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6)

 johnney908 2014-06-10

    (接上篇)但是,用上这两个方子之后,“病发热,头痛,脉沉”,这是太、少两感,里阳虚的程度不重,用上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后,如果不好,所以这个“若不差”中间省略了一句话,省略了一句什么话呢?“如果用上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温辛发汗,还不好的话”,省略了这么一句话。

    身体疼痛,强调了有表证的存在。但是,也“当救其里”,也应当先治里,治里用什么呢?“宜四逆汤”。这就提示了表证兼里虚的病人,即使这个里虚并不重,你用了表里同治的方子以后,病还没好,也要以补里为主,强调了张仲景重视正气、尤其是重视人体的阳气的这种学术思想。

    所以,治疗表证兼里虚的时候,他是非常小心翼翼的。这个里虚程度很轻,仅仅是见到了脉沉,首先考虑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第二天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用完这两个方子不行,这两个方子就不能再吃了,直接用四逆汤补里。对表证兼轻度里虚,就这么小心翼翼,如果表证兼重度里虚,已经见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那就是我们刚才91条所说的,“急当救里,宜四逆汤”,这就是表里同病、表证兼里虚的仲景的治疗思路。

    好,我们从太阳变证的概念,太阳坏病的概念,讲到现在,应当说是对变证的治则,一个总的论述,对于太阳变证或者说坏病来说,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兼见,或者在脏,或者在腑,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基本的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下面仲景就是对“随证治之”的举例。我们先看热证,热证的第一个证候,栀子豉汤证。看原文第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首先,这个病经过发汗,经过摧吐,经过泻下,表邪入里化热,从临床症状来看,是邪热留扰胸膈,郁热扰心,出现了心烦不得眠。

    仲景为什么把它叫做“心烦”呢?这个虚,不是正气虚,而是指的这个热邪,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有形的病理产物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痰、水、饮、食积、瘀血、虫积,这些都可以把它叫做有形的病理产物。在《伤寒论》中,有一个用词习惯,凡是邪气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的,仲景习惯用“实”字。

    比方说以后我们会提到的,热邪与胸膈的痰水相结,仲景把它叫做“结胸热实”,他用个“实”字。热邪与胞宫的瘀血相结,热入血室,仲景在治疗的时候,说:“剌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用了“实”字。因为热邪与瘀血相结,瘀血是有形的病理产物。

    在阳明篇里三个承气汤适应证中,“潮热者,此为‘实’也。”“此为实”,也用到“实”字。那是因为热邪与阳明的糟粕相结,阳明的糟粕是有形的物质。在瓜蒂散证中,仲景用到了“此为胸中实”,为什么有“实”字呢?因为瓜蒂散证,它是指的胸中膈上有有形的痰饮,有有形的痰浊,所以他用“实”字。

    可见,《伤寒论》中的“实”字,如果是指病理的话,常常是指的有形的病理产物,有形的邪气。而对无形的病理产物,无形的邪气,像在这里,这个热邪是无形的热邪,它没有和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相结,仲景不仅不用“实”,反而用的是“虚”字(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