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是一幅五彩的画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4-16

语文是一幅五彩的画

        ——谈教学艺术的目标追求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朱震国

  关键词: 三"心"二"意" 放飞心灵  激活心智  撩拨心弦 飞扬新意   氤氲诗意

  教学的科目也能用画来作比的话,数学无疑是工笔画——纹丝不乱,笔笔不可随意;外语可算素描画——形似中也还透着那么几分精气神儿;历史颇似木刻画——凝重故而给人沧桑感;体育课像连环画——换换脑子图个轻松的;语文呢,一时有点说不清:有水墨的晕染,也有瓷画的明晰;有山水的淡雅,也有油画的浓烈;有工笔的细腻,也有泼墨的粗放;有中国画的视野平阔,也有西洋画的焦点透视。因而,教学语文的艺术难有一定之规。而由此认定语文的教学只有涂鸦而无需艺术的看法,就如错把鱼翅当粉条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语文,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教学语文,是一项艺术事业的目标追求。

纯净蔚蓝的底色:让心灵放飞天空

  构成一堂课的因素,若从感觉的敏锐度,可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后者主要是指的教学中的态度目标。
  所谓显性因素,是指教学过程中一目了然可以评定测度的构成部分,像教师的执教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准和能力高低,教学硬件的配置优劣等,直接显示着一堂课的质量面貌且往往不会有太大的分歧。隐性因素,系指不易为人察觉却又实实在在地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的因素,比如心态。心态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但又都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确实这样,找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美国一家很有名的音乐学院预科学院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使老师们头疼不已又始终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很难让中国的琴童放松”。“不能放松”似乎成了解不开的一个心结。其实儿童最少束缚,放松才是天生的,不放松才不是天生的。这样看来,至少在培养孩子心理紧张方面,我们的教育是从娃娃抓起了,而且成效不错。小学课本里那位叫孔融的小朋友,他“让梨”时的眼光投向哪里?是扭向了别处还是勾着那颗大梨?中国的孩子历来很少孩子气,言语举止俨然一派大人模样。这种“早熟”的现象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是危险的。据报载了消息,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了布什总统的一档演说,在这场鼓励年轻人的演说当时,就站在布什身后的一位十五岁少年很不耐烦又无精打采,不时看表,然后耷拉着脑袋,好像睡着了似的。事后布什写信去为他开脱说,我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能认为我说的太长了,他可能不太感兴趣。感慨之余,自然会有一问:我们孩子的“孩子气”哪里去了?
  当然都是教育惹的祸。英国有句谚语:细节处往往出妖怪。坐姿端正,手背靠后,目不斜视,答案只有一个,老师才是权威……这样的教育不出“妖怪”那才叫怪!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承认,中国的教育机制严重错位,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社会主义,大学生七不规范。学生的心态封闭乃我们的教育使然,已是不争的事实。不打开这个心结,人的心灵就无法放飞,想象就不能插上翅膀,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感受生活、体验生命、陶冶情操等目标就无从谈起。
  心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形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此无所作为;相反,在积极主动去开启学生心扉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大有作为。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坦诚的心怀。一位学生信得过的老师常会有学生向他真情告白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因为说到底心态的封闭只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而已。教师的一个手势、一句用词、一种语气,甚至一丝眼神或一缕表情都会让学生读出你的心态,或紧张或自若,或喜悦或焦虑,从而去影响到他们的心态。所以说,最好的心理疗法莫过于教师自身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让课堂里漾起一种春的暖意,让紧张的学习不再板结,不再沉凝,不无轻松,不无惬意。其次来些暗示如何?心态是隐性的,需要外在体现,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来个幽默,哪怕一个丰富的表情,夸张的手势,都有助于在笑声中让僵硬的心情消解于无形之中。有经验的教师在这方面往往有心得。当然,还可以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兴趣点去加以疏导,一旦注意力被吸引,学生会暂时放松“警惕”的心情,由观望而变得有些好奇,这种时候尴尬局面就有了转机。
  心态作为一种教学的因素似乎有些不可捉摸:它是隐蔽的,很难使用量化的标准去测定;它又是谁都不能无视的一种客观存在;它还是无法预测的,在过程中充满了变数。尽管如此,幸好有了它,语文教学才有了一种“空灵”的气韵,才更值得期待,才越发地显现出生命力的勃发,才不致于变得面目可憎;试想,丧失了“意境”的诗歌还会剩下几多价值呢?心态是教学的人本因素,是语文的灵感因素;心态不能替代教学,心态更不是语文,但是,心态调整不好,学生心扉不能开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只能找不着北。

生机勃发的绿色:给心智的幼苗培土

  教学的成功不能没有良好的心态,但心态毕竟只是衬托的作用,要把课上好,关键要看能不能激活学生的心智,即知能目标的达成度。
  一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含量是评判它成功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心态不够开放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能够得到落实尚不失为一堂合格的教学课,依教学常规衡量,应该是无可厚非的。由此可见,知识及其相关的能力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而组织落实这些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则反映了教师之间专业素养的不同。学生的心智是教师永远的心锁;激活心智成了教学艺术永远的追求。这挂心锁没有一把万能的钥匙的确令人遗憾,但却也因此成就了许多为人师者的事业追求,令人鼓舞。把讲台当舞台,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演绎人生百态,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抱负,值得尝试。
恩格斯在谈到文学创作时曾经表示过这样一个意见:作为说故事人的作家在作品中的出现显得越隐蔽越好。很多艺术上卓有成就的电影导演也有过类似的看法,要求镜头的感觉越淡越好,似乎一切都在自然生成,而非人为制造。我以为这样的意见借鉴来用于语文教学,是再恰当不过的。教师要有导演的意识,这堂课也许不能没有你的“编导”,但一定不能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意图的贯彻实施,教学步骤的循序渐进,乃至教学目标的逐一达成,围绕所有这一切的中心指向只有学生。不能激发学生真正产生兴趣和热情参与的教学就像肥皂抹吹泡,不但效果是镜中花水中月,而且使人一头雾水。新课标所要求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而且具有教学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意义。聪明的导演不会去教演员怎样举手投足鹦鹉学舌,他考虑的是如何激发起演员对角色的内在情感体验,激发起演员的往常生活积累,激发起演员创作的热情和自身价值的追求,激活了演员,激活了演员蕴藏的潜力,导演便可大功告成,夫复何求!
  但如果你教师“导”的功夫欠火候,而“演”的意识又过于强烈,那怎么能不让正在“观摩”的学生把参与看作是一种“角色错位”呢?把学生当“受众”,一味大包大揽地在讲台上“教授”,如此“授受不清”的课堂模式,我们还能对它抱有怎样的希望呢?“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有多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弥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中,“好心”没有做成好事,做老师的也一肚子委屈。
  于是,我们把眼光投向广阔的网络世界,把拓展信息的量当作改革语文教学唯一的途径和一种标志,把“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搜寻功夫等同于新课标的素质教育,“公开展示课”上多见各类信息的公开和多媒体的展示,似乎教学需要改革只是因为信息量不够和技术的落后。如此说来,改革岂非只需一本“资料汇编”或一种技术手段的改进就能大功告成了?一位评论家这样说过,文学批评仅在话语之间转换是不够的。同样,课堂教学的改革若停留在“扩大信息量,加强多媒体”的框架内,仅在形式和手段上打转也是不够的。在我看来,以新课标为指南的语文教改,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实践,仍然看不到什么质的改变与提高。既没有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态度,也没有消除教师在执教思路和理念上的迷惘与困惑。对时下流行的一些新名词和新课件的迷恋,使我们的教学处在一种旧的模式尚未打破,新的模式尚未建立的模糊状态之中。有位日本作家说,一个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应该想想他的起点在哪儿。学生的今天和明天就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改革目前的本质问题并不是结构形式或技术手段的缺陷,而是对学生的研究严重不足。其中一个最迫切的问题是:学习的动机过于功利化,弱化了语文学科体味人生、感悟生命的审美功能。从现代教育的长远目标评论,对人(即学生)的关注是全部教学的核心所在。“文学是人学。”高尔基的这一论断用于课堂可能更为贴切:教学是人学。但是我们没有把视点聚焦在学生心灵的企盼和渴求上,而是过分强调培养人才的知识性、技能性,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逐渐地,知识的难度不断加深,学习的兴趣日益下滑,连小学生都处在亚健康的边缘,心智严重缺氧,近乎窒息,这样的教学状态下要求学生思维活跃放松主动岂非痴人说梦吗?令人遗憾的是,以为改进一些方法之类就能变应试为素质让课堂旧貌换新颜的想法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缺少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认识,回避对学生学习心态的剖析正视,才是造成今日语文教学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

奔放跳跃的红色:撩拨心弦的感动

  语文,是“实用的工具”和“情感的寄托”相互攀援。它不仅在于概念的理解,而且期望接近一种深入人心的抚摩与畅想自然的自由呼吸。阅读语文,见证的是学生用青春和好奇去拥抱生活和感受世界的一段心路历程;教学语文,当然应该被视作为对自己精神家园的一种师生共建。这是教学情感目标的召唤。
  精神的契合首先来自于情感的共鸣。初中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一处情节写到哈尔威船长让大副拿着手枪站在救生船边让妇女和儿童上船,笔者提了个问题:船上的人们真的害怕大副手中的抢吗?常有男同学答道:那是男人的责任,保护妇女和儿童。不无幼稚的嗓音和不无自豪的语气令人动容。对于这种由文本魅力所引起的情感共鸣,为学生的情感喷发提供了绝好的宣泄口。拔高夸大自然不必,即使推波助澜亦属多余,因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便是学会闪开,把发现的喜悦留给学生,把成功的体验留给学生,这也就把学习的快乐留给了学生。有个譬喻说得好:马车拖着小汽车,何苦来着?只要加足燃料,小车自会绝尘而去。
  艺术家常言:真境出神境生。动情是因为真诚。真诚为教学增添了情感的魅力,也为其注入了勃勃的生命活力。于是,青春的眼睛开始忽闪光芒:历史的透视、现实的剖析、哲理的思辩、艺术的感悟、形象的鉴赏、细节的把玩、人生的探讨、经典的回味……无处不是比清风更自由的思想,无处不是比童话更离奇的想象,也无处不是比泉水更清纯的率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闪烁着真诚的火花,静静地聆听,默默地感悟,莞尔颔首,川眉凝目,更是动情之时。静听天籁,静观山水,静悟幽谷,画家吴湖帆有联云:“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让人喜欢。
  情的感动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和希望所在。这种感动不会自然发生,更不会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感受的对象,或者说客体,有时是一群飞渡的斑羚,有时是寒风中萧瑟却不甘趴下的小草,有时就是一股浓烈的乡愁思绪……没有这些美的意象,情感的升腾便无由发生。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营造起与之相适应的情景氛围,不能搭建起双方彼此沟通的桥梁渠道,不能触发起学生对文本的心灵感应和由衷喜爱,对于教师,这将是一份莫大的遗憾。
  情感是神奇的,它能转换为学生智慧的动力,跃动更富色彩的思维动力。生动的教学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传递给学生的是对于生活、对于艺术共同的真诚与热爱。豪迈者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转动地球。我说:给学生一个理由,他们就会托出心中的世界。

灵动闪耀的金色:飞扬新意添靓彩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任何艺术都讲求推陈出新,讲求创意,教语文亦然。那些人文,或情、或意、或理、或趣都井然有序而又融会贯通,铺陈着,生长着,配合认知学理的张驰节奏,把握规律本真。对教师而言,教学的形态目标无可回避。在周而复始的过程循环中是逐流随波泯然乎众人,抑或自出心裁不惮于“标榜”,成了“匠气”和艺术的楚河汉界。
  “灵性飞舞”是一种感受,或是火花,会于转念间迸发激情,也会于不经意间稍纵即逝,聪明的教师懂得如何捕捉,如何珍藏,如何慢慢儿积累,直到凝聚为一份沉淀,一片拥有足够养料的播种园圃。
  创新难在有特色。人多的地方就怕重复,事多的时候就怕因循;因循重复模糊了教师的鲜明形象,掩饰了教学的风格特色。我思故我在,文学不仅以思想的深邃立本,而且以风格的迥异张目;教学语文岂可不然?!人各有貌,教亦有态:擅读者则琅琅入耳,善辩者则穷尽诘难,博学者则引经据典;正身则晓以厉害,益智则导以规矩,启蒙则诱以情理;苦口婆心者以情胜,伶牙俐齿者以敏恃,滔滔不绝者以势强;热情洋溢如春风拂面,善眉慈目似耳提面命……特色是教学的一张名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淡漠,有的醒目。经过特色包装的教学才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才更招惹学生的喜爱。
  创新难在细部活。大处着眼,课与课的区别并不显著,诸如目标、重点、难点乃至训练的手段等等彼此大同小异;小处入手,细部的不同才形成了风格的迥异甚至见出能力境界的高低优劣。故事总是以情节去吸引,戏剧要靠细节来打造,建筑凭借细微处的工艺窥见匠心,内容教学当然不能没有细部的精心构思。问题从哪里切入,语气强弱如何措辞,上下内容衔接怎样过渡自然,前后节奏转换多快为宜,目光停驻的长短和得失,批评与表扬的适度把握……教学的成功无非是“小节”的无损、细部的完美。教学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难有大的突破,引进一些新的元素,也不失为一种贡献。对于创新,需要的往往并不是激烈的全面否定,细腻的潜移默化往往更具力量。
  创新当以学法先。教学创新重在学法创新。诗人徐志摩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而如今“不想飞”、“不会飞”却已成了课堂中的常态,想象的翅膀是怎样折断的?语文本应是天空海阔的,本应是不拘一格的,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却曾几何时,语文已是千篇一律的,异口同声的,面目可憎的?想法可以缺失,答案不可没有;你什么感受可以忽略不计,给什么分数绝不可掉以轻心;围绕一个中心“分数”,立足两个基本点“试卷和答案”,语文又怎能不成为一份我们生命中不能承载之重?多一点宽容,兼容并蓄才是语文的博大胸襟,协作探讨才是学习的宽广途径;多一份轻松,人文情怀重在体验过程,治大国尚且如烹小鲜,学语文更须享受心神愉悦;多一些交流,文学是一条间接的人生旅程,分享彼此的感受才能积累起生命的感动,才会体味出人生的百味。创新原来出于“心”,戚戚于心者,情理不违。还学生“想飞”的本能,还语文“轻盈”的灵性,也就还了学法“创新”的本质。
  教学的创新之路实比现实的跋山涉水艰难得多,这一路上难以攀登的高山峻岭有对教学的彷徨,有对自己的否定,有对过往的疑惑……当然,这一路上,也有美文小诗的慰藉,也有圣人贤哲的鼓励,也有指点江山的畅怀……更不用说还有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无情,为雪白头。追求创新的快乐也许真的只有当局者才能悟得,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从事耕耘的艰辛。

迷离梦幻的紫色:营造诗意的氤氲

  语文的教学若有境界的划分,当以诗意作为标尺;有无诗意,亦即美感的享受,无疑成为品评一堂语文课的主要依据。诗意,不必浅吟低唱,无需雪月风花,诗意只是“意在笔先,笔尽意在”的一份含蓄,只是“疑义相与析”时的一份会心;诗意并不亟亟乎“只争朝夕”,也不惶惶然“一日短长”,诗意在乎的是一份东篱采菊的悠然,一份欲辩忘言的浸染。语文教学不该有赤裸裸的真理,美的陶冶才是语文的真谛,价值观才是教学的目标指向。
  爱因斯坦说过:“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标的混乱。”教学的大纲要求繁复冗杂,但教育的意义却缺席了:为了理想的成绩?为了升学的考试?为了父母师长的期望?都是,却又都不是。
  学习的功利性负重一直压得人缝隙中喘息般艰难。我不知道只剩下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的教学,还叫不叫语文?没有了自己见解,一味套话连篇、鹦鹉学舌的作文,还叫不叫“语文”?本来,语文是最能展现诗意美感的舞台和乐土,然而,在教学的沉重现实中我们感到了无奈的挣扎,我们甚至未曾意识到我们失去了什么。“小船斜出、弄一波妩媚在湖面轻摇,拘一掌秋水顺船桨洒落。”词曲如音符般跃动着自然的灵性,斑斓与生俱来。失落了灵性的语文哪里还有那份氤氲的诗意呢?
  教师是诗意的:他的儒雅气质犹如花香芬芳沁人心脾,他的豁达大度开辟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他的幽默谐趣使人如坐春风、如沐秋阳,他的学识修养具有磁石一般的引力,连他的衣着举止都似乎象征着某种规范。文本更是诗意的:诗词曲赋,琴棋书画,蛮荒远古,唐宗宋祖,草木虫兽,地理天文,情韵悠悠,意近旨远。课堂无处不成诗意:书写的规范流畅,诵读的顿挫抑扬,辩论中的博引旁征,会心处的相视一笑,网上揽胜奇景荟萃,背景乐曲中西异响……
  语文的诗意托起了蜃楼海市的意境和班驳陆离的想象,让教师更像是气定神闲中的一种徜徉;诗意的语文拂去了负重长路的疲惫和搏击题海的困乏,使课堂升腾起美感愉悦的一瓣心香。物境与心境,默默交汇着酝酿出一个崭新意境——淡远且深幽;语意和寓意,重重叠加着敷衍出一片崇高诗意——朦胧而明丽。细细品读,是莫名的舒适与惬意,是由衷的幸福与感动,是传统,也是个性。让人不自觉地想去探寻那字里行间的情影意踪。
诗意不可定义也无从界定,因人而定依时而生,答案莫衷一是。诗意的不确定造就了语文教学的神奇魅力。佛教中的“黄龙三说”认为,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了第二境界,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却“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透过诗意,我们所见非山非水,又山又水,这该是多么地匪夷所思,却又真真切切的啊!
分享,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分享自己情感的幸福,生活也因此而更美好。这是语文的责无旁贷,也是教学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
  五彩的语文,寄托着我们对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改革的憧憬和期待;“三心”与“二意”,显示着我们对语文目标教学艺术目标追求的实践和努力。放飞心灵,营造良好的心态环境;激活心智,投入积极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撩拨心弦,给予情感的共鸣与真诚的呼唤;飞扬新意,让创造的活力跃上教师的眉宇梢尖;氤氲诗意,使课堂洋溢美的和谐与温馨。一册美文在手,几行长诗出口,凝重处但见“枫叶落纷纷”,再回首已是“万壑树参天”。悠游教学艺术的学海流波,抒发生命感悟,似知己倾谈,若把酒言欢,咫尺间,俨然一场心灵的飨宴,一方艺术的乐土。使人自心底体悟着山水的怡情、文化的厚重、人生的况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望尽天涯路,人在青山外,这是语文的无垠无际;而在课堂讲台的方寸间,用不变的执著去追求,相信总会有如愿的那一天,终会为语文五彩的绚丽增色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