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闲话研究 040 相 — 梅玺阁之幸福生活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06

  俗语说的好,“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吵吵闹闹,打打杀杀,都是极具“交互性”的活动。

  别说打架,就是练习打架,也要对着沙包打,望天豁空拳,身心都会受到伤害的。两个人打架,乃是你一拳我一脚,因此是“相互”的。上海人称打架为“打相打”,“?去好好叫讲,勿要搭人家打相打噢!”乃是父子要出门“讨个说法”时女主人特地叮嘱的话语。

  “打相打”一定有接触,上海话中把“亲密接触”也叫“打相打”,天冷,人冻得发抖,上下牙齿就会“打相打”,而犯睏想打瞌睡却又不能睡的时候,眼皮也会“打相打”,好玩吧?

  人们打架,往往总要吵上几句,吵架无好言,多半还要骂上几句,上海话相当形象,叫做“吵相骂”。上海是个移民地区,各地来的人吵起相骂来亦带着本地特色,我曾经在苏州的观前街上见过一次旅游车撞人之后的相骂,被撞者是如此骂的“耐该个人哪啍实梗开车呃,闸末生头就朝人撞过来,划一还好我奴躲得快,真个畀耐撞得界耐哇哇喳喳麽,阿要勿开心?”那个开车的也不“示弱”:“耐自家哪啍走路个吤,一面走路麽一路望野佯眼,我是老老远就嘞踏煞车哉,弗然是闯大穷祸哉!”用吴侬软语这么吵起来,竟一丝不觉得粗俗。

  还有一次,亦在观前附近,有个男人拉着女人的手说“耐覅实梗呀,跟我转去”,那女的亦是轻声细语“我奴是定其弗转去呃,耐要去麽耐自家去则啘,拖牢仔奴我算啥呀介?”那个男的拉着不放,说“耐弗去么说弗过去呃啘”,那女的看来很是生气,作势甩手道“耐放?,耐放?”,男的怕她走掉,拉得更紧“我是弗放呃”。

  这对男女,知道的知道他们是在“吵相骂”,不知道的,只当他们是在“亲热”呢,苏州人吵架就是如此细声细语。所以上海人说“宁可听苏州人相骂,覅听宁波人讲张账”,上海人亦把“说话”叫做“讲张账”。

  “相”就是“互相”,男女两个互相“要好”,就是“相好”,在结婚前,男女朋友被叫做“相好”。可恨的是,一旦成婚,“相好”就专指婚外的“姘头”了,所以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无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情相悦”。

  “相帮”倒不是“互相帮助”的意思,比如“我今朝搬场,伊来相帮相帮”。“相帮”本是一种职业,径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时代,孟尝君不是有三千“食客”吗?对了,这“食客”其实就是“相帮”,亦称“蔑片”,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好人。

  后来,在上海“相帮”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称呼,也就是妓院中的男仆。《官场现形记》“一句话把陶子尧提醒,立刻写了一个票头,差相帮去请”。

  除了“相好”和“相帮”之外,还有“相公”,我曾特地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相”还有“样子”的意思。“相面”就是一种从人的长相预测人生旅程的特殊才能,解放后一直被归到“封建迷信”的大类中,近年来,这些“身怀绝技”的人混迹于佛寺道观的门口,以冀将之“传承”下去。

  这些人总是在我去庙里的时候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来,说“先生,我送你两句话”,我总是不理他们,一个劲地往前走,他们有时还要上来拉拉扯扯,要我怒斥方能离开,这就叫做“勿识相”。

  上海话中“识相”表示“识时务”。一般人“勿识相”倒也罢了,若看相的尚且“不识相”,那岂不是和医生听信了算命的说“生病人家莫行走”一般,注定了要穷一辈子的。“看相”是个很好玩的词,只有真正掌握了才能活学活用。若重音落在“看”字上,表示就是通过面相手相预测,是“看×××的样子”。

  若重音落在“相”字上,表示“×××看上去的样子”,特别用于菜肴上。有句俗语叫做“好看呒吃相,好吃呒看相”,就是说那些看着漂亮的菜,其实不好吃,比如熟食店的盐水鸡,看着晶莹剔透,可大多数摊主为了追求卖相,不肯将鸡煮酥,煮酥则散没有样子,结果反而弄得老硬而不可食。

  又有些菜,比如霉干菜烧肉,烧了又烧,弄到最后,就是黑黑的一团,肉也找不到整块的了,可味道却相当的好,“入味”得很。

  又有一个“看相”,基本上没有重音,而第二个字要拖得长一些,念上声,表示“喜欢”的意思,严格地说这个词应该写作“看想”,就是“看到了,想要”。

  “我老看想伊面块表呃”,“伊老看想伊呃”都是“喜欢”的意思。“看想”也有“算计”的意思,“搿只位子,张副处看想仔长远了”,“畀小偷看想得去,总归麻烦了”。

  前已提及“吃相”与“卖相”两词,“卖相”就是“好吃呒看相”中的“看相”,也就是东西乃至人的样子,卖相越好越讨人欢喜。而“吃相”却不是“好看呒吃相”中的“吃相”,上海话中,“吃相”表示吃东西时的礼节和规矩。

  “吃相”很有讲究,从“吃相”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家庭出身,在上海,一般来说,吃饭的时候,必须左手扶着碗,右手拿筷子,若是饭碗放在桌上,左手垂着,就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再礼貌一点的,应该端着碗吃饭,端碗有标准的姿势,拇指倚着碗沿,食指顶住碗边,中指和无名指托住碗底,要是手心摊开,“捧”着碗吃饭,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因为那是家中连桌都买不起人的吃法,那是“乡下人”在田间的吃法。倒不是看不起“乡下人”,然而既然坐到了桌上,就要尊重桌上的礼仪,否则就是“勿上台面”。在大户人家,若小辈这样端碗,会被训斥为“叫化腔”、“败兆腔”。

(写于2008年3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