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厚江: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与策略

 驾长风破巨浪 2014-11-04

一、    定位

1.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2.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积累(语言、素材、思想、情感、生活等的积累)。

现在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教学没有初中扎实,不注重积累,空的东西较多,又没有有效的高度,因此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泡沫化”。

3.阅读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个别案例如有教师在上《荷花淀》时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阅读1-3小节,归纳内容。并问: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了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3点,都被否认,最后老师说这里是为了写环境与人的和谐。)

其次,让学生回答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水生与水生嫂的关系?最后教师也是归结于和谐。

最后是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次学生就很聪明了,回答和谐。

·这堂课犯了阅读教学的“高位化”,放弃了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还有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贵族化”,给人感觉是“太漂亮了”!这反映了我们很多语文人的心理,显得华而不实。我们要致力于研究“家常课”。

 

当然阅读教学的“低位化”也是很普遍很严重的问题。什么叫“低位化”呢?有这样三个特征:①只是让学生知道一篇文章“写什么”,满足于参考书的一般分析。②纠缠于文本的相关内容。例如讲《胡同文化》就纠缠于“胡同”,讲一篇文章里面提到麦当劳,教师就纠缠于麦当劳。③把高三的阅读教学当成阅读习题课训练课来上。

·有一句话:语文教学是不能不做习题的,但做了不一定有效的,而做很多习题是没有用的。

·有些领导提出要让文科教学理科化,理科教学习题化,这是很缺乏常识的错误。

现在我们很多公开课都在追求新鲜、时尚的上法。

比如一位老师教《离骚》,让学生一人一句读《离骚》,这简直是在糟蹋《离骚》,这样的读法《离骚》的气韵何在?

再如,一位老师上“好奇心”的作文课,拿了一把核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吃到这个核桃肉,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吃到了核桃肉,后来学生想不出来了。老师又启发,然后用一个薄薄的刀片很巧妙的打开了核桃……最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从刚才吃核桃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呀?

还有不少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表演、小组讨论等,不分文本特点,盲目赶时髦。

■总之,一些老师对阅读教学定位不准确,犯了过高或过低的毛病。

 

二、  策略

做到三点:①以文本理解为前提

②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③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对付高考的主要途径不是做练习,主要真正把握好阅读教学课堂,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1. 以文本理解为前提(基础)

①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理解这个层面

②老师要掌握文本理解的基本规律

▲阅读的三种境界:文本意义(作者意义)——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在社会流通中又形成的意义。

读者意义(个性意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要把握文本理解研习的三个层次: 意义理解(外显和内隐意义)

                                  形式理解(结构、手法等)

表达理解(表达方式等)

③教给学生文本研习的基本方法

梳理层次→分析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概括特点

·强调:A.不是回到以前的老套路

B.要因文而异,突出训练其中的某一点,或某两点

C.并不意味着死抱课本的参考书。例如段落分层就一定要死扣参考书的分法,这种就不可取了。

④提高阅读教学诵读与阅读的效果

目前现状:A.课堂缺少有效的阅读教学环节;

          B.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

■教师要为学生文本理解设计“凭借”。激活思维,帮助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不要总是指令式简单教学方式。

举例,自己曾开过的一节课《阿房宫赋》,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凭借”:

自己写了一段话,凝缩全文,让学生填空: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糜)矣,其奢可谓(极)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可谓(悲)矣。这段话的填空过程完全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究的过程。如,有学生提出宫中之女后面可填“美”字,黄老师没有轻易肯定和否定,而是让学生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听者评:黄厚江老师将厚文读薄,以少总多,纲举目清,颇见教师功底)

·这一教学“凭借”的设计,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读全文,归纳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为了描写阿房之宫的雄,规模的大,宫女,宝物的多等,作者用了那么多的句子去描写,这种写法就叫铺陈。

·这一环节紧承上一环节,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赋的特点。

最后一环节三字概括全文:奢——亡——戒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以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前提的。有些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就很肤浅,例如《老王》,怎样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有的老师简单的理解成对弱小者的同情,没能帮助弱小者的惭愧。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如果这样的话,大街上那么乞丐,那么多弱势群体,我们岂不是天天都应感到惭愧吗?其实这种“愧怍”,正是写出了老王这个精神的贵族和高大者,作者为先前没能很好的理解和帮助他而感到愧怍。

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多元与一元的统一。

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但并不是每个答案都是对的,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最后要让学生把错的变成对的。教师不能淹没自己,教师的理解和引导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多元,也不能简单的一元。

 

形式即文体意识,时间关系不多讲。

 

2. 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文体必须来自于文本,来自于学生,不能都是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参考书。

③语文教师要亲自阅读课文,才可能形成有效的阅读问题。

④教师行为必须从学生问题出发,但必须加工处理,形成教学有效问题,不要盲目讨论无聊的问题。

⑤教师要给学生问题解决发挥角色作用,要对学生有及时的帮助。

·有些老师用貌似先进的理念去解决学生问题,很不可取。例如,某老师教《致橡树》,学生提出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出现“像刀,像剑,也像戟”这样的比喻不太贴切,可改成“像春风,像雨露,也像……”,老师对这种改法大家赞赏,这种做法是很致命的。教师没有把这个句子放到整首诗的语境中去理解,前面有“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这里的主语是“你的铜枝铁干”,和下一句的“像刀,像剑,也像戟”是完全呼应的协调的,怎么能像学生那样该呢?

 

3. 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老师要将语言活动整合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的能力。

语言活动主要有3个基本类型:

①指向语言积累。例如我在上《谏太宗十思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摘取文中你喜欢的一句话,并且把它加工成警句送给你的朋友或你自己。

②着眼于语感培养,语言品味的能力。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在王夫人那儿是“王夫人再三让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下”,后面在贾母那儿“黛玉十分推让”,那到底黛玉有没有坐呢?结论是坐了。这里的细节其实也在刻画黛玉,如果不推让就坐了显得很没有规矩,不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不符合黛玉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敏感性格了,如果一直推让还是不坐,就显得黛玉有些固执了,其实黛玉是很聪明、乖巧的。

③综合性的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