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

 liuzy56 2014-08-08

广渠门老照片缩略图: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缩略图中的老照片在文後依年代列出)


  广渠门是北京外城东垣的城门,外城东、西垣仅各辟一座城门。广渠门是外城城门中规制居中的三个城门之一,即规制低於永定门和广宁门(广安门),高於东、西便门,与左安、右安相似。连瓮城建成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与外城西垣的广宁门(广安门)遥遥相对。明末崇祯时孙承泽的《春明梦馀录》中有记载,广渠门在刚建成时被叫过“大通桥门”。这应该和萧太后河有关,萧太后河在广渠门外不远处,由北向南流过,在对着广渠门的地方有一桥梁,即大通桥(应是辽金时所建),这是北京外城未建立之前的大通桥。广渠门当时就是对着这个桥建的。待外城建成,东便门外通惠河上新建一个三孔闸桥,河道重新疏浚,则“大通桥”之名就挪给了新桥。所以广渠门也就没人再叫“大通桥门”了。


  广渠门城楼显得低矮,在近处观看,被城墙雉堞和女墙遮挡,尤显低矮。廊面阔五间,单层单檐歇山顶,与两便门不同的是四周有回廊,回廊檐柱16根,檐下有一铺作斗拱。瓮城呈弧形,但比两便门要宽大得多。箭楼为清乾隆三十一年补建,单檐歇山顶堡垒式建筑,形制同广宁、永定二门。东面及南、北两侧面各辟箭窗2层,东面(正面)每层7个,两侧面每层各3个,共26个箭窗,箭窗外侧为长方形,裏侧收分较大(喇叭口状)。城楼与箭楼均为灰筒瓦顶,脊、鸱吻、走兽也都是不施釉的澄(dèng)浆黑(灰)活,戗脊小跑为5个。箭楼下辟拱形门洞,与城楼门洞一样,都是五伏五券式券洞门。广渠门箭楼於1930年代末的日伪时期被拆除,城楼於1952年被拆除,城楼、箭楼城台及瓮城於1953年被拆除。


  广渠门是“官名”,在民间却是俗称“沙窝门”。可为什么叫“沙窝”呢,黄城根下的博文说得很准确:“以前广渠门内外寺庙很多,但这些寺庙大多香火不盛,渐渐演变成为客死京城的外省人的停灵之处,寺庙就更显得冷清,寺庙周围除了菜地,便是坟地。一些无力将死者运回原籍的人就都埋在这里。形成为“乱葬岗子”,杂草丛生、坟墓无序,极其荒凉。从事丧葬行业的总要在“乱葬岗子”裏预先挖一些“半大的坑”(不够长,也不够深),如同今日之“占地儿”,待灵柩抬到再继续深挖到合乎要求。这半大坑在行业内叫“等坑”,俗称“沙窝子”。由于广渠门外乱葬岗子里有众多的沙窝子,广渠门也就因此得了“沙窝子门”的别称。渐渐的广渠门的别名“沙窝门”也叫起来了”(《广渠门为何又叫“沙窝门”?》——黄城根下)。听老辈人讲,就是这么个来历。广渠门所在的外城东垣内外,昔时除广渠门大街(其实是一条很短的向南斜的小街)和关厢附近外,大都是荒地,少有人家,遍布着“义地”、“义园”和不少的庙宇(现在还很有名的应该就是夕照寺了),在1950年代初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庚子事变後修到前门的进京铁路就是穿过这片地方在外城东北角折向内城根的。


  广渠门虽处京师不甚重要的位置,这也注定了它是北京防御的薄弱环节。崇祯二年(1629)冬,皇太极率领清八旗军进攻大明,於崇祯三年兵临北京城下,八旗军几万人,进攻广渠门,督师袁崇焕率部驰援,与清军大战於广渠门外,袁崇焕冲锋在前,身中数箭,大战盈日,击退了八旗军。可皇太极进取中原势在必得,觉袁崇焕是其最大障碍,於是施反间计,诬袁通敌。焦灼困窘的崇祯帝中计,处死了袁崇焕,使疲于应付内忧外患的大明痛失臂膀,最後无奈在闯王的威逼下崇祯帝自缢煤山,完结了276年的大明国祚,可最终还是让满清趁虚而入。


  到了清末的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占天津後,直逼北京。内城难攻,便从守备较弱的广渠门打开了缺口。守城清兵技不如人,也是有心御敌而力不从心,在洋枪洋炮面前溃败没商量,就这样洋鬼子就进了京了。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近五十年的悲惨历程,大清朝紧跟着就寿终正寝了。对於满清来说,这也是一个天道轮回吧。


  说到广渠门,就不得不说说北京城门的叫法,北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这些个城门可都是“敕封”,叫起来也不能含糊,都得是字正腔圆的正称,也就是不能随便的儿化。老北京喜欢儿化音,可是叫到城门可不能随便,大多数城门都不说成儿化。您想想,天安门您要是说成“天安门儿”,那将成何体统。可是也有例外,就是广渠门,可以叫“广渠门儿”,其它门您儿化一个试试,说着都拗口。当然,“便门”是可以儿化的,好像必须得儿化,你要是呼“西便门儿”为“西便门”,那听着都别扭。其实这也有个规律,北京话裏什么字眼儿“儿话”,什么字眼儿不“儿化”,还是有章可循的。就名称而言,大的、正式的、庄严的、神圣的都不儿化,像前述广渠门、便门以外的城门,如前门(正阳门),决不能叫“前门儿”,再如“长安街”,绝不能说成“长安街儿”,但是 “煤市街”就可以说成“煤市街儿”;“大栅栏”一定要说成“大栅栏儿(dā shan làner)” 。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广渠门图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00s,广渠门箭楼东面(城外)。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00s,广渠门箭楼外,护城河桥。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03,广渠门-洋人的狩猎俱乐部在城外(广渠门外迤南护城河河床)玩跑马打猎游戏。原注释:Hunt Club paper chase Peking 1903.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05年前後,广渠门瓮城外东北侧,在河床下行进的八国联军马队。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15年前後,广渠门外关厢(东向) [(日)山本讃七郎].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15年前後,广渠门外关厢(西向) [(日)山本讃七郎]。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0s,广渠门城楼西面(城裏)。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1,广渠门城楼门洞东望瓮城内及箭楼西面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1,广渠门箭楼东面-城门洞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1,广渠门全貌(南面)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1,广渠门外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21,广渠门迤北外城东垣外侧及护城河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30年前後,广渠门箭楼东面。箭楼经过修缮,可见斜脊,挑檐周围新修的痕迹。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38年前後,广渠门箭楼门洞西侧(瓮城内),由箭楼门洞进城的场景(此时应该是箭楼已被拆除,仅馀箭楼城台和门洞了)。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53年初,广渠门城楼已拆(箭楼於1930年代已拆除),仅剩城台和门洞。由城裏向东拍摄。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53年初,广渠门内大街。城楼、箭楼已拆除,仅剩城台和门洞,是年城台与瓮城也全被拆除。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60s,广渠门外大街俯瞰。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1972,广渠门迤北的外城东护城河,河道较老北京已有所改变,先向北後西折,在内城东南角楼东侧再北折,在原东便门西水关的位置并入通惠河,东水关废,内城东、南、西护城河废。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三)——广渠门(组图)

(完成本篇博文还参阅了冯大宁先生2006年的文章《广渠门大街昔日风情》和1940年代前後的北京老地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