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月陆.千千结

 昵称17744542 2014-06-06

陆月陆.千千结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东莞 阵雨

 

离开了老家7年了,不在老家过陆月陆也就七年了。

 

陆月陆,晒衣服;这是家乡人常说的谚语。儿时的记忆,六月正好迈过了江南梅雨时节,衣服被褥也需要阳光去洗涤。

 

每逢陆月陆这天邻里乡亲,大婶子、小姑娘们总会把家里纺织品晒到太阳下,让紫外线帮助给予杀菌。时过境迁,现在家乡人大部分都迁居到城镇了,原有的陆月陆,晒衣服的风俗也开始变迁了。忽然想起来心中淡淡的哀愁,我们在不断进步的今天也在不断遗失一些美好。

 

我想起了小时候,类似今天东莞现在这样的天气,阵雨下来,家里人不能到地里务农。而那时候又没有太多可供娱乐的项目。什么电视、电脑、手机、各种棋牌,各种运动几乎是与我们家乡人不搭界的;就连收音机全村都只有一台,是村长家的。电话长什么样子那时候我反正是不知道的,至于电视、电脑、手机什么的我估计那时候还没有出生呢,就算出生了也还没有跑到我家乡的地界去野。

 

类似东莞现在这样的天气,男士们做木工的做木工,做石匠的做石匠,制作各种木桶、木盆、木家具;石磨、石缸、石板凳。女士们呢?女士们做针线活,做鞋垫、做布鞋、织毛衣,织帽子。那时候年轻的女孩子送给心仪的男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一般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鞋垫,或者毛衣。而母亲或者姐姐们送给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珍贵的礼物就是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

 

我记忆中,小时候直到10岁,每年有大半以上的时间我穿的是母亲做的布鞋。布鞋的材料常常是缝缝补补很多此的衣服或者裤子上裁剪下来的布片,而新一点的布料常常都会被用着鞋面。做布鞋,最费功夫的是纳鞋底。纳鞋底的目的是为了让布鞋的鞋底变得更密实,更耐磨。

 

每年夏天,村里人都会去割麻,我说的的麻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麻布的那种麻的植物,我家就有种,种了两苁,每一苁都割出的麻线都能把长长的竹竿挂满。母亲每年都会去割麻苗。割完之后会用一把专用的单边有刃麻到,把麻打不出来,也就是去掉其他根茎叶,只留下麻线。关于麻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小时候,我们玩陀螺用来赶陀螺的绳子就是用它了。如果谁用布条做赶陀螺的绳子,那是一件好奢侈的事情了。把麻线取出来之后挂在竹竿上晾晒,中途要侵几次水,什么时候侵水,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当完成了所有的工序,麻就会成麻线,丝丝分明。然后就会把这些麻线收起来保存好,在制作布鞋的时候,会取出麻线。把一丝丝的麻线用手工拧成细细的麻绳。记忆中母亲每每拧麻线的时候,总是那么专注,一丝不苟的律动这大拇指与二拇指,麻线就像经过了时光机器一般慢慢的变成细细的麻绳不断的延伸。

 

制作好麻绳接下来就是纳鞋底,纳鞋底是最费时间的,往往一双鞋底需要一个月才能做好,为了更耐磨,为了更密实,总会一针挨着一针,密密集集的针满整个鞋底。然后才会做鞋面,逢制鞋面。

 

母亲最会做布鞋,一件六口人的布鞋都是他一人做的。家里保存有,外婆传给母亲的各种鞋样的纸模,原本小时候目前是把这些技艺传给了二姐和三姐的,只是后来慢慢的做鞋子少了,估计二姐和三姐也忘记得差不多了。

 

二姐最擅长的是做鞋垫,三姐最擅长的是织毛衣。二姐做鞋垫或者三姐织毛衣都会遇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线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就打结了,打结之后的线是需要把结解开才能用的,不然是没有办法继续制作鞋垫或者毛衣的。母亲和姐姐他们总会为了解开打结的线费很多心思和时间。每到这种时候,他们总爱叫我去帮忙解结。一开始,我也如他们一样一个线头顺着理下去,慢慢的去解开结。后来我常常用的方式是拿起打结的线不断的拉扯,让结变得更明显,在拉扯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把结解开。再到后来我解不开的结,我就直接把线扯断了。

 

时隔多年,现在想起来也还蛮有趣味。又是一年六月六,家乡老人又要晒衣服。在外闯荡了这些年越来越发现,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结,我们说那是心结。心结其实如小时候的线打结如出一辙。心结就是心念乱了,念头在脑子里穿插,然后乱了,理不出头绪了,以便成了心结。

 

解开心结,可以慢条斯理的理这线头一点点的解,也可以让心结更乱,甚至不惜扯断念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