦怠,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了试图摆脱这种倦怠而又无法摆脱时的无奈。产生倦怠的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有普遍性的原因,也有具体环境具体个人的原因。

这个问题,这个严重的问题,让我一次次地陷入沉思:

事业的激情为什么会不是随着岁月而递增,反而会因为时光而消解?

有没有一种路径,可以消解职业倦怠,而永远保持良好而积极的状态?

有没有一种人生,永远有诗意,永远有热情,永远有创造的欲望,永远有不灭的理想?

我一次次地想到伟大的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这位伟大的校长,这位伟大的教师,为什么能够在一所学校里终其一生,创造了世界的教育高度呢?

在我没有担任校长之前,我就这么想,在我担任校长的第一天开始,我仍在想:要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去做校长。

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校长,不是什么都照着他的样子做。——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也是绝对不可取的。

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做校长,一定是一个有滋有味的幸福校长。——这是非常可能的,也是绝对可取的。

曾经简单地翻阅过《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但从今天起,我想,我要重新穿越这部著作,我要认真聆听伟大声音的召唤……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20093月第1版,20103月专购于莱州恒德书店。

2010531星期一

 1“校长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行政事务工作方面,他就有跟不上教育科学最新进展的危险。”P1)——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的告诫,我愿意把这个告诫作为座右铭,但我对这个“行政事务”的理解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2.关于“教育思想的领导”,大家都在说,大家都在引用,但是,如果认为校长应该用一套先在的教育思想去“指挥”学校,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教育思想”必须是学校中“生长”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只有从无穷无尽的现象中看出问题的相互联系,才会对学校实行真正的领导。P3)强烈认同!看出这种“相互联系”,从中提取并形成学校的教育思想,这才是真正的“思想的领导”。

3.“教学相长”这个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笔下是这样呈现的,它绝对不仅仅指知识的“相长”:“教育——就其广义来说——这是既包括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更新的一个多方面的过程。”P4)那么,如果教育者没有感受到“精神上不断充实和更新”,就不算是真正的教育。

4.领导者自身的精神富有是那样的重要的:“首先就要不断地自我充实和自我更新,使自己在精神上今天比昨天更富有。”P4-5

5“领导学校工作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P5)我绝对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以为,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一起研究某个问题”;虽然,“一起研究某个问题”是需要的。唤起这种兴趣,首先是树立一种精神,“精神”是学校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我看来,在学校里,没有比教师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事情了!而对于一位校长的“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唤起”更重要的事情了。

201067星期一

6.关于低年级学生与大自然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他十分反对“从最初入学起,我们就把儿童眼前通往大自然这个迷人世界的大门关闭了”(P6),“他们只是背诵描述这些美妙事物的枯燥乏味、苍白无力的词句”P6-7)。苏大师把“大自然”看作是思维的源头,智力发展的源头。他特别强调在大自然中发展词语,也就是发展思维。他认为离开了大自然,“词语是在缺乏鲜明形象的情况下进入他们的意识的。”(P7

7.真理永远不是只写在书上的,真理只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真理的“发现”。他说,“尽管这些真理是在教育学中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可是对我们来说,它们却是真正的发现,是我们自己的发现。”P10)——只有“自己的发现”,才是刻骨铭心的。我举双手赞成这个观点。

8沉到学科研究中去,沉到学生研究中去,教师职业的全部乐趣就藏在其中!苏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在创造性的思想诞生的过程中,“许多学校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的消极情绪,便会被对本职工作的浓厚兴趣所取代。”P12

9.没有行动的思想,那是一种怎样空洞的东西啊!苏大师说:“教育思想离开了具体的行动,就会变成不结果实的花。”P14

10.很喜欢苏大师用的一个词:“抽取”。他说:“从千万种日常现象中抽取出来的教育思想,才是教育创造的实质所在。”P14)在他看来,所谓“教育思想的领导”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抽取”。

11.苏大师认为,“没有提出问题以及寻找各种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愿望,那么任何时候也点燃不起这种探索的火花来。”P14-15)而,“只有当你想使自己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变得比现状更好的时候,只有当你因思考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结果而坐卧不安的时候,你的头脑中才会产生能够点燃创造性思想火花的问题来。”(P15)——这段话,似散文诗一般美!

2010615星期二

12.个人的创造与集体的信念是相融的。苏大师说:“哪里的教师能从集体的信念出发来看待个人的工作,哪里就会有创造性的劳动。”(P19)——我们学校开学前后的一段经历很雄辩地论证了这一点。而教师每个人的“个人创造”,“像一条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汇聚成集体技巧、集体经验的巨流”(P22)。

13.苏霍姆林斯基对于课堂的重视在校长中是极其罕见的。他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科研工作最紧张的时刻就是上课和听课:自己上课,听别的同事上课。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P23

对于校长是否要带班级,校长是否要上课(上课与带班级不是两个概念),前几年在各大媒体上的争论不可谓少,但终也争不出一个结果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虽然目前没有“上课”,更没有“带班”,但我十分敬重苏大师的观点,也正因此,在我的眼里,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大师”常年坚持每天两节的听课,使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源源不断!但是,苏大师的“听课”质量更胜于其数量,苏大师是善于从“大量的听课”中发现规律、寻找教育难题破解的校长,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即使整天在听课与上课,也无济于事。——“只有对一系列课作过分析之后,才能进而对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概括。”P23)——我十分心动于“概括”两字,一次又一次地心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人”(P10)。

今天,我们每一次重温苏大师,怎不汗颜:我们离“苏校长”有多远?

2010621星期一

14.学校工作的奠基石是什么?苏大师告诉我们:“教师掌握的知识,就是这样的一块奠基石。”(P29)——联系《给教师的建议》的诸多观点,对于“奠基石”三个字的理解会更深刻!“要想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教师懂得的知识就要比教给学生的多许多倍。”(P29)而且,他认为这是“学校的领导”的“实质”:“学校的领导实质上应从这里做起:使教师打下掌握教育技巧的坚实的知识基础。不打好这个基础,就既不会有创造,也不会有教育信念。”(P29

15.校长的使命是什么?苏大师给我们的建议是:“我认为校长的使命就在于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者。”(P32)这一点需要我去认真思考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16.对于“学生脑力劳动”的关注与研究,苏大师也是我们的楷模。事实上,没有学会研究学生,不能算是学会了教育。在苏大师的学校,“每年都举行讨论会,专门研究学生的脑力劳动”P30)。观察与研究学生,他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关注与研究:“学生顺利掌握知识的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的高低优劣应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个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教材非常快,甚到毫不费力,而另一个则困难重重?怎样才能使全体儿童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才能使‘机敏’的这个智力品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