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宇宙观

 非常名5591 2014-02-24

老子的宇宙观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的"" ""的本性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 "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老子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还是要从研究""的属性和""的作用说起。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究竟是老子没有把道的属性和道的作用说清楚,还是老子认为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也是一个值得进一回步探讨的问题。

    1""之为物。老子指""是物质实体,是抽象的物质概念在五千言的《道德经》中是有明显痕迹的,老子在殷人五行说和伯甫阳阴阳说及掌握天文历法天体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观星时咏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古人观星,只凭肉眼,看到鬼宿星座里都是一些很小的星星,其中有四颗小星联起来象个小四边形。在四边形中间有一片模模糊糊的雾状斑点,古人称它为"积尸气"。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模模糊糊地看到它的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通过观察认为,它是物质实体。并且说:"穷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可以确信它是客观实际存在的物质实体。后来发明望远镜以后观察证实,古时称为"积尸气"的星座里有三、四十颗小星星。当时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21),我怎么知道宇宙是物质的,不是天神上帝创造的呢?就是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用肉眼观看,不仅是鬼宿星座的"积尸气""惟恍惟惚",就是夜空银河里的众多星体和银河以外宇宙空间里的许多星体,用肉眼观看不都是恍恍惚惚吗?  老子说:"其上不洁,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14)无头无绪的不易给它名称,只能回答说它不是具体的有名之物,是没有具体形状的形状,不是具体有名之物的形象。所以说是"恍惚"。根据自古以来宇宙发展变化的道路,驾御现实存在万物。   探索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根据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行规律,断定它是天地之母。 "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25)  老子哲学体系的""""""的统一体,说它有"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35),抓不往,摸不着;说它""它创生万物,作用是无穷无尽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牡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若存,用之不勤"(6),老子所说的谷神,像是""的化身,也像是太空中的元气。《汉书.律历志》中说:"太极元气,合二为一"。天地人未分化产生以前混合于一中。"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谙,故混而为一。一者像是太空中的元气,内涵着万物的始基,善引腹中元气者便能长生健康。老子强字之曰的"",内涵创生宇宙万物的始基,是物质性实体。恩格斯说:"由分化而产生的个体和种的有机发展过程, 是合理的辩证法的最令人信服的检验……这些事实可以说是证实了自然界中的辩证法,并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的时候,便束手无策。而在这里就必须用思维,因为原子和分子等等是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的,而只能用思维    来把握"(《自然辩证法182页》)。老子所说的太空元气和""也只能用思维来把握了,而"头脑里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自然辩证法第181页》)。

 

    2"反者道之幼。"是老子对""的作用即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概括。老子认为""是宇宙的物质基础。也是从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发现的。"吾何以知众甫之然载?以此"(2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老子在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发现,万事万物都存在相反对立的关系和相辅相成的转化道理,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二者又共处于一中。矛盾相反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二后相随。恒也" (2) 。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必定要向着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相反相成的规律,就是""的运动作用。所以"道冲,而用之又费盈也。渊兮似万物主宗"(4)。道虽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沉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需要依懒的力量。""的作用是能够从复杂的对立关系中掌握统一的关系,是它对事物所能起到的作用。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对立面斗争的结果。老子在2500年以前认识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一种力量,并且把这种力量指明是""的作用,"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思想。恩格斯说:"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是认识物质运动形式的源头,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奠基石。老子在无限有形物的多样性中找出了物质的统一,万物生于"",""含宇宙万物的始基;世界万物又复归于"",宇宙万物的一生一灭是""的一次运动过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34),整个自然界的发展,都是"道之动"的作用。""本身就是无限宇宙永不停息的生化过程。天地万物就是由相互对立斗争,相互依存转化的辩证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发展为不同形态的过程。而这种转化有其自身规律的准绳,绝非是神秘的不可知论。从此可以看出老子把""的物质属性和""的运动作用,还是说清楚了的。"道者,万物之注也"(62),又把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统一起来了。

    3"道法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的本性是自然。老子在观察自然界的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消灭都只是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运动,他把自然之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构成自然唯物主义。道是抽象的物质概念,创生万物。""是具体有形物的本性,是道在现实物质中的表现,蓄养万物,二者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都是物的本性,是物在其自身发展运动中的必然过程,是自然本身的必然性。"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遵道而贵德。道之遵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并不是谁给它封l尝的),而恒自然也(而是自然本身的必然过程)"(151),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它的始基物质,可以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既然已经掌握了这个根本,就会认识宇宙万物本身,既然已经认识了宇宙万物本身,就要坚守宇宙万物的这个根本。与2200多年以后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的"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是那么地相同。老子说:“天下有始,可以为天地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52),认识和掌握了物质运动形式这个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理,对处理人生和治理社会就不会出毛病。

 

   4、天人为一。老子考察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建立宇宙本体论哲学的目的在于探索救世方法,必然要落实到人生哲理和政治行为上去。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由人生论伸展到政治论。老子认为宇宙是逐渐生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人也是自然物的一部分,和万物一样,也从属于""的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人既然是自然物的一部分,人也应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行事,遵道而行,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背道而行,必遭凶灾。由于老子的"天人为一论"以天道推动人道,天人不二。“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16)。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按自然客观规律行事的重要性。"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夭,夭乃道,道乃久;殆身不殆"(16)。循道两行,就能终身不出毛病。老子主张,探索夭道的人就应该与夭道合为一体,探索物质本性的就应该与的物质的本性合为一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23),老子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伸展到人类社会里去。伸展到政治领域里去。这就否定了人类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人类社会的行动都是有意志有目的自觉行动。自然和自觉的差异,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子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矛盾的特殊性,是其宇宙观的直观性和辩证思想朴素性不彻底性的表现,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致结。但是对于老子以夫道推论人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应该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地具体分析。

    1)天道无私,"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天之道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已有,施为万物而不图报,事业完成了而不夸跃,正因为天道有功不夸跃,所以永远不会失去。正因为夫道无私,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它能够长久生存,"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7)。如果说老子对天之道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并且揭示了"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对立转化的辩证思想。但是以天道推论,人道的认识又否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更不曾认识到对立斗争的绝对性,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就难以坚持到底了。正如毛泽东借用唐李贺的诗句所表述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不能遵循"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去l办事,而是沽名钩誉起来,那便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l客观规律,最后定要导致"别姬"的绝境了。但是老子认为夫道无私,"功成身退,夫之道也"(9),人之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9) ,他所赞誉的古代社会的领袖"功成事逐百姓皆曰,我自然"(17)也是不乏其人的。汉初的张良和唐朝的李泌都是功成身退,口不言功的楷模。对当时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天道无欲。"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34)。老子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了从夏朝开始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私欲逐渐澎涨,建立了种族奴隶制王国以后,天下就不安宁了。他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知也,咎莫替于欲得"(46)。老子开始触到社会祸乱的实质根源――"私有制"。但由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局限他不曾认识到,也不可能认识到隐藏在社会表面背后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的动力,没有找出揭露矛盾积极斗争,解决私有制社会的救世之策,而是以消极软弱均态度得出和平过渡的结论。让人们没有私欲,使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就不能为世作乱了。并由此推导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3章)的救世之策。进而提出:“绝圣弃志,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赋无有”(19章)的见解,最后主张“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片面地认为人们若能减少私心,降低嗜欲,灭绝学术,天下就太平了的唯心史观。

    3)天道无为。听任万物自生自长,不干涉,不强制。"道恒无为,而无不为"(3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32),这是自然客观规律。天之道看起来经常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它不能作为的。这是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作用。老子认为人之道也应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行事,不要妄为。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学说。老子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伸展为人类社会的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其社会思想根源反映了农业小生产者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愿望。农业小生产者有他们自已的一部分财产,他们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多干涉和强制他们,认他们顺其自然地自由发展,有利于他们过着安静舒适的生活。老子的"无为"学说,既能为头脑比较清醒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接受,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也有利于实现农业小生产者的思想愿望。起到了缓解阶级矛盾的调和作用,是老子朴素唯物论宇宙观的产物。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于遵崇道家"无为而治"的方略,实行宰相制,君主处于虚位化的“无为”状态,没有具体的行政职责,宰相日理万机,处于“有为”的状态,御史监督宰相不能做坏事,君主就可以无为无所不为。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人民也得以修养生息。

    4)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73)是因果相关的自然规律。像一张广大的天网,虽然稀疏,但疏而不漏.老子认为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以"不争"""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渊博的哲理所凝炼出的智慧,观察现实社会中的变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事物经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转化的哲理,总结揭示出“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客观真理,进而提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的辩证认识论和方法论,揭示出“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66)的局部真理。是农业小生产者的经济特点及其阶级地位,在日趋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处在两军对垒的夹缝中的软弱思想,采取"辞让""退智"的态度的产物,但也不完全是软弱的表现,也具有处于弱者地位的斗争策略的局部真理。

    5)天道均衡。老子看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相互对立的矛盾中,又都具有统一性。昼夜交替,寒往暑来的自然现象,从直观看来都表现为一种均衡性。自然界的这种均衡统一,不是人为外为给予的,而是由事物自身运动表现出来的。老子以夫人为一的观点,把他从自然界得来的直观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阶级剥削、压迫,贫富对立的现实,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夫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老子也认识到,而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正是他对"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75)的概括批判。是老子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提出的均衡主张和愿望。但是老子在考虚如何实现这种均衡的分配主张时,并没有提出积极的斗争纲领,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唯有道者,是以圣人"。老子所指的"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的体道圣人,是农业小生产者的阶级要求的化身。因为农业小生产者他们不能代表主宰自已,一定要别人代表并且主宰他们。

    6)贵柔洼盈,以弱胜强。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亲身经历了周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并根据典藉史册记载夏商周以来的演变和人类则理的认识,以相互联系和转华观点,揭示了贵柔、洼盈,以弱胜强的客观真理何夹下之至柔,驰骋子夫下之至坚"(4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先。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7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66章)。老子以这些自然界相反相成的哲理,推论人道"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66)。对这些相反相成哲理的精辟概括,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属部真理。

    7)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老子认为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以天道推论人道,由于人的私欲的澎涨,迷失了本性,导致天下祸乱。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64),返回到人们走过头的道路,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发展,返朴归真,老子由想往到美化氏族公社式的纯朴安静的生活,是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的,不完全是循环倒退的社会历史观,也有其向往美好理想社会的进步意义。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宇宙观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但由于其唯物论宇宙观的直观性和辩证法的朴素性,特别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导致其"消极退让"的人生观,"无为不争"的政治观和带有循环意义的社会发展观,是他朴素唯物论宇宙观自发辩证法不彻底性的必然结果。

 

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

 

摘要

    “道”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关键词 老子 道 物质属性 运行法则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道”。“道”的本体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究竟是老子把道的属性和道的作用没有说清楚,还是老子认为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老子的“道”是物质实体,是抽象的物质概念,在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已有表述。老子在殷人五行说和伯甫阳阴阳说及掌握天文历法天体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观星时咏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古人观星,只凭肉眼,看到鬼宿星座里都是一些很小的星星,其中有四颗小星联起来象一个小四边形。在四边形中间有一片模模糊糊的雾状斑点,古人称之为“积尸气”。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模模糊糊看到它的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通过观察认为它是物质实体。并且说:“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可以确信它是客观实际存在的物质实体。后来发明望远镜以后观察证实,古时称为“积尸气”的是星座里有三、四十颗小星星。当时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21章)我怎么知道宇宙是物质的,不是天神上帝创造的呢?就是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用肉眼来看,不仅是鬼宿星座的“积尸气”“惟恍惟惚”,就是夜空银河里的众多星体和银河以外宇宙空间里的许多星体,不都是恍恍惚惚的吗?老子说:“其上不洁,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14章)无头无绪的,不易给它名称,只能回答说它不是具体的有名之物,是没有具体形状的形状。不是具体有名之物的形象,所以说是“恍惚”。自古以来宇宙发展变化之道驾驭万物,探索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根据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行规律,断定它是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宇之曰道”(25章)。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说它有,“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抓不住,摸不着”;说它无,它创生万物,作用无穷无尽。“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若存,用之不勤”。老子所说的谷神,像是道的化身,也像是太空中的元气。《汉书.律历志》:“太极元气,合三为一”。天地人未分化产生以前混合于一中。“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敬诰,故混而为一。”(14章)一者像是太空中的元气,内涵着万物的始基,善引腹中元气者便能长生健康。老子强宇之曰的“道”,内涵创生宇宙万物的始基,是物质性实体。

    “反老道之动”是老子对“道”的作用即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概括。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物质基础,也是从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发现的。“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在考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发现,万事万物都存在相反对立的关系和相辅相成的转化道理。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二者又共处于一中,矛盾相反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处,前后相随,恒也。”(2章)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必定要向着它的相反方面转化。这个相反相成的规律,就是“道”的运动作用。所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道虽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沉好像是万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所需依赖的力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对立面斗争的结果。老子在2500年以前认识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一种力量,并且把这种力量指明是“道”的作用,“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收臣”(32章)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思想。恩格斯说:“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是认识物质运动形式的源头,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奠基石。老子在无限有形物的多样性中找出了物质的统一,万物生于“道”,“道”含宇宙万物的始基,宇宙万物又复归于“道”。宇宙万物的一生一灭是“道”一次运动的过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34章)整个自然界的发展,都是“道之动”的作用。“道”的本身就是无限宇宙永不停息的生化过程。天地万物就是由相互对立斗争、相互依存转化的辩证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发展为不同形态的过程。而这种转化有其自身规律的情绪,绝非神秘的不可知论。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把“道”的物质属性和“道”的运动作用,还是说清楚了的。“道者,万物之注也”(62章),又把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统一起来了。

    “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老子在观察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消灭都只是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运动,他把自然之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构成自然唯物主义。“道”是抽象的物质概念,创生万物。“德”是具体有形物的本性,是道在现实物质中的表现,蓄养万物,二者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道”与“德”都是物的本性。“道之生,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并不是谁给它封赏的),而恒自然也(而是自然本身的必然过程)”(51章)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它的始基物质,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既然已经掌握了这个根本,就会认识宇宙万物本身。既然已经认识了宇宙万物本身,就会坚守宇宙万物的这个根本。“天下有始,可以为天地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52章)认识和掌握了物质运动形式这个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理,处理人生和治理社会就不会出毛病。

    老子考察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变化,建立宇宙本体论哲学的目的在于探索救世方法,必然要落实到人生哲理和政治行为上。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由人生论伸展到政治论。老子认为宇宙是逐渐一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万物一样,也从属于“道”的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也应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行事。遵道而行,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背道而行,必遭凶灾。由于老子的“天人为一论”以天道推动人道,天人不二,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其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按自然客观规律行事的重要性。“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循道而行,就能终身不出毛病。老子主张,探索天道的人就应该与天道合为一体,探索物质本性的人就应该与物质的本性合为一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23章)。老子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伸展到人类社会里去,伸展到政治领域里去,这就否定了人类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所致。但对于老子以天道推论人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应该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地具体分析。

 

    1、天道无私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天之道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已有,施为万物而不图报,事业完成了而不夸耀,所以永远不会失去。正因为天道无私,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它能够长久生存。“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7章)老子对天之道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揭示了“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对立转化的辩证思想。“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人之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咎”(9章)。他所赞誉的古代社会的领袖“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17章)也是不乏其人的。汉初的张良和唐朝的李泌都是功成身退、口不言功的楷模,对当时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2、天道无欲 “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34章)。老子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了从夏朝开始由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建立了种族奴隶制王国以后,私欲逐渐膨胀,天下就不安宁了。他认为“罪莫在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也,咎莫大于欲得”(46章)。老子开始触到了社会祸乱的实质根源 “私有制”。但他不曾认识到,矛盾运动是失去人类社会的动力,没有找出解救私有制社会的救世之策。而是以消极软弱的态度得出“知足之足,恒足矣”(46章)和“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的结论,提出“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3章),让人们没有私欲,使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就不能为世作乱了。并由此推导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3章)的救世之策。进而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 19章)的见解。最后主张“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的愚民政策。他片面地认为人们若能减少私心,降低嗜欲,灭绝了学术,天下就恢复太平了的唯心主义思想。

    3、天道无为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37章),这是自然规律。天之道看起来经常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它不能作为的。老子认为,人之道也应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行事,不要妄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伸展到人类社会,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除了他认识论方法论的根源以外,其社会思想根源反映了农业小生产者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愿望。老子的“无为”学说,既能为头脑比较清醒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接受,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也有利于实现农业小生产者的思想愿望,起到了缓解阶级矛盾的调和作用。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于尊崇道家“无为而治”的方略,实行宰相制,君主处于虚位化的“无为”状态,没有具体的行政职责,宰相日理万机,处于“有为”状态,又有御史监督宰相,使其不能干坏事,君主就可以“无为无所不为”,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韩非子以法解老,把老子“无为而治”学说看作是用术的总原则。君主掌握主要的权柄,事情分散在四方的臣僚身上,君主只要虚静地对待他们,臣僚们就会各自表现自己的才能。君主就可以敞开大门,接受他们的政见和政绩。韩非子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集结众人的才智、收缴总成果的策略。“无为”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窥视臣子的实情,可谓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  

 

    4、天道不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73章),是因果相关的自然规律。像一张广大的天网,虽然稀疏,但疏而不漏。老子认为,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以“不争”为“争”的辩证思想,是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渊博的哲理所凝炼出的智慧。他观察现实社会中的变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事物经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转化的哲理。总结古遗训加以阐述,揭示出“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客观真理。进而提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的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5、天道均衡 昼夜交替、寒往暑来的自然现象,从直观来看都表现为一种均衡性。自然界的这种均衡统一不是人为外力给予的,而是由事物自身运动表现出来的。老子以天人为一的观点,把从自然界得来的直观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阶级剥削、压迫、贫富对立的现实,老子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章)。老子认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现实,“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正是他对“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75章)的概括批判。这是老子代表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提出的均衡主张和愿望。但是,老子在考虑如何实现这种均衡的分配主张时,并没有提出积极的斗争纲领,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唯有道者,是以圣人”。老子所指的“为而弗者,成功而弗居”的体道圣人是农业小生产者的阶级要求的化身,因为农业小生产者不能主宰自己,一定别人代表并且主宰他们。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亲身经历了周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并根据典籍史册记载的夏商周以来的演变和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直观的影响,深化了相反相成道理的认识。以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观点,揭示了刚柔、洼盈、以弱胜强的客观真理。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先。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知能行也”(78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66章)。老子以这些自然界相反相成的哲理,推论人道“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66章)。对这些相反相成哲理的精辟概括,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局部真理。

    老子认为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以天道论人道,由于人的私膨胀,迷失了本性,导致天下祸乱。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复兴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64章),返回到人们走过头的道路,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发展,返朴归真。老子由向往到美化氏族公社式的纯朴安静的生活,是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的,不完全是循环倒退的社会历史观,有其向往美好理想社会的进步意义。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宇宙观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但是,由于唯物主义宇宙观的直观性和辩证法的朴素性,特别是以天道论人道,导致其“消极退让”的人生观,“无为不争”的政治观和带有循环意义的社会发展观,是他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自发辩证法不彻底性的必然结果。

 

  道家的生成论宇宙观与当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是如何认识世界,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观。世界观和认识论严格说是两门科学。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整体活动及其一般规律;认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认识活动及其一般规律。二者的关系是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既要把二者区别开来,又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方式,是认识论的方法论。任何认识活动的探索,归根到底都是思维方式的探索,任何认识活动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方法论是研究人们在各种活动使用的方法的科学。重点研究对象是认识论的方法论。而辩证法不是方法论,是辩证规律和辩证规律应用的科学,不能等同于方法论。

                     

    近代西方哲学是以构成论宇宙观认识世界并导致科学主义世界观。构成论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由不变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构成的近代以来科学界沿着构成论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促进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时代,开始认识到这种构成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把一个东西无限制的分离与结合,一便给出一切问题的答案,遇到很大困难。对许多问题难以说通。于是物理学家通过物理实验发现中国道家生成论思维方式的生成转化概念比构成思维方式的分离结合概念更有用。

 

    道家生成论宇宙观形成于公元前约五世纪。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从观察天象,“以阅众甫,执古之道,以御之有”的辩证思维方式揭示了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运行规律。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天才地回答了宇宙是怎样生成的,是怎样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通行本节40章),老子天才地猜测生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即“视之观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论,故混而为一”(同上第14章)无形无象的存在物。“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回道”。(同上节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上第42章)道的运行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同上第25章),“大”指空间的度量,“逝”指时间的延续,“远”指时间与空间广延的复合概念,反通返“反者道之动”(同上第40章)。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运行规律,具有相反相成生生不息永无穷尽的辩证功能。生成宇宙的机理是阴阳交感生化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上第42章)”大道汜兮,“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同上第34章)老子的生成论宇宙观及其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产生于2500多年前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从现代宇宙科学一系列重大天文发现的论据证明,宇宙确曾有过一个混沌粒子态的初始混沌阶段到天体出现的演化过程。而且宇宙粒子确有阴阳交感转化的属性,由气态演化为固体物质形成天体。特别是老子对生成宇宙本原”“道”的形态和特征的描绘论述,与世界众多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的“量子”“粒子”和光子复合体都惊人的相似。使现代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都不能否认老子揭示的生成论宇宙观及其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不愧为宇宙学和物理学的伟大先躯。本文的目的不是研究物理学和宇宙学,而是要研究老子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认识论的方法论。

 

    老子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奴隶社会后期,能够科学地揭示宇宙是怎样生成的,是怎样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特别是他所描绘论述的生成宇宙本原的“道”的形态和特征,与众多观代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的始基物质相合的结果,告诉我们对老子认识论的方法论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老子生成论宇宙观及其思维方式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同上第21章)从古到今,人们对道的观念源远流长追述不绝。继承先哲们的表述领悟道的奥秘。“执古之道:以御之有。”把握自古就存在的道,驾御当今存在的现实事物,认知“可道之道”领悟道的自然规律。超越具体事物的局限,认知“恒道之道”判定道的物质性。“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同上第14章)认知道的物质性,把握道的运行规律,就能认识宇宙生成演化的初始状况。老子探求天道,认知宇宙生成的所以然,所关注的是开发人的生命智慧的潜在价值,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升华完善人的思想境界。实现人类的最终利益。老子生成性宇宙观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同人类的最终利益具有一致性,人的自本性同宇宙万物一样,处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悟道以生命的生成为开端,达到升华人的生命价值。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天道的自然规律是“和”的相应相求,理想的人性应与天道的“和”相合。人道合于天道,即“和合”构成老子特有的“和合生成”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思维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思维与物质运动具有一致性。但是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无限复杂的矛盾。思维与物质的自然本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总体上社会实践状况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近代西方哲学构成论思维的科学世界观,所蕴含的本质主义,认为本质是既定的存在。20世纪的60年代的现代哲学家发现近代哲学的科学世界观的本质主义抽象掉了人的生活主体和一切精神文化的东西,从人学出发追问近代人学导向人的生活主体失落的原因,试图把失落的主体精神和文化寻找回来重新融入世界。但是这种建设性的目的,使得现代哲学保留了某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形式,与近代哲学之间仍然呈现出某种联系。60年代以后,也就是西方世界发起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前夕,随着解构主义的兴起,西方现代哲学才直接从思维出发解构传统的思维方式。他们不仅批判近代哲学,而且也指责他们之前的现代哲学。称自己为后现代哲学。这种后现代哲学的解构主义的确是解构传统思维方式,转向生成性思维方式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但是他们提出人的本质在于没有本质,或者根本就不能说人存在本质。是一种非常极端意义上的生成性思维方式。他们的生成性思维和生活世界观,是指自在的、自发的,日常生活,私人化的活动领域。西方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成观,是理论与实践混沌未分的日常生活。在他们的视野中一个混沌自在的世界,虽然能说明人的自由,个性和生成性。但却很难找到共性、普遍性、规律性和确实性。在一个没有确实性的世界,生成性虽然消除了限制,但却没有方向。这种生成性思维和生活世界观最终必然导致相对主义,陷入困境。是他们这种与马克思哲学不同的生成观和生活世界观,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尽管西方现代哲学的各流派都拒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向生成性思维转换。但是,这种转换的动机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要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修复、调整和改良。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进行的。其目的是把资本主义制度从已经陷入的因境暂时解脱出来。他们要求取代形而上学思维形式的原因,也是由于这种思维形式本身也已经陷入了危机的因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他们也意识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造修补改良。与原有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哲学思维方式同样需要进行调整和转换。由此西方各国出现了许多批判资本主义思潮。甚至出现了激烈地批判思想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批判资本主义。而他们的批判实质上都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但是对这些激烈的批判思想家要求对西方哲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甚至要从根本上改变哲学发展方向的思潮。也不应简单地于以否定或对立。而应该着眼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过程,是解决思维与存在之间无限复杂矛盾的过程。站在时代的至高点上看到社会政治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在呼唤新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到底在那里,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深思。

                  

    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一致性。与西方现代哲学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观和生活世界观,是从人的对象性来看待人的生活的。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因为人在生活实践中必然受到对象的制约。受到它物与他人的制约,即受到自然界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人又是感性存在物。不是像动物那样被动的接受对象的制约,是在感性活动中能动的表现自己,主动地去接受对象的制约,是由于对象被纳入人的活动系统中,对象才制约人。只是由于人在创造对象的过程中,对象才限制人。马克思认为恰恰是这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劳动)才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劳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自觉地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自我生成的过程。在劳动中不仅创造对象,而且在劳动中不断改变对象并不断地改变完善自身。正是基于对劳动对象化活动的此种理解,马克思才把生产称为生活,才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类生活作为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等用语。所以说马克思所说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人的生成性既非本质既定的,无创造的,也非虚无的无任何确定性的。而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马克思生成性思维的核心是继承创造。这种生成性辩证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重过程而非本质。宇宙物质世界的演化是个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个过程。是创造发展变革的过程,而非既定本质的存在。任何事物的本质是在生成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空间生成的显现;重联系而非孤立的实体。任何事物的实体都不是封闭孤立的存在。都处在与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而近代科学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单子要素组成的;重创造而非预定。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的生灭变换是发展变化和创造。未来不可能预存于现在。本质主义也承认世界的生灭变换,但它却认为本质在过程之先便可预知,这样的过程,不是生成,而是流程。即无发展也无创造。现代哲学认为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重个性而非同一。即然本质是生成的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创造是不可预定的,个性和差异是实际存在的,抹杀个性和差异,只能导致权威主义,等级秩序,最终消解创造,否定生成;重具体而非抽象主义。哲学主要关心的是与人的生活相关的具体事物。马克思要求从现实出发,把具体事物放置到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情境中研究探索,而非抽象主义、本质主义就是抽象主义;重非理性而非工具理性。近代哲学的本质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联系的。本质主义不仅设定了世界和人的理性本质,而且将理性工具化。把人变为统治的工具的同时,也成为奴役人的工具。

 

    人类历史活动的实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实践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任何理论都要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发展变化,实事本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对新的社会历史活动作出新的理论解释。老子的和“合生成”性宇宙观的思维方式不仅与马克思的生成观和生活世界观具有亲合性,而且是勾通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转型的桥梁。在西方激进批判思想家要求对现代哲学进行根本性改造和他们要求取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修复调整改良,和社会主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活动,呼唤“和合生成性”思维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悟本达道,推动三大改革的超越、创新、发展。在改革实践中探索人类理想的社会形态和取代规律,实现自由的、自觉的,劳动联合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