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还能活下吗

 网海拾珠668 2014-04-19

中医还能活下吗

                                             (摸脉)

         我看了2013年5月1日老熊写的“中医还能活下去吗”的文章,也看了正反两方面的解释以及所有的图,看到了中医的眼泪,看到了中医确实走到了它的末端。查其原因,这是中医自己造成的,是中医界的上层建筑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基础;是中医界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生、自长、自成、自变的结果;是中医界的大邪气。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断绝国医大师,专家导师的活路、出路、财路是咎由自取。但是它并不损伤,中医的真理,真理就是真理,中医的真理早已被古人展示和灌注到了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中华的书籍里,神医、圣人的疗病方法,永远大放光芒。只是因为中医界的学习方法,千百年来是单传,又非常保守,加之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传者又都留着一手,所以中医界的人才基础被破坏了,接班人越来越少,到现在传没了。又因为那些中医专家,导师们互相联手,盘根错节,自己大树自己为名医、国医,学术权威,导师,而对一般的中医,尤其是对农村的中医叫草根,使人事关系错综复杂,要学习就要拿钱来。虚伪盛行,而中医的真本事又没有。导师们连一本《黄帝内经》也导不明白,这不就是上层建筑阻碍了中医基础的发展吗?这不就是因为人事关系阻碍了中医生产力的发展吗?都限制了人的活动因素。中医要革命,革命的理论就是《黄帝内经》,梦境天华,医道的根源,他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疗病的精光大论,没有中医的理论,就没有中医革命的行动。没有革命的行动,中医完全有可能被西化。我看了三十多套《黄帝内经》的翻译,唯有唐·王冰,明·马莳的书翻译的最准确,对正确理解(或破译)《黄帝内经》有所帮助,有所指导。其余的各位作者都是为了沽名钓誉,贻害无穷。

       中医能否存活下去,我们认为必须解决中医看病治病的三大难题。一是先知病,二是知病在什么地方,三是怎样治好病。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学好用好《黄帝内经》。

       就拿知病来说,怎样知病?怎样知病在什么地方?这是《黄帝内经》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中医与西医的分水领;是涉及到中医断子绝孙的问题;是中医还能否活下去的转折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大学里,高思华、张其成、翟双庆、顾植山等等导师们所无法解释的问题。“频湖脉诀和医宗金鉴”里的诊脉方法并没有差,但是这种诊脉是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节气里,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日期,诊出来的迟、浮、沉、数,是在南政年,还是在北政年,古人都没有说。没法知道天时何时,地化何化,人病何病,彼时彼化,而造成了差缪重重,无法遵从。知其要者不能一言而尽,为医者就不能进入到五运六气运转中来,故无法诊出病来。更无法将《黄帝内经》的天道传于天下,拄其间中百余篇博文也没法看懂,故此把《黄帝内经》中涉及到的《天元玉册卷二十三》里,求天地运化,逐气司天,诊脉理,脉气变化的方法作以说明,以利于读懂《黄帝内经》而取得共识,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然,你就永远不能参加到《黄帝内经》的研讨中来。

        子午少阴司天,在南政司天,叫在手心经脉主事中看事。也就是说当立起年气后,少阴司天有三种情况,(1)当少阳司天,少阴在初步运司天的六十天中,是阳明司地。

    (2)当太阴司天,少阴在二步运,间气司天的六十天中,是阳明在泉。(注意每一步运终始的时间,总是——)

    (3)当少阴司天,少阴在三运司天的六十天中与立的年气是相同的。

      少阴在南政的南方为离方,震方为东方,巺方为东南方,叫三个天体的时间,都是少阴司天,在南政里少阴在天,(看以前的图可知)代表的是热,为阳。到标气,中气,本气主事作用时,都为热司天,不分标中本,故“少阴在天,寸不应。”叫寸口不应阴,不应沉,而为浮,为阳。这就是钩脉“钩”的深玄不定的意思。当少阴转到南政的南边时,就定位为只是阳,为热。叫知其要者一言尽,不知其要者怎么说也说不明白。

      在南政年里凡是当子午少阴司天时,就是要把左寸的心脉顺迁到右寸脉口上,注意是以医者的左右论左右,(见博文左肝右肺)叫自左手入于右手,这是在节气,地的气上升的时侯,才能遇到的情况。这就是在南政年里五运六气是顺时针运行的,即“天往右行”,人的气血从之,应之。故书里说甲居于寅,天动,顺行十一步,终于子,才有了甲子相合,成了甲子。甲是天,子是地,天干甲动而行,地支子静静的守位不动。甲行五步为甲午(寅中有、戊和丙),丙行一步为丙午(巳中有戊、和庚),行四步为丙申,己卯,己巳等等,在南政年里都是顺迁。在右手上摸到的寸口脉必定是浮脉大而散。摸到的是司天的气,这叫奇恒六十个首先。摸到的是王气,王脉。(奇恒;即永远摸到的是,在六十天中,多出的那个气的零头时间,为87.5。)阳明司地,也就是阳明在泉,跟着易于右手的尺脉上,上奉着少阴的浮脉、阳气。注意,如果是节气初侯的时间,阳明是二阳司地,必为浮脉;中侯的时间摸脉,必为太阴的沉脉;末侯的时间摸脉,必为涩脉阳脉。所以小肠随之顺天易位,运于右手上。这时如看节气的本气,在泉就是燥气司地,为涩脉在尺上。以上说的摸脉方法,是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时至而至的气,也叫气血至脉也到。所以,摸脉的人,你必须知道切脉是何年,何月,何节气,何中气,何步的运,何日的天干地支,何气在司天、在泉,人的气血在向何方流动。如果这些都不知道,摸的什么脉,扎的什么针,不知道气血的气头,怎么知道气多气少,哪是开,哪是阖,在哪儿补,在哪儿泄,所以摸脉的四言脉诀上说,脉为血府,百体贯通,寸口脉动,大会朝宗,张仲景的平脉,宋·崔佳颜的衍生,明·李时珍的补说,李中辛的删补而后成的四诊心法。这摸脉的精光大论无可挑剔。

      天往右行,地亦随之。左手的寸关尺上也不是空脉,应该按照六大气位来定脉知病,分位承之,以知有脉搏与没有脉搏,脉搏过与不过,叫随其所在,而就在左右的寸关尺上。甲子的甲湿气在手少阴司天之地,下边的工夫,(子为对化)是天的反气,在寸口,脉为沉,上从着少阴的热气,阳气;甲午是在手阳明气位,上边工夫的气,(午为正化)在尺部,脉为沉,上从着燥气;甲戌是在手太阴气位的气,与湿气相并,在太阴的上边,在表面,外湿阴,内也是寒太甚,在右手的关部,是在关上显示出来的脉象;甲申是在手少阳气位下边的工夫,在右手的关部,上从着火气,在右手的关部显示出来的是浮脉;甲辰是在手太阳气位的下工夫,上从着寒气,在左手关部,内外显示出来的是至阴;甲寅是在手厥阴气位的上工夫,上从着风,在左手关部。以上只要你会推其太乙,心中有个五运六气地运转图,在左右手寸、关、尺六大气位中,手摸到脉,就可知道邪气在什么经脉处,病轻病重,在本、在中、在标一下就知道了。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膽,三部三焦,两尺兩肾。这不正是《离合真邪论》里说的天以候天,地以候地,人以侯人,调至中府,以定三部吗?这些都会了,就是辨清了六经脉中哪一脉的病,在八个方向上的哪个方向,这才叫六经的辩证和八纲的辩证。怎样治还有问题吗?中医的药性胜过西药百倍,还可以西药中用,中医还能死吗?到那时,必然是中医万岁了。

      以上是少阴在南政司天用事,当节气上升时,五运的气或六气的气正好交到了天上,看的是手的六经脉,守的是手的经脉,哪条经脉就以司天的经脉为准,这就叫辨清了六经脉,不知此时此地,彼时彼气在司天,何来辨阴阳,辨六经,更谈不上八纲了。以司天的气为准看病,叫精神外守,守的是天的气,守的是肚脐以上的气血,见肚脐以上的邪气叫近,叫寸的脉气上临于下,上淫于下。当少阴在南政司地在泉时,就是在天的中气下降时,五运的气和六气的气正好交到了在泉的一方,也就是交到了足的六经脉,叫精神内守,在泉为内,为里,叫外淫于内。这时,如果是少阴转到在泉位的三种情况,根据天往右转,地往左转的天道,少阴是自右入左手的尺脉上,脉是沉,是阴,因为少阴在南政的北边钩脉只代表阴。阳明在天随着到左手寸口上,如果是在月的下半月,中气初侯摸脉,司天的气就是标气二阳管事,这时,只有在这时,才成了天是阳,一阳、二阳、三阳。地是阴,一阴、二阴、三阴。又因地气主事,是以三阴为主,为王气,为王脉。叫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如果是以天的阳气为王气,为王脉主事用事,那就成了三阳莫当了。叫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这才是三阳三阴的真正含义,只有当月的中气时间,初侯的气用事时,才能有三阴三阳论气的情况,叫和其正理。肺朝百脉之气交汇于气口。同理,右手的寸关尺也不是空脉,都论的是足的六经脉。不管是少阴在天,还是在在泉,都讲的是地气上升,交在了天上,天气下降,交在了地上,都是时间到而气也到,时间到,气血到,脉也到,即水下一刻在太阳经脉,水下二刻在少阳经脉,水下三刻在阳明经脉,水下四刻在阴分经脉-------不管在什么时辰看气,摸脉必得,晷刻不差,没法改变,没法代化。切脉以指定病,在用望、闻、问病来参证,必知其病源。天理使然,摸脉看病,论五运六气的运转才会圣人易语,良马易御,天下的中医才会扬眉吐气。开人心意。

      以上只是讲清楚了气脉上升下降,时至而气脉也至的情况。然而,气脉有太过和不及,当气脉上升,升已而降,当气脉下降,降已而升,就造成了气脉先于司天地的气,后于司天地的气,气脉来得太晚,去的早或去的晚,气脉来得太早去的早或去的太晚等等,也就是书里说的时至而气脉不至,时至而气脉已过,都还要细细推其天地详乎太一,才会知道脉左右迁移的情况。天数不及又天空,地数不及又地亡,指的就是摸到了“芤脉”。凡是“至而不至”和“未至而至”的气都要象向管律吕一样,芻本管发出的音一样,位明方可知六经八纲的气血。同四时之化,五运同天化同地化,论的是远近和高下。

从以上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中所揭示的摸脉诊病的方法,是一种用五运六气的运转进行全身确诊的,极为先进的,科学的,诊病方法,可以与西医的各项辅助检查相媲美。这种方法如果被中医真正准确掌握,还会担心中医能否存活下去吗?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