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修的有效工具——觉知

 niuniuyumami 2014-03-31

               作者:新浪博客:如是

                 打坐,你無法想象的神奇!(圖)

● 禅修的有效工具——觉知

   禅修中的观照,首先要发展出对身心活动的清晰觉知。普通人因为对身心有错误的认识,所以对身心活动过于执着,陷入太深,因此对其无法进行觉知。四念住的禅修就是以亲身觉知进行观照,只是觉知而不必参与其中,只是保持观察,以发现其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在禅修中,要让身心的活动退居第二位,把觉知力提升上来,让觉知一直处在对身心的观察中。只有自身的觉知可以引导智慧对身心本质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最多只能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所以觉知的生起被认为是禅修的开始,没有觉知就没有禅修。思维过多会侵入觉知,让觉知力无法完全展现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停止思维,对发展心的觉知是有效的。觉知意味着禅修者没有参与身体与思想的活动;所以禅修中的的整个训练,就是把心止于呼吸上,或是动作上,以此来发展敏锐的觉知力。

   禅修智慧的形成,是以觉知调查身心为先导;调查就是对身心真相进行观察。观察时过多的既有成见会阻碍发现真相;所以,一定程度上停止一些人类的思维,不要太多思考,可以帮助禅修者提升觉知事物的整体能力。例如《大念住经》的身念住部分是这样讲到觉知观照的: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这里的了知,指的就是觉知的能力。

  要了知身体的本质,先要对此进行观照。觉知就是真实的观照,而非以知识来思维。有些修行者不会观照,只会使用思维来寻找身心知识或者这方面的答案。现代多数禅者最大的问题是思维能力发展得太多,而觉知力则明显下降,这让智慧在提升时很艰难。没有深厚的觉知能力,四念住的禅修根本就无法开展。

  没有其他方式可以代替觉知,如果要禅修,要提高真实智慧,必须学会觉知的能力,必须要大幅地提升这个能力。同时也必须要放下过多思维方面的努力,放下那些所谓的知识。总之,放下人类所说的来自头脑的知识,使用觉知的能力开展亲身体验与探索。


  对于身体的诸多姿势要亲身觉知它,身体是坐着或是站着,心只是知道,而不用思维。一个念头,你只是知道它,而不是与它一起进入更深度更广阔的思维。如果只是安静地坐着,你就知道身体是安静地坐着,这是觉知的能力,而非思维。坐着的姿势是一种存在,不需要思考,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要用思考来代替觉知,
  禅修中的一项能力是,坐时知道坐,卧时知道卧,思考时知道在思考;而更深度的是,当贪时你知道贪,当不贪时知道不贪。很清楚,禅者要完全对当下的身心活动保持知道。身体的活动和心理的活动,保持在知道的层面上,整体地知道它们;它们,而并不参与。这是的能力,只有这项能力才能让禅修真正地开展起来。


  试着去觉知,例如手指在键盘上动作时,试着知道这件事,知道是那个手指在敲击,而不要去思维这是什么或其中的意义。所以禅修中的开始阶段,没有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要停止一切理念,这里的重点是要能真切地进入观照,没有陷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当中,你只是一个观照者。


  只要觉知,其他的都会停止。当觉知占据主导位置时,其他的基本就是自己在运行了,你并没有驱动它们,这就是停止的含义。而这时觉知才能进行内在的调查与探索,这就是科学的禅修方法,只有这种方法能探索到身心的真相——无常、苦、无我。


  有些禅修者不能进入觉知,要怎么做才能有所帮助呢?最好让自己安静下来,轻松地专注在呼吸上,不要有别的什么事情,如此容易产生觉知。从专注在呼吸上而来的深度的安静状态,有些人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突然知道了觉知,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这种明白与思维完全不同。如果心一直处在快速思维中,或强烈的贪欲中,在这种情形下,觉知的能力则难以被开发出来。
  无论如何,让身与心的现象自然地展现,而你只是看,不要干涉,只是观照,让自己成为一个专注的旁观者。这事解释起来比较容易,但做起来要相对困难一些,所以需要多练习,多体悟。


  在禅修中,最好的态度是不去过度地关心身心,就好像它们并不属于你,与你无关。在这种情形下,心会相对比较自然,没有过多的顾虑,没有过多的贪欲,这时容易产生观照。例如你只是看,让心念或意志力自己流动,它们的流动是因为过去的动量——业,你只是不发展它们,不把它们执为己有;这就是说,你如果不帮助它们流动,你就能比较容易地看到它们是外在的,与你自己无关的事情。
  那些身与心的活动,其本身有一股动量在驱动它们,所以它们一直在流动。即使你跟它们无关,你只是看,它们依然还在流动。这会让你惊讶,原来身心的这些活动并不需要的驱动,它们是自己在流动的。达到这个层面的观照所形成的智慧,能让你从身心中超越出来,这种超越会带来轻松无负担的感受。你不必总是带着它们,它们只是业——一种动能,由无明驱动着在循环。

 

  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对每一个念头保持觉知,只是知道而不随念头的制约,这是一种正确的直观心念的方式。不论是善念或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心念,在观照时,对念头只是专注,不取不舍,不迎不拒。如果念头已经引发了情绪,则立刻对情绪进行观照,而不是随着情绪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就是觉而不随。     
  形成这种直观的能力,关键点是心的警觉能力。念起即觉,观察者要不断地对这种能力加以训练,直到这个能力变成一种平衡而稳固的心理习惯这种警觉力属于定力的范畴,修习定力就是要提升这种能力;如果这种定力品质欠缺,则修习者很难实施四念住的直观。禅修者如果发现自己在大量地耗费时间,心却只是不断地随着念头与情绪起舞,这就表明他的警觉能力需要加强。对于这一类型的禅者,在进行整体修行方式的总结与反醒时,他需要从定力方面多加总结。
    念起即觉看似是一个方法,其实是一个定力问题,而定力更是一个能力,需要正确的练习才能提高。在观照时,对心念全面而均衡的把握能力,在心念生灭的瞬间能够进行一种动态的观察,这是一种纯正而有力的定力展现。只有这种定力,才能较好地观照动态的心念。 理论上说,观照心念是容易的,因为它无处不在,只要观照,总会有心念。但在实践中,一部分人总是很难发现心念,更不用说觉而不随了,这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不能发现心念,则所谓的观照就会变成思维,禅修就会变成一种思维的延续——这已经脱离了正确的观照方式。这里的要点是,不论是分别之念或是无分别念头,不论是明显的心念或是细微的心念,只是观照它。但如果禅者动态的定力不足,这会障碍他发现心念。
    所以,观念头的入手处是警觉心的觉察能力要足够强,足够细致,要能够在动态中发现心念的运行,并深入地发现其运行模式。这就是说,观照中的禅者必须要非常清楚自己的一切内心活动。这种直观的前提是需要敏锐而强烈的觉察能力,这种能力要专门地进行培育,直到它成长到可以为四念住的直观服务。

    为什么人们会长期陷入人我的纷争中?纵然这种纷争带来很多的痛苦烦恼,但人们似乎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束缚,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觉察力弱而导致无法觉察到心念更无法看到心理及其运行规则,这是问题的关键。看不到内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心就会一直处在错误的运行模式下。

    有些细心而敏锐的观察者能够时时觉察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做事方式,但如果这种觉察只是从外面找原因,只在人我的外相上分析和判断,而不是以了解内在心理规律为目的,那么,这种观察与反醒的方式依然是不得要领的。虽然从外部找原因的方式通常可以暂时地缓解心理矛盾,也许还会快速地平息痛苦,但它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藉由世间的标准而进行的外部反醒方式,只能平息心理而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痛苦刚刚平息,即刻又会陷入另一痛苦的原因。

    向内观察是修行的第一步,当禅者的能力具备,能够向内观察时,他会觉察到内在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例如心念变化,它与身体的互动关系;如果观照力足够强,还可以观到念头的生起与消失,心念的生灭会直观地告诉禅者,心念是不实的,它会生起,也会消失。这样的观察体验越多,心在这一点上就会发生转变,心念只是一个生灭的刹那现象,并不实在,于是心念的起起落落就不会引生心理痛苦。

    念起不随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稳固地观照而不随念头流浪,心才能发现它的的本质——规律。而当看到所见所闻形成的观念都会消失时,禅者会感觉现有的心念中的本质特征——空的实相。如果你能到达这里,请能专注地认知这一点,这是最科学的实相——心念的自然属性。在这种体验下的认知会给予你一个重大的启示,这个世界只是一些观念在流动,而没有其他的东西,心理其实是世界的源头。

    所谓的真实、存在,原来只是基于心理上的原因。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或被称为的世间,到头来只是一些生灭的念头,到了这里,也许你已经触及到了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即使你的观照已经很深彻了,在观照时,也许你还会对念头进行取舍,这会形成一些干扰,你可能还是无法完全做到只是观照而不随心念。这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反复地实践,反复地积累功夫,观而不随是这里的原则;你愈是能自然地做到纯正的观照,你的禅修能力和智慧就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日复一日,这样的观照还在进一步地加深,功夫在累积,你的观照愈加细致,而心也变得宁静了,这是初步的成就,在这种宁静中,内心还是会出现细微的分别,观而不随依然是这里的原则,更进一步地辨认念头,更进一步地确立观照之功。有了之前观照的基础,禅者很容易发现更细致的念头,这会进一步地走向纵深的心理之中。
    到了这个阶段,你会真切地看到,所谓种种外在的境相,其实只是内在的境相而已。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一切都只是心对境相的定义与分别。所有的事物,其根源都在于内心,在心之外,并不存在任何事物——心外无法,外境其实只是内境。

    伴随观察的全过程,心的分别作用是不间断的,不论是分别之念或是看似所谓的平等心念,修行者只是对所有这些保持专注并观察,不取不舍,不迎不拒,以这种态度来加深认知,积累功夫当功夫到了,禅者即会发现心念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对进入眼、耳、鼻、舌、身、意的境象,心给它们贴上标签,然后把这种由心附加上去的名称称为现实或是存在,在此基础上,心再次地引发喜欢或烦恼,整个心理就是这样循环运作的.。

    观察和认知心的规律,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比科学的过程。修行就是在这种探索中逐渐地前行;而所谓功夫,就是科学地认知心理规律的能力程度。所谓自由,其实就是藉由掌握心理规律而获得的不执着状态。修行渐次深入,执着会一点一滴地减轻;执着减轻,烦恼也会随之减退,这是悟到心念规律及其源头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所有事物都起源于心,它们的存在基础是心,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认知,它会强烈地对你的既有观念产生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是,心的执着将不再强烈,而内心的和谐状态会得到强化。

    观察者的任务是明确的,念起即觉,觉而不随,这是一个系列修习课程知道念头的生起,反复觉知,对所觉知之念保持不动,循环往复地只是观察。这种观察会随着功夫的加深而进入到心的深层,心渐渐地发现念头的特性,它与身体是不同的事物,它与感受、决意都有所不同。最切近的观察点是,念头与身体之间存在关系,它们是一种互动关系,当这种观察积累到一定的认知程度,就会引发名色分别智
    修习中最重要的是把所有心理现象看清楚,禅修者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在知道知道的不是内容,而是整体的心念,在这种知道中看清一切念头的本质特性。也许看念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念头的内容非常有力量,它往往会让禅修者掉入对内容的分别之中。也许观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这些念头所牵动,随着念头制造烦恼。

    如果不能做到观而不随,这就引发了内在心理惯性能量,于是心随着这种惯性就会一直起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习性反应。如果转动了这个习性之轮,那就不再是真正的禅修观照了。佛法中所说的轮回,就是指这种按照习性一直进行反应的过程。即使这种反应进行了无比漫长的时间,但它还会生生世世地进行下去——这是一种无比顽固的习惯力量,它往往在生生世世中无休无止地轮转。对于众生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顽固的习性反应模式,人们的生活,都是这种习性反应下的一个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痛苦与诸多的不如意。

    念起不随不可以理解成什么都不管,也不能由此而降低了觉知的敏感度。这种念起不随的能力,说得具体点,就是对一切内在的现象保持敏锐的观察,而不被念头的内容所牵动。发现有念头生起,这是觉察力在展现作用,是觉察力发现了念头;禅修者可以专门地就发现念头行反复历练,只要念头一生起,即刻发现它,正所谓念起即觉,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力。

    人们常说的禅修要根除我执我慢,为什么要去掉它们呢?因为它们是一种错觉,它们总是带来痛苦,所以要去掉它。修习佛法的过程正是一个去除我执我慢的过程,这过程要从观察开始,在观察下发现和研究心理上内在的规律。当发现了心理运行的规律,我们就会知道它制造痛苦的全过程,于是也就有办法断除那种错误的内在反应机制——我执我慢。
    这并不困难,虽然这是一项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其精神也极为科学,但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先要让念头自然地表现出来,对其不迎不拒,如此你才能看清楚它的现象,并透过现象而看到它的本质,这是基本要领。多数时候,修行者是在压制某一类念头,而鼓励另一类念头,这样做的后果是,你无法真正地了解在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而当你客观地观察时,你既不压制,也不被它驱动,而是保持自然状态的观照,这是发现你内心规律的正确态度。    念头是由相触产生的结果,眼晴看到色尘,耳朵听声音,心理上想起某一件事情,都会引发起很多的念头。在这种念头的起起落落中观照它,才能看到它的因缘相,也能发现它的生灭相。

    禅修是形成智慧的一个观照过程,伴随着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观照下所形成的智慧,在纠正着禅者内在的错误认知,这是一点一滴的工作,改变的速度则依于正确的观察与研究的功夫。因为人们内在对身心的错误认识太过深厚,这种内观的工作必须要靠长期深入的发展才能有效果。
    心外无法,这是修行的一条原则,特别是在看念头时要有这样的基本认知,即人们常说的外在的事物,其实只是内在的认知、观点与感受——外境其实只是内境。修习中要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自我提示,有了这种正确的提示做指引,修行就不会完全脱离正确的轨道。
    人们对心念本质的见解是一层非常深重的误解,在修行的前几年,也许你是很难揭开这其中的奥秘。人们之所以一直在这些概念、观点等事物的笼罩下,其原因是没有看破心念的特点。人们一直受念头的驱使却无法见到它,修行就是练习一点一滴地注意到它们,看见它,藉着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发现它的真相。心念所形成的密集的观念网络是非常牢固的,要透过这一层则非常有难度,这需要很大的对自心的警觉。对于多数修行者,在这里的功夫要用上很多年。 
   在警觉上下功夫,这就是修行,体验到了内心的各种相状,例如杂乱的心理,问题的纠结,不知所措,对这些心理觉察越多,你就是在切实地推动修行。虽然可能在一个时期里,体察很多这一类型的心理状态,会因为智慧跟不上,会引发更多的痛苦烦恼,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概念网路非常顽固时,对内心的状态就很不容易觉察,心完全被习性的反应所占据,觉察在那里根本就无法显起。执着深深地潜伏在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念中,而这些观念是你从小就接受的,于是你很难觉察到它们。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培养对内在意识的反省习惯。唯有如此,在观照时,你才会进行纯粹的观察,而不会在潜意识下不断地进行分别。
   禅修就是一个认识内心本质的过程,但人们早已形成的看待事情的观念,往往以个人的特点表现出来,在观察心理的本质时,这些个性特征往往会形成障碍,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瀑流,它以习惯的方式对修行中的纯净观察进行干扰,要透过这一层干扰非常困难,需要有努力不懈的精神。事实上,在习惯的潜流下,往往隐藏着很多很多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人们是一直深深地沉浸在这些模式中而不能自知,这就是世间的瀑流。超越心念织成的瀑流,首先要看到它,然后才能超越它。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完全截止心念流动的,修行的智慧在于认识并超越它。有些修行中所说的断除心念,其实是指通过科学的认知过程,禅者体证到了心念的无常、苦、无我,于是他不再受心念的束缚。
   常生警觉心,这是引导觉知的一个好办法,在警觉中,心渐渐地会发现更多更细的念头,并对它们有觉知,这是一项很漫长的修习功夫的积累。看着自己的感觉,看着身、口、意的表现,只是观察,只是,在此过程中不随世间的逻辑认知进行反应,只是留意地看,久之会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真相。    这种纯粹的观察并不涉及立场与观点,你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或是站在所谓客观的立场,都不影响观察的结果。因为它们的目的并不基于世间的是非辨别,这里的观照是以完全证知心理机制为目的。
   在这种纯粹的观察中,你不必要去制造境界,只是内心的各种现象。其实,在任何情境中心理上的活动都会表现出来:眼晴看到东西,心里即刻生起意念,然后就会有分别和取舍,再后有情绪生起,多数时候会有行动展现出来;如果处理不当,这种行为会再次对心造成困扰和麻烦,于是这些困扰又再次地摧生下一个心理反应。心念、情绪、动机、行动力,这些在连续不断地发生着,而观察者则处在其中,并不干预,他只是一个观察者。
   当观察者的功夫足够时,就会发现内心运行的模式。虽然心理上的现象随着个人条件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但从本质看,它们都会遵循某种完全一致的模式。心的连续不断地造业过程,其实就掉入了某种错误的心理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如果能够发现心理模式上的一些倾向,观察者会立即醒悟过来。
   人类的个体在现象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心理模式却是完全地一致。佛陀发现的人类心理模式是无常、苦、无我。不论是任何人,他的心理模式都是如此,这个伟大的发现给予观察和研究人类心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指引。无常、苦、无我,佛陀称它们为入道的三个门径——“三解脱门无常为无相解脱门,为无愿解脱门,无我则为空解脱门。佛陀的意思是,这三个方面是人类发生根本错误认知的最基本原点。人们视无常为常,视痛苦为快乐,视无我为我,这是一切错误心理发生的三个关键点。凡是循着这三个关键路径进行观察研究的人,都会在真实的观察身心中获得心理上的完全自由。 

   觉知感受的本质 

 《<大念住经》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每时每刻,人们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感受,如果能够对这些感受保持正念地觉知,并依照佛陀提供的修慧方法进行修习,人们就可以不断地深化对这些感受的体验与研究,并从对自身各类感受的觉知中获得究竟的智慧。而这种究竟之智必将带领修慧者超越人类的知见,这种超越非同寻常,其最大的利益是你内在一切烦恼完全永恒地被止息。

   向内观照,正念并细心,你会体验到各种感受: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如果你曾注意到身体上发生的这些感受,也许你就能体会到佛陀在阐述十二缘起法则时所说的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当你留意感受时,感受就被你清晰地觉知到了。向内观照这些苦的感受、乐的感受和非苦非乐的感受,并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特质,这就是实践佛陀教导的受念住。而正确地对禅修的实践,其结果是获得超越人类知见的大智慧——佛智。

   时时刻刻,这三类感受都在你的身上发生着,如果心未注意到它们,你就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感受没有意识,心就会延续本有的习惯,对这些感受产生贪爱与抗拒的习惯反应;但因为这些贪爱与抗拒多数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也许你并不知道。例如你对苦受产生厌恶并发展为抗拒,这样长期形成的心理行为,直到这个厌恶和抗拒成为你的一项心理习惯。人们一直在这样做,并使心受苦。

   佛陀揭示的一项心的规则是,抗拒使心受苦。所谓苦受并不是痛苦的原因,如果没有抗拒和排斥,苦受并不会导致痛苦


   留意并观照苦、乐和非苦非乐的感受,使心逐渐明白这三类感受的本质。首先是留意到这些感受,然后是对它们保持平静的心态;再次是接受它们的现状。接受即是能够做到,苦受被视为苦受,乐受被视为乐受,非苦非乐的感受被体验为此种感受。如果在观照的实践中能够面对这些感受,并细心地体验它们,如此深度地觉知,心会发现感受的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同时,这样还会带来一项副产品,即大大减轻因抗拒心理所带来的痛苦。你可以立即在自己的身上体验,你若不抗拒苦受,就不会引生心理上的痛苦。
  朝发生在身体上的感受观照,越细心越好,只是体验而并不贪爱和抗拒,这很不容易做到,所以反复地练习很有必要。无论怎样,只要你放舍所有的感受,立即会感觉到心理上的轻松,这是当下可以实践到的。只要你放舍,你就会体验到从痛苦中的出离。因为你以往的习惯深重,所以要反复地练习,留意各种感受并放舍它们。留心地注意使你发现感受,而对各种感受的放舍,则会使心理轻松。你不必专意练习放松,只要对经历的每一个感受放舍,你立即就会经历深度的轻松这只是一个开端,如果能够轻松面对感受,你才能真实地体验感受;放舍会使你对各种感受的执着减轻。

   如果不执着,你不会有痛苦,这非常简单。在世间,众生早已养成了对感受的贪爱与厌恶,这源于人们并不了解自己的感受。你时时刻刻承载着各种感受但却不了解它,于是你在无意识中就在不断地培育痛苦。佛陀知道众生有着这样不良的心理习惯,所以他教导受念住,让众生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受。如果不对感受产生抗拒和贪爱,你就不会经历痛苦。
  持续地关注各类感受,你会发现三类感受,令人痛苦的,也有令人快乐的,还有非苦非乐的感受。由于人们有着喜乐厌苦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总是表现为对快乐的感受产生贪爱,对痛苦的感受产生排斥,对不苦不乐的感受漠不关心,于是,这种心理习惯就一直在引生心理上苦与乐的循环——轮回。
   众生的心理只有两条路可走,就是在苦与乐之间摆荡,刚刚享受过快乐,可能会立即导入愤怒并引生痛苦。心理在苦与乐之间不断地循环,这已经成为众生心理的一个定则。没有别的路可走,所有众生在漫长的轮回历程中都是走着这条路,他们并没有想到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即摆脱这种苦与乐的循环。


   人们并不明白自己所谓的生活其实只是在苦与乐之间摆荡,也不知道还有别的道路可走,于是总是在这种心理的摆荡中过着所谓的生活。而佛陀发现这种苦与乐的摆荡其最终的结果始终是苦,即苦是苦,而乐也是苦,为什么乐也是苦呢?因为在二元对立的意识中,乐有转化为苦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生活中警觉地对感受保持念念分明,并不再对这些感受产生习惯性地抗拒和贪爱,他就会经历平静。苦和乐的感受在不间断地转化中发生,但你不为其迷惑,你知道那只是感受的事,而并不关乎到你自己,于是你就会获得绝对地平静。在苦与乐之间摆荡也许可以找到相对地平静,但这种平静会遭受破坏,如果你了解感受,你就不再为感受的各类现象迷惑,于是你就知道感受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从而从痛苦和悲伤中抽身出来,这就是从感受中解脱。这种从感受中的解脱是绝对的,因为这种平静无法被任何事物破坏。

   修习受念住需要三项能力:精进、正念和正知因为你以往的习惯,感受是不容易引起注意的,所以要保持精进心,让心最好多注意到这些感受,这就是修习中的精进的含义。而注意到目标——感受,这是心的另一项能力,正念的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感受,你能放舍它们,这会使你的心清晰起来,在这种清晰的状态下,你会发现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具有所有现象都有的性质:生起消失。
  当你反复地接触感受,并发现它的生起消失的本质后,你就不再对各类感受产生贪爱和排斥,如果不再贪爱和排斥,你的心就算有了智慧,因为你没有必要对一种不断循环的精神现象产生贪爱和排斥。
  
   佛教中的轮回一词正是揭示出了这种不断发生在众生心理上痛苦的循环往复。因为众生并不知道苦与乐的心理现象是怎样发生的,所以在苦与乐之间进行着无止尽的摆荡,而无法摆脱这种艰难的境地。佛陀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于是他教导众生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反复发生在每一个人心理上痛苦的不间断重复。
   轮回的本质是苦,摆脱这种痛苦的重复发生就是摆脱轮回。当一个人的修行有了成就,他就能观察到感受的实相,而当感受的实相呈现时,没有人会再去执着各类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是重复发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如果真正地了知这一点,就不再为其束缚,于是行者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超越苦与乐的境界,那是佛陀的境界。


  世俗的痛苦是剧烈的,在此世间,似乎每天都有因剧烈的心理痛苦不能解除而自杀的人,而世间更多的人则是在无意识中不接受各种心理痛苦,但却在这种痛苦中日复地日地挣扎着如果你关注精神层面上的痛苦与快乐的感受,并能坦然地接受它们,你就可以为自己的心找到一片新的天地。痛苦就让它痛苦,快乐就让它快乐,舍受就让它舍受;如果你能有这样的智慧,你就可以永远地不再遭受痛苦的袭击。


   如果行者能耐心地承受各类感受,这即是修习的开端,这种安然地承受会使你对各种感受了了分明。一般人遇到痛苦的感受时会愤怒或生气,如果这样,你就无法研究和了解感受。所以,在研究自己的感受时要先有正确的态度,务必先让心能够面对感受,力争对感受不贪爱也不排斥,这就为你了解感受的本质奠定了一个基础。即使只是一个正确的开端,也能为行者带来利益。如果做的正确,你立即会感受到超越苦与乐的清净心理,对每个人来说,这是无比向往的一种境界。显然,你不在世俗中了,什么叫不在世俗中呢?如果你不再对痛苦和快乐产生排斥和贪爱,就算不在世俗中,那是一种相当高尚的精神,与此相连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感。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说,对于修习受念住的人,当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这里,佛陀明确地指出,在观照感受时,对每种感受要历历分明,并清晰地知道它们是何种感受。要知道这种是何种感受,你必须要先能接受它们,接受会使你不起反感和贪爱,这才能依照方法去修习。
   最为稳固的心态是完全了解感受的本质,如果你完全彻底地了解了感受的本质,你的心就稳固了,因为感受的本质是无常,没有人会对一个无常变换的现象产生执着。如果你的心还有执着,你就会有痛苦,痛苦来自执着。只有当你发现了痛苦来自于执着,也只有当你发现执着的发生是因为你不了解感受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于是你就会集中全力来了解感受

  对于感受,佛陀教导的方法是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当心完全地了解了感受的无常,于是所有的执着都会消失。对于智者来说,他不渴求任何一类感受,乐受或苦受他都能平等地接纳,因为他了解这是世间的本然,所谓世间的苦与乐,只是一种自然的转换,如果你的智慧能使心了解到这一点,这就是超越之智。藉此你可以提升精神,让心完全地超越世俗,即不再贪爱和排斥。


   在经历痛苦或快乐的感受时,如果能坦然领受,于是你会经历心安理得——心理上的深度宁静。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修习,这很容易,例如感受到身体上的苦受,(比如打坐时身体疼痛)而你却不排斥它,反而是全然地接受了它,于是,你的精神上会立即产生一种放舍的感受,即不再被痛苦压迫,于是你体验到痛苦的释放。


   如此反复地练习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成长,而成长壮大的精神会使心远离痛苦。在这里,反复地练习是很重要的,直到你能清晰地看到感受的生灭。感受的生与灭能使心明了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生灭特性,这会使你真正地了知到宇宙间最为重要和珍贵的一项事实:无我。
以正念来感知每一个生起和消失的感受,就会发展出超越之智,而这种智慧可以让你避免贪爱和痛苦。如实观照感受,看到它只是一种现象,与所有的现象一样,它们都具有生起消失的本质,于是就能祛除心理上的痛苦。
   如果你已选定感受为观照的目标,你就只是专注在这类精神现象上,不要再参杂其他的目标,专注地观照直到感受呈现出它的真面目。感受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是无常、苦、无我。
如果感受的真面目展现出来了,禅修就算有了成果,这是当下可以体验到的;你不再遭受痛苦的打击,因为通过长期的专注修习,心已经完全了知到感受的本质,这就是智慧。而这项智慧的结果是,你不再被各类感受束缚,你已经有能力超越受蕴,这就是修习受念住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