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兼证(6)

 johnney908 2014-06-10

这是后世医家把这句话都说成习惯了。风伤胃,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成了顺口溜了。意思是说,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风邪容易伤卫阳;那么,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同气相求,寒邪容易伤营阴。如果既有风伤卫的表现,又有寒伤营的表现,这就是风寒同伤营卫,也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解释38条,和39条太阳中风,是风伤卫,脉浮紧,是寒伤营,伤寒是寒伤营,脉浮紧是风伤卫,似乎是天衣无缝,恰如其分,而且方有执打乱了《伤寒论》原书太阳病上、中、下三篇原文的次序,他把所有的风伤卫、桂枝汤以及与桂枝汤加减方有关的这些方证,叫做太阳上篇;把和麻黄汤、麻黄汤的加减应用,和伤寒有关的这些方证,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中篇;把和大青龙汤相关的这些方证,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下篇。

    所以,方有执不仅把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种学术观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用这种观点重新整理、划分太阳病三篇的原文,这就是在《伤寒论》的学术史上,有名的三纲鼎立学说。方有执倡导于前,喻家言附和于后,然后有一大群的学者,跟着支持这种学派。

    可是我们今天来看,这种说法和临床实际是不是相符合呢?我们在讲太阳中风证的时候,我们说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而为汗,汗出伤营,怎么能说风阳之邪只伤卫而不伤营呢?说它是卫强营弱,营是怎么弱的啊?是风邪伤营阴而造成的嘛,即汗出伤营造成的。所以,太阳中风证不仅仅是风伤卫,风邪也不单纯的伤卫,也伤营!

    对太阳伤寒来说,我们说寒为阴邪,最容易伤阳气,怎么能不伤卫阳呢?当然会。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内郁营血,外闭卫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内郁营血,寒主凝滞,寒主收引,使气血涩滞,经脉痉挛,而出现了全身的疼痛。所以,寒既伤卫阳,也伤营阴。因此,我们今天不再提倡“风伤卫、寒伤营”的这个学说了。

    那么,我们怎么解释第38条和39条的“伤寒脉浮缓”、“中风脉浮紧”的呢?我们说的第38条太阳中风,你把这中风就看成是伤寒的互词,我们也不能说张仲景写错了,或者是别人抄错了,你就不要去纠缠它是中风还是伤寒了,你就把中风看成是伤寒互词就可以了。互词,中风是伤寒,伤寒是中风,这就是互词,你就把它看成是伤寒就行了。

    重点是看它的症状表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特征,所以它就是伤寒,下面一个最关键的症状,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是寒邪闭表的特征,这个“烦躁”,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

    所以“不汗出而烦躁”的这个“而”,就是表因果的,和麻黄汤的适应证里那个“无汗而喘”里的一个“而”,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不汗出,才导致了阳气内郁,阳郁的结果,是导致了郁而化热、郁热扰心,才出现了烦躁,所以,大青龙汤适应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汗出而烦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