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绍基

 智慧55 2014-06-07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又号暖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土,授编修,亢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国史馆提调,历典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四川学政,是晚清书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何绍基早年师法颜真卿,后学北朝碑刻,到60岁才开始写篆、隶。他不断临习《礼器碑》、《衡方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碑版,其中尤以《张迁碑》临写最多。为追求古人笔法,他临写北碑必高悬臂肘,臂与腕平,然后回腕,方始通身力到。此外,他的楷书宽博浑厚,也兼融北碑书法的特点,因而自具新意。   何绍基行草书有两个特点:其一,在笔法上,何绍基纯用篆隶及北碑笔法,线条浑劲而有力,严格的中锋及颤笔的交替使用,使线条有一种外柔内刚的韧劲。断连停止,顺势而下,随其自然,且以断为主,断中见连,突破了明末清初行草书“飘带式”的俗套。篆隶笔法的大量使用,与由楷书入行草的八法相比,明显地简化了笔法而增加了书写的随意性,特别是洒脱的长撇和长长的弯钩的大量运用,更有云飞雾升、飘飘欲仙的意味。其二,在结构上,以斜为主,在斜正的顾盼照应中求得章法的平衡和谐,并且注重结构的疏密与开合,以密以合为主,以疏以开为辅,使文字量颇大的艺术作品无压抑和不透气的感觉。整个作品以行书为主,有少数楷、隶及草书相杂其间,错落有致,如此,斜正,疏密、开合及正体草体的交替使用,使作品活泼富于变化,貌似散乱而极具章法。   这些鲜明的艺术特点,很为仿学其书法的人所注意,因之,此类行书作品特多。然仿书者大都忽略了,或者是做不到何氏的“藏锋书”,这是以深厚的功力练就的一种圆锋内蕴的笔法,伪书中普遍存在的薄扁轻弱的毛病与真迹书法泾渭分明。

专学何绍基行书的杨翰  

  据文献记载,与何绍基同时且相识的人中,有—个专.—)学其行书、且能乱真的入,他就是杨翰。杨翰(1812—1879),,字海琴,号息柯居土,直隶新城八,道光年间进工。工书画,好金石文字,又精鉴赏,著有《息柯杂著》,内多沦书语。像他这样有着不寻常经历的入,却专门学同时人的书法,可见何绍基书法,特别是其行书在当时的影响了。《昭代名人尺牍·续集》中刊印了杨瀚的几通信札,书作均为行体,确实酷似何绍基作品,如果此人仿何绍基书,并落何氏名款,那就很难辨识出真伪来:留传下来的何绍基的伪作《行书六条屏》就颇似杨翰的行书,这就提醒我们,在何绍基传世印行书作品中也有作伪的现象。

清代书法鉴定的易和难  

  对清代书法的鉴定,与对历代书法的鉴定相比较,有着较易和较难的两个方面。说较易,是因为遗存作品多,可供在鉴别、鉴定中做比较的真迹作品相当丰富。说较难,则是因为历代出现过的种种作伪方法在清代遗存书迹中皆有出现,且当代人作当代人的伪书,至少在时代风格方面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我们已知的清代书法的种种伪作现象中,最为迷惑人,甚至迄今仍不能彻底澄清的是代笔和仿书这两种。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一些高官显爵或社会名流人士,他们本不擅长书法,但慕名而求书者甚多,因此往往请人代笔,代笔书法与其本款亲书有着一定的距离,典型者如王士祯,袁枚等。其二,一些人本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但他们或因应酬过多,或因任职高官,在官场中的文书往来,以及为皇帝所书的所谓“臣字款”之作,亦多有代笔现象。这些书家的代笔书作,有些和仿书的伪作一样,很难划清绝对的界限。其三,一些书画家的子弟,门生,因为相对熟悉并能很像地仿学其父、祖或老师的书法,所以常以之用来牟利,实质上也是以仿书来作伪,如翁方纲代笔书等。其四,在传世的清人书法中,有一种人专学当代书画家的书画,颇能乱真,虽然尚不能有证据说明他们是否曾伪作过所仿学过的名家书作,但我们在鉴定时却需要警惕,并时加考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