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为何五千年不衰?

 茶香飘万里 2014-09-26

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据说还有什么古希腊文明也十分了不得,但是,无不是过眼云烟,不留一丝痕迹。唯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薪火相传,直到如今:方块字、文言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京剧粤剧、除夕夜、中国菜......

 

对此,所谓的专家们,故作深沉地做过N种解释,但是,他们无不是以文盲欧洲历史为基础,来研究、分析中华历史轨迹,从而得出些隔靴搔痒的乱七八糟的结论。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俩字:教育,古代世界,唯有中华最重视全民教育。

想知道周朝的教育有多伟大吗?尽管遭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是,通过诸子百家的著作、已知和不断出土的遗存,我们不难窥见其博大:

 

文学:诸子百家的著作,就是流芳千古的文学作品。这是中国的强项,不多说。

 

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读一读孔子“六经”和《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你会有自己的结论;

 

经济学:读罢《管子》,你会了解管子是如何使齐国从小国成大国、从弱国变强国,会知道民穷不可能国富,会懂得国家之间不可能存在真诚的经济往来,会明白经济战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更加会为当今某些经济学家脸红。

 

军事学:你一定知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但是,这主要还限于军事指挥学;如果你阅读了反战专家的著作《墨子》,就会知道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也极其发达;阅读《周礼·考工记》后,你就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武器装备早已进入标准化、批量生产时代了!

 

外交学:你一定知道“纵横家”,听说过鬼谷子。如果你读一读《战国策》,会发现外交工作原来如此了不得。

 

数学:建议读读《九章算术》(有“专家”说是汉朝的作品,偏偏楚墓出土了相似作品,很不给“专家”面子),然后和各国比较一下。

 

天文学:诸子百家人人都懂天文学。这是中国的强项,不多说。

 

地理学、水利学:建议读读《尚书》之《禹贡》,建议游览一下都江堰、灵渠。

 

工程技术:你一定听说过鲁班,但是,要想深入了解周朝的国家的城乡规划、标准化管理制度,那就必须阅读《周礼》,参观各地博物馆。

教育学、医学、农学……

 

在向往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周朝的教育制度。《礼记·学记》: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通过教育,实施德治,对内可以化民成俗,对外可以怀柔来远,这才是治国的根本啊。

 

全民重视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得到有效传承。即便是有焚书坑儒之罪的秦始皇,他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统一文字。他高度重视教育,在国学里,便有七十余名博士。据《史记·儒林列传》,秦始皇在向上天汇报工作的碑文中说: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

 

秦始皇说:我大秦从来是以文德法度治国,而不是崇尚武力的。

 

谁说儒家、法家是敌人,不过是一个铜板的正反两面!

 

大家都读过《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本是穷的叮当响的打工仔。陈胜的文化程度不会很高,但绝对是念过几年书的。刘邦及其将相们,大多出身于草根,原本是种地的、杀猪的、做小买卖的,有的人青年时期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但其中绝少文盲。

 

《史记·儒林列传》曰: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刘邦率领大军围攻鲁地之时,这里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书声琅琅,琴声悠扬。即便是天下纷乱、战事不断的战国末、秦汉之交,中华大地的教育活动并未终止。

 

汉武帝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完整地恢复了中华崇文尚武的传统。汉武帝的武功,人所共知,其重文,后人知之甚少。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曰:

 

(汉)武帝时始为博士、学官置弟子员。前此,所谓博士者,虽有弟子,要皆京师自授其徒,其徒自愿受业;朝廷未尝有举用之法,郡国亦无荐送之例。……及武帝既兴学校,则令郡国县官谨察可者,与计偕,诣太常受业如弟子,则郡县皆有以应诏,而博士、弟子始为国家选举之公法也。

 

(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郡国曰学,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汉武帝之前,虽然朝廷设有博士,但是,并没有规范管理,学生既无入学规则,也无员额限制,博士教书和学生读书,皆为自愿。朝廷对学有所成者,也没有成套的人才举荐制度。到了汉武帝以儒学为正统,才开始大兴学校,并下令全国各郡县官员选拔本地优秀学生,随同汇报工作的官员一同到京城,到太学深造。从此,博士、弟子才开始纳入国家人才选拔制度中来。

 

汉平帝元始三年(西元3年),全国的教学体系全面形成,在全国各级行政机构皆设置教育官员。郡(国)的学校称为“学”,县(侯国)的学校称为“校”,郡县学校置经师一人。乡的学校称为“庠”,聚(居民聚居点)的学校称为“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战乱之后,在江山一统的中华大地上,由政府主持的公立学校实施的义务教育,再次普及到了广大乡村。

 

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办高等教育。汉朝的人口约6000万,而其最高学府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比例之高令人惊叹。

 

中国有个伟大的传统:百姓重视教育,读书人以孔子为榜样,以教书育人为荣,故而民间办学之风长盛不衰。且不说私立初中等学校,仅在“私立大学”读书的学生,就远远超过太学学生的数量。在《后汉书·儒林列传》随手挑几个:

杨政字子行……教授数百人。

 

济阴曹曾,字伯山……门徒三千人

 

牟长,字君高……诸生讲学者常有千余人,著录前后万人。……子纡,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人。

 

鲜卑建立北魏,继承中华传统大办教育,玩出了大气的魏碑;蒙古入主中原,同样尊崇至圣先师,诞生了辉煌的元曲;至于清朝,更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解释这一现象,离开了教育二字,说啥都是扯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