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沾连功

 自渡自己 ywy 2014-06-09

武当沾连功外界少为人知,可以说是武当太极拳之秘传,也是太极拳法推手技击的根本所在,沾粘功掌握以后知劲懂劲可一通百通,也可以说是对知劲懂劲的一种具体的训练方式。这套训练方法我还没有发现其它门派有这种训练方式,简单古朴又非常自然而然。我们一般在推手训练听劲的时候可以说细嚼慢咽,静静的听对方之动,去体会对方之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从而进行合理地应对。但如果对方运转的速度快,变化多,那么在这种环境下能否还能听劲呢。客观的说太极拳讲究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如果沾不住,那么粘和随根本就无从谈起,所谓的不丢不顶更难以发挥功效,所以所以说沾粘功是知劲懂劲,知己知彼的必经之路。据我所知,周老师的弟子下苦功练此功的也仅数人而已,主要是靠师父带和自己的勤奋和悟性,但此步功夫关键是靠师父,师父的功夫高低和修为将决定着弟子的功夫水平。

 
在笔者所接触过的武学名家中,笔者认为的确有实战能力的人,他们无一不训练拳外之功。拳架只是一种训练的方式,不是全部。粘连功即是非常核心的一种辅助功,这套功法很有意思,跟师父先走后跑,在急转急变中去体会粘连相随。很多人都提出过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只有跟上了节奏,才能做到粘连相随。跟不上,其它都无从谈起。这套基本功我习练多年,非常有效,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拳谱中和老师的延传中都知道有粘连相随、不丢不顶,但具体如何针对地训练,流行的拳法中传授者不多,只在少数各派太极拳传人中有所延传。因为这一步是太极拳把自我训练过渡到双人实质训练中的一个必经之路。如果你沾不住,什么不丢、不顶、避实击虚都无从谈起。记得当时我跟周老师在一起学习推手时,周老师用中指点在我的手背上,说我把眼睛闭上,你的劲往哪块走我告诉你。当时周老师搭在我的右手上,我用左手微微一动,周老师就跟我说,你的手往哪个方向动,准备怎么动。说得一清二楚。后来周老师说,你可以微动。我搭在你的手上,你哪个脚趾头微动我都可以说出来。我当时就依法重新试了一遍,两脚交替地微动一下,周老师又给我说出来了。周老师的听劲功夫非常好,让我体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是怎么回事。我当时问周老师,这功夫是从拳中练出来的吗?师父当时笑了笑,“有些功夫在拳外,拳法不是万能的,有它一定的作用。拳外之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把拳架认为是一种万能的,那么这人的太极功夫就很难练出来了。拳架是有它一定的功能和效果,是需要多种因素才能组成一种功夫。它只是众多功夫中的一种。”我接触了周老师的武当太极拳之后,有幸得恩师带了我几年练粘连功,使我在听劲和自然反应能力上略有心得。这种功夫无法形成文字,只是训练时的一种直觉。是随着师父的给劲、走劲、变劲,是顺着这种感觉,靠师父的领带出来的东西。这种寓身于教的功夫,只靠自己捉摸是很难捉摸出来的。其练法非常简单,但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显示了传统道家功夫的古朴和每一阶段都能验证出来的结果。如果要说我今日有所小得的话,师父领带这一段日子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