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跟诊日记(66--70 ) 12-06-10 周口店人 这时,董xx看老师治疗肝郁脾滞的病人,木香动辄用到三四十克,非常不解。董xx他在老师旁边,也跟老师号脉,我在一边抄方,这时正看到第十五个病人。老师说,有病则病受,肝郁脾滞,用木香、陈皮是顺气为主,而青皮则是偏于破气,所以木香重用,治疗肠积并不伤人。想到董xx他上午还跟老师学脉,那时老师摸完一个中焦郁滞的病人,董xx他摸过后,突然跳了起来,兴奋地说,哈哈!老师说,病人身上有痰湿积滞,鸡矢藤能把肠中积滞化散。 任之堂跟诊日记(71--75 ) 12-06-10 周口店人 那这肾中之痰又当如何?治下焦肾中之痰,老师叫我们开张锡纯的理痰汤。所以说张锡纯这首理痰汤,立法思路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痰的最深层根源上立法,把痰理顺,故名理痰汤。老师用这理痰汤还有他灵活的变通,因为老师摸他小肠脉郁得很,单靠柏子仁、黑芝麻,要推通他小肠还不够力,于是老师加入火麻仁、猪甲,这样肠道排痰之力,便增加不少。以前还没跟老师临床时,以为二陈汤是治痰之通剂,不知理痰汤能从痰的最深层次上立法。 任之堂跟诊日记(76--80 ) 12-06-10 周口店人 老师用枇杷叶、竹茹,把肺气、胃气往下降。对这位老师话疗,也让我们再次想通很多道理,我们常对杨晶、吉铃她们说,来老师这里的人,大都是需要改邪归正的,我们也是来老师这里改邪归正的,吉铃、杨晶她们在笑。老师的道悟也在很多日用生活中参透的,比如老师写的《万病从根治》这部书,现在在台湾也有繁体字版上市了。我们来老师这儿两个月左右,经常都看到老师从网上购了一批又一批的书回来,老师往往一出手,就是十几本几十本。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1):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8-09 清茶清清 跟老师同毕业的,有六十人一个班,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出来,干个体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一个。老师是用升降来立法的,病人整体脉势都是上越的,单用丹栀逍遥散还是飘了些,所以老师加入竹茹、半夏、川牛膝,降胃气的同时也引火下行。阳明胃经不降,单纯疏肝清火是清不下的,所以老师断病人有反酸打呃胃气上逆的现象,故用竹茹半夏降胃气,用川牛膝把心火引下来,暖肾与命门。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2):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8-10 清茶清清 一个是瘀血在子宫,用少腹逐瘀汤,一个是瘀血在咽喉,用会厌逐瘀汤,会厌就死指咽喉部。又有一个病人,也是从瘀血角度论治的,这个病人声带不好十几年,说出来的话,既沙哑又干涩,而且病人说她的咽喉一直都很痒。久病不治必寻到瘀血,瘀血的脉一般是偏于涩滞的,瘀于下焦,就用少腹逐瘀汤,瘀于中焦,用血府逐瘀汤,瘀于上焦,头部的用通窍活血汤,咽喉部的,用会厌逐瘀汤。若病人阳气不足的话,瘀血湿推不动的,所以老师加入: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3):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8-15 清茶清清 连病人寸口脉周围都是牛皮癣,老师毫不犹豫地替病人搭上脉。老师问他什么时候病发的。老师一出手开就是七付药,这病人吃完七付药后来复诊时,身上高起红肿的牛皮癣,退回收下去了,留下一些斑迹。老师说,肠道不通,脾阳不足,于是叫我们开通肠六药,先通他肠道。最近老师把通肠六药跟羌活独活这组风药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通肠六药,是把肠道积浊往下排,羌活独活这组风药,把身体的清阳之气往上宣发,达到升阳而祛湿的效果。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4):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9-02 清茶清清 我们看老师画的脏腑循环图里面,心火就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在上焦直接平行到肺中去暖肺,另外一个就是心火直接降到中焦来暖胃。第五点,心火能够下移于胃,通过胃的腐熟,在下降去温暖肾水,肾水就不会过寒,这就是心肾通过中焦胃来相交。老师又说,肾阳虚的时候,那肾水是寒的,我们看肾水从左边上升到肝,这股阴寒的肾水,它到肝部就会寒凝肝经。这时,用上这些降肺胃之气的药,让心热、肺热,能从三焦膀胱下肾,以温暖肾阳。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5):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9-07 清茶清清 在老师这里,如果是小孩上学,或者是买好火车票赶火车的,又或者老年人身体疾病比较重的,老师都会先帮他们看。老师又看了他的舌头,说试试看吧,于是对我们说,这病人脉上越洪大,整个气血都往上吊,上实下虚,所以腿脚无力,痹痛,他整体身体是处于夏天状态,我们用药,要让他身体进入秋天状态,把气血往下收。既然这个病人那么远来找老师,那可不是一般地容易治,其实大部分千里求医的病人,那些病都没那么简单。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6):作者 曾培杰 陈创涛 12-09-17 清茶清清 老师跟阿发说,你要把这个笑容一直保持下去,学中医未必出来一定要在第一线上看病,学中医有好多事可以干,治病只是其中一件。肾主腰脚,所以走路沉重,心阳布气于背,所以背部凉。老师说,中医就是调这股气,这股气只要能流通顺畅,再弱的人他也能够活得很长。老师说,像这种湿停在中下焦,腹痛便溏的病人,看她舌苔又水滑,这时正好用风药。人体清阳之气,长期郁在下焦,肚子就会经常不舒服,脸色也难看,大便也成不了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