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赛先生”应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

 老沈阅览 2014-08-17

上图书展活动现场,科学家与人文学者观点对撞

“赛先生”应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

2014年08月17日


                                                     记者 俞陶然
  当一位自然科学家与一位想“把科学拉下神坛”的人文学者聚在一起,争论似乎不可避免。昨天,作为上海书展活动之一,《饶议科学Ⅱ》 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与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江晓原在上海图书馆展开对话,就一系列科学文化问题发表不同观点。

  谈“李约瑟难题”

  谈到中国古代科技,“李约瑟难题”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何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
  饶毅表示:“李约瑟难题包含的假说是错误的,编造了一个不存在的事实。”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缺乏科学传统,虽然有不少科学发现,其中一些发现早于西方,但它们都是零散的,没有成为系统。而在西方,2000多年前欧几里得已建构了系统的几何知识。“中国古代的技术比科学好一些,但也不能说超过西方。”
  至于中国古代缺乏科学传统的原因,饶毅认为,中国人走了人文这条路,没有把智慧用到自然探索中。
  江晓原也认为,“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但他并不赞同用“领先”、“落后”来比较中西方历史上的科技水平,因为中国和西方不具有可比性。“好比两个人走路,一个向南走,一个向东走,你很难说谁处于领先地位。”

  谈科学的属性

  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不同,源于古希腊的科学如今占据主导地位,而江晓原想把它“拉下神坛”。他说:“科学只是工具,人类是用它追求目标的,那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不应把科学的地位抬得太高。”为此,他援引中科院院部主席团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指出要“避免把科学知识凌驾其他知识之上,避免科学知识的不恰当运用”。
  对于江晓原的观点,饶毅反驳道:“科学不只是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他指出,科学研究需要逻辑思维和理性推理,也需要质疑、自我反省、诚信等精神,“赛先生”应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公众生活提供理性支撑。

  谈中国科技未来

  在饶毅看来,尽管新文化运动距今已有近100年,但“赛先生”在中国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人。令他忧心的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和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付出少而收获大的职业,对科学的热情越来越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原本对科研有热情的人,继续努力形成中国科学的上升曲线,而后继人才短缺,造成科学的平台期或下降曲线。
  对于饶毅的担忧,江晓原有些不以为然。“在发达国家,优秀的年轻人热衷金融、商界是普遍现象,这是人们理性判断的结果。只要有一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就可以了。”
  令饶毅忧心的还有体制问题。“与教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相比,科技体制改革影响的人群较小,而且标准清晰,有国外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理应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先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