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绝不只是备知识

 智夫勤 2014-07-29

为数众多的教师,备课时的关注点,只停留在教学内容本身。一道题目的具体解法,一个知识点的具体信息构成,一个文本的细节问题阐释……凡此种种,都是备课时最为关切的问题。因为,不把这样的问题研究透彻,就有可能出现“挂黑板”的尴尬事。

但这绝不是备课的全部任务。相对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而言,备课中更重要的任务,并不在于静态的知识,而在于动态的学生。既然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成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那么,如何让这样的“人”,借助教学的力量,尽可能多地获取睿智、理性、宽容等美德,尽可能多地拥有应对各种生活难题的能力,才是教师备课中更应该关注的内容。

知识应该装在大脑里

普天下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进行两种形式的备课。外显的形式,是写在备课本上、教科书上或输入在电脑上的文字;内隐的形式,则是无处不在的阅读、思考和实践。所谓的“用一生的时间备课”,说的正是后者。

内隐形式的备课,关注点往往是知识本身。教师在教学之余阅读的各种信息,总有一部分内容,会转换为必要的知识储备,被教师存入自己的记忆中。这样的储备,一方面起着更新知识、完善体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师的思想、情感与精神。

外显形式的备课,理论上说,应该重点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核心问题的预设、拓展资料的准备、教学问题串的设计等能力养成类的内容。这些内容,侧重于研究“怎么教”和“为何教”,而非“教什么”。也就是说,写在备课本上的教案,更多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的衔接与推进等问题进行严谨细致地预设,需要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促使学生结合这些问题步步深入地展开思考。这样备课时,课堂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中。

现实的教学环境下,80%以上的教师,因为忽视了内隐形式的备课,致使自身的知识储备严重亏空,便只好将这知识储备的任务移植到具体的外显形式的备课行为中。这样做的后遗症,是该做的事情往往未能做好,做出来的,又都是早已就该提前完成的事。如此,整个教学活动,便自然而然都被拖了后腿。

如果将这两种形式的备课,分别比作注水与蓄水,或许更有利于阐释内在的道理。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些自身缺乏水源储备的教师,临到需要往学生的杯子里注水时,当然必须竭尽全力地先把自己杯子里的水注满。在此过程中,他的关注点,只会是如何将杯子里的水注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杯水的质量,更不会有心情去研究如何让学生喝下这杯水后,能更好地消化吸收。

那些坚持了内隐形式的备课的教师则不同,他们不用临时性突击补水,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最适合需要的水,去斟酌最理想的饮水方式。故而,他们在把这一杯水交给学生时,不会捏住学生的鼻子一通猛灌,而是会巧妙创设饮水氛围,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品尝水的甘甜。

没有问题,便没有教学

一切能够借助各式辅助性工具而获取的知识,都不是备课的重点。这样的知识,与其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不如让学生借助辅助性工具而自主获取。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筛选各种辅助性工具材料,然后将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告知学生。

这类静态的知识之外,教师在备课中真正能够发挥学习的主导作用的内容,是依照静态知识的体系构成,巧妙创设富有思维梯度的“问题串”。这样的“问题串”,一部分指向知识本身,一部分指向学习能力,还有一部分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

几乎所有能够赢得鲜花与掌声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者探究课,其教学过程中的起承转合,必然由“问题串”组合而成。无论多么精彩的问题,课堂上临时性生成的总是少数。更多的问题,只能来自备课中的精心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问题串”呢?

回答这一问题时,不同的学科,或许会形成不同的答案。最具常识性的问题串,却也总离不开这样一些具体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还可以怎么样?有没有其他的路径?依照这样的常识,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始终着眼于课时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串”的预设,要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问题串”的推敲中。只有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思考,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问题串”的价值,当然在于激活思维,养成主动学习的品质。除此之外,还能够开阔视野,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因为,要形成“问题串”,仅只是教科书中的知识显然不够。教师在准备“问题串”时,离不开对相关的拓展性内容的设计与挖掘。

预设失败

如果,这个问题学生不明白,怎么办?如果,学生不接纳这样的思考,怎么办?如果,学生的结论,明显有违社会共识,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解决,怎么办?

一连串的“怎么办”,绝非都如同“如果”这个词汇本身,只表示一种假设。多数情况下,这些现象,都会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而且,其中的丰富性,有时甚至超乎想象。

备课时,能将这些问题全部预设进我们的教案中吗?

理论上而言,教师当然应该在备课时尽可能多地考虑到教学活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认真的梳理与探究。事实上,受精力、学识、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即使是最杰出的教师,也无法准确预知课堂上将会出现的一切问题。教师不是如来佛,无法拥有任孙悟空折腾却总翻不出手掌心的超能力。因之,备课时,也就应该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败,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个准备,也是备课的有机组成。

备课时,对失败的准备,依照对象的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

最常出现的失败,来自学生。面对来自学生的错误答案,一棒子打死,当然最省事,也最节约时间。但错误的根源在哪儿?如何利用错误,帮助学生理顺思维路径?如何让错误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这些问题,正是备课时应该充分思考的元素。学生的错误答案无法预设,利用错误而拓展思维空间,进而引入更具探究价值的学习内容,却可以并且必须在备课中得到充分的关注。

预设失败的第二种类型,来自课堂偶发事件。比如,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突然因为某个学生的某种状况而打乱了。问题处理之后,是接着原先的内容继续推进教学内容,还是充分利用刚刚出现的这种状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转而将临时性状况转化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习惯于采用前一种办法。只有在备课中对失败进行了充分的预设的教师,才会把握住这个状况,让课堂焕发出别样的精彩。当然,偶发事件永远无法预设其具体内容,能够准备的,只是一种应对偶发事件的意识。

预设失败的第三种类型,来自教师自身的知识欠缺。教师当然应该尽可能不出现这样的失败,但无论多充分的准备,总会有百密一疏的瞬间。比如,语文教师突然间思维短路,拿着粉笔却忘记了某个字的形体;比如数学老师解题时突然忘记了某个定理的准确表述;比如物理、化学老师实验时未能达成教科书上描述的情状,比如某一知识点教师确实未曾涉及……这些有可能招致失败的内容,备课时永远无法预知。备课中能够准备的,同样是一种心态。

知名语文教师熊芳芳在博客中引述了张晓风的《有些人》中的一个故事: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这个字我不会写,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

“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的多。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这个故事中,老师的一次“失败”(极有可能还是有意为之),非但没有引起学生的轻视,反而成了滋润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这样的失败,处理得当,会产生多么难得的教学效应!

(来源:《师说》2014年第2期  作者: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祥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