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悸

 学中医书馆 2014-03-26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   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5.病机转化心悸以虚为主,其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如心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心血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阴虚,心阴虚El久致心肾阴虚,心阳虚日久可致肾阳虚等等;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又可致气血不足,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等。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或郁而化热,扰乱心神等,都可因虚致实,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至晚期五脏俱损,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   2.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脉象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或参伍不齐,或乍疏乍数,或忽强忽弱。   4.常有情志刺激及劳倦、饮酒等诱发因素。   5.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   二、鉴别诊断   1.胸痹胸痹虽有胸中窒闷不舒、短气,但以心痛为主要症状,心电图上多有ST段改变。而心悸仅以自觉心跳剧烈,胸中不适,惊惕不安,不能自主为特征,心电图上多有心律异常。   2.奔豚奔豚发作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但发自少腹,上下冲逆;而心悸系心跳异常,发自于心。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惊悸与怔忡惊悸与怔忡同属于心悸,但二者有区别。惊悸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发作持续短暂,以实证居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以虚证居多。但两者又有密切关系。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怔忡患者,又容易受外惊所扰,而使病情加重。   2.辨标本虚实心悸属本虚标实之病,而以本虚为主。凡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出,易感冒者属气虚;心悸头晕而面色不华者,属血虚;心悸盗汗,口干潮热者属阴虚;心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心悸胸闷,胁腹胀气,遇情志波动,症状加重者属气滞;心悸唇暗,舌有瘀斑,脉结代者为血瘀;心悸体丰,恶心纳呆,舌苔腻者属痰湿;心悸舌苔水滑,或肢肿而浮,尿少者属水饮。   二、治疗原则   由于心悸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故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行气化瘀、化痰涤饮以及养心安神、重镇安神等均为心悸的治疗大法。虚当补之,实当泻之。若久病,虚实夹杂,病机复杂者则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若出现心阳暴脱的厥脱、抽搐等危候应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抢救措施。   三、应急措施   1.脉率快速型心悸(心率≥120次/分)   (1)生脉注射液20~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一40ml中静脉注射,连用3~5次多能控制病情,继以每日2次,巩固疗效。   (2)强心灵0.125~0.25mg,或福寿草总甙0.6"-0.8mg,或铃兰毒甙0.1mg,或万年青甙2~4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日2"-'4次。   (3)苦参注射液2ml肌注,每日2~3次;苦参浸膏片3~5片,1日2~3次口服。   2.脉率过缓型心悸   (1)参附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一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日2~3次,或以大剂量静点。   (2)人参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静脉注射,1日2~3次。   (3)附子I号注射液2.5一-5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10~25ug,1日1次。   3.脉率不整型心悸   (1)常咯林0.2g,每日3~4次,病情控制后,改为每日1~2次。   (2)福寿草片,每次1片,病情顽固者每次2片,每日2~3次。病情控制后每次1/3~1/2片。 .   四、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证候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舌苔薄白或如常,脉数或虚弦。   证候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则心中惕惕,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脉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本型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   治法 益气养心,镇惊安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平补镇心丹加减。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怀山药、生地黄、熟地黄、肉桂、炙远志、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茯神、炙甘草。   病由心胆气虚而心悸易惊,故当益气养心壮胆治其本。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心壮胆,是为君药;山药、生熟地、肉桂调补阴阳,辅君药益心壮胆扶正为臣药;生龙骨、生牡蛎、磁石重镇安神定惊,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壮胆以安神定惊,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心气虚者,加黄芪;心阴不足者,重用酸枣仁、五味子,并加柏子仁;痰浊蕴热见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或加味温胆汤加安神养心之品。   (3)临证参考本证亦可用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治之。在药物治疗同时当配合心理治疗,并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2.心气不足  证候 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动则心悸,静则悸缓,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心气不足,不能鼓动血液正常运行,心失所养,则心悸气短,脉细弱;清窍失养,则头晕乏力;气虚而表卫不固,则自汗;舌淡红、苔白均为心气不足之征。   治法补益心气,养心安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五味子汤加减。药用五味子、黄芪、人参、麦门冬、玉竹、沙参、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炙甘草。   心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心之脉络失养,故须补益心气治其本。方中人参、五味子、黄芪补益心气为君药;麦门冬、玉竹、沙参补心益阴,合君药可使心之气血阴阳和调为臣药;心主神,心气虚,神不守舍,故用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宁心安神以定悸为佐药;炙甘草既可益心气,又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2)临证参考本证亦可用炙甘草汤加减。由于心气不足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退,可加人参皂甙片、福寿草甙片或用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或重用黄芪至30g;气虚症状明显者,可用肉桂或附片3~5g,取少火生气之意,增加益气药物的效应。   3.心脾两虚   证候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或纳呆腹胀,便溏,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则纳呆腹胀便溏;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亏,周身失养则倦怠乏力,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心血失养,血不养心,心神失守则见心悸气短;舌淡红、苔薄、脉细弱亦为血亏之征。   治法 益气健脾,补血安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归脾汤加减。药用炙黄芪、人参、白术、生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心悸,故当补益脾胃,养血益心以安神。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补益后天之本,鼓舞气血生化之源,故为主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助主药补养心血而安神为辅药;茯神、远志宁心安神以定悸,木香行气悦脾,以防补养药壅滞碍胃为佐药;甘草既可健脾益气,又可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2)加减纳呆腹胀者,加陈皮、谷麦芽、神曲、山楂、枳壳、鸡内金;乏力、气短、神疲者,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失眠多梦者,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   (3)临证参考本证多由思虑劳倦过度,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以及心血暗耗所致,临床常为功能性心律失常,因此起居有节,劳逸有度,睡前避免不良刺激,为辅助治疗措施。   4.心阴亏虚   证候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或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阴血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阴亏虚,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易惊,心烦失眠;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El干盗汗、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治法 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方药运用 .   (1)常用方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用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门冬、丹参、当归、人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桔梗。   心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而成心悸,故宜滋养阴血,养心阴安心神。方中生地黄、玄参滋阴填精固本以制虚火为君药;麦门冬、天门冬助君药以养心阴,丹参、当归养血助阴,人参、五味子益气以生阴,共为臣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宁神以定悸为佐药;桔梗载药入心为使药。   (2)加减若兼口干口苦,咽燥心烦者,为阴虚内热较甚,加黄连、栀子、淡竹叶、朱砂以清心火、宁心神,或用朱砂安神丸治之;盗汗者,加山萸肉、乌梅滋阴敛汗;若心肾不交者,可合用黄连阿胶汤以交通心肾,滋阴补肾,清心降火。   (3)临证参考临证应辨阴虚与火旺孰轻孰重,从而确定以滋阴为主,还是以清心降火为主。   5.心阳不振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证候分析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药用桂枝、煅龙骨、煅牡蛎、炙甘草、党参、炮附子、黄芪、玉竹、麦门冬。   心阳不振,无以温养心神,心神不守而成心悸,治宜温振心阳为主。方中桂枝、附子为辛热之品,峻补元阳以温振心阳,为君药;党参、黄芪益气助阳,玉竹、麦门冬滋阴以助心阳,有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之意为臣药;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以定悸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养心,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附子、黄芪、肉桂;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及煅龙骨、煅牡蛎,加用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   (3)临证参考对兼有肾阳不足症状者,应以温补心肾为主,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6.水饮凌心   证候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证候分析 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今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如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饮邪上逆,则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 温阳化饮,宁心安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药用炮附子、桂枝、茯苓、白术、猪苓、泽泻、五加皮、葶苈子、防己、甘草。   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上凌心脉,发为心悸,故须温运脾肾阳气以化水饮为主。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之品,峻补元阳,温运脾肾,故为君药;桂枝助君药温振心阳为臣药;茯苓、白术、猪苓健脾利水,泽泻、五加皮、葶苈子、防己皆能通调水道以利水,共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尿少肢肿者,重用泽泻、猪苓、茯苓、防己、葶苈子,加大腹皮、车前子;兼有肺气不宣者,加杏仁、前胡、桔梗;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   (3)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而伴有浮肿、尿少、夜间阵发性咳嗽或端坐呼吸之时,治应温阳利水。对病情危重者,可反复、大量应用独参针,生脉针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7.心脉瘀阻   证候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瘀阻,故见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均为瘀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川牛膝、当归、生地黄、北柴胡、枳壳、炙甘草。   病在血分,瘀血阻滞心络,气血运行不畅,心失所养而成心悸,故宜活血化瘀通络治其本。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络,共为主药;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诸药活血通络而不伤正,柴胡、枳壳行气以活血通络,取气为血帅之意,共 为辅药;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2)加减气滞血瘀者,重用柴胡、枳壳,加香附、郁金、延胡索、陈皮;因虚致瘀者,去柴胡、枳壳、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心悸明显者,加龙骨、牡蛎、琥珀、磁石。   (3)临证参考本证病在血分,为瘀血阻络。治宜在上方基础上配合丹参注射液20~4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每日1次。 心悸方剂; ,(指患者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 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平补镇心丹;人参 麦冬 五味子.怀山药.生地黄.熟地黄 肉桂 炙远志 磁石生龙骨 生牡蛎 酸枣仁 茯神 炙甘草加减: 1.心气虚者,加黄芪; 2.心阴不足者,重用酸枣仁、五味子,并加柏子仁; 3.痰湿蕴热见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黄连5克 半夏9克 橘红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实9克 生姜6克 红枣1枚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4.失眠者,加远志、龙齿、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忧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安神定志丸; 【组成】 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 1.如兼挟痰热,胸闷苔腻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热化痰; 2.如惊悸、失眠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强重镇安神之力; 3.如心中烦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烦之功。 4.心悸证:心胆气虚、神不自主而心悸者,加炙甘草。兼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玉竹、天冬、酸枣仁或天王补心丹。 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组成】 白术(3克) 当归(3克) 白茯苓(3克) 黄芪炒(3克) 远志(3克) 龙眼肉(3克) 酸枣仁炒 (3克) 人参(6克) 木香(1.5克) 炙甘草(1克)加减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心悸证: 1.兼心阴不足,见心烦口干舌红,加麦冬、玉竹、北沙参、五味子等。 2.若热病后期,心阴受灼而见心悸者,仿生脉散意。 3.兼心气虚怯,善惊易怒,加生龙齿,重用酸枣仁。 4.精血亏虚,加服河车大造丸。 5.纳呆腹胀者,加陈皮、谷麦芽、神曲、山楂、枳壳、鸡内金; 6.乏力、气短、神疲者,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 7.失眠多梦者,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 若见心动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 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组成:熟干地黄(洗,焙)120克、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黑参、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柏子仁、杜仲(姜汁炒)、甘草(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朱砂安神丸 ;(处方:朱砂200g,黄连300g,地黄200g,当归200g,甘草100g。)若阴虚而火不旺者--用天王补心丹 黄连阿胶汤加味,黄连12克 黄芩3克 白芍6克 鸡子黄2枚(包) 阿胶9克(包) 1.阴虚严重,津液耗伤甚者,加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增滋阴生津之效; 2.心火旺,心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竹叶心等,清泻心火; 3.入眠后惊醒难入眠者,加龙齿、珍珠母等,以镇心安神; 4.寐而不熟,心神失养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 5.心悸不宁者,加茯神、柏子仁以养心定悸。 心悸证加减; 1. 一搬加枣仁、珍珠母,牡蛎,加强安神定悸作用。 2.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见遗精腰酸,酌加龟版、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 3. 阴虚而火不旺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 4. 兼有风湿、关节酸痛,加防己、五加皮、桂枝、苍术等. 5. 若兼风湿热者,加赤芍、桑枝、忍冬藤、知母等. 变证若见虚烦,心神不安、难以入寐,咽燥口苦等心阴虚,心火旺,热象较著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 若阴虚火旺而+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知柏地黄丸;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盐知母5克 盐黄柏5克 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3克 炙甘草6克 牡蛎6克 龙骨6克 心悸证: 1.心阳不足较明显,宜加人参、附子以加强温阳益气之力。 2.兼有阴伤,加麦冬、玉竹、五味子。 变证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则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心阳虚以心悸,气喘不宁为主症者,可加补坎益离丹(附片、蛤粉、上桂、炙甘草、生姜)。 合参附汤【组成】人参15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 大汗出,亡阳者用独参汤主料: 人参3克。辅料: 红糖30克。 5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术6克 炙甘草6克. 心悸且伴有呕恶,加半夏、陈皮、生姜。阳虚水泛:水泛,下肢浮肿,加泽泻、猪苓、车前子 若心功能不全而导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真武汤组成为:炮附子5克 桂枝9克 茯苓12克 白术6克 猪苓9克 泽泻9克 五加皮9克 葶苈子5克 防已6克 甘草6克加减: 1.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皮; 2.尿少肢肿者,重用泽泻、猪苓、茯苓、防已、葶苈子,加大腹皮、车前子; 3.兼有肺气不宣者,加杏仁、前胡、桔梗; 4.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 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桃仁5克 红花5克(后下) 丹参9克 赤芍5克 川芎5克 元胡5克 香附5克 青皮5克 生地5克 当归3克 1.阳虚寒凝致瘀者,可加桂枝、附子、干姜。 2.络气痹阻,胸部窒闷,去生地,加沉香、檀香或降香。 3.夹有痰浊,胸满闷痛,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 4.胸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三七粉、五灵脂、生蒲黄、元胡等活血止痛药。 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一两(15g)(去皮) 甘草二两(30g)(炙) 牡蛎二两30g(熬) 龙骨二两30g) 血府逐瘀汤;桃仁12克、红花9克、川芎4.5克赤芍6克川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北柴胡3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 加减: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7.气滞血瘀者,重用柴胡、枳壳,加香附、郁金、延胡索、陈皮; 8.因虚致瘀者,去柴胡、枳壳、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 9.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 10.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 11.心悸明显者,加龙骨、牡蛎、琥珀、磁石。 7 痰热扰心: 黄连温胆汤,组成】黄连5克 半夏9克 橘红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实9克 生姜6克 红枣1枚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4.失眠者,加远志、龙齿、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忧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6.心悸证:一般可加山栀子、黄芩、陈胆星、贝母、全瓜蒌、酸枣仁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痰火互结,大便秘结者,加全 瓜蒌、生大黄。惊悸不安,酌加珍珠母、龙齿、牡蛎、石决明。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生地、天冬。麦冬、玉竹。 8.气阴两虚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黄48克 人参6克 桂枝9克 阿胶6克(包) 麦门冬12克 麻仁12克 红枣30枚 1.阴血虚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 2.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增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磁石以助重镇安神之力; 3.虚劳肺痿阴伤燥较著者,宜酌减桂枝、生姜、酒之剂量或不用,以防温药耗阴劫液之弊。 4.心悸证加减; 1. 气虚甚者,加黄芪。 2. 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 3. 心神不宁,心慌甚者,加枣仁、远志、茯神、五味子,柏子仁等。 4. 兼见血瘀者,加丹参,红花,归尾。 5. 脾虚、食少、便溏者,去麦冬、麻仁、地黄,阿胶,加白术、木香。 变证 1.痰血较多,。面颧暗红者,在原方基础上去桂、姜、参,加丹皮,旱莲草、赤白芍,紫珠草、三七粉等。 2。兼有阳虚,汗出怕冷,脉结代者,可加热附片,龙骨、牡蛎,黄芪。   五、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生脉注射液(华西牌,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适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而有气阴两虚见证者。本品40--60ra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分钟40~60滴,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   (2)参附注射液(999牌,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适用于心阳不振所致心悸。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lO--20ml,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静脉推注,每次5---20ml,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3)参麦注射液(登峰牌,浙江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适用于心阴亏虚证心悸。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4次;静脉滴注,每次1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   (4)滋心阴口服液(三人牌,湖北省咸宁制药厂):适用于心阴不足证心悸。每次1支(10m1),每日3次口服。   (5)补心气口服液(三人牌,湖北省咸宁制药厂):适用于心气不足证心悸。每次1支(10m1),每日3次口服。   2.单验方   (1)甘草30g,水煎服。   (2)苦参20g,水煎服,适用于心悸而脉数或促的患者。 ·   (3)紫石英lO-l5g,水煎服。   (4)定心汤:龙眼肉30g,酸枣仁15g,山萸肉15g,炒柏子仁12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生乳香3g,没药3g,水煎服。   (5)养心镇惊汤:白苇根15g,天竺黄9g,龙骨9g,牡蛎9g,钩藤9g,煅磁石12g,生白芍15g,银花藤9g,茯神9g,朱砂5g,菖蒲lOg,水煎服。   3.针灸   (1)针刺内关、三阴交、通里。   (2)取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可交替进行。   (3)耳针取心、神门、皮质下、胸区、交感,每次2~3穴,留针20分钟。   【转归与预后】   心悸仅为偶发、阵发者,一般易治,或不药而解;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者较为难治。若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轻,病损脏腑较少,未见瘀血、痰饮之证,脉象变化不大者,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气血阴阳严重虚衰,且兼有瘀血、痰饮内停,脉象过迟、过数、结代或乍疏乍数者,治疗颇为棘手,容易产生变证、坏证,预后极差,部分病人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可以猝死。   【护理与调摄】   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忧思恼怒惊恐等不良刺激,劳逸有度,饮食有节。轻证患者可作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为度,避免剧烈运动;重证者应卧床休息,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饮食,忌过饱、过饥,忌烟酒,饮茶不宜过浓,避免风寒外袭。对于病情重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凡出现冷汗出、肢厥、心悸动不安,甚至抽搐、昏迷者,应及时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与康复】 ‘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志内伤,尤应防止惊恐恼怒,不宜饥饱过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及辛辣、香燥之品,忌烟酒浓茶。起居有节,劳逸有度,避外邪。积极治疗胸痹、痹病、痰饮、肺胀、喘病等可能引起心悸的原发病证,对于预防心悸发生或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心悸患者在恢复期多表现为心气未复,可进行自我推拿,具有益气养心、活血定悸之功效。具体手法及取穴为:拿内关、外关;掐、揉神f-j;拿、按合谷;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心俞;揉膻中;擦胸胁;擦大椎。心悸气短者,加揉气海;胸闷、喘促、心悸者,加揉、按肺俞,揉气海,按、揉三阴交,擦、揉命门。病情允许者可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亦可配合气功练习,以增强体质。还可用耳穴压豆,取心、下屏尖、神门、交感等,促进康复。   【医论提要】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其病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   早在《内经》中就对心悸的病因作了描述,认为其有因虚而作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有因惊而作者,如《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有因外感及血瘀而发者,如《素问·痹论》日:“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有因火而发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和《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阐述了心悸病因是发汗过多与痰饮内停,他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水在肾,心下悸”,认为发汗过多,气随汗泄,心之气阳不足,鼓动无力,心神不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均可导致心悸。《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等著作中不少内容认为惊悸是因虚所致。《重订严氏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也认为惊悸是“心虚胆怯所致也”,“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惊,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心悸”。朱丹溪则提出了血虚致病的理论,他认为惊悸是由血虚所致,并强调了痰的致病作用,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他说:“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卷中·悸》认为悸惊的发生不外“气虚”、“停饮”两端。刘河间则另辟蹊径,他认为火热上扰是惊悸发生的主要原因。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说:“惊,心卒动而不宁也,火主于动,故心火热甚也”。周慎斋《慎斋遗书·惊骇》则认为:“此乃内气先虚,而猝遇危险怪异之物,以致心肾不交而惊骇也”。他认为正气不足、心肾不交是发病主要机理。   张仲景在心悸的治疗方面创制了不少方剂。他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振奋心阳而止悸,在《伤寒论·辨太阳病中》他说:“发汗太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他用小建中汤滋阴和阳,充足气血而治心悸,《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他用真武汤温阳化水而定悸,《伤寒论·辨太阳病篇》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对于血虚导致的惊悸,古人治疗有用归脾汤者,有用养心汤者,其中用朱砂安神丸者最多,如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中说:“惊悸者属血虚,用朱砂安神丸最好”;《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也说:“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对于惊悸治疗大法,古代医家也有不少论述,李梃在《医学入门·惊悸》中说:“治之之法,怔忡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惊悸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张景岳认为益气养心是治疗大法,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中说:“惊悸宜安养心神,滋培肝胆,当以专扶元气为主。”《医碥·杂症·惊》中则分析了心悸的有关证治:“惊则气上,以重坠之药镇其浮越,丹砂、龙骨之类。由于火盛而血虚者,甘寒滋润之剂以泻心补血。惊则心神舍空,液入成痰,拒其神不得归,而惊不能已,十味温胆汤、养心汤、寿星丸。……热郁有痰,寒水石散。气郁有痰,加味四七汤。睡卧不安,时时惊觉者,温胆汤加枣仁、莲肉”。王清任认为心悸多与血瘀有关,大凡用归脾、安神方药治之无效者,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龚廷贤在《寿世保元·惊悸》中论述了惊悸的症状、病机与治疗方药,他认为心血虚者宜补心汤,心神不安宜安神镇惊丸,心气虚者宜益气安神汤,血虚火旺者朱砂安神丸,气血两亏者宜四物安神汤。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卷之四·怔忡惊恐论治》中对惊悸的证治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他说:“心脾气血本虚,而致怔忡惊恐,或因大惊猝恐,神志昏乱者,七福饮,甚者大补元煎。如肾水亏,真阴不足致怔忡者,左归饮。如命门衰,真阳不足致怔忡者,右归饮。如三阴精血亏损,阴中之阳不足,而致怔忡惊恐者,大营煎或理阴煎。如水亏火盛,烦躁热渴而为怔忡惊悸者,二阴煎或加减一阴煎。如思虑郁损心营,而为怔忡惊悸者,逍遥散或益营煎。如痰火盛,心下怔忡者,温胆汤加炒黄连、山栀、当归、贝母。如寒痰停蓄心下而怔忡者,姜术汤。如痰迷心窍惊悸者,温胆汤,甚者朱砂消痰饮。”   【医案选粹】 案一   钱××,男,70岁。   心悸不宁,胸脘胀痛,兼有大便干结等症。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结代。治拟温通心阳,理气化瘀。   桂枝一钱半 全瓜蒌四钱 郁金三钱 赤芍五钱 降香一钱半 炙甘草二钱 茶树根一两 半夏三钱 陈皮三钱   (选自《黄文东医案》)   患冠心病,期前收缩,心房纤颤反复发作两年多,先用西药治之不效,继用中药活血化瘀之剂,瓜蒌薤白汤加减治疗仍无功。临证察其脉弦滑而结代,舌苔薄白,心前区憋闷隐痛,头晕,口干。思之,胸胁属肝之所主,弦脉者亦肝也。滑脉有痰也,结脉者虽有因虚而致者,然实者亦不少,此与郁证之相参者,乃郁证之所为耳。因拟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g 半夏lOg 黄芩10g 党参lOg 生姜5片 瓜蒌15g 大枣5枚 甘草10g   (选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案二   金××,男,60岁。   时觉胸闷,心慌气短,头昏眼花,后脑作胀,健忘多梦,心烦口干,入夜难寐,舌苔薄黄,舌质较暗,脉来细数。证属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与瘀相兼,络脉不畅,心神不安。治用养肝益肾,滋阴清热,活血宁神为法,用三子养阴汤加味。   枸杞子12g 沙苑子12g 女贞子12g 生地15g 黄连6g 麦冬12g 党参24g丹参12g 菊花12g 枣仁12g 远志9g 三七粉末5g(入煎)   (选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现代研究】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也可为临床多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病等均可能出现心悸症状,涉及到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现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心悸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一、临床研究   1.辨证论治宋跃成认为心律失常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心脏气血或阴阳的亏损,标实则多指痰饮、血瘀、气滞、寒凝、火邪之夹杂。本虚的治疗,阴虚用六味地黄丸、生脉散、补心汤;阳虚用温肾复脉汤、人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桂附八味丸、附子注射液;气虚用养心汤;气阴两虚用炙甘草汤、归脾汤、四物汤或生脉注射液;阴阳两虚用金匮肾气丸或参附汤加味。标实的治疗,痰浊用加味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苓桂术甘汤;血瘀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味、桃红四物汤、丹参注射液;气滞用四逆散加味;寒凝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或瓜萎薤白桂枝汤;火邪用清心汤(河南中医,1989,(5>:42--44)。   2.辨病治疗 朱锡祺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辨病治疗,如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律失常,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百合、丹参、生龙骨、生牡蛎、磁石为基础方}对冠心病的心律失常,治以七分益气,三分活血,用党参、黄芪、丹参、益母草、麦冬为主;对风心病的心律失常,以通为主,常用桂枝、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丹参、红花、黄芪、桂枝;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律失常,基本方为生地、桂枝、麦冬、甘草、丹参、黄芪、大青叶、苦参,急性发作期去桂枝、黄芪,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医杂志,1985,<7>:10~11)。韩明向综述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况后认为,针对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阳虚,尤以心肾阳虚突出,临床采用附子I号注射液、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等单一温补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其病机为阳虚兼气虚、阴虚、血瘀、痰湿等,采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或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法等综合治疗措施。现代研究认为党参、桂枝、附片、炙甘草、麦门冬、丹参、麻黄、五味子、当归、黄芪、细辛、川芎、仙灵脾、干姜等药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其中益气药中尤以人参增率作用最为显著(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37)。   3.抢救措施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常用抢救措施有:   ①脉率快速型心悸选用参麦针、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苦参针等;②脉率缓慢型心悸选用参附针或人参针、附子I号;③脉律不整型心悸,选用常咯林或福寿草片(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37~438)。   二、药理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抗心律失常中药的药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药理的不同,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类苦参、常咯林、缬草、当归、白菖蒲、山豆根、甘松、田七、延胡索、地龙、卫茅等,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   2.兴奋B受体类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蜀椒、丁香等,能对抗缓慢性心律失常。   3.抑制Na+_K+ATP酶类福寿草、万年青、罗布麻、夹竹桃、铃兰、蟾酥等,大多具有洋地黄样作用,可对抗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控制快速房颤。   4.阻滞p受体类佛手甾醇甙、淫羊藿、葛根等能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并能降压,缓解心绞痛。   5.主要阻滞钙通道类粉防己碱、小檗胺等,可能主要是通过阻滞钙通道而治疗心律失常的。   6.主要延长动作电位过程类黄杨碱D、延胡索碱I、黄连素、木防己碱,通过延长动作电位过程,抑制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或消除折返而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