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本质 一

 赵东华 2014-05-02

 

 

●中国书画是世界上最具有抽象性的艺术,也是世界上最高级最有价值的艺术。如果说哲学是文化的文化的话,中国的哲学基础足以使中国的艺术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这是因为中国艺术是一种体现人性本质的艺术。汉文字在反映人的思想意识和纪实记忆社会的精神与思维上堪称世界之最。正是这种文化使华人智商之高在世界民族中显其神奇。在美国有这样说法:“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却在华人的脑袋里。”中国书画的笔墨之道早在数百年前就精深到了可识人性的地步,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中国。”中国的书画艺术从具象到抽象其民族性和民族意识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艺术之所以是真正伟大的艺术,不仅是因为它以线条的手段再现了客观事物,而是艺术家在他的作品形式里注入了往往比生命更为可贵的东西——人类的智慧和宇宙精神。它不仅是抽象地再现了具象,而是在形式里注入了人性的内含。中国艺术是一种收现艺术,所收聚的是万物之灵气,所显示的是人类智慧和宇宙精神。这是它不同于展现艺术的最大特征。

●但是,中国的艺术家所有意追寻的宇宙精神是什么,历来艺术家都没有科学的认识,他们只是凭直觉的自然性偶然地表现出了这种抽象的东西。所困惑中国艺术家乃至世界艺术家的,是他们仍苦于没有认识到什么是宇宙语言。这原本是哲学家的事情,但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哲学家,说人已找到了宇宙最本质的东西。一旦艺术家偶然地在作品中表现出了那么一种类似宇宙语言的东西,但他们都不敢,也不能确认他们和宇宙在直觉上十分接近,所以也就不可能把这种东西提升出来,成为自己的财富,因而使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更趋于成熟、伟大和永恒。

●神圣的艺术不需要任何一种直线条。

神圣的艺术家之所以神圣,是他们能用富有变化和富有弹性的线条随同思想散步。

直线条是一种人为的东西,而在大千世界里从来就不存在这种东西。光、场、天体运行、河流、波等都是以曲线的行为实践实现着自我的存在的。存在是在无限变化中步向永恒的。

所以,艺术这种人性的最高智慧的产物,应尊从于宇宙的自然法则。

●书画中的线条,每一笔都要见出个性,只有见出个性,才会见出永恒感。永恒感是出于落笔的回收之势和断笔之意的。这样的线条才会充满力量。而那些收笔见锋之笔势,往往使人生憎,如拖扫、鼠尾、蜂腰等用笔,均破坏了线条的整一性。乍看似乎有力,细品却不然。因为收笔露锋的线条给人一种终未之感。你说,一个都咽了气,硬挺了四肢,闭了双目,他还有什么希望,什么美感而言。永恒的东西在自然中,永远是独立的变化,拖扫之笔,把物象的内气都泄吐尽了,那么线条就象射精后的生殖器,精泄吐尽了,那又是怎样的感觉,不言而知。

宇宙是无始无终的,书画线条就应该表现这种精神。要画出不知来去的味道。这很难。所以,我们用笔要直接了当,不必考虑它的始终,也许就见不出始终了。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成熟的人和绝对成熟的艺术家。成熟是相对而言的。郑板桥的字画刻板,但却在刻板中见出古拙之奇趣;任伯年的画贫俗,却于贫俗中见出闲逸之气并富有生机。

●石壶说:他的花鸟与吴昌硕和齐白石不同,吴齐二家画的是形式,而他画的影影。我看形和影都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好的花鸟画所表现的不是形或形的影子,而是从形象那里抽象而出的本质。这种本质的东西只有运用OYS宇宙规律借助于凝炼、简约、纯真、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绝招。

如果说谁可以教会人抽象出事物的本质,他若不是掌握了宇宙规律,那他就是一个骗子。

●人常说,艺术家要博览群书。群书指各个方面的书,大致分科学,哲学和文学。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无疑可以转化成艺术的灵魂。读书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智慧。科学可以丰富艺术家的直觉灵性,而哲学和文学却可以增强艺术家的理性和感性。有了通灵的直觉,加之达圣的理性和高度的创造感性,怎么能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呢?

●真善美可以说是艺术的别称,除艺术的本质不言,就创造这一行为就够真善美的了。

●好的书画作品,必然见出艺术家自身的那种具有社会特质的三大感性。即:真性、善性、美性,亦即艺术家自身的权利感、崇高感、永恒感在作品中的统一体现。

真性是艺术家人性修养境界的全部所在。它包含了艺术家的生命力和智慧力,也即艺术家的宇宙精神。这种精神是生理境界、智慧境界、道德境界和艺术境界的丰富综合。

善性是艺术家人性修养于形式中的实践和实现的所在。它意味着艺术家对能力的驾驭和运用。也就是说艺术家能自然地把握好自己的生理力,心理力和创造力。

美性是艺术家自身人性境界以最好的表现力在作品中的转化。也就是说艺术家能把生命的本质体现在艺术所要求的一切自然和谐的因素之中,使人性的美转化成艺术的美和具有社会作用的美。

●中国书画艺术是人性酿造的酒。

●理性的东西是本质,而感性的东西则是形式。感人的首先是形式 ,但没有本质的形式,则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

没有形式的本质是毫无意趣可言的,而没有本质的形式则是一种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死物。二者的独立均不可取,哲学是父本,美学是母本,二者交合方可生儿育女,且生生不已。

●好画落挂顿觉穷,妙书上墙倍知福。

●好的书画作品,总给人一种“和光同尘”之感。亦即永恒感。“和光同尘”原出于老子的《道德经》意为自然长久。从哲学上来看,“和光同尘”是说万物根据于实(地),枝付于空(天曰)。在书画上,“和光同尘”言出有据,入有根;形要有质,神要有本。笔笔合情理,这样作品就见出了意趣。

农民把种子播入春泥,种子里全有生机,自然可生出根枝。种子是物之本质,而根枝只是物之形式。只要艺术家的笔墨中全有生机,纸上才能现出理想的艺术花果来。

●宇宙间,太极生一,一生二相,二相生四时;四时有四气(温、热、凉、冷),四气有八味(咸、酸、辛、麻、香、甜、涩、苦),艺术家要细心体味,使之四时之气味在笔墨中体现出来。四气八味构成人们生活的节律和环境。这是我们特别钟情的东西,它已彻底地和生命交融着,一旦入于道,必被青睐。

●是大家,少可書古拙之品,老可写稚朴之意。

●古拙,相似老人,行动艰难,迟迟缓缓,震震颤颤,步似乱却又沉稳;意愈远,行则近,意到步没到;似弱却又无弱相。这是生命通过漫长的岁月磨塑出来的自然感,见不出一丝浮躁之意。

我把古拙称为出善,意在生命通过生活的实践塑造已进入了自我善化的最高境界,与人与已都以善为本。

●稚朴,相似幼儿学步,歪歪斜斜,迟缓 笨拙,亦有意先步后,意远而行近之感,但不同于古拙的是,稚朴笔墨生润气,如朝阳初出之时,万物生机盎然。而古拙渴笔泼墨,气韵苍古,似黄昏夕阳愈下之时,万物全生气而息。

●林里的花,水中的月,耐人回味,字画就应该给人一种回味不尽的意趣。意趣源于神。无神之物是死虎,人只喜欢它的那身皮毛,给人以功利之图。

●近功利者,终无大成。

近功利者,怀望子成龙之欲。他已不再指望自己怎么样了,而只期盼子女怎么样。自己的身子都倒了,有什么能耐扶正别人。大多数人,画了几天画,写了几天字,有点名气就觉得不得了了。于是不再为艺术去守那种超常孤苦,而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给自己带来种种满足。这样的人一定比真正的艺术家活得宽松,但却终无大成。人死了,艺就死了,留不下几多。人世间,望子成龙者居多,子成龙者极少。龙毕竟不是凡物,须得千难万苦的磨塑,方可脱变。不然,是龙,也是一个病卧之龙,那能呼风唤雨,兴风作浪。

●人问:为什么搞艺术。

一般回答:为人民服务。

这话没错。可是有几人知道,从艺术之道,是人性自我的一种漫长而又残酷的鏊战,那能一时半会地决出雌雄。成功者,须在人性的苦海里,几十年如一日的洗炼,方可脱胎换骨,羽化成仙,通灵达圣。不然,实为儿戏,只记得一时辉煌,终无辉煌。

●有人问我为什么搞艺术。我的回答十分抽象,那就是立志展现人类在艺术上的最高智慧和能力。

●艺术家要用心去认识万物。

“万物静观皆自得。”静观,就是用心看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事物的形状。得到了万物之理,还有什么没有得到的呢!

●艺术作品中的“形”“神”,决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形神。那是创造了的带着人性趣味的东西。如果作品里没有这种东西,就必然见不出人类智慧和宇宙精神。那我们何必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看现实的东西不是更好吗!

●一幅好的字画,好就好在它超越了现实,进入了更高的超现实境界,那里充满着人性的大真大善大美的神质形姿,是宇宙精神潜入形式的一种抽象。

●如果你的笔墨中能裹含生机,那么无论你有什么样的修养和思想,它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你所表现的形式里。

●借形象之壶,盛抽象之酒。

这是言作品的形象只是形式,而本质则是人的思想境界。

●中国书画真正表现的是人性的东西,即人的精神世界,亦即艺术家的情性,感性,理性的综合。

●一个人累了,他就需要休息。他睡得愈深沉,醒来就愈见精神。

好的画家总是把他的作品画得象一个人熟睡的样子,那情调美极了,自然舒展,总给闲逸之感。一副好画,首行应象人熟睡的样子,睡得时间越长,醒来时就愈见精神。但是,把画画睡着就够难的了,再把画画醒来,那就更难了。

这是我常用的一种创作方法。

总是先漫不经心地自然而然的画,久久地的画,然后以宇宙语言奇妙地进行艺术转化,把熟睡的形象唤醒,使它充满人性的一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我常用的醒画方法,是在黄金分割点上加重墨色,打点强调画面的三体特性,以及补笔增加和谐对比的因素。

现在的画家百分之八九十都没有把画画醒来,总给人一种嗜睡感,让人打不起精神。

一幅画是否醒着,我们可以用以下规律验证:如笔墨关系好的话,那么就看作品的构图是否附合宇宙规律的OYS的关系,以及△、F、Z、  、  、  、X、  、 等原式(OYS是物质本性和运动规律的代体;△是宇宙中的三体特性;F是黄金比例代体;Z是振动代体;  、  、 是同源、同构、同态代体;X是矛盾的代体;  、 是螺旋运动的代体。这些代体都是从事物那里抽象出来的本质符号,理论见常朴子的《存在中的存在》、《美中的美》等著作)的运用。除此之外,画是不存在醒与不醒的问题的。

一个好画家,不仅要直觉地运用以上规律,而且还要自觉地运用以上规律。

●先有利己之欲,画必有我。先无利己之欲,画必无我。有我实为小我,无我实为大我。无我之品,我含万物之理,如天地万物之物。有我之品,一纸自利欲,无我之品,满笔圣人情。

●无我静生真,真生善,善生美,美生滋,滋生明,明生慧。

有我躁生假,假生恶,恶生丑,丑生灭,灭生昧,昧生愚。

●艺术要有悟性。悟性分三种,即顿悟、渐悟、彻悟。为使谋道者不误入歧途,我们有必要对此提出新的认识。

顿悟,于实践中突然醒悟,明白了一事一理。渐悟,于实践中不断地醒悟,明白了诸事诸理。彻悟,于实践中进入了开悟之界,明白了万事万理。

●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的临贴的功用有三种,一是基础训练,二是临悟他人的修养,三是磨塑自我人性。

●人的智慧量等于人的知识量,人的知识量等于人的实践量。一个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增强自身的顿悟量,顿悟量的丰富汇成了丰富的知识量,而知识量则又构成人的智慧量。所以,顿悟实践——渐悟实践——彻悟实践的统一,方可构成人的神圣境界。

●好的字画作品,滋生三气,即静气,动气,生气,三气合称大善之气。静气源于人性的自然真实之质,动气源于人性自然善行之质,生气源于人性的自然合谐的态度。

●字画的永恒价值,在于他的教育,认识,误乐之功能外,还存在着人性的养生功能。

●字画可养生,那是指那些珍贵的神圣作品。而那些坏的艺术作品,不仅没有养生的作用,而且还存在着杀生或伤生的负作用。

●杀生之品,自生五气,即悲、愤、怒、恶、凶五气,合称五躁之气。躁气为妄,妄生灭。

●杀生之品,或生悲气,或生愤气,或生怒气,或生恶气,或生凶气,合称为五躁之气。此类作品的作者,人性有固疾,或人生处于大悲大难之吝境,故作品不宜置挂悬赏。五躁之气生毒气,故可杀人。

●贫俗之品也可称为上品,作品中虽略带困顿感滞于笔墨中的愁苦悲悯之气,但却被和谐的因素饰掩了,故生出一种自我善化的美。没有什么不可以悬赏的,也无不可养生的。

●养生之品是书画中的圣品。

作品或生祥气,或生静气,或生动气,或生生气,或生朝气,或生豪气,或生壮气,或生真气,或生善气,或生美气等,所生之气皆为真气,有善化之感和美化之感。

高手可于此悟出佛气、道气、仙气、神气来的。

养生之品,可延年益寿。少则几天,几月,多则几年几十年地增强人的寿命。

●伤生之品,无疑可以伤害人的生命,使人短命,少则几天几月,多则几年几十年。

●气躁生毒。蛇蝎令人惧恐,因为它们生毒。人不眷顾浮躁之作品,是因气躁生毒,毒伤生。

●气祥生香。花草令人喜悦,因它们生香。人喜祥贞之品,是因为气祥生香,香可养生。

●白石老人的作品有的滋生一种贫俗之气,这是早年困苦贫穷的生活留在他修养里的一种痕迹。但他大多数作品则滋生出一种祥和之气,且充满了童趣。故称他为和祥派画家。他的画是养生的珍品。

●朱耷的画静气过了,都静成了冷气了,满纸静结了冰似的,令人不寒而栗,此画虽是珍品,但宜于夏季悬赏。

●书画气躁,气躁生五毒。悲气生悲毒,愤气生愤毒,凶气生凶毒,恶气生恶毒,怒气生怒毒。五毒之品,挂在家中,因人赏视之,躁气便以目入心,导致了人的心身与作品的同步效应,使之产生出于画面同样的情绪,这是人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我称之同情效应。家中若挂这样的字画,家人必居躁境,躁则生毒,字画虽无毒可见,但人却无毒自出,因而自伤。这自伤之根还是墙上的字画,没它人何能生毒于体内。可人却不知,还以此引以为幸。

●科学家用特殊方法,收集人不同心境时所呼出的气,通过化验,发现人在生气时所出的气里有紫色的沉淀物。把这种水注入一只大白鼠的身上,几分钟内就死了。人在平和时出的气是请透明亮的,是无毒之气。所以,古拙稚朴之品为珍品,它们出于艺术家善和喜祥之境,故使人生和祥之气,也故可养生。

我曾说过:小病体外来,大患心中生。人的情绪变化,必然导致人的生理变化。躁生毒,就是指浮躁之作使人产生分泌出不同的人体毒素,因而导致了生理上的紊乱,滋生毒素而自伤而伤之。

我们知道了躁生毒,你说那些缺乏和谐因素的,指二奓五的东西还是艺术品吗?把这样的东西挂在家中,等于嗜毒和漫性自杀!

人啊,请你千万别盲目地崇拜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岳飞的字故然很好,好在字里行间有雄豪之壮气,但他的字画却也掺杂着他怀才不遇的悲怒之气。这样的字不宜久赏。

●“形散神不散”是肖云雲先生针对散文提出的一种规律。我认为它不仅如此,宇宙、社会都遵守着这一法则。书画作品也无不例外。

●象参惮打坐那样临仿前人,功利于磨塑悟性,性静了,方可静观万物,悟得天下之理,有了天人合一之理,笔墨就朴拙了,意境就有清典灵透之味,人也就进入自然而然的“佛道”之境了。

●贾又福先生说:“想以自己置身艺术的一偶,满足世界上所有人的审美要求,仍是永远办不到的。这也正是永远不会有世界大同艺术的原因所在。也因为此,世界上多元的,各异的艺术之花才能生生不息,竟相怒放。”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但是,艺术家们仍然没有找到人类所同一的审美规律。也许,当艺术家认识到了OYS宇宙的本质问题,那时,人类的艺术多异的形式里便拥有了人性从本质上对美要求的要素。

●“吃奶是为了长力气,而不是长成奶妈的模样。”这话是贾又福说的。

可是你吃了她的奶,她的奶里就必然有长成她的因素。也许吃多了奶妈的奶,就可能长得很象奶妈。那时你问她谁亲,他绝对说出的不是父母的名字,而是奶妈。

人是社会的动物,必须接受社会的塑造。选奶妈,也应有条件。你要成为一个学者,那千万别请一个农妇,她的“奶”会把你吃成一个农民。你要成为一个农民,那千万别请一个学者,她的“奶”可能使你成为一个科学家。

吃谁的奶,就象谁,这不是谎言。除非你吃了一个大象或山羊的奶,而长得不象它们。这是因为你只是吃奶,而并没有尝到它们那种和人的行为相比太远的“行为”的奶。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不是常听到有关狼孩,能熊孩的报导传说。

艺术家首先要认识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你认识了别人,而忘却了自己,那你不是别人吗,要你何用。

●我一生反感虚狂,都主张真狂。

何谓虚狂?语言伟大而行为渺小!

何谓真狂?语言谦和而能力超长。

有一天黄昏,一位青年撞进守中阁,言不过三,便声称他绝对要比我和鲁迅伟大。我问他,研究过鲁迅没有,读过我的书没有?他均答没有。我笑了,笑着对他说:“其实鲁迅和我都不伟大,而真正伟大的是你的父母,二十多年前,他们把床板弄得咯咯吱吱地乱响,不久便弄出了一个你来,你要伟大,有本事也把床板弄得咯吱乱响,也弄出你的父母来。”他灰溜溜地走了。这无疑是一种真狂,它反映出了一种智慧。而那种总要抬高自己而贱低他人,甚至是伟人的人,一切狂言大语都见不出任何智慧,实象一条疯狗,令人惧憎。

伟大的本质就是创造。你要伟大,首先就得为人类社会创造些什么,而且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

所以我说:目空一切者最终在人心目中自亡。

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寄人篱下住高楼,常家看人不抬头,大器盛得天下理,留作日后遣王候。”这诗够狂的了。但这是在作诗,也是在写实情。如果我没有研究出OYS宇宙规律,没有写出《存在中的存在》、《美中的美》、《艺术天机》等数十部有关于哲学、美学、宇宙学的书,我能说出:“真得天机自然狂,敢把人群当隐堂,著作可传千万世,字画寿同日月长。”这样的话吗!

这可谓之真狂,它体现出了一种能力和价值。当然,这也是在作文,作人可不敢如此。生活中,我总是抬头看所有的人。似乎,谁也比我伟大。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爱。

●好的艺术家,必然拥有一种借神遣象的能力。

何谓借神遣象?

借神遣象是指从某一种事物中借取一种特殊的精神,并用此遣使艺术所要表达的形象。比方说,闹市里有一少女,步态轻盈,身姿优美,气质高雅,你借少女的这种神态,或寄于花草山水之形象,或赋于书法之抽象,总之在你所表达的形式里,有一种外在的,美的因素。这就叫作借神遣象。

●郑板桥的字,我称之为风竹体,是我从他的字行里感受到了风竹的神韵。也就是说郑板桥通过借神遣象的手法,把风竹之神气融入了书法之中了。

外神入形,形自见朴拙。

●元代赵雍画的马,除了马首马蹄蹄个个都象农家牧养的绵羊。这可是赵雍的高明,他把羊的那种肥美遣入了马体,以现世事的和平,马已沦入了观赏之物。这一表现手法并不能说明了元代艺术家已掌握了借神遣象的手法,而是传统的审美观促成了这一表现方式。

●好的书画分四品。一是原神遣象,二是自神遣象,三是借神遣象,四是万神遣象,也可称全神遣象了。

原神遣象的作品,就是那种“神似形不似”的作品。也就是说,作品里画出了所表现形象的原有的那种精神。这种作品在过去实为珍品,但现在看来并不为然。请注意,我所说的是那种单纯的原神遣象作品。

自神遣象作品,是把自己的性格意志遣入了所要表现的作品之中了。也就是说作品里见出了艺术家自我的那种个性精神。这种作品现在看来也属一般。兵飞的字就是这种作品,每一个字都象他自己,一身英雄气慨,也一脸的悲愤之情,悲哉,壮哉。

借神遣象的作品是指艺术家把另一种事物的精神寄于了不同的形象之中。这种作品可算是通神之品,非一般能力可为之,但它也非最高境界的作品。

万神遣象的作品是指艺术家把握住了万事万物的总规律OYS的实质,并把这一宇宙精神遣入了他所表现了形式里。这种作品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作品里所体现的是永恒,如今能有几人为之?!

●无论是原神遣象,自神遣象,还是借神遣象和万神遣象的作品,都基于“神似形不似”、“形乱神不乱”这样的基础,若见不出这一基础的作品,均为下品艺术。

●原神遣象为妙品,自神遣象为灵品,借神遣象为神品,万神遣象为圣品。

●生活中,自神遣象的作品居多,连自己的神气都融不入艺术,那还叫什么艺术家。

●自神遣象之作必见人性。人性有品,共分六种:即“仁、义、礼、智、作、博。”博为上品,博是博大、博仁、博物、博学、博才之意。没有博大之心胸和知识视野,作品之意趣自然薄之。

●人博性自圣,性圣者必可遣万物之神,入艺之象,化万事之理,进象之形。

●黄宾虹说:“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此乃识别画之真假之规律。

可现在看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作品乃是一般的真画,因为真画共分四种,即原神遣象,自神遣象,借神遣象,全神遣象。

●如果我们把“妙在似于不似之间”的尺度放宽,那定然原神遣象,自种遣象,借神遣象,全神遣象都在其中了。从这个观点看,我也只是对黄宾虹大师的画理作了一次升华。

●艺术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笔墨里裹含生机呢?

答曰:心身康乐。

何为心身康乐?

答曰: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健康的水平。

生理健康甚是容易,可心理健康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曾说过:“五谷菜蔬增体质,丰富营养不益智。”开智是有规律可言的,那就是人是否掌握(或者直觉地运用)了思维的规律。 人类共有三种思维,即O思维、Y型思维、S型思维,统称宇宙思维。三种思维在思维中是统一的。艺术家若具备了这种思维,必处于大彻大悟之境。有了丰富的智慧,作为心理力的营养,心理怎能不康乐。当艺术家心身康乐了,笔墨中便自然而然地带有了生机。生机指的是生命的一种最本质的东西。我称它为机缘。如一枚种子,全生机而形,形里含裹成为生命的神秘机缘,不可破而察之。这种东西很神秘,当你打开看的时候,机缘已失,生机则不全了。

●西方艺术家的线条也很美,很有质感。但那种质感是所表现的事物固有的。中国艺术家的线条里则有一种原始形象没有的质感,那就是人性的质感,也即智慧的质感。

●佛家以莲花为美,意取清净二字。作画也要取清净二字。清净指的是墨色清沏,笔迹干净。若笔墨含有清净之气,那画自然就有清净之气了,当然这气是处于艺术家的心性的。

●大多数人画了一辈子画,把画都画不清净,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怕是最难的了。把画画不干净,那是他心里很脏。我看搞艺术先去学会作人,把人作不好,画自然不会好的。若有人说好,那不是好人说的。

●人安于现实,就必困于平庸,作人如此,作文从艺无不如此。

●白石老人言:“神似形不似”,不如黄宾虹言:“妙在似于不似之间”。“神似形不似”言事物入画薄形重神,神形都是原里有事物的东西,而缺乏人性的借象入神的内含。“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言似于形,不似于神,这神,可是原神,自神,借神,全神。所以,黄宾虹之识高于白石老人。

●书画贵于宏囊宇宙精神,人类智慧。

●“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不可。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宾虹大师这段话里有两种内含,一、言依古却不似于古;二依形却不似于形。也就是说,运法裹自神,借形抒自情。

●古人言:“江山如画”。宾虹大师言,如正是“江山不如画”。“画有人工之剪裁,可以尽善尽美”。画写于自然,但却高于自然,这是艺术对自然进行了升华。

●画山水花鸟乃写自然之性,也写自我之心。那么画家就必须认识到自然之性,只有这样才方可写自我之心性。

●宾虹大师言:“作画应入乎规矩范围之中,又应超出规矩范围之外,应纯任自然,不假修饰,更不为理法束缚。”

这句话理解容易,但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如果我们理解了什么是自然,那就做起来也就不难了。

自然生自由,同样的自由见自然。如果我们在创造时,能进入忘我之境,置一切于度外,那就必然处于一种身心高度自然之中,这时就必然地“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了。

●创造时的自然有两大因素,那就是收和放的统一,即要有天马行空之势,又要有老僧补衲之稳。

●何谓“齐而不齐,不齐而齐”。

“齐而不齐”,是言在齐中求生变化。

“不齐而齐”,是言在不齐中求得统一。

●古人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是画理。但我们千万不可认循死理。疏要合情,密要入理。只有合乎于情理的密疏才是艺术所要求的东西。无情之疏,疏不生意,出理之密,密不入境。故画虽有疏密之形,而无疏密之实,刻意死板而乏意境。

●好画,实处生神,虚处生气。画有神气,故动人心身,人也就神气了。

●画实见体质,虚显其形态。

●画实中之虚为画目。有目则有灵气,神气。

●画虚中之实为画态,有态则动,则美。

●画家要师法自然。我们向自然学什么,这很重要,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

●大自然给我们的只是自然,并没有什么绝妙的东西。你要打开自然之门,从那里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自然,带有不同格调的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唯一可以依赖信靠的财富。在自然之中,人类不仅可以生存,而且还可以进化。

●自然全于宇宙的一切机缘,我们必须有能力把这种机缘转化成人性的财富。

●好画,实处生神,虚处生气。画有神气,人赏之,自然生发神气。而这神气也将转化成一种行为,潜入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形式。

●你若能从大自然中写出灵性,那自然是你通灵了。

●从于画道,得法了,也就得理了。因为法从理中来。

●得法,法运行于气,气通自然,更通情性。气活必生造化。

●动生情,情生境。

●幽贵曲,旷贵平。

●接照不连,意到不在笔。取联意不取联象,谓之意到笔不到。

●画水无山自空渺。画山无水恐荒老。

●画花草无鸟可,画鸟无花草不可。花草无鸟仍有生境,鸟无花草测失生境。

●书道家若能施运八质,作品方可生发六十四象。

八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六十四象即八卦的自然,人、属性、动物、身体、方位,季节等的抽象内含。

乾质:字迹墨厚。生于阳、天、父、健、马、首、西北、秋冬间八象。

坤质:字迹涩白。生于阴、地、母、顺、牛、腹、西南、夏秋间八象。

震质:字迹上部墨厚,中下部涩白,生于雷、声、长男、动、龙、足、东、春八象。

巽质:字迹上部涩白,中下部黑厚,生于风、木、长女,入、雏、股、东南、春夏间八象。

坎质:字迹中部黑厚,上下部涩白,生于水、雨、中男,陷、豕、耳、北、冬八象。

离质:字迹中部涩白,上下部黑厚,生于火、日、中女、附、雉、南、夏八象。

艮质:字迹下部里厚,上中部涩白,生于山、丘、少男、止、狗、手、东北,冬春间八象。

兑质:字迹下部涩白,上中部黑厚,生于河、泽、少女、悦、羊、口、西、秋八象。

施运八质,须自然而然,不敢依理而理,我惯于此法创作,妙味横生,这里略述其法,供书画家参考。

●书法也可以章法上运施八质。例如一幅字满篇黑厚不分;可谓之施用乾质;一幅字若上部黑厚,中下部涩白,可谓之施用震质;一幅字若中部涩白,上下部黑厚,可谓之施用巽质等。

●作画,在朦胧中求清晰,画就醒来了,且格外见精神;而在清晰中求朦胧,画就睡着了,给人一种嗜睡感。

●有一位朋友请我给他画一幅《月梅》。我说:“你想要梅花的剪影吗?”他愕然。我解释到:“月亮从梅树后的天空照了过来,我们看梅花,不是看到花枝的剪影,花是黑的,枝枝杆杆也是黑的,那画出来是啥滋味,一无明亮,映衬此斜横交错的枝干,有啥意思。”他改口道:就画一幅花吧。我说,还是画月梅,依你。铺纸调墨,我为他画了一张。可月亮没在天上,而在水中,相映于上方斜垂的梅花,趣味甚浓。我在题款中任意写到:“月在天上恐违理,故画梅花不见月,今日画梅又画月,寒水玉盘待评说。”


上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