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胀

 学中医书馆 2013-12-24
附件7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05~06 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题目:肺胀 时数:3 学时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了解肺胀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2、 熟悉肺胀的病因病机 3、 熟悉肺胀的类证鉴别 4、 熟练掌握肺胀的辨证论治 5、 了解腰肺胀的演变、预后及预防、调护 授课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教、学互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肺胀 授课教师:苏励 授课时间: 05~06 年度 第一学期 第三 周 内 容 教具、时间分配、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肺胀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2、熟悉肺胀的病因病机 3、熟悉肺胀的类证鉴别 4、熟练掌握肺胀的辨证论治 5、了解肺胀的演变、预后及预防、调护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肺胀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肺胀的分期 肺胀的辨证论治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 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一、定义:肺胀是肺叶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 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历史沿革: 肺胀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 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胀”。 病机 《金匮要略》“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 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 《诸病源候论·肺胀候》:“肺胀者,由风寒伤于肺,其气结聚所 成也。肺主气,候皮毛,劳伤血气,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 虚者,寒乘虚伤肺,寒持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 血败为脓。” 《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上卷·咳门》:“肺胀之病,皆因 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 症状 《金匮要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 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治疗原则 《医门法律·肺痿肺胀门》:“凡治肺胀病,以清肺热,救肺气, 俾其肺叶不致焦腐,其金乃生。故清一分肺热,即存一分肺气。 而清热必须涤其壅塞,分杀其势于大肠,令秽浊脓血日渐下移为 PPT PPT PPT PPT 妙。” 《外科正宗》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 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 《张氏医通·肺胀》强调“肺胀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 可救疗”。 《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 《本草经疏》六忌八宜: 忌敛涩、补气、生、燥热、酸、咸。 宜清热、消痰、降火、解毒、散结、甘寒、苦寒、辛寒。 治法方药 《金匮要略》肺胀,未成脓时,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 桔梗汤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 疗本病之要方。 预后 《金匮要略》: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张氏医通》:“肺胀危证,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胸中隐 痛,而喘汗面赤,坐卧不安,饮食无味,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 若喘鸣不休,唇反,咳吐脓血,色如败卤,瓮臭异常,正气大败, 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 面艳颧红,声哑鼻煽者,不治。” 三、范围: 现代医学范围:肺脓肿。其他如化脓性肺炎及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而表现肺胀证候者,亦可参考本篇辨 证。 四、病因病机: 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病位:肺 病理性质:邪盛的实热证 病理基础:成壅化脓 疾病四阶段:初期、成壅期、溃脓期、恢复期 五、类证鉴别 肺胀与风温 风温 起病急,发热咳嗽、烦渴伴气急胸痛,经正确及时治疗多 在气分而解 肺胀 1、咯吐浊痰,喉中有腥味甚则咯吐腥臭脓血痰 2、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抓住主症: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 5’,板书 PPT 图解 示意图 PPT 兼。 2、确定病性:邪盛的实热证 3、掌握分期: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4、辨清顺逆: 溃脓期是病情顺逆转折点: 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臭味 转淡,饮食知味, 胸胁稍痛,身体不 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 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煽,胸 痛,坐卧不安, 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 弯,脉短涩或弦急。 5 、知晓特异征候:舌下生细粒、验指螺、验痰 6、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A、血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 B、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痰培养有助于确定病原体。 如为血源性肺脓肿,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C、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野大片浓密阴影,其中有脓腔及液 平面,或见两肺多发性小脓肿。血、痰、X线摄片等检查不 但有助于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疾病的鉴别, 而且对本病的分期及预后转归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治疗要点 肺胀治疗大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 脓已成当注重排脓解毒。 (三)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初期 主症 + 风热症(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 口干鼻燥,舌 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用法 (二)成痈期 主症+痰热证(壮热,汗出烦躁,尿赤便秘,口干咽燥,舌苔黄 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千金苇茎汤剂量 石膏、知母用法 葶苈子、大黄:泻肺通腑泄浊。釜底抽薪法 (三)溃脓期 主症+痰热证(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 数或数实。) 治法:排脓解毒。 方药:加味桔梗汤加减。 桔梗、金荞麦根、黄芩用法 第一节课完 (休息) 启发提问:此时的主症是 什么,与风热证有关的临 床症状有哪些 启发提问:此时的主症是 什么,与痰热证有关的临 床症状有哪些 启发提问:此时的主症是 什么。 津伤明显,口干,舌质红,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 气虚不能托脓,气短,自汗,脓出不爽,加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 形症俱实,咳吐腥臭脓痰,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大便秘结,脉 滑数有力,可予桔梗白散。 (四)恢复期 主症+阴虚火旺证或气阴两虚证(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 口燥咽干。气短,自汗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委靡,舌 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治法:清养补肺。 方药: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阴虚发热,低烧不退,加功劳叶、青蒿、白薇、地骨皮等。 气阴两虚,食纳不佳,便溏,配百合、玉竹、太子参、黄芪、白 术、山药、茯苓等。 七、演变及预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 发展不致成痈;若在成痈期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 疗程较短。老人、儿童体弱和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气虚弱,或 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化。 如肺胀损伤脉络,出血量多,则按血证处理;若出血不止, 气随血脱,可导致厥脱。肺胀迁延不愈,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临 床表现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则形成肺痿。 八、预防与调护 凡属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者,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 节,以防受邪致病;原有慢性疾患,肺有痰热者,宜禁烟酒及辛 辣食物,以免积痰生热伤肺。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 未成脓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对于肺胀患者的护理,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记录 体温、脉象的变化和咳嗽情况,以及咯痰的色、质、量、味。注 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温。在溃脓后可根据肺部病位,予以 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或出现气随血 脱的危症,当按“咯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肺胀患者饮食宜 清淡,多食蔬菜,忌油腻厚味。高热者可予半流质。多吃水果, 如柑桔、梨、枇杷、萝卜等,均有润肺生津化痰的作用。每天可 用苡米煨粥食之,并取鲜芦根煎汤代茶。禁食一切其他刺激及海 腥发物,如辣椒、葱、韭菜、黄鱼、鸭蛋、虾子、螃蟹等。戒除 烟酒。 九、小结 肺胀是肺叶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 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蒸液成 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是肺胀的主要病机。肺胀病位在肺,病 理性质是邪盛的实热证。病理基础是成壅化脓。该病四阶段:初 期、成壅期、溃脓期、恢复期。肺胀治疗大法:清热解毒、化瘀 排脓。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当注重排脓解毒。 启发提问:此时的主症是 什么,与阴虚火旺证或气 阴两虚证有关的临床症 状有哪些 十、医案 王某,女,27 岁。XXXX 年4 月16 日初诊。 间歇性寒热,咳嗽已一月。开始突发寒热,无汗,鼻塞,咳 嗽,痰吐粘白,此后胸部作痛,寒热断续不清,入暮为甚,至晨 热平,延至两旬左右,近日发热加重,时时振寒,左胸剧痛如刺, 咳嗽及呼吸动作时加剧,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滑数。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首先分析病情,明确诊断。 患者起病较急,寒热、咳嗽、胸痛、与风温类似。但病延廿 多天不解,发热加重,时时振寒,胸痛较剧,咳吐黄绿浊痰,已 属肺胀无疑。 第二步:分析病变机理,确定病期。 病初寒热无汗,咳嗽胸痛,病机为外邪袭表,肺失清肃,辨 证属初期;近日高热振寒,胸痛加剧,痰转黄绿量多,病机为热 毒蕴肺,蒸液成痰,痰热瘀血郁结成痈,辨证属成痈期。 第三步:尚须做哪些相关检查 患者以咳嗽、发热、胸痛为主症,应注意与细菌或病毒引起 的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疾病鉴别。 1.为排除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炎,应做血常规、痰和血的 病原体检查、药敏试验,特别要重视胸部X 片的分析,并结合病 史及详细的体格检查,排除肺炎的可能。 2.为排除粟粒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应注意病史,询 问有无有关接触史,有无咯血、盗汗、乏力等结核毒性症状;仔 细分析胸部X 片,并做结核菌素试验,反复查痰找结核杆菌。 3.为排除支气管肺癌,应做胸部X 线体层摄片,必要时加 做痰脱落细胞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第四步: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为痰热瘀血蕴结的成痈期,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化瘀消 痈为法。 第五步:处方分析 处方:桃仁10 克 生薏仁15 克 冬瓜子15 克 芦根30 克 鱼腥草30 克 大黄8 克(后下) 桔梗10 克 黄芩10 克 山 栀10 克 银花20 克 连翘12 克 生甘草6 克 方取《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前方重在化痰泄热, 通瘀消痈;后方重在降火解毒,清肺消痈;另加大黄通腑泄热。 复习思考题: 1、肺胀的主要特征及病因病机 2、肺胀的辨证及治疗 3、《金匮要略》中治疗肺胀的方剂有哪些?各自的适应症如何? 边讲边提问 强调思维步骤 撰写人 苏励 教研室 中内 撰写日期 05-8-20 附件8 上海中医药大学备课稿 学院 教研室 中医内科教研室 课程名称 肺胀 教师 苏励 授课时间 05-9-20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肺胀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2、熟悉肺胀的病因病机 3、熟悉肺胀的类证鉴别 4、熟练掌握肺胀的辨证论治 5、了解肺胀的演变、预后及预防、调护 二、 教学重点、难点 肺胀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肺胀的分期 肺胀的辨证论治 三、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教、学互动 口授结合PPT,板书 一、定义:肺胀是肺叶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 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历史沿革: 肺胀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 吐脓如米粥者,为肺胀”。 病机 《金匮要略》“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 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 《诸病源候论·肺胀候》:“肺胀者,由风寒伤于肺,其气结聚所成也。肺主气,候皮毛, 劳伤血气,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虚者,寒乘虚伤肺,寒持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 积热不散,血败为脓。” 《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上卷·咳门》:“肺胀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 蒸化成脓。 症状 《金匮要略》: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治疗原则 《医门法律·肺痿肺胀门》:“凡治肺胀病,以清肺热,救肺气,俾其肺叶不致焦腐,其金乃 生。故清一分肺热,即存一分肺气。而清热必须涤其壅塞,分杀其势于大肠,令秽浊脓血日 渐下移为妙。” 《外科正宗》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 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 《张氏医通·肺胀》强调“肺胀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 《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 《本草经疏》六忌八宜: 忌敛涩、补气、生、燥热、酸、咸。 宜清热、消痰、降火、解毒、散结、甘寒、苦寒、辛寒。 治法方药 《金匮要略》肺胀,未成脓时,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桔梗汤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之要方。 预后 《金匮要略》: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张氏医通》:“肺胀危证,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胸中隐痛,而喘汗面赤,坐卧不安, 饮食无味,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若喘鸣不休,唇反,咳吐脓血,色如败卤,瓮臭异常, 正气大败,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面艳颧红,声 哑鼻煽者,不治。” 三、范围: 现代医学范围:肺脓肿。其他如化脓性肺炎及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而 表现肺胀证候者,亦可参考本篇辨证。 四、病因病机: 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病位:肺 病理性质:邪盛的实热证 病理基础:成壅化脓 疾病四阶段:初期、成壅期、溃脓期、恢复期 五、类证鉴别 肺胀与风温 风温 起病急,发热咳嗽、烦渴伴气急胸痛,经正确及时治疗多在气分而解 肺胀 1、咯吐浊痰,喉中有腥味甚则咯吐腥臭脓血痰 2、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抓住主症: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2、确定病性:邪盛的实热证 3、掌握分期: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4、辨清顺逆: 溃脓期是病情顺逆转折点: 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臭味 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 热,坐卧 如常,脉象缓滑。 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 饮食少 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 5 、知晓特异征候:舌下生细粒、验指螺、验痰 6、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A、血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 B、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痰培养有助于确定病原体。 如为血源性肺脓肿,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C、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野大片浓密阴影,其中有脓腔及液 平面,或见两肺多发性小脓肿。血、痰、X线摄片等检查不但有助于与细菌性肺炎、肺 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疾病的鉴别,而且对本病的分期及预后转归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治疗要点 肺胀治疗大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 脓已成当注重排脓解毒。 (三)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初期 主症 + 风热症(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 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用法 (二)成痈期 主症+痰热证(壮热,汗出烦躁,尿赤便秘,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千金苇茎汤剂量 石膏、知母用法 葶苈子、大黄:泻肺通腑泄浊。釜底抽薪法 (三)溃脓期 主症+痰热证(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治法:排脓解毒。 方药:加味桔梗汤加减。 桔梗、金荞麦根、黄芩用法 津伤明显,口干,舌质红,加沙参、麦冬养阴生津。 气虚不能托脓,气短,自汗,脓出不爽,加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 形症俱实,咳吐腥臭脓痰,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可予桔梗白散。 (四)恢复期 主症+阴虚火旺证或气阴两虚证(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气短,自汗面 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委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治法:清养补肺。 方药: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阴虚发热,低烧不退,加功劳叶、青蒿、白薇、地骨皮等。 气阴两虚,食纳不佳,便溏,配百合、玉竹、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等。 七、演变及预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痈;若在成痈期 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疗程较短。老人、儿童体弱和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 气虚弱,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化。 如肺胀损伤脉络,出血量多,则按血证处理;若出血不止,气随血脱,可导致厥脱。肺 胀迁延不愈,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临床表现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则形成肺痿。 八、预防与调护 凡属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者,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原有慢 性疾患,肺有痰热者,宜禁烟酒及辛辣食物,以免积痰生热伤肺。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 力求在未成脓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对于肺胀患者的护理,应做到安静卧床休息,每天观察记录体温、脉象的变化和咳嗽情 况,以及咯痰的色、质、量、味。注意室温的调节,做好防寒保温。在溃脓后可根据肺部病 位,予以体位引流;如见大量咯血,应警惕血块阻塞气道,或出现气随血脱的危症,当按“咯 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肺胀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油腻厚味。高热者可予半流 质。多吃水果,如柑桔、梨、枇杷、萝卜等,均有润肺生津化痰的作用。每天可用苡米煨粥 食之,并取鲜芦根煎汤代茶。禁食一切其他刺激及海腥发物,如辣椒、葱、韭菜、黄鱼、鸭 蛋、虾子、螃蟹等。戒除烟酒。 九、小结 肺胀是肺叶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 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是肺胀的主要病机。肺胀病 位在肺,病理性质是邪盛的实热证。病理基础是成壅化脓。该病四阶段:初期、成壅期、溃 脓期、恢复期。肺胀治疗大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当注 重排脓解毒。 十、医案 王某,女,27 岁。XXXX 年4 月16 日初诊。 间歇性寒热,咳嗽已一月。开始突发寒热,无汗,鼻塞,咳嗽,痰吐粘白,此后胸部作 痛,寒热断续不清,入暮为甚,至晨热平,延至两旬左右,近日发热加重,时时振寒,左胸 剧痛如刺,咳嗽及呼吸动作时加剧,舌苔薄黄腻,质偏红,脉细滑数。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首先分析病情,明确诊断。 患者起病较急,寒热、咳嗽、胸痛、与风温类似。但病延廿多天不解,发热加重,时时 振寒,胸痛较剧,咳吐黄绿浊痰,已属肺胀无疑。 第二步:分析病变机理,确定病期。 病初寒热无汗,咳嗽胸痛,病机为外邪袭表,肺失清肃,辨证属初期;近日高热振寒, 胸痛加剧,痰转黄绿量多,病机为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痰热瘀血郁结成痈,辨证属成痈期。 第三步:尚须做哪些相关检查 患者以咳嗽、发热、胸痛为主症,应注意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 癌等疾病鉴别。 1.为排除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炎,应做血常规、痰和血的病原体检查、药敏试验,特 别要重视胸部X 片的分析,并结合病史及详细的体格检查,排除肺炎的可能。 2.为排除粟粒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应注意病史,询问有无有关接触史,有无咯 血、盗汗、乏力等结核毒性症状;仔细分析胸部 X 片,并做结核菌素试验,反复查痰找结 核杆菌。 3.为排除支气管肺癌,应做胸部X 线体层摄片,必要时加做痰脱落细胞检查和纤维支 气管镜检查。 第四步: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为痰热瘀血蕴结的成痈期,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化瘀消痈为法。 第五步:处方分析 处方:桃仁10 克 生薏仁15 克 冬瓜子15 克 芦根30 克 鱼腥草30 克 大黄8 克 (后下) 桔梗10 克 黄芩10 克 山栀10 克 银花20 克 连翘12 克 生甘草6 克 方取《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前方重在化痰泄热,通瘀消痈;后方重在降火 解毒,清肺消痈;另加大黄通腑泄热。 四、 作业 1、肺胀的主要特征及病因病机 2、肺胀的辨证及治疗 3、《金匮要略》中治疗肺胀的方剂有哪些?各自的适应症如何? 五、 教后感 本章节内容临床少见,学生感性认识不多,故讲课时对肺胀的主要特征要重点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