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的古法用笔

 白水清风 2014-09-24

书法中的古法用笔

 

有关笔法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所有书家都说不清楚,但又非常重要!书法的字,有很多外延,字法啊,章法啊,每一个都非常重要,但我认为,笔法更是重中之重,为何?因为笔法关系到您的作品是不是看第一眼还不错,但第二眼就没法看了,没有了玩味的空间,索然无趣了!各位,为了让观者多看您的作品两眼,也得对笔法多下功夫。呵呵
    古人在描述笔法的时候,都是意向型的,什么横如列阵排云啊,点如高峰坠石…… 这些描述,没十年八年是搞不清楚的,而且还必须有很深的悟性,否则就是玄而又玄。我觉得,咱们普通的书友一开始没必要死抠这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先写起来,到达了一定程度以后,再慢慢体会老祖宗的那些经典书论才会有所得,否则,这些拗口的东西一定会把你的书法兴趣毁灭得荡然无存!
    我个人认为,做好五个动作,就可以初步达到笔法的效用。哪五个动作?非常简单:点、横、竖、撇、捺。简单吧,谁都会写,可是又非常难,如果把这五个笔画写好了,就基本上可以称为书法家了。绝大部分的书友,一辈子也写不好这五个简单笔画!

如何才能写好完整的字,而不是一些点画的拼凑呢?

只有不强调字形,才能写好完整的字,否则就变成了一堆点画的僵硬拼凑。虽说道理如此,但具体怎样才能做到,还是有具体的技巧辅助才能完成。积点画而成字的

第一步是:将点画理解为动作而不是形态。所谓点如高峰坠石,并非将点写成欹侧之状,而是说写点的动作运行迅速而结束果断。这种理解已经比较细微,我们只需把握基本的动作原理就可以。书法点画由两个基本动作衍生开来:横与竖,另外加上横竖的交叉。因此,基本动作练习是每次书写之前都要进行的,这是个永无止境的练习。

第二步是:把字拆解为一堆动作。这个拆解有点费脑筋,并不是每个字都容易拆解的。一般来说拆解动作从行书做起比较方便,而正书的动作太隐晦,草书的动作太简略,都不适合初学。请注意,各种书体都有自己的正书草书,如篆书有篆书的正书,隶书有隶书的草书一样。拆解动作的正确与否,要通过书写来验证,写得不顺往往是猜错了。当然,也可能是基本动作不熟练,那重新回到第一步练习基本动作。

第三步,再把拆解开的动作组建组装起来。组装的过程要顺利,前提是拆解的合理。另外一个是,要多写,而且是脱离开原帖书写。我们书写也要通过盲写来测试组装动作是否熟练。当然了,在初期组装的时候我们会遗漏很多部件,也就是说很多原作的细节会丢失。这没有关系.

最后说一下组装要点:手腕的位置要保持相对固定,不要轻易移动胳膊,否则这个字就不容易齐整。因为当我们的腕部投射点相对于纸面固定的时候,我们写字的动作就像卷心菜一样是围绕一个圆心的各种弧线。而如果手腕在写单字的时候位移,这个字就有了多个圆心,那它自然就不能齐整了。如果能得到,那么这个字基本就立住了,也就是说这个字的结字问题基本解决。哪怕它写出来是歪歪斜斜,依然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感。相反,如果拼凑点画而成字,即便是具有几何意义上的平稳,却不能带给人相应的稳定感受。

观汉简、帛书墨迹,知何为古法,何为绞转法,《尹湾汉简.神鸟传》、《遂内中驹死》等皆如是。其运笔使转为多,加以铺毫则成《马王堆帛书.老子》书写状。而此法则是从篆书发展而来。
      观逸少帖,《姨母帖》、《初月帖》、《寒切帖》、《快雪时晴帖》的用笔古法较为明显,其他帖《丧乱帖》、《平安三帖》、《远宦帖》、《孔侍中帖》、《十七帖》等用笔因点画直线牵扯方折较多,加以下按铺毫则成典型的今法(且命此名),唐时用笔法亦多由此法来。而《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行穰帖》则介乎其间,既有古法,也有今法
  古法多呈圆厚淳古之状,今法多呈方峻、劲健之态;古法用笔舒缓优游,使转多,今法用笔急速痛快,方折多。
   古法今法,只因书体演进变化,而使书写方式不同所至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