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料大师柿泽一氏:手把手教给你评判寿司的真正标准

 真友书屋 2014-08-07

文章来自于日料大师柿泽一氏。柿泽先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出任过代表日本传统怀石的料亭“紫 MURASAKI”的总支配人,统领手下6位日本米其林餐厅的厨师。


【寿司的真正评判标准】

——柿泽一氏

寿司店的优劣,是完全等同于寿司的优劣的。因为评判寿司最简单的一个基础:鲜度,这是寿司的灵魂!



餐厅里有任何价位的寿司都不足为奇:从30万元(RMB大约2万1千元)一位的寿司,到100元(RMB大约7元)一盘回转。前者是一家“把米其林品评员骂出门去的”会员制高级寿司店,后者就是我家附近的连锁回转寿司店。但这两者的区别在哪儿?


寿司的一餐,分为五部分:1. 舍利,2. 种,3. 泪,4. 紫,5. Gari。

只有这五部分都精益求精,寿司才能值到30万元(日元)一餐。而无论哪一部分稍逊,价格便千差万别。


【舍利】

“舍利”是寿司店中对醋饭的代称,语源是梵语的“米”。



1、怎样才是好的醋饭?

醋饭的制作应当使用昆布出汁,让蒸好的米饭有昆布的鲜味。在温度下降到7成时,混入米醋(透明的)、砂糖、盐,迅速搅匀。好的醋饭,不能沾手,也不能硬得像某些街边小食店中的寿司那样(小编:看来中国的日料大部分也就是街边小食店的水准)。醋饭闻起来有淡酸味,吃起来有淡甜味,但绝对要保持纯白。有颜色的醋饭,一般是由于在煮熟之后才添加米醋出汁,或者使用预调的“寿司醋”(小编:中国的日料店大部分不都用寿司醋吗?汗颜~~)的缘故。



2、舍利需要小于鱼肉的两端

寿司店里有句俗话,叫做“舍利三年”,意思是学做舍利,寿司师傅至少需要三年的功夫,才能把握住正确的调料配比和水米平衡。对于不同含水量的米,浸泡时间和加水量都会有一定区别。能够让饭的软硬、粘度保持长时间都没有区别,是做舍利最耗功夫的地方。



【种】

“种”就是除腌菜、黄瓜之外的全部寿司食材,以鱼类为主。


1、种的鲜度是寿司店的生命线

为什么回转寿司的价格低?为什么街边小店味道不错也卖不出高价?因为他们无法保证你吃到的材料,是当天早上从海上捕获,而且是3个小时之前才从鱼身上割下来的。这一点,绝大多数寿司店都做不到。



2、如果我们把寿司店分为A-E的等级的话:

A级店:鱼是活的,或者在冰鲜状态下保存3个小时之内的。

B级店:能够保证鱼类是当天捕获且一直冰鲜的,一些贝类和银身鱼类是活的。

C级店:能够保证鱼类至少是当天宰杀的。

D级店:能够保证一些鲜度要求很高的食材(以“Hikarimono银身鱼”为主)是当天的,而一些赤身鱼(小编:比如三文鱼、金枪鱼)是近几天冰鲜的。

E级店:食材基本都是冰鲜的。

其他:大多数情况下,解冻鱼就是等外品了。


(上面这张图是从三浦海港打上来直接切割的Kamatoro,口感如同霜降牛肉。这一部位因为含有脂肪太高,而且富含孔洞,只要稍加放置就会变质。)


3、鱼的颜色跟新鲜度根本没关系

鉴别一家店的种是否足够新鲜,其实并不在于很多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三文鱼的颜色”,颜色论完全是误解!(小编:真的嘛?昨天还跟小伙伴大谈“三文鱼的颜色”呢,真是太囧了……)其实三文鱼肉色主要取决于品种,其颜色区别可以相当大。银鲑和白鲑的肉色,一个偏红,一个偏粉。而King Salmon和Craft Salmon则分别偏橙色和黄色。(小编:有兴趣可以去百度一下图片来比较哦,小编也在认真学习中)


4、真正体现“种”的鲜度,在于“银身鱼”!

银身鱼(Hikarimono)包括:沙丁鱼(Iwashi),秋刀鱼(Sanma),竹笳鱼(Aji),鰤鱼(Buri, Kanbachi)等等。基本上是外皮银白色,没有鳞片,且身长在30cm以下的小型鱼类。这些鱼在料理时不会去掉皮,所以显现出“闪亮的银色”。



5、秋刀鱼寿司最能考验“种”的新鲜水准

秋刀鱼寿司最为考验“种”的新鲜水准,尽管这是一种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鱼。秋刀鱼的脂肪肥厚,打上来之后很快就会腐败变质,因此普通的使用方法是盐烧或者醋腌。而如果要是想做秋刀鱼握寿司的话,必须要随时由港口运来直接加工,否则即使放入冰箱或冰鲜,时间稍长其肉质也不再适于生食。因此大部分的平价寿司店,只有沙丁鱼,没有秋刀鱼。

我在中国市场上看到的所有秋刀鱼,最好的状态是眼睛似乎有雾,腮部有血丝。而更多的情况是眼睛都成了红色——严格地说这连拿来烤都不合适了。而可以做秋刀鱼寿司的鱼,眼睛必须清澈透明,腮部不能有血迹渗出。否则是不能食用的!(小编:千万要仔细分辨之后才能动筷哦!)



【泪】

“泪”就是Wasabi(山葵),但绝不是“芥末”!

泪是Wasabi,也就是山葵的代称。一般来说,不同等级的寿司店会提供给你两种不同的Wasabi:“普通Wasabi” 和 “生Wasabi”。(注:因为Wasabi和芥末是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为了以示区别,下文的翻译中不提及“芥末”这个词。)


生Wasabi

“生Wasabi”是确实使用了Wasabi来制成的产品。为了保证其鲜度,在其中加入了糖、着色剂。尽管如此,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味道也会逐渐淡化。

而好些的寿司店,会手制wasabi(即所谓本Wasabi):将山葵的根部直接缓缓磨碎,让食客吃到最新鲜的wasabi。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价格会在每人RMB500元左右。


本Wasabi

普通Wasabi基本上是色素+食用香精+其他材料做出的“合成wasabi”:特点是在酱油或水里不会迅速溶解开,而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漂浮。很遗憾,这种东西在中国的日料店很常见。在日本当地的话,只有超市寿司会配这种Wasabi。


【紫】

“紫”即是酱油。使用酿造酱油是基础中的基础!

普通日料酱油的几个等级

1、讲究品质的寿司店,会将淡口酱油和浓口酱油(小编:相当于中国的头抽和老抽)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再呈给顾客。

2、而更好一些的寿司店,会给酱油中添加昆布出汁,甚至是鲣鱼干,煮开后再过滤,制成“熟酱油”。

3、更讲究一些的寿司店,会有自己的酱油配方,在酿造环节便开始调节酱香味、盐度、鲜度、着色力。


还有更讲究的寿司店么?有,就是不用酱油的寿司店。

这种店会根据每种食材的味道,甚至是不同季节的味道,来配出各种各样的“盐”。简单的,有海苔盐,柚子盐,胡椒盐,紫苏盐。每每你向师傅点寿司的时候,师傅会用手抓起一撮相配的盐洒在你面前,然后送上2-3握便完成的寿司。
而吃这种寿司,是绝对不能用筷子的。一定要拇指、食指、中指捏起寿司,反过来用有“种”的那面粘上盐,用舌头直接贴到“种”上,慢慢品味盐味、肉汁和饭粒在口中缓慢融合直至达到平衡的过程。说是脑中放出烟花也不为过。



【Gari】
“Gari”就是店里放在你面前那个小盒子里,一片片的腌姜。(小编:连这个都算要点?是的!)


腌姜的作用

腌姜的作用在于,每次更换食材,或是改变吃法(沾盐、沾酱油、火烧Aburi、洒拧檬汁)时,“重置”你的味蕾,以免让上一次味道的回味,影响到下一次的品尝。(小编:其实道理类似于童鞋们在香水柜台挑香水,闻不同香水的气味中间需要闻一下咖啡豆,哈哈哈,小编我真是天才般的领悟力啊!)
所以,其实道理上来讲,每吃一枚寿司就要吃些腌姜,才能吃下一枚不同味道的寿司。


腌姜的讲究

1、在一般的寿司店或是回转寿司店里,腌姜一般是不着色的。淡黄色的腌姜泡在汁液里,随你取用。味道酸酸甜甜,有少许姜的辣味。

2、讲究一些的寿司店里,腌姜中会添加腌梅干(Umeboshi)的汁液,姜的颜色会变成淡淡的粉红色,除了好看,更是好吃。
3、而高级些的寿司店里,腌姜是不会泡在盒子里的,而是由师傅郑重其事地摆在你面前一小堆。腌姜的味道不甜,不酸,在淡淡的辣味之后,留给你的是完完全全的“纯白”的味觉。这,才是真正的味觉“重置”!


【小编的篇后语】

寿司大约分为几类:

押寿司:把鱼肉用醋腌制,放进米饭里,用容器压实压紧,然后像切糕一样地吃。
卷寿司:用竹帘子把海苔、鱼肉、米饭(韩国人还会放入大量泡菜和鸡蛋,把它叫做“紫菜包饭”)卷起来,切开吃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日本寿司的传统形式。

而我们今天这篇文中讲的寿司仅限于用鱼生做成的“握寿司”。


寿司为什么要这么讲究?

——人家日本人为了吃寿司脑袋都掉了好么!
“握寿司”是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华屋与兵卫和堺屋松五郎分别发明的。这两位的寿司实在太美味,导致江户城一度出现了寿司狂潮。

而这时的时代背景却是,日本遭遇了天保大饥荒,受灾面积遍布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状况。而下层民众不甘饿死,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稳定民心,德川幕府宣布开始“节俭令”,减薪减税。而过于铺张浪费,强调食材鲜度口感肥美的这两位寿司师父,华屋和堺屋 被双双下狱砍了脑袋。吃寿司的人们也受到了一定的惩罚。


吃寿司连脑袋都不要了,为什么不讲究到极致呢?


作者:柿泽一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