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胜过奖励

 月下西廊 2014-06-18

鼓励胜过奖励

(2013-02-04 11:55: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b56fc0101hjhh.html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或做好某一件事。家长的初衷是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做事的主动性,但实际效果和家长的期望往往相差甚远。实践证明,滥用物质奖励是一个家教误区。我也曾陷入过这个误区。
  从小学到初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着实动了不少脑筋,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物质刺激。小学高年级,我用名牌文具盒、奥特曼、变形金刚等奖品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进入初中,我以给孩子买英雄牌钢笔、到少林寺旅游(儿子喜欢武术,特别向往少林寺)、增加零花钱等手段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进入初三,为了让儿子更加努力学习,我给儿子的奖励更加具体了:每次考试提高一名去吃麦当劳;提高五名奖励品牌衣服或名牌运动鞋;进入前二十名奖励变速自行车;进入前十名奖励一次旅游。这些方法在小学阶段还有一定效果,进入初中,奖励产生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特别是初三下学期的一件事,简直让我伤透了脑筋。
  初三下学期开学后,为了让儿子更加卖力学习,“有钢使到刀刃上”,我和爱人商量后,向儿子许了个愿:期中考试若能考进班上前三十名,奖励儿子一套李宁牌运动服。为了得到这份心爱的奖品,儿子学习非常卖力,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儿子在班上排第二十六名,欣喜之余,我慷慨地向儿子兑现了承诺,父子皆大欢喜。尝到了甜头,我又向儿子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末考试考进前二十名,奖励儿子摩托罗拉BP机(那时BP机比较流行,对孩子来说是奢侈品)。为了得到这件礼物,儿子确实尽了力。期末考试下来,儿子考了第二十三名。虽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但为了照顾儿子情绪,我决定给儿子买个国产BP机。
  我和爱人本来不大情愿,故而不太主动。降低了奖品标准,儿子已经不大高兴,加上迟迟不肯兑现,儿子心中的怨恨在增长。终于有一天,儿子向我们摊了牌:“你们合起来骗我,我再也不会上当了,谁要再学习谁是龟孙!”爱人刚要解释,孩子态度强硬地说:“我不想再听你们说什么,你们本来就应该给我买。这次只差了三名,上次我还超了四名呢?我现在才知道,你们就没打算买BP机,哄我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把我惹急了,我不考这个破高中了!”
  虽然我们随即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但儿子却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鼓不起劲来了。我们费了不少劲,给儿子做了很多工作,儿子还是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接受了这次深刻教训,我再也没有给过儿子物质方面的奖励。儿子生活、学习上的必需品,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但不会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条件交换,更不会以功利为目的。
  后来,我接触的众多案例,也充分反映出物质奖励的弊端。有的家长和孩子做交易:我奖励给你什么,你达到我哪些要求。有的孩子向家长提要求:你给我买部手机,我保证好好学习;你给我买台电脑,我一定学出样子给你看。结果是不约而同:家长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却兑现不了当初的承诺。要说孩子有意骗家长,也有失公允。孩子也想提高学习成绩,得到奖品后,孩子也会努力一阵子,但随着奖品新鲜感的消失,孩子的学习热情也随之下降了。
  物质奖励为什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因为物质奖励是低级的、庸俗的激励手段,它不能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学习动力。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的需求程度。现在的孩子,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物质奖励已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即使极具诱惑力的物质刺激,带给孩子的心理冲击也是表面的、阶段性的,而不是深层次的、持久的。而稳步提高学习成绩,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些是物质刺激难以达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物质奖励非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物质奖励给孩子的是消极心理暗示。
  “今天妈妈不在家,你跟着姥姥,一定要乖乖的,表现好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本来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今天不惹姥姥烦,我就奖励你。”
  “妈妈今天加班,你在家好好写作业,不要出去乱跑,不许看电视,做好了妈妈带你吃肯德基。”这句话暗示的是:“你从来不认真写作业,光想着往外跑,就知道看电视,今天如果破格表现好了,妈妈给你点甜头。”
  以上两位妈妈的话的弊端在于,她们给了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不信任孩子。孩子会这样认为:我就是不乖,我本来就不懂事,我一直自控力差,我压根儿离不开电视。
  第二,物质奖励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不少家长把奖励当做诱饵,目的是让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行为来回报自己,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在培养孩子患得患失、虚荣浮躁的功利思想。
  一个孩子为了一顿西餐、为了一次旅游去学习,而让他付出许多努力,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庸俗的奖励带不来高尚的动机,一个孩子为了功利而学习,他会爆发出多大的热情?他会有多持久的毅力?物质刺激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付出一定努力,一旦达到目的,奖励兑现了,他的学习热情就会骤然下降,学习成绩也会跟着下滑。
  再者,在功利思想的支配下,孩子把心思都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孩子把奖品当成了目的,却把学习当成了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学习的崇高意义、求知的丰富内涵被扔到了九霄云外,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呢?
  滥用奖励还会造成孩子对奖励产生依赖,无论父母要求做什么,都必须提供奖励,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孩子还会把这种功利思想带到学校、带入社会。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有任何要求,不给点甜头,统统不干。
  第三,物质奖励让孩子把学习和奖励对立起来。
  为了得到某种奖励,孩子也会付出一定的心血。经过努力,达到了父母的期许,比如提高了多少名次。父母兑现了承诺,孩子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父母和孩子都高兴的事情。可悲的是,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永远不会满足。随着父母对孩子学习期望的不断加码,孩子往往达不到那个高度。这时孩子心里矛盾重重,希望获得奖励,却不能总取得理想成绩,孩子自然会把学习和奖励对立起来。对立情绪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成绩自然不会理想。随着一次次考试失利,孩子的挫败感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孩子就会讨厌学习,甚至憎恨考试了。
  滥用物质奖励孩子是非常糟糕的行为。孩子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或者表现出自律、负责任、诚实等美好品质时,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自我满足感,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奖励,父母没有必要再给予物质奖励。
  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孩子学习进步了,成绩单就是对他努力的最好认可,也是对他付出的最直接回报,好成绩本身就是对他的最高奖励。
  回顾我对女儿的教育,可能是无意间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女儿贾蕾从学前班到初三一直是尖子生,考百分是常事。初一至初二的八次考试中,女儿七次是全年级第一。初二一次考试,七门课满分700分,女儿考了686分。女儿取得那么多骄人的成绩,我们从来没给过她任何物质奖励。孩子每次拿回成绩单,我们总是淡淡的一句:“非常好!”“太好了!”此外,写在我们脸上的喜悦和满足,就是对女儿最好的肯定,就足以鼓舞女儿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了。
  讲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玛莉·班尼的美国小女孩曾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他想问一问报纸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主持人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呢?
  西勒·库斯特也非常困惑。十多年来,他收到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上千封。每当拆阅这类信件,心情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
  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因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西勒·库斯特是这样回忆那场婚礼的。牧师主持完订婚仪式,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由于过于激动,一对新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到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景,幽默地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茅塞顿开。右手成为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没有必要再戴饰物了。同样的道理,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上帝让恶人成为恶人,也是对恶人的最大惩罚。请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大的奖赏吗?还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吗?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当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题目是《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这封信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刊登之后,很短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千余家报纸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这一观念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是因为被人们普遍认可。
  我之所以用较大的篇幅来转述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质奖励,绝不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而那些没有受到物质奖励的孩子,也绝不会因此而失去自己拥有的品德和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