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管理神话的破灭:胖东来倒下的真正原因

 昵称13965336 2014-10-25
一个管理神话的破灭:胖东来倒下的真正原因

最近,胖东来事件很火,关天其关店的传闻由其老板的微博而受到大量关注,但是近期又有其不关店的传言。抛开这些现象,至于是真实情况还是炒作,暂且不说,好好分析一下胖东来这样一个“标志性”企业,对企业老板与管理人员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于胖东来倒下的原因,十有八九的分析根本没到位,就现象论现象,以感性批感性,完全没有以企业管理的框架进行,不着边际。激发我也写这篇文章的动力,就在于此。可见管理这个词,说起来容易,而真正理解了的人,并不见得有多少。

胖东来是谁?

简要普及一下,详情请百度。

“胖东来”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百货品牌,总部在河南许昌,创建于1995年3月。旗下涵盖专业百货、电器、超市。鼎盛时期,胖东来百货在许昌市、新乡市等城市拥有30多家连锁店、7000多名员工。

它以反传统商业逻辑著称,以高薪水、高福利、自由、快乐闻名于世,曾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店”,更有“百货业的海底捞”之称。据称胖东来商超的一个普通店长,每年都可以拿到年薪十几万以上。胖东来的工资高于同业30%以上,胖东来的中高管,据说都有别墅奖励。

而胖东来的董事长于东来,一直是以“布道者”的身份出现,对其员工一直以“兄弟姐妹”相称,希望员工们“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他打破了国内零售业无假日的先例,宣布胖东来“每周二闭店休息”。

胖东来,就以这样的姿态,成为商业传奇,成为众相称道的企业标杆。

然而,最近由于于东来的几个关店、指责员工在关键时刻站在对立面的微博,激发起业界的关注——“伤透了!数千员工没人站在他这一旁。半生经商,只落得夫妻二人重病在身,楼起楼落噩梦一场。”……

这种极大的反差,发生在以厚待员工著称、并建立了强大竞争力的胖东来身上,迅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为什么么这样?可惜外界的很多分析并不到位,或聚焦于于东来个人的感慨、或言语松散、或逻辑模糊,对管理者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启发。请看看我的分析:

一、时势比人强

这是首要原因。没有业务的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旦业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BIGGER的管理也没有用。

现在是什么势?互联网对传统的商业冲击非常之大,百货零售也是受影响很大的一个领域。互联网改变了商业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在这种趋势面前,已无关企业经营本身。企业只能顺势而为、及时调整,不可能逆势生长。

胖东来经营的百货业态,受网络的冲击之大,不需多言,在这种趋势下,全行业都要受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商家可能例外。

而在趋势上业务一旦受影响,那么企业的管理再好也无事如实,反而可能成为“管理过剩”。从来都是业务第一,管理第二。没有业务谈管理谈文化,就如同镜花水月,文人墨客吟唱一下可以,但企业家也这样恐怕就是要节哀顺变了。

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被大潮淹没的企业不在少数。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

接下来,超市业态估计还会遇到更大的冲击,做好准备吧。老板们,请好好思考好好准备吧。胖东来都会发生这样的剧变,你还有什么安全感、优越感?

二、企业不是家

多年前,有一篇文章在网络上流行,是一位员工针对联想裁员发出的感慨:联想不是家。

企业是不是“家”?这是一个争论不清的话题,对员工、对管理者、对老板,往往在不同、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对此,我的观点非常鲜明:企业不是家。任何试图把企业视为家的想法的,不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将被无情地痛击!

为什么?

企业不是家,我当然不是说企业要搞得冷冰冰的、不讲感情,而是基本关系、主次关系必须要清楚。

企业与家,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庭成员是血缘关系、是自然存在,这是改变不了的社会关系,而企业是经济组织,是不固定的、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是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次,家是可以讲感情不讲道理的地方,企业却是必须讲道理讲规则而可以不讲感情的地方。

比如,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当然要采取措施,裁员不过是很正常的一种管理手段,难道不裁员最终大家都死掉反而是对的?当然,如果手段不合法不合理,我们要声讨。但倘若是一个家庭,只要人还在,关系就还在。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员工不是家人,老板更不是家长。是合同关系、是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感情联系,但是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想通了这层关系,对正在企业管理大路上行进的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员工不要抱怨企业没把自己当家人、对自己不好,不要指望老板给予额外的恩惠,这种想法显然不够职业化。同样,老板也不能有家长姿态,把员工按家庭成员一样管理,也不能指望员工要如何“报恩”,你对员工再好,他也是员工不是家人。你给了员工收入、福利、待遇,那也是员工给你创造了价值的应得回报,这不是你的恩赐,而是你与员工基于某种契约的价值分配。

这是一个基本认知。于东来在关键时刻发出那样的感慨,认为员工没有支持他、感恩他,就是搞错了这种关系。

看来,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企业家,而是当带头大哥。

三、管理要讲感情,但不要用感情代替管理

在胖东来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是高薪、高福利、快乐文化这些人性化的“管理特色”。

这些当然是好的做法,尤其在当下的老板群体中,显然尤其难得与可贵。

但是,我坚持认为,企业不是政党、不是社团、不是协会,是利益组织,老板办企业、员工进公司,都是为利益而来。而且企业作为一种现代经营组织,有其经营管理上的“普世”标准。

所谓管理,就是从西方来的,不存在什么“中国式管理”(我并非反传统,几千年来老祖宗们对于管理,当然有好多经典的论述,但是大都是有“道”无“述”,只讲道理,靠“悟”,这显然不是真正的管理)。而西方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契约理论、制度规则等等。

在管理中,可以加入中国传统元素、考虑中国风土人情,但是必须要符合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则。否则,管理不足会有危害性,但管理过头会有欺骗性,最终都会造成企业经营上的损失。

在胖东来的管理中,我看到的是过于强调人性化、强调感情,采取“恩惠”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更像是笼络人心,而非管理企业,更多的是大哥的关怀,而非领导的管理。管理小团队可以,但是管理大团队,就容易出问题。(于东来也坦言,他管理1000、2000人还可以,管理10000人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比如,给员工奖励(房子也好、金钱也好),恐怕也得有基本的标准、责任、绩效的管理,而且对不同贡献程度的员工,应该是有不同的标准。该有的差距,必须得有,而且,企业的激励资源,终归有限(除非是阿里这样的土豪),普惠制最终会让企业的管理包袱越来越重。

企业文化很重要,但企业管理是基础。不建立在良好的管理基础之上的文化、没有业务发展做支持的文化,就是镜花水月、无稽之谈。

四、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需要

如下表所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矛盾与问题,需要相应的举措,显然,从胖东来的情况看,就是不断地发挥对员工好的手段,用到极致。

但是对待员工只是管理、甚至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方面,还有其它的管理、管控也必须因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调整。

而且,往往过分追求员工管理或过于追求员工满意,甚至可能让一种“团结友好、亲如一家”的大局面,要么会掩盖在业务上、管理上的困境(或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意识不到),要么让领导人陶醉在圣人般的荣誉之中,进入无限追求员工管理的死胡洞(比如于东来还要检查员工家里的卫生,将此与员工的管理关联起来,我觉得是有点走火入魔了,反正无法用企业家思维来解释得清楚)。

显然,这对企业管理这一极需理性思维的事情来说,过犹不及,是多么有道理的一句话。

五、企业的目标不是让员工满意,而是创造价值。

如果有调查,那么我相信,胖东来的员工满意度,应该是非常高的。

员工满意度,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它当然重要,但是放到整个企业的业务系统中,它到底有多重要?它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位置?我们看到,很多人往往就人力资源管理谈人力资源管理、就管理谈管理,往往却忽略了业务本身。离开业务谈管理,就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一样,属于耍流氓行为。

员工满意重要,但是企业的管理更为重要,企业的经营更更重要。

企业家,你的目的不是让员工满意,而是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

我认为,必须客户第一,为什么?因为没有客户,企业连存在的基础都不具备,连用员工的机会都没有,哪有什么可以带给员工的利益?有客户,你没有员工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干,但是倘若没有客户,你有什么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我认为,什么“员工第一”,只是文字游戏。

最后说一句,作为一个老板,于东来在微博上公开指责员工、愤怒异常、为自己叫屈鸣冤。显然也证明了他还是没有把自己当企业家,而是当家长,或者证明他还不是一个理性的企业家。一个理性的老板,永远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是干于事无补的对外大鸣大放博同情。

本篇文章绝非贬低胖东来,而仅仅是针对企业管理的理性分析(立意点是理性,希望管理界对),更是一次企业管理的普及(这句话有些刺耳,但将在下篇文章中以“无知的老板与专家,还有多少”,结合我亲历的案例解读)。太多略有小成的老板,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危机正在逼近!

从某种意义上说,胖东来都遇到这么大的问题,你还有什么好骄傲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