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介语与外语教学

 大大大小小小12 2014-07-24

中介语与外语教学

武警上海指挥学院 施彩虹

提要:本文对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变体——中介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文涉及中介语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特性、构建中介语的手段以及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中介语、外语教学

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中介语理论以学习者本人的语言为中心问题,从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出发,结合他的语言环境、语言水平、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把外语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地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过程。本文拟从中介语的特点和构建中介语的手段的初步探讨中,试图获得对外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一、中介语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

60年代末,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人们开始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外语学习,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对外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语言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使外语课堂教学更具对性。研究者曾使用过许多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外语学习者的这一语言系统。Corder(1967)《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中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目的语语言能力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Nemser和Conder(1971)又提出“渐进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及个体方言的概念(idiosyncratic dialect)。Selinker(1969)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Selinker(1972)又发表了题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论文,从而使中介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被普遍认可。

尽管研究者们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使各人所使用的名称不同,但他们代表的都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即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并由此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continuum)。

二、中介语的特性

就目前有关中介语研究的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是学习者不断地对目的语做出假设并证实自己假设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性:

1.渗透性

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具有渗透性,是指在连续体的任何一点上构成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正,呈阶段性向目的语接近。Corder(1973)就曾把学习者从开始学习外语到最后接近掌握这门外语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前系统阶段(pre-systematic)。2)系统阶段(systematic)。3)后系统阶段(post-systematic)。Brown(1987)把中介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1)随意性错误阶段(random errors)2)中介语形成阶段(emergent state of interlanguage)。3)系统阶段(systematic)。4)稳定阶段(stabilization)。无论是Corder的三分法还是Brown的四分法,都充分说明了中介语是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逐渐进化的特征。

2.不稳定性

中介语是个“渐进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输入新知识,使现有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便调整适应新知识。中介语的不稳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断变化和发展而产生的。它一方面体现在外语学习者错误不一贯上,如初学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用法时,常会出现时而记得加“s”,时而忘记加“s”的现象,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上文所提及的中介语发展的阶段性上。

3.系统性

语言具有系统的属性。中介语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们所学的目的语(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三期)。

三、构建中介语的手段

据研究者分析,学习者在中介语构建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手段:

1)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可分为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和语内迁移(intralingual transfer)。

语际迁移就是将母语的内容迁移到目的语。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语法规则,常会借助母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从而导致中介语的产生。如汉语说:“他起床已半小时了。”中国学生由于受到汉语“已经”的影响常会译成:He has got up for half an hour.而在英语中,短暂动词“get up”在现在完成时态中是不能与表示持续时间的状语“for half an hour”连用的。再如:“尽管他工作努力,但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中国学生会译成“Although he works hard,but has not made a dent in his work.”殊不知英语中连词although是不能与but连用的。语际迁移产生的中介语的确很多,对比分析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注意语言间的差异,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

语内转移则是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某些规则错误地推广应用或过度概括,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例如,学习者在学习了过去时动词加“ed”的用法后,会说出“He comed to see me yesterday.”;在学习了名词复数应该加“s”的规则后,学习者也会把“二只绵羊”译成“two sheeps”等。

语言迁移亦是外语学习者产生中介语的主要手段。

2)训练迁移

训练迁移即通过教学习得某一规则。根据Selinker的观点,教学不当或采用错误的学习材料都会导致学习者采用中介语,课堂上教师解释不清楚或句型操练未配上适当的语境,都有可能使学生犯错误。如out of question(可能)和out of the question(不可能)的辨异,反而会使学习者容易混淆;而课堂上若过分强调形容词加-ly后缀构成副词这一规则,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以-ly结尾的词都是副词,从而产生中介语“He treated me friendly.”。

3)外语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或泛化是学习者常用的策略。一方面面对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学习者一时不能完全消化,就把其中的规则简化为一种简单的系统,以便减轻学习负担,这便是简化或过度概括,如英语初学者由于对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词素-s的省略,便产生中介语“She sing very well.”;另一方面因为某些句子结构可能需要不止一条规则或不同程度的应用同一规则,但学习者不能全面地了解和应用而将其泛化,因而产生中介语,如学习者在学习了特殊疑问句的结构后,在学习复合句(含宾语从句)的规则时往往不会去改变特殊疑问句的结构规则,而说出“I do not know where is he.”。此外上面讲到的语言转移也是学习者采用的学习策略之一,由它产生的中介语在此不再赘述。

4) 外语交际策略

外语交际策略是指外语学习者在交际中由于目的语知识有限,无法用现成的、准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解决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主要包括:回避某些话题;求助权威——即直接向听话者询问某一正确的表达方式;用近似的表达方式或临时造词来转述自己的意思;以及借助母语直译等方式来达到交际目的。交际策略主要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中介语产生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