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26:科学六弊

 无题602 2014-05-02

李:让我们简要总结一下上面所说的科学的局限。第一,短视“科学之魂”是要求结果与证据吻合,一个东西的后果不一定很快全都显现出来,而要检查是否吻合,不可能长期等待,这导致了科学的致命伤——短视第二,囿于共性“科学之魄”是追求结果简易俭约从而普适。普适的结果只能针对共性规律,所以,科学的有效适用对象是共性占压倒性的东西,也就是自然界,而不是充满个性的个体、艺术、人文、思想、精神,等等。第三,线式因果思维,这是“科学之气”。一方面,对因果律的坚持,是科学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根源。另一方面,这种信念使科学难以对付各种远离简单线式因果的事物,比如具有因果循环的事物,正如西医难以对付病因不清的系统性慢性病一样。第四,分析还原是“科学之血”。一方面,对它的执著,使科学能有效认识和处理不太复杂之事。另一方面,这种偏执迫使人们在使用时强拆硬分,因而难以整体把握各种具有多相本质的复杂事物第五,“科学之基”是逻辑。演绎逻辑大有合理内涵,但主要局限于能被“纯化、净化、抽象化、明确化、去现实化”而损失不大的相对简单的事物。它与复杂现实颇有距离,已成为普世超级宗教信仰。这一信仰有本质矛盾和困难,既不尽切实,又可能有错:它既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又不严格制约人的思维;它对无岐性精确性的一味偏执,是完整认识的大敌。第六,务外逐物。过于追求客观、理性、定量,因而只适用于外部物质世界,不大适用于内部非物质世界。

教:按照您前面所说的,作为科学之血的这个分析习惯是不是会导致人们注重细节,从而斤斤计较?

李:是有这种可能,但我对此思考得不够充分,还没得出结论:是否惯于善于分析的人更会斤斤计较?惯于善于分析和斤斤计较也许有正相关,但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学:您上面所说的这些局限性,彼此好像有些相关性,如果相关,它们是怎么相关的?

李:问得好,它们当然彼此相关。至于它们是如何相关的,这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因果思维和还原论相互依赖,难分难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旦A被还原为B,就认为BA的因,AB的果。反之,所谓找到因果,往往也就是实现了还原。线式因果思维和还原论更是配合得丝丝入扣。线性与叠加性是同义语:线性的都是可叠加的,可叠加的都是线性的。线性系统的总体都是它各部分的直接叠加,而且各部分彼此独立,可以分别对付。换言之,这样的整体都可以被无损地还原为部分之和,即具有所谓“聚合性”: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所以,线式因果思维导致还原论,而还原论进一步加强线式因果思维。其次,囿于共性之弊植根于追求普适,要想普适,自然希望能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简明的因果关系,在科学的框架内,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普适性。所以,追求共性也支持线式因果思维,进而强化还原论的合理性。囿于共性与务外逐物这两个局限性更是相通的,因为精神世界充满了个性,共性难以具有压倒性。此外,科学对逻辑的依赖和它的还原论信念,都与追求无岐性精确性有内在本质联系:对无岐性精确性的执著,既导致了科学对严格逻辑理性的依赖,又增强了还原论的信念,——每次还原成功,都是追求精确性逻辑性的战绩,由此形成正反馈。注意,对付相对简单事物,上述这些局限性问题都不大。惟其如此,科学虽然有这些短板却还能硕果累累。一言以蔽之,这些短板都使科学指向同一类有效适用对象

因果分明、具有压倒性共性单相本质、从而能被精确把握的相对简单事物。

   正是相对简单事物才会因果分明,因之果才会在短期内全都显现出来,才具有压倒性共性单相本质,才能被精确把握。

教:这些局限性中,哪些更本质些?

李:还原论和线式因果思维这两大弊端,在科学内部多少是可以克服的,近年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主要就是针对这些弊端的,相当于给科学“大换血”或注入大量新鲜血液,因为分析还原是“科学之血”。要放宽科学对于无岐性精确性的依赖,如果可能,也极其困难。这相当于改换基础,因为逻辑精确性是“科学之基”。相对而言,囿于共性和短视是科学更本质的局限,我看不出能在科学内部被克服、超越的可能性。换言之,一旦克服了,那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科学了,因为这相当于“科学之魂”(要求验真吻合)和“科学之魄”(追求简易以求取普适共性)被换了。这些说法依赖于对科学的界定。其实,对于科学只适用于相对简单的事物,近年来不少人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所以复杂性科学才会兴起。不过,他们大多限于认为应该突破还原论、突破线式因果思维。我的主张更彻底:还要突破精确性,突破共性,突破限于短期的验真。只有完成了这样的突破,理论结果才能真正适用于复杂事物,特别是精神世界。当然,并不是我比提倡复杂性科学之人高明,而是因为他们仍旧崇拜科学,当然也就不想革科学的命,而只想革“简单性”还原论科学的命。

学:照您这么说,科学只有对付简单事物才有效,也就是说,科学其实只是“小儿科”?

李:这么夸张是危言耸听。对付相对简单的事物,科学明显比东方(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传统思维更有效。但是,对于复杂、特别是涉及人的事物,中国传统思维更有优势。受梁漱溟文化观的启发,我们也许可以形象地说:西方文化是青年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年文化,印度文化是老年文化,而人类当前正处于由青壮年进入中年之际。所以,中国文化长久以来是超前于时代的早熟文化,印度文化更是如此。由此看来可以说,中国传统思维方法“还没走好,就在跑、就在跳”:相对简单事物还处理不好,就在对付更为复杂的事物。

学:但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会那么超前、早熟呢?

李:早先在谈研究策略时说过,西方文化重视人与物的关系,中国文化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印度文化看重人与神的关系。这三种文化是分别建立在对物、对人、对神的思考上的,它们培育发展的主要对象分别是脑、心、魂(头脑、心灵、灵魂)。所以,西方科学昌盛,中国伦理发达,印度宗教繁荣。相对而言,对物最简单,对神最玄奥,对人居中,所以这三种文化的复杂性可以说是递增的。梁漱溟说:“东方古人早已看到的,今天西方人却刚看出来,当做新鲜道理大加强调。所谓东方西方一深一浅者在此;所谓佛儒皆为人类早熟者在此;所谓世界最近未来中国文化必将复兴者,亦无不在此。”以现代即西方、也就是人与物关系的观点来看,中国文化的确是早熟了。然而,以古代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其文化是与主要关注对象(即人与人关系)相适应的,并不早熟,而西方文化就太简单稚嫩了、底蕴不够深,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太简单化了。人是文化的结晶。总的来说,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别有点像青年人跟中年人的差别,美国人更有活力、更没城府、更直截了当、更简单生硬而不圆滑、更重物质外界而轻精神人文、更“重脑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790590.html
 
上一篇:与师生谈科学之弊25:务外逐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