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短打72死手拳第一路(1)(2)部分文字解释

 清源涵斋 2014-01-12
   

先说一段小插曲。

争论有好处,能使人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并使人谨慎做人,不致妄自尊大。

刚吕先生指出,古书上说绵张“前手如攥钱”,你却说“前手如捻线”,抄都不会抄!这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白。

绵张在对敌预备式时,是坐马拉弓。前后手握拳的方法是,拇指捏在食指关节缝上,来回捻动。不能紧紧握拳,那样会造成肌肉和神经紧张,影响反应的灵活性。也不能过于松懈,那样会措手不及。所以要轻轻捻动手指,刺激神经末稍,使自己身心随时处于“临战状态”。这个捻动手指的动作,古人用“攥钱”来比喻。明朝花铜钱,手里拿一枚铜钱花时,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钱,把它捻发出去。现在点纸币大体也是这个动作。但是“攥钱”这个词不大好理解,我们用“捻线”这个词来比喻,一听就明白。明朝人为何不用“捻线”来比喻那?那时候穿针捻线是小女子的事,男人不肖捻线,比喻拳法还是“花钱”来的气派。现在几百年过去了,说“攥钱”谁也不明白,还是说“捻线”通俗易懂。后手同样是捻动动作,但是手指头一勾一勾地,像弹琴。故说“后手如弄琴”,这不难理解。

下面书归正传,讲第一路。这是书稿,有插图,发到网上没图,请原谅。

张氏短打拳套路

第一趟

起势:坐马拉弓。头端面正,侧身,竖项,下颌收,口闭,舌顶上颚,但不要用力咬牙,以免颈部肌肉紧张。竖腰,微后弓。前脚微扣,后脚尖基本向前,跟实指翘,轻浮稳固。两脚弯曲,小腿前倾,重心在后腿。松握拳,拇指压在食指第二节上,高与肩平。左手在左肩前,右手在胸前。坠肘。前手如捻线,后手如弄琴,以免臂肩肌肉紧张。后手微后拉,前手略前撑,劲如拉弓,胸开背合,以便随时可以放箭将后拳射出。但不可过于露形。眼平视,打拳时,要看假想敌的印堂。不要看自己的手,看手必眼花缭乱。气沉丹田。打拳时,化吸发呼,但不可全部呼出,丹田始终存半口气。(图5-1-2

此式不可死站在原地,随即就向前走。

袁谭打躬:左脚稍滑进,随即右脚向右前方进半步身下蹲,两手抱拳拜进。设想敌双手扑来,向他左肩上方拜进。(图5-3)接着,向左前方进左脚管腿,左手板压他左脸,右手和右肩按压他左肩,向左脚方向压下去。(图5-4)右脚稍向右前方转步,重心移向右脚,双手继续下按,左脚回勾,把他摔倒。(图5-5

窝里炮: 设他左手打来,向右前方上右步, 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抱拳拜进,向右推他左臂中节。(图5-6)随即向左前方进左步,在这一步之中,左手拜掌,用手背向左前方打脸遮眼,。(图5-7)瞬间右手填拳打脸。顺势向左前方进三步,意在追击。(图5-8

元光手 设他左手打来,向右前方上右步,抱拳拜进,找他左肩。(图5-9)随即向左前方进左步,在这一步之中,左手背向左打他左脸。图5-10)右手向左打他左耳。(图5-11)随即向右拧身,左手打他右耳。(图5-12)再向左拧身,右肘横击他胸颈。这时左脚才落步,在一步之内,连续完成这一连串的打击。(图5-13)接着向右前方上右步,用拳背撇击他鼻子。(图5-14)提左步,左手拜掌,(图5-15)落左步,右填拳打脸。连带进右步。(图5-16

冷死手右手刁拿他右腕,进左“之”步,左掌插右肋,注意臂不要伸得太远,手指略曲。(图5-17)进右玄步,右肘打胸。注意双膝紧扣(图5-18)随着右脚向右前方落步,用拳背撇击他鼻子。(图5-19)提左步,左手拜掌。(图5-20)落左步,右手填拳打胸。右脚跟进。(图5-21

膝槌手设敌右手打中盘,我双手缠进,进右步,右手向胸前回绕,向上翻滚,变阳拳,向前搓压他右小臂而进。左掌在右腕内侧,左手封按他右肘,向前逼进,右拳即可打肋。(图5-22)进左步 ,左手扑脸下按,(图5-23)左手从他脑后转到胸前拿他右肘。右手向左下方旋切他脖子。同时左脚回勾。(图5-24

八门正行 右手向后勾牵他左手,上左步,左手打胸。(图5-25)随即左手向后勾牵他右手。上右步,右拳打胸。(图5-26)接着右手向后勾牵他左手,左拳勾打他右耳。(图5-27)左手向后勾牵他右手,进左步,右拳勾击他左耳。(图5-28)走这几步是通怀步,要腿胫相磨,保持跪膝态势。手和脚不是一比一的配合,打了四拳,走了三步。

五横手 :稍进右步,左手向右下方扣拿打来的右腕,(图5-29)同时上左步,抡起右拳向左下方栽击他左边太阳穴。(图5-30)随着左脚的落地,向左拧身,用右肘横击他喉或脸。(图5-31)进右步,右小臂竖起,用拳背撇击他脸。(图5-32)提左步,左手拜掌。(图5-33)左脚落地,右手填拳打胸。(图5-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