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渊源 (一)楚人的形成和楚人建国 楚人的主体居民属于传说中苗集团的一部,或是楚蛮.但楚蛮部落的核心可能是源于中原炎黄集团中祝融氏后裔的一支. 1.楚人认定祝融是他们的先祖.而祝融是颛顼的后裔.<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有一事,说楚国的别封之君夔子因不奉祀祝融,楚王竟忍无可忍兴师问罪,把夔国灭掉了.这充分说明楚人把祝融作为自己崇拜的祖先.<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也就是说他背弃了当时已丧失人心的中原盟主殷纣王;转而亲附深孚众望的周文王.这是楚人的重要的转折之一.在他的率领下,楚人渐渐兴盛起来.这时候楚人居住在丹阳;这是一块宜耕牧之地,又是商朝和新崛起的周朝鞭长莫及之处.这就成为楚人早期的发迹的根据地之一. 当楚人到熊绎为首领时,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正式成为周的诸侯国之一,正式跻身诸侯国行列;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10年左右.这就是楚人立国的开始. 随着楚国的建立,楚民族也正式形成.楚民族是一个兼有炎黄集团和南蛮集团因子的混血民族.显现出与中原华夏民族不 同的特征. 2.楚国的疆域范围. 楚国建立后,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全盛时期,东可覆盖到安徽,江西,北可达河南中北部,西到巴蜀,西南可到云贵地区;包括湖北全境,南达湖南南部.因此楚民族成为在当时与中原华夏族同时并存的中国南北两大主要民族. 3.楚民族的 特征. 楚人尊风.楚人崇拜龙,但远不及凤之甚.风是楚民族的图腾.由于尊凤,因此楚人好以凤喻己或喻人.在先秦各族中是独一无二的.有一个传说;说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朝政,还下令要处死进柬者.大夫伍举求见,伍举请庄王猜个谜语说:"有鸟在于埠,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道: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在这个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鸣惊人"的故事中,伍举以鸟喻庄王,庄王则以鸟喻自己;这鸟不是别的非凤莫属.屈原也在他的诗中以凤喻己.说明楚民族之于凤有特殊的关系. 楚人好巫.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信鬼好巫,是 说出人崇拜的是多神,信仰万物皆有灵性.有着与华夏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屈原所作的很多的诗篇都可以这一特点,<九歌>,<招魂>,<离骚>等等. 楚人好乐舞.这或许与他们崇拜凤有着某种关联;楚人的乐舞借助跳动的声和态.抒发了楚人的艺术情怀,也显示楚人的艺术素养. 楚人的舞姿已在漫长的千年的流光中消失了;但楚乐恍若在耳.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庞大而完整的编钟;仿佛楚乐还在昨天响起.楚人最爱钟,尚钟之风,于楚为烈.诸侯都以鼎为宝器,九鼎是王权的象征;而楚国特偏爱钟,把它作为礼乐重器;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春秋晚期,楚王有"九龙之钟". 楚人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忠君爱国的情感. 在楚民族史上产生了许多忠君爱国的事迹.楚国的将帅,如有覆军之败,往往自尽以谢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是其代表,他知道楚国国灭后,身死汨罗江.可谓悲凉慷慨. 随着楚国兴衰覆灭.但楚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经过改造发展融入更广泛的汉文明之中;继续传承.在此之后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荆楚文化","湘楚文化","巴楚文化"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